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

歷史上,法國駐交趾支那總督盧眉曾調查過越北情況,稱“太原、宣光、興化、高平、諒山、北寧、山西等省,都是高山峻嶺,方圓800多裡都佈滿森林荊棘,是叛亂分子的淵藪,各地的山間小道都是他們逃竄的蹤跡”。

法國人口中的叛亂分子,其實大多都是天地會起義失敗後,從中國潰逃到這一帶的農民武裝。

諒山、北寧、山西三省,恰好是法國人修建的鐵路沿線地區。而在這一帶武裝屯墾的中國籍移民,有一百五十六股,近十萬人,青壯男丁多達六萬人,婦女佔少一半,孩子更少。

這幾年準備期間,陸軍不止一次在這一帶活動,將他們將來南下的路線勘探的仔仔細細,也跟當地華人移民有所交流。大多數移民首領當年起義也不過是爲了求活,在這裡落腳後,種地爲生,生活穩定,也就沒有多少造反的心思了,反而越來越想念故鄉的親人。

陸軍向他們保證,只要跟大明合作,官府就會取消他們的緝捕文書(很多都沒有,政府都不掌握這裡的情況,如何緝捕),願意接受越南官府任命的,還能當越南的官,願意回國的,官府不會爲難,願意留下的,官府願意讓他們的家屬來這裡團聚。

在各種優厚的許諾下,大多數移民首領都表示願意效忠官府,所以纔有了越南國王的詔令一來,應者雲集,一呼百應的盛況,不是大明在後面支持,這些華人武裝知道誰是越南國王啊,寶勝一帶都是隻知劉永福不知越南官府,這裡可是八百里深林山嶺,更沒人知道了。

除了割據的華人武裝之外,還有當地的越南地主鄉紳,他們看到了皇帝的詔令之後,有不少選擇招募鄉勇,抵抗法夷。

很快以越南朝廷的名義,他們就在越北地區,從河內到諒山一帶,招募到了五六萬兵力,其中華越鄉勇各佔一半。

法國人此時還沒有察覺,他們在當地的民間根基太差了,只能龜縮在一個個火車站裡設立的據點中,平時負責保護鐵路線,也不是什麼精銳部隊,只是維持治安的,其中不少人都是越南僞軍,不過爲了混口飯吃,能有什麼戰鬥意志。

因此當約定日期一到,在火車站上扛包的,拉車的,談買賣的人突然暴起,向附近法國治安軍發難的時候,法國人被打的措手不及,一日夜就丟了一百多處車站、隧道和橋樑,河內到中國邊境的鐵路線瞬間意守,而此時法軍主力還在寶勝一帶跟劉永福的大軍交鋒呢,完全鞭長莫及。

高盧雄雞哪裡忍得下這口氣,抗議抗議強烈抗議,威脅要撤走大使館。

大明則不予承認,跟法國人繼續打官司。

這官司哪裡打的清,法國人手裡有證據,大明那麼大範圍的滲透,有幾個漢奸、越奸不足爲奇,但他們口說無憑,大明根本不承認。

大明不但不承認,反而以越北失控爲由,決定派兵南下,沿鐵路線維持治安,大明正規軍的介入,立刻就讓法國爆發了,他們正式向大明下達通牒,要求大明十日內撤走沿線駐軍,否則視爲對法蘭西共和國的侵略,法蘭西共和國將保留採取一切手段維護利益的權力。

但十日一過,大明陸軍不但沒有撤軍,反而開始修建防禦工事,對外宣稱維護治安,還努力使火車暢通無阻。就在兩個月之前,大明鐵路公司打通了通往諒山的鐵路,越北鐵路跟大明鐵路網完成了對接。現在大明陸軍沿着鐵路,可以直達河內。

法國的應對措施是,從寶勝撤軍,將主要兵力集中在河內,保證這個內河中樞的暢通,此時他們已經無力繼續圍攻黑旗軍了,再打下去,黑旗軍沒剿滅,他們的退路反而有可能被明軍切斷。

法國的援軍終於在11月底抵達越南,之後好像畏懼於法國的軍事實力,大明通過英國最後一次向法國表達了和平誠意,希望雙方坐下來進行建設性的談判。

法國佬也是真沒出息,或者說足夠務實,他們一面大肆鎮壓越南中北部層出不窮的鄉紳反抗運動,一面接受了談判的要求。

大明、越南皇帝阮福明的代表,和法國代表,在英國公使威妥瑪的調停下,在廣州進行和平談判。

大明和越南皇帝的要求很簡單,法國廢除僞帝,重新承認阮福明的合法性,大明則表示願意撤走鐵路駐軍,阮福明則願意將局勢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即法國負責越南的外交,越南的內政繼續由越南人自己管理。

多麼簡單的要求啊,法國人覺得沒有必要拒絕,但他們要求阮福明立刻回到順化,然後他們纔會承認阮福明的合法性。

打死阮福明也不敢回去啊,所以談判就僵在了這裡。

法國二十萬正規陸軍,雖然不適應當地氣候,發揮不了全部的戰鬥力,但只需要發揮少許,那也不是越南鄉紳能夠對抗的,短短一個月時間,越南中圻一帶的鄉紳武裝都被掃蕩一空,法國人的軍紀說不上好,高層還講一點文明,底層士兵在緊張之下鬼知道會做出什麼。

強殲、搶劫、屠殺,幾十萬法國兵散落在越南貧窮的土地上,無時不刻不在展現他們的醜惡,而種族主義情節嚴重的法國軍官們根本不加制止,甚至有人認爲這是對這片土地的淨化,他們自詡爲中世紀的十字軍,打的是一場跟異教徒之間的聖戰。

法國人的惡行,沒人會知道,但卻深深的刻在了越南百姓的心中。

所以法國人不斷鎮壓,越南人就起義不斷,鎮壓不斷,起義也不斷,法國始終無法讓越南平靜,法國士兵越來越高的傷病率,法國財政越來越高的赤字率,這時候他們再次想到了阮福明,如果能迎回阮福明的話,是不是真的能結束這種噩夢。

於是中斷了談判一個月後,法國再次希望重啓談判。

這次在法國做出讓步的情況下,明越法三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法國宣佈答應廢除同慶帝的帝號,阮福明答應撤去擒王檄文,並且願意在地方平定地方之後,回到順化皇宮,繼續遵守之前與法國達成的一系列協議,越南願意繼續接受法國的保護。大明則表示,願意撤走駐紮在越北維護治安的軍隊,將治安管理移交給法軍。

眼看一場戰爭消匿於無形,法國本來就只對越南感興趣,談成這種結果,他們如何能不滿意。

法國很高興,法國殖民政府馬上對外聲明,廢除同慶帝帝號,繼續承認咸宜帝的地位。

之後催促阮福明按照約定,立刻安撫百姓。要大明撤走越北駐軍,由法軍接防。

阮福明不但不撤走,還宣佈要興兵攘夷。

大明則以越南局面突變爲由,認爲大明有必要繼續保持駐軍。

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43節 實話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二十節 取信(4)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十九節 取信(3)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請假幾天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一節 廣州陷落
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43節 實話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二十節 取信(4)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六節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三百八十五節 進京城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十九節 取信(3)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請假幾天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五百九十節 大明棉紡業困境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一節 廣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