第56章 山中有路

陳平匆匆走進了漢王大帳,向據案對飲的劉邦、張良作揖見禮道:“大王,子房兄,剛剛蒯徹又去了衡山王吳芮的大帳!”

“這個范陽蒯徹!”劉邦蹙眉道,“他想幹嗎?”

說此一頓,劉邦又沒好氣地問道:“這是他找的第幾個諸侯了?”

“第四個了!”陳平在張良下首跪坐了下來,答道,“先是英布,再是張耳,然後是韓王韓信,現在又是吳芮!”

“蒯徹無非是想遊說各路諸侯退兵,大王只要以誠相待,以仁義示天下,各路諸侯就不可能聽他的,此等霄小之徒,大王完全不必理會。”張良是兵家不假,也善謀略,卻頗有君子風度,行事坦坦蕩蕩,很是瞧不起蒯徹這樣的小人行徑。

“子房兄,在下卻不這麼認爲。”陳平罕見地提出了與張良不同的意見,說罷又向劉邦淺淺一揖,接着說道,“韓非子曾說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蒯徹四處活動,暗中挑唆各路諸侯退兵,固然是小人行徑,大王卻不能掉以輕心!”

“這個……”劉邦看看張良,又看看陳平,頓時面有難色。

張良、陳平是替劉邦運籌帷幄的左臂右膀,兩人也很少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可現在關於如何對待蒯徹的問題上,兩人卻罕見地出現了分歧,這下劉邦可犯了難了,是聽張良的不理會這事呢,還是聽陳平的下手除掉蒯徹?

張良淡淡一笑,說道:“大王若殺了蒯徹,豈不授人口實?”

劉邦輕輕點頭,張良這話倒是沒錯,如果就因爲蒯徹在背後說了幾句壞話,就非得置他於死地,豈不顯得他劉邦很沒胸襟,很沒雅量?一旦因爲這事引來天下士子、豪族的非議,甚至引發各路諸侯的猜疑,那可就是因小失大了。

陳平表情凝重,也道:“若不除掉蒯徹,萬一他真的說服了各路諸侯呢?到時候各路諸侯同進共退,一道要求大王允許他們回國,又怎麼辦?大王且莫小覷了辯士的一張嘴,蘇秦合縱,張儀連橫,靠的不就是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

劉邦再次點頭,陳平說的也是不無道理,萬一蒯徹真的把各路諸侯竄連了起來,挑唆他們一起要挾他劉邦,那可真是個麻煩,同意吧,各諸侯回國之後,勢必會成爲禍患,不同意吧,各路諸侯一旦聯起手來,他劉邦又怎麼彈壓得住?

現在張良、陳平都已經把話說透,主意就要劉邦自己拿了。

這時候,劉邦忽然開始懷念起酈食其來,倒不是說酈食其的智慧比張良、陳平還高,而是酈食其本身也是個辯士,既然蒯徹可以遊說各路諸侯退兵,他劉邦自然也可以讓酈食其去遊說各路諸侯,讓他們以大義爲重,切莫做那不仁不義之舉。

苦思半晌,劉邦終是難以決斷,只好轉移話題:“這事還是以後再說吧,倒是項莊的楚軍餘孽,這半個月來竟然毫無動靜,設在各處山口、要隘的烽火臺竟然沒有一處警訊傳來,你們說,楚軍餘孽會不會真的竄進深山老林裡了?”

