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四)

相比於社會總資金的數量,市場上的商品總數永遠是短缺的。

這一鐵律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表現得尤爲明顯——隨着聯盟國家的瓦解和社會秩序的崩潰,前蘇聯幾十年辛苦建設積累下來的鉅額財富,在一夜之間化爲烏有。因爲當危機到來的時刻,蘇聯人民本能地把所有的錢投入零售市場掃貨囤積,對於這樣龐大而密集的瞬間資金流,任何國家的零售市場都是不可能承受得起,唯一的結果就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飆升,與日常生活無關的商品則大面積貶值。

即使換成美國,也同樣承受不了這樣的劇變——就算當時美元依然是世界貨幣,但假如數以十萬億計算的美元涌出股市、基金、銀行這些“貨幣蓄水池”,一股腦兒地奔向零售市場,那麼整個地球的世界市場秩序也會瞬間玩崩:因爲全球所有國家加起來,也沒法在短時間內提供價值那麼多貨幣的日常商品!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當政者有沒有瘋狂開動印鈔機,令人精神崩潰的惡性通貨膨脹都不可避免。

光是恐慌情緒從股市、基金、銀行等各個“貨幣蓄水池”逼出來的鉅額現金,就足以讓市場完蛋了!

同理,在明末的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從而給搖搖欲墜的大明帝國補上了致命一擊。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爲了達到家業千秋萬代的目的,實行了以農業爲主導的國家戰略。他不但在皇宮象徵性的開闢了農田,還多次帶着太子去視察農村,告訴他們這就是整個大明帝國的根基。

圍繞着農業的運轉,朱元璋設計了一系列制度,將全中國打造成了一個超級大農村。

明朝整個文官系統都圍繞着農業展開。他們清理戶口,丈量土地,形成了龐大的數據網絡,作爲收取農業賦稅的依據。在農村中,每一定數量的戶口就會選出糧長,他們的任務是負責收糧。收上了糧食之後,每個地方的倉庫都有專門的大使(保管專員)。把糧食運到京城和邊境的任務,也有專門的漕運兵和指定的某部分農民來完成。各級政府都有戶口的數據檔案。國土上的人根據各自的職業有相應的戶籍,軍籍和民籍不能混淆。農民只能守在自己的戶籍地址上,不能隨意移動,一切都有嚴密的規定。

爲了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明朝初期保留了一支百萬之衆的龐大軍隊,但當時極度凋敝的國家財政,是養不起這麼多軍隊的。朱元璋依然採用了非常農村化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屯田制度規定,每個衛所(軍區)都有自己的土地,士兵們中的三成壯丁用來守城打仗,七成的人手用來耕田,自己養活自己。

大明朝廷當時直接給官吏發大米和布匹。因爲老百姓交稅交的就是米和棉花等農產品。關於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朱元璋也有一套辦法——明朝的老百姓除了繳納大米、棉花等稅外,還要替政府無償出力。所謂賦役制度中,賦是指賦稅,役是指徭役,也就是空出一段時間給政府免費當勞力,比如修路、修水利等等。總之,農民忙時種田交稅、閒時給政府搞基建,官府收糧交公,軍隊耕田打仗,手工業者大部分集中在京城裡的皇家工廠打工。無論稅收還是工資,發的都是大米、布匹。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沒有任何變化發展的內部需求。這樣一個超級穩定的靜態體系,幾乎就像木乃伊一樣,理論上可以做到千年不腐。朱元璋顯然得意於自己的駐顏有術。熟悉歷史的人或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對,這就是漢朝的經濟制度。

但別忘了,漢朝的制度是爲公元前的中國量身打造,到明朝已經過了一千五百年。二三十年前你拿着大哥大,那是人人羨慕的時髦富豪;現在還拿着大哥大出去招搖,就是人人嘲笑的老古董了。

以糧食和布匹爲本位貨幣,在和平時代是非常不划算的——糧食會黴變,儲藏起來每年都要大量損耗。而且大宗糧食運輸起來也很沉重,從國內某地調撥到另一地的代價十分驚人。更要命的是,洪武年間,朝廷收入的糧食部分爲兩千九百四十萬石,弘治年間爲兩千七百餘萬石,萬曆年間爲兩千八百多萬石。現代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財政收入增長了五十倍,明朝的財稅居然兩百年不動搖。朱元璋的木乃伊真是千年不腐。在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皇族俸祿、官員貪污等各項開銷卻逐漸增長,最終讓財政陷入破產。

