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

趙武輕輕一晃馬鞭,隨意地解釋說:“如果季札不願意當吳國國君。反而來我晉國做一名大臣,吳國的顏面何在?別人不免要誤會季札貪慕繁華,不肯待在窮鄉僻壤的吳國。”

中行吳急忙反問:“難道不是嗎?。

趙武搖頭:“不是,季札僅僅是一個不肯承擔責任的人,他從小到大受父親的寵愛。上面有兄長的保護。從不用承擔一點義務,他是個只知道享受的公子哥,這樣的人,既不願意當吳國的國君,也不會願意爲我晉國承擔一點責任

既然如此,我們不如什麼責任都不給予他。

往好一點說,我們這麼做是給他了一個機會,讓他成全了“辭讓,的賢名。讓他可以逍遙自在地、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地陪寡君欣賞音樂,以此悠閒度日,”你不用擔心沒有足夠封地季札會養活不了自己,這事讓國君去cao心,反正國君現在錢多。由國君賞賜季札,人情在國君那裡。季札也好因此更盡心地陪縣君遊玩

中行吳想了想回答:“你說的總有道理算了,連齊國的小矮子晏嬰都說不過你,我何必和你爭論呢?而我現在最擔憂的是:吳國國君去世,楚軍就可以從南線抽調兵力。現在,我們要面對的是整個楚國的軍隊。”

趙武不以爲然:“命令軍隊繼續前進,今夜我們攻擊沈國。”

沈國是楚國僅剩的幾個南方附庸國。小小的沈國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惹來了整個北方所有的軍隊。城下,烏壓壓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各國聯軍將沈國的都城圍的水泄不通。沈國國君爬上城牆望去,各國聯軍在他的城牆下幾乎是無縫對接,一行行一列列人頭,從他的城牆下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盡處,數也數不過來。

沈國國君哆嗦,他回頭問自己的執政:“大王怎麼說?。

沈國執政顫巍數地回答:“大王說:他在後方集結軍隊,若沈國能夠堅持,就與聯軍打上一兩場;若自覺無法堅持,請沈君只管投降吧,他不會因此責備我們

沈國國君瑟瑟點了點頭,連聲吩咐:“快派人出城搞賞晉國?軍隊。”

沈國執政眼珠一轉,建議:“君上,城中恰好有幾名楚國商人,富有資財,不如勞軍的錢財讓他們出??等楚王的軍隊過來了,我們可以把這副罪擔推給晉國人楚國人。就說是城中的楚人要求搞軍,是晉國人要求我們獻出城中的楚人,以便他們收押。

沈國國君思索一下,回答:“這樣不好,把城中的楚國商人全部獻出去,恐怕楚王回頭會抱怨,不如我們告訴那幾個楚國商人,讓他們自己推舉出三名使者,前去晉國?軍前勞軍,,至於晉國人如何處置楚國人。那不關我們的事。”

消息傳到楚國商人的旅全。楚國商人大譁,商人們發生了劇烈的爭吵。準備譴責派人去沈君的無義。以及無恥”商人們的爭吵總不會很快下結論,正亂紛紛間,有三名楚國商人挺身而出,自告奮勇說:“還是由我們去吧,去晉國?軍營勞軍。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之前接觸過趙氏商人。懂得一點跟他們交往的技巧。只是我們都是小本經營,沒有足夠的財物去討好晉國人。所以。勞軍所需的財貨,還請諸位湊出一些來??。

這三名楚國人粗手大腳,看得出是經常在外旅行的人,他們皮膚顆黑。手的骨節粗大。走動起來很有點軍人風範。

此前,這三名商人說自己是漆販,主要往陳國販賣油漆,因爲陳國發生變故,他們被迫滯留在沈國觀望。而油漆,在春秋時代是類似珠寶的奢侈品,區區幾桶油漆要佔去龐大資金,所以這三人帶的貨物也很少。三人合起來也就能裝滿一車而已。

油漆不是軍用品,春秋時代搞賞軍隊主要以食物爲主,當然,偶爾也夾雜一些木材、金屬器械,但這些都不上漆,上漆太奢侈。

在春秋早期。搞賞列國的軍隊。耍根據對方國君的爵位,獻上不同數自的牛羊,戰馬,寶玉,以及一些金器(青銅器),但現在是春秋晚期了,晉國又是霸主。所以禮制的規定已經限制不住金國的軍隊了。