張良灑然道:“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這樣了。”

陳平附和道:“臣也這樣認爲,以項莊小兒的心性,絕不會坐以待斃,可往北、往東以及往南的突圍道路都已經被我軍堵死,楚軍餘孽也就只能冒險翻越大別山了,不過,臣並不認爲楚軍餘孽真的可以翻過大別山。”

“翻不過最好,讓他們全餵了蛇蟲!”劉邦笑道,“既便真翻過去了也沒什麼,只要項莊小兒遠離江東故地,再收拾他還不容易?最好項莊小兒領着楚軍餘孽竄進臨江國,孤便親領大軍連共敖也一起收拾了,那可就真是天下太平了,呵呵。”

臨江國是劉邦心頭僅次於楚國的心病,因爲臨江王共敖是個愣頭青,這老小子不買項羽的帳,也同樣不買他劉邦的帳,垓下之戰,天下各路諸侯幾乎全都來了,唯獨臨江王共敖沒有派兵前來,還把劉邦派去的使者給殺了,劉邦早就想收拾他了。

##########

楚軍離開老營之後,沿着峽谷一路向西,逐漸深入到了渺無人煙的原始叢林。

在這個總人口不過三千多萬的時代,大別山是真正的深山大澤,絕對的無人區,裡面別說是人家,就是找個樵夫藥農問路都不得!

而且越往深山裡走,叢林就越是茂密,前路就越是難走。

再加上山中霧汽蒸騰,天上又是陰雲密佈,很容易就會迷路!

好在項莊前世曾當過兵,學過野外生存技巧,既便沒有指南針等現代工具,也沒有日月星辰可做參照,也同樣不會在叢林裡迷路。

要在叢林裡找到方向,感覺上似乎很難,說穿了其實也很簡單,只要砍倒一顆樹,通過紋理的疏密就能判斷大方向,紋理較疏的一側多半就是朝南的一側,再結合山勢地形,就基本上能夠確定大致的方位了。

不過,既便沒有迷路之慮,這次行軍也要比項莊預期的困難得多。

前世的項莊曾經穿越過更加險惡的熱帶雨林,可進了山他才發現,一支小部隊穿越叢林跟大部隊穿越叢林,完全是兩回事!他可以帶着一支十幾人的小部隊穿越蛇蟲橫行,蚊蠅滋生的熱帶雨林,並不意味着他就能帶着五千楚軍翻過大別山。

這一路上,楚軍已經儘可能地沿着峽谷地勢平緩處行進,卻仍舊是道險路阻,每日僅僅只能行進不到三十里,照這速度,恐怕半個月都未必能出去,而半個月後,雨季很可能就要到來了,一旦真的進入了雨季,楚軍就別想走出叢林了。

一轉眼三天時間已經過去,楚軍卻只走了不到百里!

眼看天色已黑,項莊便下令大軍紮營,又讓人把尉繚、武涉請到了身邊。

“呼,可把老朽給累壞了。”尉繚一屁股在火堆邊坐了下來,一邊喘息,一邊連連捶打老胳膊老腿,老人家畢竟是六十多歲了,儘管一路上有馬騎,過險路時甚至還有人揹他,可這麼長時間的山路走下來,也還是累得不輕。

相比之下,正當壯年的武涉就要比尉繚好許多。

項莊便趕緊吩咐秦姬以軍中僅有的那口小鐵釜去燒水,準備給尉繚泡泡腳,這老爺子可是他的首席智囊,絕對不能出任何意外。

歇了片刻,尉繚神情稍緩,說道:“上將軍,老朽覺着這樣走下去恐怕不行。”

項莊點了點頭,深以爲然道:“是啊,山中無路,阻險又多,每日只能走三十里,照這樣的速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翻過大別山!”

武涉也不無擔憂地道:“現在已是四月上旬,雨季可是快來了。”

“這樣下去肯定不成。”尉繚捶了捶老腿,又道,“必須得另想辦法了!”

“可是軍師,現在還能有什麼辦法呢?”武涉搖頭苦笑道,“這山高路阻的,我們又不能憑空變出一條大路來!”

“變出一條大路來?”項莊聞言頓時心頭微動,尉繚似乎也是有所觸動,當即轉頭往項莊望來,兩人對視片刻,忽然同時大笑起來。

武涉被兩人笑了個滿頭霧水,不解地道:“上將軍,軍師,你們笑什麼?”

