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驚變

孟七娘嘆道:“若以身是漢人的自私立場而言,當然不希望滿清有什麼當行出色、能令天下歸心的好皇帝!但若據我默參氣運所得,卻覺光復時機,最快也還要在近兩百年之後……”

韋銅錘失驚叫道:“師傅,我佩服你的修爲,相信你的預言!既然還我河山尚須這麼長時間,則當中若不由幾個出色的好皇帝來執政,四海生民,不是太苦了麼?”

孟七娘點頭笑道:“你爸爸叫他‘小玄子’的康熙玄燁大帝,已然夠好,弘曆如今身是‘潛龍’,已知奔走江湖,探查民生疾苦,書讀得好,性格更相當溫厚,他年嗣位後,四海生民,必然又會享有一段康樂清平歲月……”

話方至此,突然臉色微變,向空中用鼻連嗅!

韋銅錘詫道:“師傅臉上變色則甚,你嗅到了什麼氣味?”

孟七娘皺眉道:“奇怪,那裡來的這麼多蛇?怕沒有上百條呢!”

韋銅錘一聽蛇多,立刻身形閃處,縱登了前面丈許的石壁。

壁後,是片不太大的小小平坡草地,那位被孟七娘猜是“寶親王”弘曆的藍衫少年,和那滿臉書卷氣的青衣文土,果然被困在蛇陣之中!

藍衫少年手中持了一柄刀,身微彎,是看去鋒芒絕利的雪亮倭刀,青衣文士手中則持着一柄青鋼長劍,兩人背靠背的,貼身而立,神情雖尚未到驚慌失措地步,卻已相當緊張!

距離他們身外,約莫尋丈遠近,有七、八十條蛇,正作環形列陣,把他們圍在覈心!

那些蛇兒,有尋丈巨蟒,也有二三尺長的細細小蛇,紅黃藍黑,各色俱全,奇形怪狀,令人生怖!但雖然把人圍住,卻均未開始發動攻擊,象是等待役蛇之人的進一步行動命令!

韋銅錘起初想等役蛇之人現身,或命令羣蛇發動攻擊時,再復下壁援救,但又恐有甚萬一,反而難免遺憾!遂在壁上發話,提氣高聲叫道:“這是足有千年以上道行,成形‘天蜈’骨節中所獲寶珠,你持在手中,那些蛇兒,再怎麼兇,也不敢接近你了!”

一面發話,一面便取出馬二姑娘送他的那粒“天蜈珠”,向壁下被困蛇陣中央的藍衫少年,脫手擲去!

各物相剋相生之理,果然絕妙,藍衫少年才把“天蜈珠”接到手中,四外蛇羣已似有所畏懼的,紛紛往後退卻!

這時孟七娘也已上了石壁,見狀笑道:“銅錘,借珠解難可以,但卻不宜轉手送人,因爲,這是馬二姑娘給你的定情物啊!……”

笑語之間,那麼多的大小蛇兒,居然全都退入一片小林之中,眼前半條不剩!

藍衫少年仰望壁上的孟七娘、韋銅錘師徒,抱拳陪笑叫道:“兩位請下壁小敘,容我奉還寶珠,並謝救助之德!”

韋銅錘向師傅傳遞過一瞥請示性的目光,孟七娘微笑說道:“你下去和他們敘一敘吧,我不必了,前面山口外十里左右,有家‘莫愁酒店’,一向酒醇菜佳,我在店中等你!……”

語畢,白髮一飄,便當先下壁而去。

韋銅錘向另一面飄身下壁,對藍衫少年笑道:“尊駕既非俗人,莫說厭話!我輩江湖遊俠,路見不平、拔刀仗義,乃是等閒小事,不必把個‘謝’字,掛在嘴上!我師傅神相靈卦,舉世無雙,她老人家既算你是條‘潛龍’,尊駕大概便是名叫弘曆的‘寶親王’吧?”