城中的楚國商人相互湊了湊。湊出一百頭牛,三百隻羊。一名販賣絲綢的商人還拿出幾匹絲綢,沈國國君則從王室寶藏裡挑出十幾塊美玉。又蒐羅了百餘柄吳越、楚國鑄造的精美青銅劍,算是勉強湊出了一份拿的出手的禮物,而後沈君又命人按集了兩百車柴草,由那三名楚國商人引領着車隊。出城去搞勞晉國聯軍。

三名楚國商人出城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太陽剛纔落山,田野間薄薄的霧氣浮動上來,此時,晉國的營的已開始埋鍋造飯,嫋嫋的炊煙夾雜着飯菜的濃香飄蕩在空氣裡。很是令人垂涎欲滴。

三名楚國商人當中,年齡最大的約四十多歲,長的一臉的憨厚相;老二有二十出頭,性格活潑;老三則有點膽怯,他緊緊貼着老大右側,老大走一步他跟一步,兩人。幾平同節二則跑前跑後,不時地瞥着身側圳。糊工兵。

看到老三緊張的樣子,老二露出垂涎欲滴的表情,盯着前頭押送他們的晉國士兵,用通行的晉國語言開玩笑說;“我聽說趙氏富裕,士兵出征的時候,都用濃香料、濃鹽。臘制許多板鴨板雞。這種臘鴨臘雞。平常鹹的都不能吃,但行進到野外,做戰事餐飯的時候,掰下一隻鴨腿或者鴨翅。用整鍋湯熬一熬。湯裡既有了鹽味,也有了香料的味道。還能吃到肉腥,”是不是?。

老二說的話是在誇趙兵,但押送他們的卻是中行氏的軍隊,中行氏士兵狠狠撇了撇嘴,嘆了口氣抱怨:“人跟人比,氣死人啦。人家趙兵出戰的時候,武器鎧甲都是配發的。還提供部分食物,都是雞鴨豬肉啊。他們都吃膩了,而我們這些人出戰,鎧甲武器都需要自備。這趟如果不是跟着武衛軍沾點光,恐怕我們的糧食都要自己準備。”

老二隨口回答:“雖然這樣,但我聽說,你們的軍功卻屬於自己

十八級軍功制下,你們很是捨身忘死啊。”

老大突然咳嗽一聲,接着老三也咳嗽一聲,老二馬上轉移了話題:“晉國這次聯合諸國南下,我們大王已經連連後撤。怎麼晉國還步步緊逼呢?。

中行氏的小卒亨”了一聲,回答:“楚人,這些問題不應該由你來拜??。

老二笑了,迴應:“那是那是。”

趙武的中軍大帳門口,齊策正在安排各部隊就餐序列

幾十萬軍隊,其中各國諸侯的軍隊雖然作爲輔助兵參戰,但幾十萬人人吃馬嚼也是件很繁瑣的事情,見到沈國派來勞軍的使者,齊策打量了一下三名楚國的商人。皺了皺眉頭,問:“怎麼,沈君沒有過來?”

老大憨厚的一笑,回答:“我等受命先來勞軍,君上使者正在收拾行裝,稍後就到。”

齊策皺了皺眉頭:“怕是沈君膽非要你們先勞軍過後,纔敢出城投降吧?。

齊策說完,讓開了前進的通道。祈午走過來,迎着這三人不滿地回答:“沈國的君臣怎麼了,連勞軍使者都分個先後錯落,有這樣的規矩嗎”算了,沈國人也許是跟隨蠻夷(指楚國)太久了,已經不知道華夏的規矩了。你們隨我來,規矩點

齊策依舊留在帳外,他閒閒地統計完全軍物資。滿意地說:“沈國國君投降之後,也許我們能從沈國再獲得一筆資源,那時,南下的各國不僅糧草夠用,恐怕還能小掙上一筆

剛纔送三名楚國商人入營的中行氏士兵插嘴說:“齊先生,武衛軍平常拿軍餉的,他們參戰還有薪水發,我們這些人自備武器與鎧甲趕來參戰。是不是能多分一筆?。

齊策咧嘴一笑:“你說的,也正是我所發愁的。元帥確立了武衛軍的職業兵性質,但他們這些也是晉國人。按軍功賞罰制,他們立下軍功也該進行獎賞。然而他們又是武士。是士族一員。參戰屬於義務,本不該有薪水可拿。戰後卻要與義務參戰的你們一起按軍功獎賞,這似乎對你們不公,畢竟你們是自費參戰,而他們是拿薪水作戰。”