“先生,要不是你提醒,我還真是沒想到!”項莊親熱地拍了拍武涉肩膀,然後又對尉繚說道,“軍師,你說咱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原始森林裡其實也是有大路的呢?”

尉繚也笑道:“李左車在他的《廣武君略》不是說了麼,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

武涉還是沒有鬧明白,當下蹙眉問道:“上將軍,在下還是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聽你這意思,難不成還真能在這原始森林裡變出一條大路來?”

“可不?”項莊當即指着前面不遠的小河道,“那可不就是大路?”

“就這?這分明是小河,怎麼會是大路,嘶……”武涉說着忽然也明白了,又道,“上將軍,軍師,你們是說造船然後順河而下?”

“造船是來不及了,而且這河太小太淺,走不了。”項莊擺了擺手,又指着對面不遠處莽莽蒼蒼的竹林說道,“不過,我們可以扎竹筏,要不了半天功夫,我們就能紮起上千只竹筏,到時候,我們就能坐着竹筏順流而下,直達淮水。”

尉繚微微一笑,接着說道:“然後再溯淮水而上,直抵南陽!”

“對呀!”武涉擊節讚道,“竹筏,咱們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竹筏呢!?”

“現在想到也不晚。”尉繚欣然道,“武涉先生,這次可都是你的功勞呢。”

“是啊,這次可真是多虧了先生了。”項莊淡淡一笑,這次還真是多虧了武涉。

從一開始,項莊和尉繚就只考慮怎麼翻越崇山峻嶺,只想着怎麼穿越原始森林,卻沒有想過,順流而下就能輕鬆穿越原始叢林,再溯河而上就能夠繞過一座座大山,而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思維定勢了,有些事說來簡單,可不點破你就是想不到!

當然,這裡還僅僅只是思維定勢這麼簡單,如果不是山中正好有毛竹,項莊、尉繚既便想到了順流而下這條捷徑,那也只能望河興嘆,因爲沒有毛竹他們就無法扎竹筏,五千楚軍總不能全都跳河漂下去吧?

第159章 埋伏第259章 秋糧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46章 以命博命第544章 滅火第14章 猛將樊噲第220章 狩獵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44章 斬殺劉邦第8章 烏江悲歌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79章 十面之網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89章 擺脫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7章 大破樊噲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93章 三渡河水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07章 刺殺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80章 大勝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94章 意外發現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544章 滅火第309章 死戰第155章 聯姻第177章 馳援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265章 紅鸞劫第219章 添丁第260章 田賦法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18章 馬鐙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458章 瘟疫(下)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89章 擺脫第75章 北貂胡商第303章 項莊進川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86章 匈奴人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540章 反間計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160章 屠殺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72章 轉進第96章 離間計(上)第265章 紅鸞劫第110章 棋子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26章 水淹壽春第538章 瓜分第26章 水淹壽春第465章 背盟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336章 巔峰對決(九)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36章 烽火聚兵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
第159章 埋伏第259章 秋糧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46章 以命博命第544章 滅火第14章 猛將樊噲第220章 狩獵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44章 斬殺劉邦第8章 烏江悲歌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79章 十面之網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89章 擺脫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348章 樑軍的墳墓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7章 大破樊噲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93章 三渡河水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207章 刺殺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80章 大勝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94章 意外發現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544章 滅火第309章 死戰第155章 聯姻第177章 馳援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43章 重騎逞兇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265章 紅鸞劫第219章 添丁第260章 田賦法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18章 馬鐙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458章 瘟疫(下)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89章 擺脫第75章 北貂胡商第303章 項莊進川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86章 匈奴人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540章 反間計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160章 屠殺第435章 大勢已去第72章 轉進第96章 離間計(上)第265章 紅鸞劫第110章 棋子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26章 水淹壽春第538章 瓜分第26章 水淹壽春第465章 背盟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336章 巔峰對決(九)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36章 烽火聚兵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