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行動(3)

原來是這樣的。

當日朱敬倫和侯進、馬老三在城外破廟分別,朱敬倫將張家大小姐給的五兩盤纏直接就給了馬老三二人。

這年頭的人還是比較誠信的,尤其是本鄉本土的,那是相當幫忙,全國各地的同鄉會,老鄉死了大家湊錢都會把屍體擡回老家安葬,別說中國了,就是去美洲淘金的,去澳大利亞淘金的死了,往往都能把骨灰帶回家安葬,這年頭的鄉情還是相當可靠的東西。

侯進和馬老三倆人也很可靠,他們回鄉後第一時間就去了朱敬倫家,但是當他們拿出銀子,說是朱敬倫託他們捎回來的,結果老母親沒有要銀子,而是再三逼問他們,是不是她兒子已經死了。

儘管侯進和馬老三再三保證朱二沒有死,可老太太就是不信,認定他兒子已經死了,堅決不肯要那錢,說是那是賣命的錢,她受用不起。反而懇求馬老三和侯進想辦法把她兒子的屍首帶回來,這些錢就當是腳程,如果不夠她老婆子想辦法再湊。反正不能讓兒子死了,還當孤魂野鬼。

馬老三和侯進倆人死活說不動老人,但堅持告訴老人朱二還活着。

之後馬老三回家養傷,他本是林家長工,他爹也是林家長工,他家住的房子都是林家的,所以很快就聯繫上了林家人,等他傷好後,就跟着林家二爺到了縣城,暫時幫着看家護院。

“侯進呢?”

朱敬倫不由問道。

侯進在林家也打過短工,但卻不是地地道道的長工,他算是一個流民,常年遊蕩在街頭巷尾,偷雞摸狗的事情也幹。

“別提他了,二爺讓他到府裡吃口飯,他不落人管,身上又有幾個錢,跑去河上賭錢了,不然你快去找他,我怕你上回給的錢都被他輸光了。”

朱敬倫哪有時間耽擱,叮囑馬老三道:“三哥,勞煩你一下,找一找侯進,告訴他到廣州城找我。到巡撫衙門,就說找朱通譯。”

侯進這個人雖說有很多臭毛病,但是卻也有些手段,最重要的是講點江湖義氣,但更關鍵的是,朱敬倫現在手裡沒有可用之人,如果這次他手裡有人的話,也就不會親自跑一趟,廣州城的局勢隨時都會變化,他更想一直待在廣州靜觀其變。

如今廣州城中的英法聯軍兵力單薄,是最有機會拿下的,一旦他們攻破了北京,或者他們的援軍到達,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機會稍縱即逝。朱敬倫在英法聯軍哪裡雖然沒有看到明確的情報,但是不時能聽到不安的軍官和士兵談論,英國政府派出了一隻八千士兵的軍隊,正在趕來增援。

如果這八千人趕到廣州,恐怕什麼機會也都沒有了。

但是奪回廣州後又如何呢,這八千人一旦登陸,勢必引起更大規模的戰鬥,能不能守住廣州還是兩說,其他地方就更顧及不到了,比如這香山縣,香山縣靠近香港,英法聯軍如果兵力充足,沒準也會打這裡。

想到自己老孃在城外,這處境就很危險了,雖然城裡也不是絕對安全,但只要英法聯軍不屠城,那麼活下來的概率就比城外大,畢竟城外還要面對潰兵和盜賊的威脅。

想到這裡,朱敬倫突然轉身向林福勇道:“在下此去廣州,家中老母無人奉養,怕是要勞煩二爺幫着照看了。”

林福勇一愣,當即應承下來:“你放心,令堂我馬上就派人接過來,一定當自己老母一樣安心奉養。”

朱敬倫這才一拱手:“再會!”

他這次真的走了。

卻不知林福勇看向他背影的目光充滿了鄙夷,林福勇知道自己用朱敬倫的老母威脅朱敬倫很下作,但是他大哥乾的是殺頭的買賣,洋人想方設法都想要林福祥的項上人頭,他不敢冒險,一個曾經在林家當過長工的小鄉勇,就憑几句話憑什麼讓林家相信?

可是當朱敬倫說讓自己照看他老母的時候,林福勇心中那絲愧疚頓時蕩然無存,反而對朱敬倫這個人充滿了鄙夷,因爲他理解爲朱敬倫是在拿自己母親做人質,來博取林家信任,林福勇見過太多窮瘋了的亡命徒了,但連自己父母都能出賣的傢伙,還真不多見。

剛纔朱敬倫覺得林福勇是個狠角色,但是卻很下作,有些心生不齒;這次林福勇則是先覺得朱敬倫是一個卑鄙之徒,接着也覺得朱敬倫是一個狠角色了,一個連親生母親都能出賣的人,還有什麼事情幹不出來?

不知不覺間,倆人對對方都有些誤讀。

朱敬倫很快趕回廣州,他雖然冒險出城,做了一番佈局,但是局勢依然不在他控制之中,他現在能做的,只能等,等林二爺派人聯繫上林福祥,等林福祥派人來找他。

但是跟以前不一樣的是,朱敬倫藉口衙門裡的事情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忙碌,所以他晚上開始每天回張千總家睡覺了,這並不引人注意,因爲在洋人的卷宗上,朱敬倫是張家的親戚。

只是洋人不知道的是,朱敬倫這時候天天回張家,不過是想將自己一半時間放在洋人控制之外,方便自由行動。

一直過了十日,朱敬倫每天天亮上工,天黑回家。

回張家有條近路,就是當初朱敬倫他們躲避洋人追擊逃入的那條巷子,巷子白天都黑,晚上更黑,適合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這天朱敬倫剛剛走入巷中,突然聽得有人喊了一句“朱通譯。”

他剛答應了一聲,突然頭頂一黑,一個袋子就把自己套了進去。

朱敬倫一路沉默,不掙扎也不鬧騰,因爲他猜測有八成可能,這些人是林福祥派來的。

他一路在麻袋中,被人擡着走動,感覺到繞了很多路,也許是爲了躲避街上的巡邏兵,也許是爲了混淆朱敬倫的感覺,總之是爲了安全起見。

很快停了下來,接着感覺到輕輕搖晃,伴着嘩嘩的水聲,顯然朱敬倫被帶到了一條河上,置身於一條小船。

許久,終於靠岸,朱敬倫被擡到了一個地方,當頭上的麻袋被摘下來的時候。

朱敬倫立刻就看清楚,自己又來到了當初跟侯進和馬老三分別的廟裡。

還沒仔細觀察,突然旁邊就有聲音響起,從那不似中國人的神像後面,走出了一個人。

“朱二,你還認得我嗎?”

一個被洋人最爲忌憚的反抗軍頭領,卻以洋人最想想不到的裝扮出現,一個穿着青衫的讀書人模樣。

朱敬倫立刻行禮:

“小人朱二,見過林大人!”

來人不是林福祥還能是誰?

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五節 離開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八節 面試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
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五節 離開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杆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八節 面試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三百九十節 新的時代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