中行氏士兵隨口搶問:“是呀是呀,我們平常雖然不納稅,但現在的戰爭要求武器越來越精良。鎧甲越來越昂貴,僅憑那點免稅的優惠。根本置辦不起相應的武器鎧甲。

如果不是爲了軍功,不是爲了保住爵位,誰還有興趣超期服役?

武衛軍那羣小子平常拿着薪水,拿着國家配發武器和鎧甲,有了軍功卻要與我們等同論賞,這對我們太不公平

齊策也皺着眉頭,回答:“是呀。這是明顯的不公,但是十八級軍功制剛剛開始實行,其中必有不完善之處,我們正在考慮如何進行彌

那位中行氏士兵連聲應和,並點着頭表示:“元帥當然會想出辦法。剛纔來的那三名楚國人,都在讚賞元帥設立的十八級軍功制。元帥如此聰明,想出這麼一套激勵機制,也一定能完善它

齊策一愣小心地問:“你剛纔說,來的三名楚國商人也知道我們的十八級軍功制?”

中行氏士兵點點頭:“是呀!”

齊策臉色變了,他脫口而出:“這是誰告訴他們的?”

中行氏士兵不以爲然地回答:“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嗎?”

齊策跳了起來,大聲喊:“警戒,立刻警戒。包圍元帥的大帳,有敢私自走動者,格殺勿論”。

剛剛趕來的張耀聽了後半句話,他的臉色也變了,見中行氏士兵滿臉不解的神情,他怒聲喝斥:“蠢材,十八級軍功制是我晉國的“國策”這年頭關心別國國策的人,豈會是一個小小的商人?再說,他是從哪裡獲知這一消息的?誰告訴他的?”

中行氏士兵如夢方醒一這年頭沒有,沒有手機短信,沒有報紙。沒有廣播,而晉國與楚國是敵對關係。敵對國家的國策,有誰會關心?一個,網果不是關心讀國策的人親口告訴衆二名楚叫舊們怎麼會了解晉國新設立的這樣一項制度?

這項制度才設立多久?按照春秋時代每年幾釐米的信息傳遞速度,楚國什麼樣的人能知道幾年前晉國誕生的新制度?

此前,稍早一點的時候,祈午領着三名楚國商產窪進軍帳,當時趙武正在軍帳內,趴在桌子上翻看地圖。桌案上還堆着如山高的竹簡。英觸站在趙武身旁,替趙武舉着油燈,武穌坐在離桌案几步遠的前方,警懼地看着三名商人進來。林虎站在趙武身後,百無聊賴地用扇子扇

風。

天氣太熱,趙武身穿一身布袍,頭上沒有戴帽子,腳下穿着一雙布鞋。額頭上正細密地淌着汗珠,一名楚女正在角落裡稀里嘩啦地洗着毛巾。她將洗好的毛巾仔細地疊好,放到一個青銅托盤裡,然後舉起托盤。向趙武走過去??在整個過程中,帳內靜悄悄的,只有擰毛巾的聲音、水聲、楚女的腳步聲。

趙武頭也沒擡,伸手接過毛巾。一手擦了汗,一手在地圖上比劃:“大軍越過了沈國,我們面前就是胡國、蔣國,繼續向南是英國(現在是楚國英縣);轉向西方則是息縣、江國、鄧國、唐國、隨國,貳縣、聆縣,然後纔是那都(今江陵附近,沙市左右)??還有三千里路啊!楚王在哪?楚國的軍隊在哪?。

列國都說趙武“弱不勝衣。”三名楚目商人仔細觀察了一番趙武形象。覺得這句形容詞並不太確切。趙武並不瘦弱。他的個子很高大,只不過此人皮膚特別白淨,看起來文文秀秀。說話細聲細氣,沒有身爲武將所養成的大嗓門”傳說趙武指揮軍隊。都是通過他的家臣代行職責的,想必按趙武這種細嗓門。也無法在軍陣中大聲呵斥士兵。

