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

柏貴肯定有四萬兩,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可不是誇張,尤其是在廣州這種繁華的口岸做巡撫,柏貴搜刮十萬銀子不算難。

至於柏貴願不願意掏這筆錢,那就要看朱敬倫讓柏貴覺得這筆錢花的值不值了,朱敬倫絲毫不擔心,因爲無論怎麼算,四萬兩銀子,買柏貴一條命,那都太划算了。

朱敬倫連夜求見柏貴,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朱敬倫先是告訴柏貴英國人手裡的大煙不多了,他們的大煙船翻了,一時半會運不過來,而那些苦力都是大煙鬼。

“所以,誰手裡有煙土,那些苦力就聽誰的!”

柏貴立刻就明白了,開始考慮起來。

www. ⓣⓣⓚⓐⓝ. c○

柏貴太明白自己的處境了,林福祥那些軍功他能不能分潤到還不一定,即便能分到功勞,也未必能保得住他的性命,他還需要更多的功勞來保命,只是那些苦力有沒有用,他就不敢確定了。

“那些苦力有什麼能耐?值得花錢拉攏嗎。”

柏貴疑問道。

朱敬倫道:“英夷做事頗有章法,即便是苦力他們也時常訓練。這些人本就是一些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夷人許以重利,早前攻城的時候,這些人拿着扁擔都敢衝鋒在前,頗爲悍勇。如今夷人給他們發了刀槍,更是倚重他們守城。”

朱敬倫倒不是說瞎話,西方軍隊進行過改革之後,已經相當的專業化,尤其是英國人,有一種工業社會的仔細,即便是招募的苦力,他們也會進行系統的訓練,由一個英軍上尉專門訓練,爲此那個英軍上尉騰普爾還被戲稱爲“苦力之王”。

早在英法聯軍攻城的時候,這些苦力雖然主要負責跟在軍隊後面背運軍火,但關鍵的時候也曾參加過戰鬥,英法聯軍主力北上天津之後,駐守兵力捉襟見肘,就給這些苦力發了武器,他們更多的參與到巡邏和守城的工作中來。

因此非常值得拉攏。

“本官給你五萬兩,你把這件事給本官辦成了,多的算是你的賞錢!”

既然這筆錢花的值,柏貴也是痛快人,十分果斷就答應了,而且給的比朱敬倫要的還多。

朱敬倫忙道:“謝大人賞賜!”

柏貴擺擺手:“別忙着謝,你得答應本官一個條件。”

朱敬倫道:“大人請說。”

柏貴道:“如今的局面你恐怕還不太清楚。今日欽差大人已經部署勇兵逼近廣州城了,東西北三面包圍,你知道欽差大人的意思嗎?”

朱敬倫疑惑起來:“爲何不圍城南,如今英法兩國海軍盡滅,唯有兩座炮臺不好對付,黃大人手裡兵勇上萬,若是猛攻炮臺,也不難拿下。若能四面合圍,廣州夷人不過千餘人,強攻也要,迫降也罷,不算難事。黃大人爲何留出南城,不怕夷人逃走嗎?”

柏貴嘆口氣道:“兵法有云圍城必缺,黃大人之謀倒也暗合兵法。至於夷人會不會逃走,黃大人根本就不在乎,只要能收復廣州,就是潑天的功勞。你恐怕還不知道,朝廷在天津又打了敗仗,迫不得已跟夷人簽了條約。若是此時黃大人能收復廣州,不管有沒有消滅洋人,那都是大功一件。”

欽差黃宗漢有絕對的理由穩妥應對,洋人跑就跑了,收回廣州纔是正經,復土之功鐵定是他的,廣州丟失跟黃宗漢沒有關係,要是廣州城能在他手裡收回來,確實是大功一件。

但柏貴不一樣,雖說廣東官僚都把責任往葉名琛的頭上推,可是如果皇帝要追究,柏貴也跑不了干係,如果柏貴能在收復廣州城上立下功勞,怎麼都是戴罪立功了,那時候就算黃宗漢拿了大頭,柏貴也能保住性命。

只是他現在是一個辭官下野之人,想要從黃宗漢這個正印兩廣總督手裡沾到功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從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殲滅那些洋人。

“可是若能圍城,不怕夷人不降。若能逼降夷人,纔是全功啊!”

朱敬倫不由嘆道,心裡對黃宗漢那個文官穩妥的處置方法實在是頗爲可惜,但卻知道這就是滿清官場的做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能讓洋人離開,就沒必要冒險打仗,所以這段時間黃宗漢在城裡貼的告示,都是警告洋人撤離廣州,從來沒有說讓洋人投降的。

柏貴嘆道:“誰說不是呢。所以本官讓你做的,就是拿這個全功!”