藍衫少年拱手笑道:“在下正是弘曆,在賢師徒這等江湖高人眼中,‘親王’之銜,俗而又俗,那裡值得一提,若承不棄弘曆庸俗,敬祈賜知姓名,也好……”

他邊自發話,邊自把那粒“天蜈珠”,雙手向韋銅錘恭敬遞還。

韋銅錘因被恩帥提醒,這是馬二姑娘送給自己的定情之物,不宜轉贈他人,遂接過“天蜈珠”來,含笑說道:“你既已和我哥哥韋虎頭,交了朋友,我自然會把姓名告訴你的……”

弘曆聽得韋虎頭是他哥哥,不來大驚道:“你……你是韋銅錘麼?真若論起親戚關係,你們弟兄都要比我長一輩呢!……”

韋鋼錘知道他是因康熙之妹建寧公主,乃自己七位媽媽之一,才如此說法,遂含笑搖頭道:“我們各交各的,我不再叫你‘寶親王’,你也別把什麼親戚輩份,掛在嘴上,這位朋友,滿臉書卷氣息,定乃飽學之士,請爲我引見一下。”

弘曆笑道:“這位姓紀名昀字曉嵐,乃文士,又字春帆,生性坦率滑稽,學識極博!”

紀曉嵐一旁連稱“不敢”,並對韋銅錘拱手笑道:“韋少俠乃名父之子,紀昀對令尊極爲欽遲,若有機緣,甚願拜識領教!”

韋銅錘道:“我爸爸在揚州坐鎮可能多事的‘新麗春院’,我則隨侍恩師出關,遠遊白山黑水,以求增長些江湖閱歷!紀兄若想見我爸爸,恐怕要賞賞二分明月,逛逛十里珠簾,走趟淮左名都的了!”

弘曆聞言,側顧紀曉嵐道:“我們先回北京,我託媽媽說情,若能在爸爸面前,討得上兩三個月假期,便和你來個‘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吧!看看‘新麗春院’之中的那些羅宋美女,是否都稱得起西洋絕色?……”

韋銅錘連搖雙手,急急叫道:“不行!不行!揚州可以逛,‘新麗春院’也可以嫖,但院中那幾位羅宋美女卻絕不可沾!”

弘曆愕然道:“爲什麼呢?是不是來路太遠,其價極昂,怕我腰纏太少,付不起減燭留髡的纏頭費用?”

韋銅錘苦笑道:“原因我不必說,但你們既把我韋銅錘當作朋友,便請聽我良言!否則……”

他剛剛說到“否則”二字,弘曆已然笑道:“韋少俠既欲出關,我想送你一件東西,行走於白山黑水之間,或許會獲得方便!”

韋銅錘搖手道:“用不着了,因爲我已有了你爹爹雍正皇帝在揚州所贈,他腰間常佩的一面玉牌!”

說完,並取出玉牌,遞給弘曆觀看。

弘曆接過,仔細一看,眉頭微蹩說道:“一來,這玉牌是我爹爹登基以前所佩,關外官吏,或不周知;二來,我爹爹又在玉牌上做了暗記,只許持牌人,邀遊於普通地方,卻不許進入戒備最嚴,禁忌最多的鹿鼎山內……”

這幾句話兒,真把韋銅錘聽得呆了……

他真想不到,雍正如此深心,居然在玉牌上做了不準入鹿鼎山的暗記!若非結識弘曆,湊巧被他揭開秘密,則自己到了關外,倚仗身有此牌,一味亂闖,豈不立刻弄出足以破壞全盤設想的麻煩禍事?……

他雙眉暗蹩之下,弘曆已取小刀,在玉牌上畫了一陣,並從懷中摸出一柄湘妃竹摺扇遞過,向韋銅錘笑道:“玉牌上的‘限制’業已被我取消,並加了簽名,韋兄賢師徒出關後,對任何地區,都可暢遊無阻!這柄摺扇上,有我自作自書詩文,特贈韋兄,一來留念,二來若遇關外官吏,有甚特別留難,不肯通融,只消出展此扇,便知你我關係,交非泛泛,一切困阻,多半或可迎刃而解!”

韋銅錘見其意甚誠,不便堅拒,便只好稱謝收下。

弘曆因需趕回北京,設法向雍正請假,纔好遠遊江南,遂與紀曉嵐雙雙向韋銅錘告別而去。

韋銅錘見他們走後,心中不禁起了一陣難以形容的不大舒服!

因爲他發現弘曆爲人極好,又和自己是真誠結交,刻牌贈扇,給了不少方便,而自己卻想倚仗這些方便,跑到鹿鼎山去,盜他藏寶,挖他祖墳,豈非有點說不過去?