三名楚商當中的老大研究了半天,發覺趙武似乎有穿寬大衣服的習慣。他的衣服很寬鬆,而布料特有的柔順感,使得哪怕一陣微風吹來,趙武身上寬袍也隨風飄動。偶然間。老大看到袍子下趙武的光腿,那條腿並不纖細,以此推測,趙武身上的肌肉其實並不少,但因爲他的打扮。在加上他說話的習慣,以及他文秀的相貌,令人留下“弱不勝衣。的感覺。

其實,在他們面前,這位元帥。終究是養由基之後的“天下第一將

祈午咳嗽一聲,朗聲說:“沈國國君派遣城中的三名楚國商人,向我軍進獻勞軍資財,計有:

祈午朗聲把禮物名單宣讀一遍,趙武擡起頭來,將擦過汗的毛巾遞迴給楚女,接過一條新毛巾胡亂搭在脖子上。擺了擺手,命令家臣各自回到座位上,然後他坐了下來,回身招呼侍從拿來鎧甲與衣服,準備換上正式的官服接見楚國使者。

此時,三人當中的老二眼珠骨碌碌亂轉。他超出隊列,越前看着趙武放在桌案上的油燈讚歎說:“好精美的油燈,不知道這隻燈賣多少錢?。

英觸按劍喝斥:“推下去!”

林虎手快,他撲上去按倒了老二,大罵:“執政面前,豈能越階亂行

老三嚇得“哇”的一聲大哭起來。衆人不自覺的將目光轉向這個孩子。趙武也停住了手,皺了皺眉頭,下令:“別嚇壞了小孩,”

此時,老大趕緊丟下老二老三。緊走兩步向前,一邊摸索着懷中,一邊向趙武低下了頭:“元帥。其實我們還有一件家傳寶物想要進獻,只期望元帥看在這件寶物的份上。能放過城中其餘的楚國商人。”

趙武懶洋洋地回答:“昔日,鄭國的執政子罕說別人以寶玉爲美,而他把珍貴的品格當作寶玉。我雖然做不到子罕那種高潔,但如今天底下。能打動我的寶物很少了。”

老大從懷中摸索着掏出一個布包。攤在腳前,那布包不大,也就是兩巴掌大老大一邊伸手解開布包。一邊自信地回答:“這件寶物元帥一定喜歡,我聽說元帥在製作器械上別有一番心得,我這件家傳寶物是楚國的名師風胡子精心打造的名器,天下獨一無二,請元帥看一看。”

老大網開始說的時候,他打開布包的動作很慢,等他的話結束的時候,老大徒然加快了動作,在他撩開最後一層布角時閃電般從布包裡抓起一件黑勉勉的東西。衝着趙武舉了起來。

趙武愣了,他坐在桌案後面。徹底愣住。

老大拿出來的這件東西確實不大,整體黑漆漆的,還帶有一個握把。那個握把怎麼看怎麼像手槍的槍柄。

沒錯,那件東西也就是跟手槍一樣大不,或許它跟烏茲衝鋒槍一樣大槍管上方有一個高聳的匣子,彷彿烏茲衝鋒槍的彈夾。

老大拿着這件東西對着趙武。這件東西上方居然有兩個槍眼似的洞口。黑魁魅的。正衝着趙武瞄準,”

烏茲衝鋒槍?太神奇了!

又有誰穿越了?

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62章 誰來殺國君?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181章 是何物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326章 咱給他挖個大坑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下)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下)
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上)第166章 不該享受的待遇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上)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43章 非對稱戰爭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62章 誰來殺國君?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下)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傷還要哀傷的事第64章 殺國君的不是一個人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94章 強按牛頭去喝水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爭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181章 是何物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上)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3章 領主要大躍進(上)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136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第106章 天下間沒有愚民第258章 楚國服軟了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337章 綠色的楚國君主第313章 今後你是我的人了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71章 來幾個金髮妹怎樣?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66章 咱是老牌“斷後先生”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75章 咱該享受的收禮“規格”第68章 追得快?逃得快?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326章 咱給他挖個大坑第95章 得隴望蜀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19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下)第152章 又一場謀殺第267章 沒有這個人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上)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273章 玩着玩着成了天下霸主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上)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