因此,到了明朝中後期,這套有些類似蘇聯戰時經濟的古董財政體系,變得越來越不堪重負,最後終於垮掉了。對此,明朝的有識之士把目光投向白銀:如果把稅收改爲白銀,農民交起來方便,運起來也方便。囤積白銀既不會發黴腐爛,也不會被蟲吃,無所謂損耗,而且白銀運輸起來也比運輸大米方便的多。

於是,就有了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即明朝財政白銀化的大改革。他的基本思路是將原有的稅收和徭役全部合併。以前農民要出大米、出力氣。推出了一條鞭法之後,農民只要交了白銀一切都不用管。政府拿着錢再去請人蓋房子、搞水利……至此,白銀取代糧食,成爲了維持大明帝國運轉的血液。

可問題是,明朝的統治者缺乏現代金融知識,他們只是把白銀當作一個很方便的管理工具,沒有想到白銀和糧食是不同的——它不是消費品,而只是一種貨幣,代表的購買力隨時隨地都在變動!

——無論在江南還是在塞北,一石糧食都能讓一個人吃上起碼三個月。可如果換成一兩銀子,在江南和塞北能夠買到的商品數量,可就是天差地別了!

舉例來說,財政白銀化的改革之後,農民從原來的把十石米運到邊境交給軍隊,改爲上交相應價格的白銀,政府拿了白銀再去買大米給邊防軍隊。表面上看,前後好像一回事,其實裡面大有文章。

按照程序,河南、山東等地農民按照當地一石米五錢銀子的價格繳納賦稅。然後這些銀子被朝廷送到邊境。可是邊境市面上沒有那麼多糧食,米價勢必上漲。五錢銀子肯定買不到一石米,軍方的利益無形中被損失掉了。更爲嚴重的是,以前的前線軍隊都囤積糧食,白銀化改革之後,大家都認爲,有了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沒有必要囤積糧食。邊疆一有戰事,軍隊要出擊,必須臨時購進大批糧食,導致糧價飆升。平常五六錢一石的糧食,到了這個時候會漲到每石三兩白銀!結果軍費開支無形中變成了原先的六倍。而給朝廷官吏發工資的麻煩更多,北京城裡每到朝廷官員發俸祿的時候,糧食、蔬菜等日常必需品就價格大漲。最後逼得朝廷不得不專門頒佈規定,有一部分人拿了俸祿之後不準在市區買菜,要跑到郊區去買。

上述這些情況,還只是短期的物價波動。至於長期的物價變化趨勢,則更加令人擔憂——自從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後,因爲外國人對中國瓷器、絲綢等特產的渴求,歐洲人從美洲發掘到的金銀,還有日本島上挖出的銀礦,都在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其總數至少高達幾億兩之多,相當於一輪規模巨大的量化寬鬆。

但奇怪的是,儘管幾億兩白銀流入中國,導致貨幣數量翻着跟頭往上暴增,但明朝的商品價格卻依然常年低位運轉,沒有引起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朱元璋時期,江南一石大米的價格爲兩錢五分白銀,摺合銅錢二百五十文,明朝中期才漲到五錢銀子,這個價格接下來又維持了一百年左右,直到萬曆末年之前,除非遇到特大自然災害,江南的大米價格從未超過每石一兩。而其他食品的價格也不算太貴:雞肉每斤四五文、豬肉每斤七八文、香油每升十文。一兩銀子就能讓一戶人家辦流水席了。

同樣是一兩銀子,在萬曆皇帝和康熙皇帝的治下,其實際購買力差了十倍都不止!

由此可見,儘管晚明白銀大量涌入中國,但明朝的貨幣流通量和商品數量依然常年保持着協調——很顯然,在沒有工業革命也沒有海外殖民的情況下,明朝的社會生產力並未得到爆炸性提升。、

所以,如果物價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話,那麼合理的解釋就只有一個:大部分白銀並未進入市場流通,而是被封存了起來——雖然大明的貴族、官宦和富翁,都知道白銀可以作爲貨幣使用,但出於中國人喜歡攢錢的本性,更多的還是把它收藏起來。各位老爺富戶們,每年的進項若是有富餘,要麼拿去置辦田產,要麼變成了銀錠藏起來,根本捨不得花出去。比如山西晉商就曾經把白銀鑄造成幾百斤重的大銀塊,儲藏在地窖裡,號稱“鬼見愁”(小賊摸進去了也偷不走)。即使是普通人家,有了銀子也多半都是藏起來備用。

