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世界造船中心變遷路線

對於明珠這個女船王,沈歡還是有一些瞭解的,畢竟他是重生者。沈歡前世的時候,也是在九七年底,明珠女船王蔣寶珠考察了江南常興造船集團,隨後簽下了兩艘兩千立方米液化氣船建造合約。

只不過沈歡的記憶中,這位女船王也是一個十分苛刻的女強人。當年女船王就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一般這種小型的液化氣船,只裝載液化天然氣就夠了,但是女船王卻要求必須能夠裝載三種不同密度的液貨,密度零點五三噸每立方米的乙烯,密度零點九七噸每立方米的氯乙烯單體,以及C3等二十多種液化氣。

並且這還不算最過分的,最過分的要求是,女船王提出這兩艘液化氣船的使用壽命必須要達到三十年,而一般來說液化氣船的使用壽命只是二十到二十五年,這一下子就提高了五到十年,而且還是最小的液化氣船。

同時就是這樣一種載重量一千六百噸的小型液化氣船,女船王竟然要求它達到遊輪的舒適程度……苛刻的要求還不止這幾條,具體的沈歡也記不清楚了,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幾條。

沈歡還記得當時,馮總答應了女船王的全部苛刻要求,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爲了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的發展,雖然條件是很苛刻,但是在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幹部職工的努力之下,最終還是達到了女船王提出來的要求。

當時女船王派來監造兩千立方米液化氣船的代表,每天都在造船廠,對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節點,進行仔細的檢查,想要找到紕漏,不過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硬是沒有讓女船王的代表找出什麼大的問題。

最後女船王也不得不承認,這兩艘兩千立方米液化氣船的性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比棒子和腳盆建造的也絲毫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過了。

沈歡還記得,當時江南常興集團報上,總工程師符建設發表的一篇文章,說到兩千立方米液化氣船,可以盛裝下零下一百多度的液化氣,卻裝不下江南人爲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與此同時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爲米國客戶建造的五艘二萬二千立方米液化氣船也開始建造,後來都順利交船,爲國家創匯上億美元。

正是因爲江南常興造船集團達到了女船王的苛刻要求,使得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在液化氣船的設計建造領域,獨樹一幟,後來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又自主開發設計3.75萬立方米全球最大型乙烯運輸船,這種船採用三罐C型獨立液貨艙,滿足液化氣市場多種貨物的運載要求,既具有小型液化氣船的靈活性,又有較大的裝載量,而且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最新的規範規則要求,真正實現了“節能、環保、安全”的設計目標。具有垂直球艏的半冷半壓式液化氣船不僅僅是全球首創,而且在各種裝載狀態和海況下的性能都更加優異。

後來江南常興造船同N G公司總計簽訂了4艘3.75萬立方米乙烯船的建造合同,主要用於跨大西洋氣體運輸。N G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液化氣船船東。

這一次即將要來考察的米國客戶,就是NG公司。他們要的二萬二千立方米液化氣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化氣船之一。成功交付這五艘船之後,雙方又進一步合作。NG公司一半以上液化氣船的都由江南常興造船建造。

沈歡心情也十分的激動,這個女船王以女強人的身份示人,恐怕不太好應對啊,這一次馮總把他也叫上了,他就怕到時候反而搞砸了。

女船王這個客戶的訂單,對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來說,太重要了,因爲接下來還有米國的大客戶來考察,如果女船王這個合同能順利簽下,那麼米國NG公司就更容易簽下來了,畢竟女船王那麼苛刻的條件都能滿足,還有什麼液化氣船是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不能建造的呢?

想着這些沈歡就不禁感慨,中國造船工業發展起來太不容易了。但是有了造船工業的大國工匠們的努力,進入新的世紀,從VLCC到LNG船,從好望角型散貨船到3000米半潛式海上鑽井平臺,一大批代表世界船舶工業頂級水平的中國製造船舶和海洋工程產品駛出國門,馳騁蔚藍色海洋。

九六年中國造船工業的年產量僅僅只有一百多萬噸,但是到了九年後就突破了一千萬噸,又過兩年更是突破了兩千萬噸,隨後以每年一千萬噸以上的速度增長,最終成爲世界第一大造船國,終於超過了棒子和腳盆國。

沈歡不禁想起,前世的時候他寫過的一篇論文,從江南常興造船誕生這一百多年來,世界經濟重心的變化來看,是跟世界造船中心的更迭路線圖相重合的。包括奧運會舉辦地的變化也是如此。

從公元1年開始,世界經濟重心,從距離中國最近的哈薩克附近,開始向西方遷移,到了1913年隨着資本主義的成熟和歐洲工業革命的完成,世界經濟重心就轉移到了歐洲的丹麥,這說明世界經濟的構成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隨着米國獨霸全球,世界經濟重心進一步向西方移動。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隨着亞洲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大發展,世界經濟的重心,又開始遷移回到了公元1年時的同一條經度上,這說明東亞特別是中國的經濟佔據了世界經濟的重要一席,從統計數據上看也是如此,世界看東方,東方看中國。

事實上,奧運會的舉辦地,也和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非常的契合!亞洲崛起之前,奧運會的舉辦地全部是在西方,直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舉辦,以及後來的BJ奧運會,以及後來的東京奧運會和BJ冬奧會,奧運會的舉辦城市,也從西方轉移到了東方。

當然世界造船中心也是如此,一九五六年棒子超越英國成爲第一造船大國,世界造船中心開始從歐洲轉向東亞。七十年代,棒子造船業快速崛起,並在二零零三年爭得世界第一的“寶座”。中國繼零八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超過腳盆後,在一零年這三項指標全面超過韓國,一躍成爲世界第一造船大國。

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沈歡認爲都是造船工業的大國工匠們創造的。創造的力量來自近代以來的屈辱記憶,也來自於敢爲天下先的精神,還有大國工匠精神。

第一百八十九章 船舶電子產品第三百九十七章 江南常興研究院成立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第二百六十九章 林妙語的決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六百三十四章 嚴向東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一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五百一十七章 海軍榮順艦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二百七十章 離別的車站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奇葩的論文第五百二十五章 吃着碗裡的還看着鍋裡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四百零七章 都在準備去揚普買房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把工匠精神推向整個造船業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導彈驅逐艦下餃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體導彈艇的損管設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總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常徵機牀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五十三章 海上長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業集團徵文大賽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視改編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三百七十一章 表妹宋雨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麼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炒誰的魷魚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晉升專業帶頭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澆愁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專還是高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導彈驅逐艦開工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開還是留下第七十六章 老媽支持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徑PHC管樁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型船塢登陸艦主任設計師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雙贏第五百七十三章 羅飛被打了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月造船的首次聚餐
第一百八十九章 船舶電子產品第三百九十七章 江南常興研究院成立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第二百六十九章 林妙語的決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六百三十四章 嚴向東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一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五百一十七章 海軍榮順艦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會開車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二百七十章 離別的車站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奇葩的論文第五百二十五章 吃着碗裡的還看着鍋裡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也回不到從前第四百零七章 都在準備去揚普買房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把工匠精神推向整個造船業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導彈驅逐艦下餃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體導彈艇的損管設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總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七十二章 挖牆角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五百一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常徵機牀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五十三章 海上長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業集團徵文大賽第五百九十八章 影視改編的想法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三百七十一章 表妹宋雨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麼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炒誰的魷魚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晉升專業帶頭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澆愁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專還是高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導彈驅逐艦開工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開還是留下第七十六章 老媽支持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徑PHC管樁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四百六十七章 新型船塢登陸艦主任設計師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雙贏第五百七十三章 羅飛被打了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月造船的首次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