但再一轉念,又覺朋友私情的分量,畢竟要輕於民族公義!自己只消認清大我、小我,使知何者當爲?何者不當爲!不會再有什麼感情負擔!爹爹韋小寶當年,不是也於康熙私情和民族公義之間,孰輕?孰重?孰急?孰緩?受盡折磨!有時且甘受天下指責,儘量忍辱負重,直到輕視名利,致仕歸林,一番苦心才漸爲四海敬重!

往事如煙,心潮起伏之下,紅日已漸西沉,時光過去不少!

韋銅錘想起師傅孟七娘還在十里外的莫愁酒店等待自己,遂趕緊不再逗留,舉步走向出口,想和師傅研究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他想來想去,覺得滿清帝室龍脈,當然應設法掘傷,泄其靈氣!但師傅既默參造化,認爲清朝有兩百餘年氣運,則似乎應該可以設法保全弘曆,不要使毀龍脈,泄靈氣的影響,實現在他這一代頭上!

越想越覺得有理,韋銅錘不禁又有點眉飛色舞起來,他認爲師傅深通“陰陽與地”之道,一定可以作到自己所想的這種變通辦法!

心中高興,步履輕快,前面已出山口,遠遠望見有間小小竹樓,一角酒帘,正招展於竹樓以外,簾上隱隱繡的是“莫愁”兩個大字!

韋銅錘足下加快,纔到莫愁酒店門口,便看見孟七娘似乎正向只小小麻袋之中,放入了一件活物!

他邊自入座,提壺爲師傅斟酒,邊含笑問道:“師傅,麻布袋中,是個什麼活物?你是養了一隻貓?還是一條蛇呢?”

孟七娘笑道:“你暫且別問,到時候就知道我飼養這隻東西,自有相當妙用!來來來,倒上兩杯嚐嚐,這莫愁酒店的自釀美酒‘莫愁春’,着實相當香醇可口!我們吃喝完畢動身上路之際,索性再帶上一葫蘆吧!”

韋銅錘落座舉杯,果覺酒味甚美,遂掏了一大錠銀子,賞給店家,叫他找只大一點的酒葫蘆,把“莫愁春”裝滿在內。

孟七娘笑道:“你和那位‘寶親王’弘曆,談得投不投機?”

韋銅錘道:“相當投機,陪同他遊玩的青衫文士紀曉嵐,人也不錯,我們已結成好朋友了!但卻有件事兒,想請師傅鼎力維護,特別傷點腦筋!……”

孟七娘何等人物,聞言笑道:“你大概象你爸爸,生平都盡力維護好朋友康熙一樣,想要我在前去鹿鼎山,破壞清朝帝室風水一事之中,設法替弘曆本人,留點餘地?”

韋銅錘陪笑道:“師傅真是聖明,鹿鼎之行,弘曆幫了大忙,否則我們可能會自投羅網,惹上禍事!在這等情況下,倘若連對幫忙的人,也毫不留情,一併予以打擊,便似有點問心難安,說不過去!”

話完,便把雍正陰毒,竟在玉牌上,作了暗記,嚴禁進入鹿鼎山,幸被弘曆看破,已把這限制取消,並加贈了一柄湘妃竹摺扇,儘量給予方便等情,對孟七娘細細說了一遍。

孟七娘得知究竟以後,只說了聲:“胤禎可恨,弘曆爲人,倒是着實不錯!”

便口中喃喃,說些“十八”、“六一”、“十三”等數字,並掐指細算,最後又取出她的“陰沉靈竹卦筒”加以搖動,神色虔誠的,接連三次傾出金錢,細看卦象,微合雙目,似在悉心推參!

韋銅錘不敢打攪,直等孟七娘面帶微笑,彷彿已有所得的,重行睜開雙目後,方一面替師傅斟酒,一面陪笑問道:“師傅,你在算些什麼?其中居然還有些‘十八’、‘六一’、‘十三’等奇怪數字?……”

孟七娘笑道:“一點都不奇怪啊,福臨的順治皇帝,作了一十八年,玄燁的康熙皇帝作了六十一年……”

韋銅錘“哦”了一聲,失驚叫道:“那‘十三’又是什麼?莫非胤禎的雍正皇帝,竟短促得只有一十三年麼?這數字,與師傅在揚州推算甘鳳池難逃劫數的‘一紀’之期,又復差不多呢!”