於是,天文數字的白銀,就這樣沉睡在官宦勳貴和地主士紳的府邸裡,無形中充當了調節貨幣的中央銀行,使得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始終有限,保持了大明物價的穩定,也保持了白銀比價的堅挺。

但這種虛假的物價平穩形勢只是暫時的,到了天啓年間,百年不變的物價終於開始了飛速上揚。

——自從萬曆末年女真興起的薩爾滸大戰之後,大明天下開始變得紛亂起來。明末小冰河期的自然災害隨之降臨,大幅度地減少了糧食產出,而貨幣數量卻並未減少,於是糧食價格開始上漲。到了天啓元年正月,皇宮貼出告示要選妃,引起民間一陣恐慌,爲了不讓女兒被太監搶入紫禁城,一股緊急出嫁的風潮席捲北京。要結婚就要置辦東西,擺宴席用的酒水魚肉立刻成了緊缺貨物。僅僅一個月之後,隱藏已久的物價通脹破土而出,日用品價格一飛沖天——從這時開始,北京城裡的一兩銀子再也買不到一石米了。

由於此時市面上的白銀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商品數量,所以一根小小的導火索就引爆了整個帝國經濟體系。這一過度的市場反應很快引起了大範圍的恐慌,整個市面上的所有貨物,從糧食到布匹,從土地到房屋,都開始了全面的價格上漲。而這又進一步刺激了那些手裡屯着白銀的人——銀子不值錢了!怎麼辦?當然是火速拋售脫手,囤積糧食布匹之類的消費品,結果就是進一步的惡性循環,使得銀價愈發往下掉!

在天啓年間,由於帝國朝政還能勉強運轉,所以惡性通貨膨脹雖已開始,但漲價速度還不算很快。

等到了戰火紛飛、大旱連年的崇禎年間,因爲肆虐於內地的流寇和天災進一步破壞了農業生產,而社會秩序的混亂又迫使人們紛紛開始囤積物資,曾經沉睡在地窖裡的白銀大批流入市面,參與交易,結果就導致市場上的商品缺口越來越大,各種物價自然火箭般飛速上揚,一石米賣五兩銀子都是常事了。

如果是在現代社會,面對這種可怕的情況,政府就要動用戰略物資儲備庫來平抑物價了。問題是,明末的朝廷官倉早已被貪污了個精光,崇禎皇帝手裡根本沒有這樣的物資儲備。所以他在宮裡只覺得越發錢下面就越缺錢。面對這種情況,哪怕手裡的錢再多,也會給得心裡發毛,更別提他手裡其實沒幾個錢呢?

於是,崇禎皇帝不斷地催徵更多白銀,還多次責怪地方官府在催餉方面辦事不力。可身居九重的他並不知道,在農業生產力急速倒退,糧食產量持續下降的情況下,越是撥發更多的白銀,物價就越是暴漲,銀子就越是顯得缺乏,朝廷發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市場漲價的速度——這跟蔣委員長印金圓券發軍餉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崇禎元年,每年三百萬兩銀子買到的物資,或許可以在遼東維持十幾萬大軍連續征戰,但等到崇禎末年的時候,由於物價暴漲的緣故,每年五百萬兩銀子可能都不夠區區三四萬關寧軍餬口了。

不要以爲白銀就不會貶值,事實上,在明朝晚期,白銀的購買力堅挺程度還不如二十一世紀的人民幣!

而在這個時空的南京永和帝小朝廷治下,江南市場上的物資供求情況,也同樣處於急速惡化之中。

沒辦法,雖然眼下的江南並未遭災,但無論是蔓延在江北的戰火,還是二帝對峙的天下局勢,在百姓心目中都意味着社會秩序的崩潰,以及戰亂的即將來臨。而隨着四面八方的戰火陸續燃起,江南水鄉又成了人們心目中最後的避風港和救生艇,不知多少人正在紛紛攘攘地涌入這片最後的淨土,完全沒考慮到這片狹小的土地是否承受得住——從江北逃亡過來的大批難民,給這座城市營造出了末日前的繁榮。

