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

沒能完成調查,美國人還頗有些不滿,華若翰還想故技重施給新安官府施壓,結果連新安城都沒進去,碼頭上早有新安鄉勇設置的柵欄,聲言拒絕任何洋人上岸,禁止任何洋船停泊,於是轉了一圈,華若翰連碼頭都沒有踏上去。

朱敬倫並不知道美國人的情況,他在前山寨下船之後,就扣押了美國人的那些資料,以這些資料牽扯到軍事機密爲由,但並沒有說不給美國人,而是說要經過審查,美國人只有七個人,朱敬倫手下五十個火槍兵,美國人沒有反抗的餘地,只能看着朱敬倫讓人將這些資料統統搬上了岸。

之後又坐船回到香山縣,路上就聽說了這一帶最近鬧起來的抵抗割地運動,也看到了沿途鄉勇的身影,幾乎各個村莊都動了起來。

最先爆發的毫無疑問是新安,陳芝廷以署理知縣的身份,聯合新安十大家族的族長和鄉紳,在新安學宮明倫堂聚衆立約,共抗英夷割地,焚表告祭祖先、孔聖,又給朝廷上書,“不告於紳,不稟於官,自捐自戰,誓將保衛鄉土”,這完全是他哥哥陳桂籍動員士紳的翻版,但是很有效果。

稟明朝廷後,也就跟官府撇開了關係,意味着這是當地鄉紳的自發行動。

但真沒關係嗎,柏貴絕對不會有這個認識,上次陳桂籍行動的時候,那可是英國人兵臨廣州城下,是官府號召大家行動的,這次可完全是鄉紳們自發的,而且聲勢更加的浩大,畢竟這次可是抵抗洋人割地爲目的,土地正是中國百姓從士紳到佃戶心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弦,這個行動撥動了這根弦,於是聲聞震天。

不是官府號召的,也就是不受控的,極其容易發展成爲反官府的暴行,一旦有野心家引到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柏貴是這麼想的,但問題已經超出了他能控制的範圍,這時候他也不在乎奪情朱敬倫一個小縣令會不會丟人了,馬上用兩廣總督的身份,讓朱敬倫立馬回新安復任,讓他儘快的平息民情,當然該走的程序依然要走,他同時給朝廷上書,道明原委。

當朱敬倫回到香山縣,一杯茶都沒沏好呢,富禮就硬拉着他上了開往新安的船,富禮可是等了兩天,也煎熬了兩天了。

新安爆發這次時間,富禮可一直就在當場,一開始九龍士紳來官府請願的時候,陳芝廷不但沒有采取手段平息事端,反而一直就站在這些士紳一邊,聯手給廣東官府施壓,這讓富禮十分憤怒,可他告狀的信柏貴看了,但柏貴不敢讓富禮如願,因爲在這個時候,柏貴已經不敢解職陳芝廷了。

解職了陳芝廷容易,再次引起新安士紳的憤怒,就很難平息了。

但陳芝廷留在新安署理縣政,又是一個大麻煩,也唯有朱敬倫回來,纔有足夠的理由把縣政從陳芝廷手裡接回來,這也是柏貴奪情朱敬倫的一大原因。

“這是玩大了啊!”

朱敬倫心中也不由感慨。

他只知道土地在百姓心中比什麼都重要,但是他還是發現,自己低估了土地在宗族和鄉紳心目中的地位,這段時間他的書可沒有白讀,加上對照本鄉本土的民情,他覺得自己已經調整了新中國後對封建社會的各種曲解和誤讀,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目,但現在看來,還原的還不夠真切。

“土地對老百姓來說,那真是祖宗啊。”

朱敬倫不由感嘆,難怪當年要搞土改,都是鼓動老百姓自發打到地主,之後在把土地收歸國有,從而完成土地資產的國有化,爲工業化完成最重要的一筆原始積累,看來不鼓動老百姓內部瓦解宗法體系,靠政府的力量,真的很難做到,哪怕是新中國那種強力政府,也不敢妄動。

“你別光嘆氣啊,得想轍啊,總督大人可說了,一個弄不好,就會洪兵四起的。”

所謂洪兵,就是天地會這種會黨的武裝力量,此時在粵西一帶依然存在,官府無法鎮壓下去,此時廣府核心區域又爆發了鄉紳自發的保地運動,一個弄不好就給天地會等組織給利用了。

朱敬倫道:“堵不如疏,必須搶在洪兵前面,引到老百姓到正確的渠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富禮點頭道:“大道理誰都知道,你心裡有沒有譜,怎麼疏?”