孟七娘飲了半杯酒兒,搖頭嘆道:“這些都是天機,我既無法參詳得十分透澈,也不敢自詡聰明,完全泄漏,只好等待時間到後,看看是否完全應驗再說!總而言之,由於你和弘曆,交了朋友,又看出其人仁厚,若是登位,必爲德薄四海的賢明君主!遂使我盡展所學,細心默參氣運,終於決定在鹿鼎山之行的作法上,有了重大改變!”

韋銅錘道:“什麼重大改變?”

孟七娘道:“從先天易數上反覆推參,滿清皇朝氣運,確有二百餘載!若硬欲逆天,既恐未必有效,又怕招致不詳!我遂覺得不如倚仗所習‘與地陰陽’之術!索性幫助滿清皇朝,在百年以內,也就是弘曆這一代上,儘量興旺,昌發光輝,然後便漸漸衰微,終遂‘還我河山’之願!

這也是‘偃苗助長’之策,並可使明末以來,飽受戰亂屠殺的四海生民,稍獲補償,可以再過上一段近百年的清平安樂歲月!”

韋銅錘忽然先向孟七娘倒身一拜,然後斟了一大杯酒,捧在手中,恭恭敬敬叫道:“師傅,你老人家的這種想法,太高妙,太精彩了!我要代表受此大益的四海生民,敬你一大杯酒!”

孟七娘雖然舉杯,卻搖頭笑道:“這種想法,雖還合理,但卻因陰陽難測,結果難料,未必準能作到。只是儘儘人力,以聽天命而已!你那‘四海生民,受此大益’之語,似乎說得太早!……”

話方至此,突然反手一擲,手中酒杯,帶着大半杯酒兒,突向莫愁酒店的門口方位,飛射而出!

韋銅錘弄不懂帥傅好端端的突然飛擲酒杯之意,不禁愕然注目,方看出有條長約二尺四五,全身血紅,但尾部卻有三圈金色細線,頭平如鏟的奇形蛇兒,正欲從門外進入莫愁酒店。

經孟七娘這飛杯一擲,蛇便掉頭退去,但遠處卻起了一陣吹竹異聲,“嗚嗚”若有音節!

孟七娘起初傾耳細聽,然後離座起身,走到店門以外,向一片小林之中,朗聲說道:“我師徒既然伸手管了閒事,便決不怕事,今夜三更,前途候教便是!不必再驅遣蛇蟲,驚擾無辜百姓的了!”

小林之中,果然有個獰歷語音,接口怪笑說道:“好,孟老婆子,我約有十四五年之久,沒見你了!今夜三更,前途多保重吧,區區一粒‘天蜈蛛’,那裡看得在我‘五毒手’姬元眼內!”

語畢,林內寂然,似乎人已悄然走去,這時,韋銅錘已提了孟七娘的東西,和一大葫蘆“莫愁春”美酒,也走出酒店,含笑問道:“師傅,‘五毒手’姬元其人的名宇,我在雲南聽過,他是不是練有邪功,並精於豢養各種毒物?”

孟七娘點頭答道:“你說得不錯,弘曆和紀曉嵐不知怎樣得罪了他,適才竟是被此人驅蛇困住……”

韋銅錘有點不屑意味的,冷笑說道:“他那幾條蛇兒,看去尋常得很,不見得有甚出奇……”

孟七娘道:“你不可小看了他!我知道你媽媽蘇荃傳了你一套‘神龍’功夫,不至於懼怕尋常毒蛇,但姬元還豢養了一些毒物,卻是絕對不宜輕視的,相當厲害可怕!故而,今夜三更的這場約會,一定相當熱鬧,也具相當兇險!”

韋銅錘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好事之徒,聽得孟七娘這等說法,立刻難掩高興的,爲之眉飛色舞!

孟七娘看他一眼,含笑說道:“銅錘你不要傲!我今夜立意先讓你碰碰釘子,在你沒有受夠教訓,深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前,全讓你獨當一面,先不出手相助好嗎?”

韋銅錘大喜道:“那好極了!這樣一來,師傅既可以看清楚你這開山門的大弟子‘小管輅’,究竟是塊什麼材料,也可讓我多見識一些希奇古怪的江湖鬼蜮!”