——這些逃難的人們雖然背井離鄉,但身上多半都帶着一些錢財。在抵達南京之後,他們需要食物充飢,需要房屋居住,生病了也需要藥品。而這一切最基本的必需品,都得用他們身上攜帶的財貨來換取。如果錢用光了,他們就得以最低廉的價格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或者去偷摸拐騙,猶如後世的非法移民一般。

於是,隨着大批外地人口的涌入,如今南京的市面上呈現出一種畸形的繁榮——治安迅速崩壞,市場交易旺盛,日常消費品價格節節攀升。而急劇加速的通貨膨脹,又反過來使得江南的民間爆發了恐慌,往日裡恨不得攢在牀上每天親上幾口的銀子,現在燙手得要命,每個人都急着把積攢的白銀變成布匹、糧食、食鹽和任何日常消費品……結果就是多達數億兩的江南民間藏銀,也跟着噴涌而出。

——猶如蘇聯解體的時候一樣,江淮地區的戰火肆虐和南京朝廷的擁立新帝,就像一隻擠壓海綿的大手,將數量龐大的民間存銀盡情釋放。而作爲自古以來的富庶之地,江南的富翁一向是天下最多的,更別提還有那麼多帶着銀子舉家南遷的揚州鹽商……從而在市面上形成了一股空前巨大的貨幣狂潮!

就這樣,潘多拉的魔盒被徹底被打開了。沉睡了多年的白銀紛紛覺醒,猶如火山噴發一般涌向市場,變成了製造出一場超級通貨膨脹的白色恐怖……從上個月開始,南京城內的米價開始爆炸性上漲,三天前達到了十兩銀子一石,到現在似乎又漲了一截。而糧價的計量單位也由以前的石變成了升。豬肉價格也漲到了每斤三百六十文,相當於萬曆年間的五十倍!這場金屬貨幣時代的通貨膨脹,完全可以與一戰後的德國,二戰失敗的日本,以及解放戰爭後期的國統區相比肩!許多人手裡的銀錢都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廢物!

——來到南京落腳考察的穿越者“考古隊”,因爲正好趕上了這波漲價潮,便導致了開銷的暴增。

而對於這場惡性通貨膨脹的大爆發,南京朝廷的基本對策就是無視,甚至還有推波助瀾的嫌疑——這個秉承着東林黨“輕徭薄賦”政策的小朝廷,既收不上多少稅,也沒有什麼糧食物資儲備,根本不可能平抑物價。更別提許多朝廷大員還暗自指使家人囤積居奇,進一步炒高糧價……以此來牟取暴利。

“……眼下距離糧價開始暴漲的時間還比較短,但是跟去年相比,南京的糧價已經上漲兩三倍了,而且接下來肯定還要繼續漲價,從而帶動着一切日常商品的價錢往上漲。如果我們利用這個機會向江南販運糧食的話,肯定就能大賺一筆!要不要試試?”那位貌似對古代經濟學有研究的歷史學老教授如此煽動說。

對於這個聽起來很誘人的建議,王秋和郭政委低頭思索了片刻,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拒絕。

“……哎,我看還是算了吧!雖然這買賣聽上去利潤不錯,但真要做起來,只怕麻煩挺多。”

王秋搖頭答覆說,“……首先,我們沒有這方面的銷售渠道,又不能把軍艦直接開到南京燕子磯——之前的任何一支穿越者勢力,都未曾在江南傾銷過糧食,臨時聯絡起來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其次,既然江南那些手眼通天的黑心糧商,眼下都在刻意囤積糧米,進一步炒高價格,想要從市井百姓頭上狠狠刮一筆,那麼我們這些外來者如果貿然運入大量糧食,豈不是壞了他們的好事?天曉得會有怎麼樣的報復手段呢!

第三,之前我們在天津販賣了幾百萬石稻米、麥子、玉米和土豆,又換回來那麼多流民需要發給口糧安置,美洲那兩個加盟共和國已經沒有多少餘糧了。尤其是稻米,實在擠不出多少用於販運到江南來。

第四,就算我們順利做成了這樣一筆大宗糧食買賣,可最終又能賺到些什麼呢?幾萬兩的白銀嗎?”