朱敬倫道:“有一些淺見,還未稟告總督大人,不敢擅自做主。”

富禮道:“哪還來得及啊,總督大人說了,你可先斬後奏。你就是他。”

朱敬倫心中笑了,柏貴給他全權了,當然只是口頭上的,但是他現在可以打着總督的旗號了,至於柏貴會不會認賬那就看自己做的好不好了,做好了,柏貴會說是自己的主意,做不好會把朱敬倫拉出去砍頭平民憤。沒看富禮就一直待在船上,打死都不打算下船嗎。

朱敬倫道:“那好,爲今之計,需得一邊撫洋人,一邊梳百姓。富兄你得留下來幫我。”

富禮大事上不糊塗,否則在廣州的時候,柏貴也不會把所有重要的秘密任務都交給他。

富禮馬上表態:“放心吧,現在你把老子當狗都成,指哪裡咬哪裡。”

“哈哈,富兄說笑了。誒,迎接咱的人可真不少。”

說着船就停靠到了新安碼頭,這是老碼頭,靠近縣城的碼頭,跟赤灣的條件比不太好,因此最近一年多稍顯蕭條,但這時候極爲熱鬧。

富禮哼道:“少說風涼話了,沒準是等着砍你的頭的。”

都是一羣鄉勇,包括陳家鄉勇在內,附近大族的鄉勇都來了。

朱敬倫可不怕他們砍自己的頭,大步跳上了碼頭上的石板地面,對着遠處柵欄後的鄉勇們就喊起來。

“各位鄉親父老,各位報國的拳拳之心,真是讓朱敬倫感佩至深!”

口號喊的山響,頻頻朝着鄉民抱拳,臉上一臉笑容,可腳步就是不往前邁一步。

富禮說這些人要砍朱敬倫的頭,可不僅僅是一句玩笑,民粹嗎,根本就不從理智出發,根本就不會管朱敬倫跟洋人打交道,起到了保土安民的作用,他們只看到朱敬倫讓洋人在新安做生意,還讓洋人掌管新安釐局,看到越來越多的洋船進出赤灣港,他們就覺得朱敬倫在賣國。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可這樣想的人大有人在,誰敢保證碼頭這裡的鄉勇中沒有幾個這樣的人,萬一他們冒出來,抓住朱敬倫,山呼幾聲,喊幾句口號,已經失去理智的老百姓就是當場把朱敬倫砍了都不是沒可能,現在這些鄉勇其實根本就沒有組織,沒有組織就沒有紀律。

所以朱敬倫大聲秉明身份,堆起一臉的笑意,秉明身份是爲了趕緊把管事的引出來,一臉笑意是伸手不打笑臉人,讓對方一時不好下手。

果然自己喊過一刻鐘之後,就有一隊鄉勇遠遠的從新安縣城那邊跑過來,帶頭的正是署理縣令陳芝廷。

陳芝廷其實也滿腦子亂麻,他做官之前只是一個舉人,沒有任何的執政經驗,當縣丞也不過一年多點,縣令更是纔剛剛署理,面對羣情洶涌的地方勢力,他完全不知道應對,加上本身也是鄉紳,依然沒有轉換爲官僚集團,還從鄉紳的角度出發,所以纔會鬧出聯名給柏貴施壓的事情來,但凡他有點做官的腦子,都不會得罪柏貴這樣的大員,那會毀了他的前程。

現在鄉紳們都動員起來了,各村各寨都在組織鄉勇,農閒時期的老百姓本就沒事兒做,樂的跟在大戶後面,還能混頓飽飯,所以所有的村寨都動了起來,光是新安一縣,就有數萬的青壯,這哪是他能管的過來的,一開始他還打算組織各村各寨的鄉勇把守各個要道,可很快聚集在一起的鄉勇,自己就鬧起來了,爲了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有打架的,短短几天打殘了十幾個人,還死了兩個,這麼下去,沒等洋人來割地,內戰就要爆發了。

因此陳芝廷也是無比的想念朱敬倫,希望朱敬倫能夠回來,他知道朱敬倫要回來,但是不知道是今天,兩天前富禮拿着柏貴的信件,說是要去香山縣接朱敬倫回來,昨天他還在碼頭上等了一天,也沒見動靜,聽說朱敬倫是去新會調查去了,哪想今天就回來了,他剛剛還忙着調節幾個打官司的鄉紳呢。

帶着陳家子弟清出了一條路,迎到了朱敬倫面前,互相打過招呼,在陳家子弟的保護之下,朱敬倫纔敢大大方方的走向新安城,但他臉上絲毫都沒有露出怯意,始終帶着笑容,頻頻向各個鄉勇拱手。

回到縣衙,跟兩個昨天械鬥的兩個地方鄉紳見過面,各打了三十大板,打死人的出喪葬費,另一家不許糾纏不休,然後讓兩家各自先回各村,沒有命令不得進城。

之後又聽陳芝廷向他彙報了一個小時的詳細情況,朱敬倫這才得以歇一會。

他背靠在椅子上,渾身都不想動,每一個細胞都在暢快的舒展,這是因爲激動,體內分泌了太多的腎上腺激素所致,機械體提醒過朱敬倫,要不要抑制,朱敬倫沒有抑制,因爲他確實很享受這種感覺。

他此時真想大聲歡呼:

人民動員起來了!

下一步就是把動員起來的人民,組織起來!

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一戰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九節 翻譯官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一線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
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一戰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九節 翻譯官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一線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八百零八節 步入世界的中心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二十一節 取信(5)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着當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