孟七娘笑道:“前面最宜作爲江湖人物約會之處,無過於五十里的黑松林,根據‘五毒手’姬元的愛好習慣,他一定是在黑松林口,設伏等待我們,酒已喝夠,路還不近,我們就慢慢走吧!”

韋銅錘忽似想起甚事,雙眉一軒,向孟七娘叫道:“師傅慢走半步,把你老人家的‘陰沉雲竹排筒’和筒內金錢,先借我用上一用!”

孟七娘遞過卦筒,含笑問道:“你要卜卦?……”

韋銅錘道:“師傅不是叫我莫要錯過任何實際磨練的機會麼?你說今夜三更的這場約會,既頗熱鬧,又有兇險,我爲何不用我新學會的本領,預佔禍福的,卜上一個卦呢?”

話完,先自通誠默禱,然後三搖卦筒,把筒中六枚金錢,向前傾出,並就業已被他讀得爛熟的那本“管輅心傳”中所載的訣竅精微,細參從金錢的先後陰陽上顯示了什麼卦象意義……

孟七娘見他似乎面有難色,不禁失笑說道:“替人算命容易,若替自己占卜,往往便靈機蔽塞,發生困難!你……”

韋銅錘不等孟七娘說完,便即接口道:“沒有什麼困難,這是‘先否後泰’的‘通達卦’,我們應該可以通過黑松林,出得山海關,到達鹿鼎山的!只不過六枚金錢中,五負一正,陰氣太甚,顯有‘陰人’相助!我正在想,所謂‘陰人’,是指師傅,抑或是指那位馬二姑娘會湊巧趕來,出手幫幫我呢?……”

孟七娘失笑道:“你又在想馬二姑娘了,她既會送你‘天蜈蛛’,身邊可能還有其他類似異寶,對於剋制‘五毒手’姬元那等兇邪,可能相當有效,倒是個極好幫手!”

韋銅錘大喜道:“師傅也認爲她是個好幫手麼?……”

孟七娘道:“我雖認爲她是個好幫手,卻沒有認爲她今夜會出現在黑松林!”

韋銅錘有點掃興的,詫然問道:“師傅是從那裡來的這種靈機?”

孟七娘道:“一來,我們以前所算的六日之期,今猶未到!二來,你剛纔所傾出的六枚金錢中,有一枚負面金錢,恰好與正面金錢互相重疊,被正面金錢蓋在其下,那裡象是你與馬二姑娘尚未定盟的彼此關係?”

韋銅錘道:“師傅認爲是什麼關係?”

孟七娘道:“雙錢合疊,應是至親……”

韋銅錘喜道:“我明白了,可能我媽媽會來?倘若她老人家一到,‘五毒手’姬元的那幾條蛇兒,簡直象蚯蚓了!”

孟七娘搖頭道:“剛纔的卦象是‘負錢’在‘正錢’之下,今夜縱有‘陰人’相助,也不會是你媽媽,若是你的妹妹,倒還比較合理!……”

韋銅錘皺眉嘆道:“糟透,糟透!我最怕我的妹妹!她一出現,板凳配上銅錘,我就成癟十了!”

孟七娘失笑道:“只要不去賭錢,癟十又有何妨?我有兩套絕妙招數,一套叫‘銅錘六合打’,一套叫‘板凳四方砸’,均具極強威力!韋雙雙若來,恰好傳授你們,讓你兄妹學一手名符其實的看家本領!”

韋銅錘聽了“銅錘六合打”,和“板凳四方砸”之名,不禁苦笑道:“好,‘六合’配‘四方’,‘銅錘’加‘板凳’,這是‘雙料癟十’,看來我在這一行中,無法克紹箕裘,只好終身忌賭的了!”

這師徒二人,一面說笑,一面便不慌不忙的,離開這莫愁酒店,緩步飄然而去。

孟七娘老馬識途,說得果然不錯,他們走了約莫五十里左右,便看見前面有一片黑壓壓的松林。

韋銅錘止步,手指前方,揚眉說道:“師傅,照途程和時間計算,前面該是你所說過宜江湖人物約會的黑松林了!我們是穿林而進?還是在林外發話,對‘五毒手’姬元,招呼一聲?……”

孟七娘笑道:“銅錘不必心急,最多再走上個七八丈路,自然會有些意想不到,稀奇古怪的東西,招呼你和我的!”