他有些不屑地說,“……目前的華盟坐擁幾塊大陸的礦藏,根本不缺少銀子,也不缺少土地和其它任何資源,唯一缺少的就只有人口。而我們若是不動用武力的話,在江南根本沒有辦法收集到大批的移民……”

“……所以,這個沒什麼真正好處的主意,還是就這樣打消吧!而且你們也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了。”

郭政委表情嚴肅地接口補充道,“……盟軍的江南攻略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很快就要發動登陸戰。我們這次過來,是專程爲了把你們接出敵佔區的……最遲明後天就必須出發,還有什麼景點想要去看的嗎?”

俞國振和幾位老教授交換了一個眼色,又想了想,最後答道:“……其它景點倒也罷了,但還有一處位於聚寶門外的報恩寺塔。無論如何也想看看——這玩意兒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在現代世界已經沒有了!”

片刻後,待到夜幕降臨,站在宅院的一座二層小樓陽臺上,郭政委和王秋眯眼往南邊一看,果然有一處明亮的所在,據說是報恩寺塔的尖頂,整座報恩寺塔以琉璃拼接而成,在寺中點燃的燈火映照下,塔尖的琉璃上光華奪目,流光溢彩,與黑黝黝的城市形成鮮明對比。即使隔着很遠一段距離,也讓人嘖嘖驚歎。

“……這就是報恩寺塔麼?嗯,確實有點意思,不過今天已經關城門了,出城怕是有些麻煩。大家就趁着今晚抓緊時間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再集體出城去看報恩寺塔吧!”

第二天,在臨時僱了個跑腿的幫閒,給方以智送去一封道別信之後,俞國振、王秋、一衆老教授和還在因爲宿醉而頭疼的馬彤學姐,便趕着大車、挑着箱籠從聚寶門出城,準備在離開南京之前遊覽報恩寺……走出聚寶門後,高大的琉璃塔就像地標一樣顯眼。相較而言,寺內其它的殿宇都顯得平凡無奇了。

那座美麗得讓人讚歎的琉璃塔,就坐落一個寬闊的廣場中央,周圍站滿了來此參觀膜拜的人羣。整座寶塔除底座外共有九層,每層八面,每面貼着白瓷,塔上鑲嵌着許多繪製着獅子、白象、飛羊等佛教題材圖樣的五色琉璃磚,精美異常,塔頂全由琉璃瓦拼接而成,再飾以珠寶金銀物品,在陽光下閃耀着璀璨的光輝。每一層的角樑下都懸掛着成串的風鈴,在微風中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鈴聲。

雖然大家在現代世界都見識過各式各樣氣勢恢宏的摩天樓建築,之前在南京城內也已經遠遠看到過這座琉璃塔的夜景,但是,當諸位穿越者經過一番跋涉,真正站在這座琉璃寶塔下的時候,仍然深深地爲它的氣勢與精美所震撼——不愧爲名列中古世界七大奇蹟的神奇建築!這個時代人類藝術與工程的無上瑰寶!

“……這座寶塔高七十八米,底座周長百米,建造歷時十九年,耗銀兩百餘萬兩,自從寶塔在永樂年間建成後,塔上一百四十盞長明燈至今從未熄滅,所以夜間華燈璀璨,格外顯眼,時稱天下第一塔,又被稱爲中華之光。許多海外之人到了這裡,必定要去頂禮膜拜。直到1841年鴉片戰爭結束,英國戰艦到南京與清廷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英軍水手下船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去參觀大報恩寺的琉璃塔。”

一位老教授湊在王秋的身邊,很有興致地解說道,“……如今這個年代的著名文學家張岱,也曾經給這座寶塔寫過文章,說‘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塔是也’……”

接下來,衆人又到琉璃塔中參觀了佛像和壁畫,在這處精美的藝術殿堂裡無數次偷偷拿出相機拍照留念。各位老教授反覆觀摩了許久,還是意猶未盡——“……哎,果然是一件美輪美奐的不朽傑作啊!可惜到了太平天國內訌的時候,韋昌輝怕石達開在塔上觀察城內情況,居然把這琉璃塔給炸了,實在可惡!”

有位老教授撫摸着牆上的壁畫,戀戀不捨地如此咕噥道,“……真想再多看幾天啊……”

“……嗯,讓這樣一座藝術珍寶毀於戰火,確實是挺可惜的。眼下這南京城怕是不會再太平多久了。”

仰望着這座巧奪天工的精美古建築,王秋也點頭附和,“……不如……我們把它帶回去當紀念品如何?”