拿全功,就要殲滅英法聯軍,統統消滅也好,逼他們投降也罷,都算成功,這就是柏貴給朱敬倫開的條件,只有這件功勞,才值得柏貴掏那五萬兩銀子。

但是朱敬倫卻覺得不夠了,他一直讓侯進幫忙收買苦力隊中的胥民小頭目,那些胥民獅子大開口曾經開價二十萬兩,朱敬倫只答應他們五萬兩。柏貴給五萬兩,朱敬倫是用來買菸土的,用這些煙土能讓苦力跟洋人鬧事,但卻無法讓苦力聽命於自己。

只是爲了說服柏貴掏錢,朱敬倫剛纔可是大膽的斷言,誰有煙土,苦力就給誰賣命了,在用苦力這個藉口來說服柏貴,怕是會讓對方不滿。不過朱敬倫有一個更好的藉口,那就是他曾經跟柏貴吹過牛的,他能收買英軍中的印度兵。

佯作爲難道:“不瞞大人,如果能讓兩千苦力給我們賣命,確實能給夷人重創,但要全殲他們卻太難了。若是能收買印度兵,這件事就有十成的把握了。”

柏貴一直就在廣州,英軍的情況他也沒少下功夫,自然知道英軍中大半都是印度兵,英軍大多是海軍,而他們的海軍已經被林福祥殲滅,一旦能收買印度兵,這意味着英軍將無兵可用,到時候法軍獨木難支。

但有一個問題,要讓洋人投降,那必須讓他們陷入絕境,可是黃宗漢圍三闕一,洋人始終有一條後路,隨時都能從城南撤離,否則就是收買了所有英軍,法軍照樣隨時都能逃走。

因此柏貴猶豫道:“城南大開,怕是夷人不肯投降了。莫非你能收買鬼兵奪了炮臺?”

收買苦力不難,但柏貴很懷疑那些鬼兵會出死力,收買印度兵就更難讓他們直接跟洋人作戰了,頂多是一個兩不相幫的局面,柏貴可是知道印度都已經是英國人的天下了,他也是將英國人作爲旗人,把印度人看作漢人的,讓印度兵打英軍,無異於讓綠營打八旗,恐怕不可能。

手裡沒有自己的兵,柏貴也覺得困難重重。

朱敬倫卻十分樂觀:“這就是小人要跟大人說的另一件事了。小人前幾日以大人的名義,從南雄召回了千總張千山,未來得及稟告,還請大人贖罪。”

上次柏貴答應朱敬倫在緊急時刻,可以用他的名義,那只是一個口頭承諾,柏貴是不會用印的,但沒想到朱敬倫真的用他的名義調動了軍隊,有兩廣總督黃宗漢在城外,柏貴自信就是他親自出面,都無法調動軍隊,沒想到朱敬倫竟然調動了。

柏貴竟然有種天降餡餅的意外驚喜,哪裡還會怪罪朱敬倫。

不由讚道:“朱先生真乃我之福將!不知那張千總帶回多少兵?可堪大用?”

朱敬倫道:“帶來了四百,皆是馬兵,人人能戰,個個敢死,都是跟長矛、洪兵屍山血海裡淌出來的好漢子!”

“好!”

柏貴讚了一聲。

接着道:“你去轉告那張千總,若他能打下炮臺,圍死夷人。事成之後,本官保他升任南雄遊擊。”

說完之後,柏貴覺得有些不妥。

又對朱敬倫道:“此事你也有大功,你放心大膽去做,事成之後,本官也保舉你做一個知縣!”

朱敬倫立刻跪謝,做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道:“小人謝大人栽培,肝腦塗地,在所不惜。敢不爲大人效死!”

柏貴很滿意朱敬倫的表現,撫須微微笑了。

接着親自將朱敬倫扶起來,一副禮賢下士,十分親切道:“你是個聰明人,跟着本官,當然比跟着林福祥要強。”

朱敬倫回道:“大人說的是。全靠大人提拔。”

說完朱敬倫又露出疑慮:“只是收買印度兵那邊?”

柏貴擺擺手:“本官再給你五萬兩銀子,你大膽去做。不過本官提醒你,什麼銀子該拿,什麼銀子不該拿,你心裡得清楚。本官醜話說在前頭,本官不是捨不得銀子,但是事兒你得給本官辦成了,不然怕是有命拿,沒命花啊。”

柏貴的態度很清楚,不怕朱敬倫從中謀取私利,但是朱敬倫必須得把該辦的事情辦好。

轉手十萬兩銀子到手,當然不可能直接放在朱敬倫手上,柏貴讓朱敬倫跟富禮聯繫。

要錢的事兒,朱敬倫倒是不及,不管是陳啓信那邊,還是侯進那邊,都能容他幾天。

最急的是,要馬上通知張千山,得讓張千山立馬行動,而且必須讓張千山拼命,英國人把守的炮臺也不是那麼容易能攻下來的。

...

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一戰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二百零四節 招募八旗軍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39節 嫌疑人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三百四十二節 誰來準備黃袍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更新通告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十五節 行動(3)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十七節 取信(1)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十六節 行動(4)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九節 翻譯官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
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一戰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二百零四節 招募八旗軍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39節 嫌疑人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三百四十二節 誰來準備黃袍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更新通告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十五節 行動(3)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十七節 取信(1)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十六節 行動(4)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九節 翻譯官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