韋銅錘聞言,遂一面暗把耳目之力,聚到極致的,細心體察四外,一面仍舊陪同孟七娘,安然舉步,倒看那“五毒手”姬元,能弄出些什麼花樣?

眼看又走了七丈左右,業已接近黑松林,卻並未見着什麼孟七娘所預料的稀奇古怪東西,只鼻中略略嗅得一些不應會在這松林內對外散發的淡淡“桂花香味”!

韋銅錘悚然止步,失聲叫道:“師傅……”

孟七娘對他微一擺手,面向黑松林,朗聲笑道:“姬元,慢說我老婆子足跡幾遍天下,就是我這新收的徒兒韋銅錘,也久居雲南,他媽媽‘神龍夫人’蘇荃,更練有足以解祛毒瘴的無數妙藥!你這‘桂花化血瘴’雖是苗疆‘七大毒瘴’之一,又能對我師徒奈何?莫要胡亂施爲,多傷無辜禽獸草木,以致獲招天譴,就後悔來不及了!……”

她的語音才頓,黑松林中,一聲冷笑,果然走出了一個形態既奇,服飾亦奇之人!

形態之奇是奇在此人身量既高,高度在六尺有餘,但卻奇瘦無比,雙顴高聳,兩腮少肉,看上去,就象是一根竹竿。

服飾之奇是奇在此人穿了一件質料極其特殊的銀色寬大長衫,長衫上,不單繡滿了蛇、蠍、蝦蟆、蜈蚣、蜘蛛“五毒”圖樣,並還五彩斑斕,華麗詭異得太以觸目!

孟七娘見冷笑出林之人,果是昔年舊識,慣在苗疆帶,逞威作福的“五毒手”姬元,遂搶前兩步,含笑說道:“姬元,十餘年不見,我的頭上白髮,添色如霜,你這一身皮包骨頭,也沒有長出多少肉來?適才在莫愁酒店前,遣蛇送信,約我師徒,前來黑松林前一會則甚?是想……”

“五毒手”姬元,不等孟七娘再往下說,便笑嘻嘻的接口叫道:“孟老婆子,你知不知道‘三十六計之中’,有一計名叫‘圍魏救趙’?”

孟七娘是江湖老到,七竅玲瓏,能夠觸類旁通之人,聞言以下,登時吃了一驚,臉色微變問道:“你莫非破了往例,不是獨闖江湖,竟另有手下,準備對‘寶親王’弘曆,和他那名叫紀曉嵐的遊伴,圖謀下甚毒手?”

姬元擺手笑道:“不要把字眼用得那等難聽好麼?你收了徒弟,我也收了苗疆有名美女‘金花、銀花’,作爲門下弟子,她們因看中弘曆氣宇,他年或有人君之相,想嫁給他,弄個后妃身份,這是好事、美事,能稱得上是下毒手麼?”

孟七娘皺眉道:“苗女纏郎,無所不施其至!‘金花’、‘銀花’,會對‘寶親王’弘曆,下施蠱、用‘降頭’麼?”

姬元笑道:“那說不定,要看‘寶親王’弘曆,識不識相?是吃敬酒?抑或要吃罰酒的了!總而言之,若有你們這好管閒事的師徒在側,我兩個女弟子的嫁人美事,必然難成!我才釜底抽薪,圍魏救趙,把令師徒約來此處!如今,慢說你們一時難以從我手下襬脫,即令本領通天,有術脫身,在時間上,也決來不及再管那段風流閒事的了!”

韋銅錘此時才驚歎師傅的“金錢神卦”,委實靈驗無比,“寶親王”弘曆果真遇上了甚於“蛇口蜂尾”的“陰人”之禍!

這時,孟七娘忽然和顏悅色的,向姬元笑道:“姬元,快設法制止你兩名女弟子,叫她們不要用‘霸王硬上弓’的‘施蠱’、‘降頭’等手段,兔得把印象弄壞,絕對難諧好事!不如讓我老婆子來試試口舌,作個媒兒,看看能不能喝上一碗現成‘冬瓜湯’吧?”

姬元搖頭嘆道:“溫和性的好話,我和金花、銀花,均已當面說盡,‘寶親王’弘曆卻偏偏不識擡舉!如今,雙方距離非邇,我縱制止,也來不及,且看這位雍正皇帝的四皇子,在毒蠱加身,降頭入腹之下,還怎樣能不聽擺佈……”

話方至此,遠遠夜空之中,突然傳來一陣極爲低微,非經細聽,無法領會的悠揚樂韻!