他一邊如此說着,一邊在眼神中亮起了興奮的光彩,同時從包裹裡悄悄摸出了【縮小燈】……

——當日深夜,南京報恩寺發生一樁奇聞:寺內自從永樂年間矗立至今的琉璃塔,居然整個兒不翼而飛,只在地面留下了一個大坑……消息傳開之後,整個南京爲之轟動,從四鄉八里前來報恩寺查探的好事閒人絡繹不絕,讓寺內的和尚們欲哭無淚。而這樁匪夷所思之事,也自然成了南京市民閒談的熱門主題。

但是,又過了半個月之後,南京市井百姓最關注的新聞熱點,卻被另一樁同樣出乎意料的消息所取代:

“……急報!急報!南方髡賊從海上來打杭州了!!!”

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31章 推心置腹?第14章 貓玩人(上)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第27章 小辣椒的大冒險(下)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七)第87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中)第24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下)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五令人發瘋的迷信忌諱第156章 引狼入室(上)第181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七)第120章 餘杭鎮掃蕩戰(中)第7章 異界之門,開在……維多利亞灣的水底?五令人發瘋的迷信忌諱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32章 印度式的宇宙怪獸應對策略第27章 大宋三百勇士全篇總結時代總是在向前發展的第115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上)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160章 南京!南京!(中)第4章 雞飛狗跳的開場白第44章 傳說中的共濟會滅世計劃?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1章 被揭穿的真相(上)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八既不自由也不民主更無人第4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下)第184章 阿貴的故事(中)第26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上)第119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二十四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四第26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上)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15章 這個是爬行者嗎?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41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上)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2章 幸運與厄運第72章 所有人都在驚悚第119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81章 赤道洋之夏(上)第26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續)第42章 日奸們(下)第12章 倫敦的生化末日第52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中)第9章 異界水門事件(上)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10章 舌尖上的無限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3章 東亞戰雲起(上)第14章 荒誕在十月(上)二十一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一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48章 砸鍋賣鐵?第106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二)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12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下)第13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2章 你們外星人真會玩!第37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中)第49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九)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46章 天真而又殘忍的殺人小學生第180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六)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39章 聯合艦隊歸來(中)第89章 登州鎮易幟(下)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56章 後院失火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69章 本州治安戰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182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八)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140章 烈火烹油(中)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66章 開戰序幕第157章 引狼入室(下)第28章 哆啦a夢的浮空城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18章 第一批帶路黨(中)第36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上)第17章 我家有個靜香老師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
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31章 推心置腹?第14章 貓玩人(上)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第27章 小辣椒的大冒險(下)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七)第87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中)第24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下)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五令人發瘋的迷信忌諱第156章 引狼入室(上)第181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七)第120章 餘杭鎮掃蕩戰(中)第7章 異界之門,開在……維多利亞灣的水底?五令人發瘋的迷信忌諱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32章 印度式的宇宙怪獸應對策略第27章 大宋三百勇士全篇總結時代總是在向前發展的第115章 我好像來到了假的火星(上)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160章 南京!南京!(中)第4章 雞飛狗跳的開場白第44章 傳說中的共濟會滅世計劃?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1章 被揭穿的真相(上)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八既不自由也不民主更無人第4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下)第184章 阿貴的故事(中)第26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上)第119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48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二)二十四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四第26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上)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15章 這個是爬行者嗎?第155章 走向廢土(上)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41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上)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2章 幸運與厄運第72章 所有人都在驚悚第119章 穿越見鬼去——當穿越者無事可做之時(下)第81章 赤道洋之夏(上)第26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續)第42章 日奸們(下)第12章 倫敦的生化末日第52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中)第9章 異界水門事件(上)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10章 舌尖上的無限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3章 東亞戰雲起(上)第14章 荒誕在十月(上)二十一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一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48章 砸鍋賣鐵?第106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二)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12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下)第13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22章 你們外星人真會玩!第37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中)第49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九)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46章 天真而又殘忍的殺人小學生第180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六)第82章 被削人棍是亞神的宿命第39章 聯合艦隊歸來(中)第89章 登州鎮易幟(下)番外八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五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56章 後院失火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69章 本州治安戰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182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八)第133章 嶺南無戰事(上)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140章 烈火烹油(中)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66章 開戰序幕第157章 引狼入室(下)第28章 哆啦a夢的浮空城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18章 第一批帶路黨(中)第36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上)第17章 我家有個靜香老師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