孟七娘傾耳片刻,目注姬元,哂然一嘆說道:“姬元,你那兩名女弟子的幻想已告破滅,不單好事難成,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了!”

姬元詫道:“爲什麼呢?這種悠揚樂韻,是……是……是什麼東西?不會是專門剋制蠱毒、降頭,並特別傷損養蠱者本命元神的‘寒山度厄蕭’吧?”

孟七娘合十當胸,望空一拜笑道:“我方以爲你是‘夏蟲不足以語冰’,誰知你居然總算有點見識……”

姬元神色頹敗的,苦着臉兒嘆道:“小寒山的‘度厄神尼’,雖向來最厭惡養蠱放毒之人,但神尼佛駕,已足有二十年未現江湖,或已涅-西去,怎會這樣湊巧的,在此處遇見她呢?……”

孟七娘道:“這事對於‘寶親王’弘曆來說,乃是因緣,但對於你女弟子金花、銀花來說,卻又是命定劫數!……”

話方至此,韋銅錘變色叫道:“師傅,有人來了!……”

語音纔出,一條絕美、絕美的白色人影,便自橫空而至,宛如天仙飄降!

既稱絕美、絕美,又說宛如天仙,則來者當然是個女人,但所謂“白色”,卻是指她穿了一身孝服!

孟七娘、韋銅錘,和姬元,突見來人飄降,神色當然驚動,但驚動的程度,卻大不相同!

第十三回 驚變第四回 豪賭第八回 定情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九回 敘舊第七回 得寶第十七回 探險第二十回 風波第五回 深謀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七回 得寶第五回 深謀第八回 定情第四回 豪賭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八回 定情第十二回 相思第七回 得寶第十三回 驚變第二回 聚煞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十九回 陰謀第八回 定情第十二回 相思第十四回 嘆逝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四回 嘆逝第九回 敘舊第九回 敘舊第八回 定情第十四回 嘆逝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九回 陰謀第九回 敘舊第二回 聚煞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七回 得寶第十八回 奇逢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八回 定情第五回 深謀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回 遇敵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十七回 探險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一回 拜師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七回 探險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九回 陰謀第九回 敘舊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十八回 奇逢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四回 豪賭第十八回 奇逢第十回 遇敵第十回 遇敵第十三回 驚變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十七回 探險第二十回 風波第七回 得寶第二回 聚煞第十七回 探險第八回 定情第十二回 相思第四回 豪賭第十一回 拜師第十一回 拜師第十三回 驚變第十六回 巧遇第七回 得寶第四回 豪賭第四回 豪賭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九回 敘舊第五回 深謀第二回 聚煞第二回 聚煞第十二回 相思第十二回 相思第十九回 陰謀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十六回 巧遇
第十三回 驚變第四回 豪賭第八回 定情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九回 敘舊第七回 得寶第十七回 探險第二十回 風波第五回 深謀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七回 得寶第五回 深謀第八回 定情第四回 豪賭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八回 定情第十二回 相思第七回 得寶第十三回 驚變第二回 聚煞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十九回 陰謀第八回 定情第十二回 相思第十四回 嘆逝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四回 嘆逝第九回 敘舊第九回 敘舊第八回 定情第十四回 嘆逝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九回 陰謀第九回 敘舊第二回 聚煞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七回 得寶第十八回 奇逢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八回 定情第五回 深謀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回 遇敵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十七回 探險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一回 拜師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五回 信口開河第十七回 探險第十九回 陰謀第十九回 陰謀第九回 敘舊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十八回 奇逢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四回 豪賭第十八回 奇逢第十回 遇敵第十回 遇敵第十三回 驚變第六回 風流暫散第十七回 探險第二十回 風波第七回 得寶第二回 聚煞第十七回 探險第八回 定情第十二回 相思第四回 豪賭第十一回 拜師第十一回 拜師第十三回 驚變第十六回 巧遇第七回 得寶第四回 豪賭第四回 豪賭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九回 敘舊第五回 深謀第二回 聚煞第二回 聚煞第十二回 相思第十二回 相思第十九回 陰謀第三回 四靈之聚第一回 揚州麗春院的熱鬧第二十一回 殉情第十六回 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