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

李弘和鄭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自己的部隊內出了內奸,

他們的伏擊地點是經過反覆磋商和查看地形後確定下來的,知道具體位置的人也就是幾個軍候,沒有其他人。鄭信懷疑內奸就在親衛隊裡。最近部隊除了他們沒有新面孔。李弘想想覺得不可能,大帳議事的時候連顏良都不能進,其他的侍從就更沒有機會了。

接着他們兩人都想到了鮮于輔。

部隊出發之前,鮮于輔曾經來過一次。針對黃巾軍的進攻態勢,他和李弘再一次商量具體的應對辦法。在如今這種絕對劣勢下,要想反敗爲勝,將張牛角趕出涿郡,根本沒有可能。但想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條。必須尋找解決的途經。

李弘一直也在想這個問題,把思路侷限在涿郡顯然不是辦法。黃巾軍的戰略目標就是佔據幽州。他們爲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做了精心細緻的準備。在他們看來,如果傾盡主力攻打幽州,冀州軍隊肯定會攻打常山中山兩國,斷其退路。所以他們先打冀州的中心鉅鹿,逼迫冀州軍隊集中在鉅鹿附近和他們決戰。一旦形成僵持之局,冀州的局面也就暫時穩住了,再轉而集中主力猛攻幽州。這個時候不但後路無憂,而且冀州的部隊也無力北上支援幽州。

黃巾軍這麼做,顯然沒有在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的能力和信心。現在冀州戰場上雙方的僵持態勢正是黃巾軍故意製造出來的,也是他們需要的。

要想擊敗張牛角,突破口應該是在冀州。假如冀州得到兗州,司隸和青州部隊的支援,軍隊達到一定的數量,他們就可以對趙國,常山的黃巾軍發動反攻。張牛角如果進攻幽州受阻,而老巢又遭到冀州軍隊的攻擊,在這種情況下他最擔心的就是補給。如果補給不能及時跟上,北方的大雪一旦飄下,部隊面臨的可能就是全軍覆沒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撤軍,撤回常山中山。撤回去了,不但主力部隊沒有損失,也鞏固和穩定了老巢,明年可以繼續再戰。

李弘向鮮于輔詳細解說了自己的想法。

涿郡方向以守城爲主,自己的騎兵部隊在野外遊擊對方,以拖住敵人,把黃巾軍留在聖水河以西爲主要目的。同時,必須請幽州刺史和涿郡太守,中山國太守三位大人出面,向冀州牧郭典大人求援,務必請求冀州軍隊在下個月發動對黃巾軍的反攻,威脅敵人的老巢和補給。

幽州和冀州的軍隊如果都能堅持到冬天的第一場雪,戰局就會出現轉機。大雪來了,黃巾軍補給發生困難,攻城就會難以繼續,張牛角一定會撤退。這樣三方在漫長的冬天裡,就會形成僵持局面。明年的事,明年再說了。

假如冀州方面做不到,不能夠湊夠反擊的人馬,幽州方面可以考慮放棄涿郡,退守薊城。

鮮于輔接受了李弘的提議。

也就是在這個晚上,他們和鮮于輔一起,定下了伏擊黃巾軍黃龍部的計劃。同時,李弘建議將已經趕到聖水河附近的鮮于銀部三千人馬,緊急調到方城。如果伏擊成功,他的部隊立即南下方城,會合鮮于銀部,參予對黃巾軍左校部的阻擊。

鮮于輔當然不會是內奸。如果他是內奸,估計黃巾軍已經打到漁陽了。但是鮮于輔回到涿城之後,會和幾位大人商議求援冀州的事,其中必然要提到這次行動。而幾位大人身邊的郡吏,誰能保證其中沒有黃巾軍的人。

李弘當機立斷,迅速撤離。

撤軍的路上,他突發奇想:既然張牛角知道這次計劃,注意力都集中在涿郡北邊的小房山,爲什麼不能突襲在涿郡南面的左校呢?左校部正在攻擊方城的路上,必然沒有防備。

他立即找來幾位軍候,說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仔細商量之後,覺得勝算很大,可以打一戰。只是有幾個難點,一是左校部隊的準確位置。如果他已經趕到方城,自然也就無從突襲了。二是此去方城三百多裡,爲了趕時間,必須日夜不停的急行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突襲敵人,士兵和戰馬都非常疲勞,戰鬥力肯定要大減,傷亡也會增加。如果傷亡太大,這戰是否有必要打。

李弘認爲有必要打,而且必須要打。

打掉左校部,攻打涿城的黃巾軍主力側翼就完全暴露在官軍面前,對他們有一定的威脅。方城掌握在官軍手裡,和涿郡,聖水河西岸的良鄉三城互爲犄角,互相支援,可以有效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如果和左校部糾纏在方城,對堅守涿城的官軍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打掉黃巾軍的左校部對黃巾軍攻打涿城影響很大,遠遠大於殲滅黃龍部。

李弘很幸運。

黃巾軍左校部隊的行軍節奏掌握的非常好,他們一直緩緩而行。左校認爲這樣可以保證士兵們有旺盛的戰鬥力和充沛的體力,到了方城之後,可以迅速拿下城池,完成對涿郡的全面包圍。

今天,他們趕到了督亢亭,距離方城六十里。

藍色的天空,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白色的浮雲三三兩兩,悠閒地飄在空中。花白的太陽嬌弱無力,懶洋洋地望着下面一望無際的平原。

督亢亭在幽州很有名氣,它是一塊巨大的平原,一塊膏腴之地。

聽說黃巾軍要來,地裡的莊稼已經被附近的居民收割一空。

左校站在大平原上,放眼四望,心中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舒暢和歡悅。那種空曠,那種雄渾的空曠,讓人心曠神怡,忍不住要放聲大喊。

“啊……”

左校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吼起來,長期鬱積在心中的仇恨和憤怒好象都在這一瞬間突然噴發了。他想起了無數死去的戰友,想起了大賢良師張角,想起了飄揚在空中的黃色天字戰旗。他竭盡全力地大吼着,任由淚水浸溼了眼眶。

他是一個孤兒,一個乞丐,後來參加了太平道,才知道一個人應該怎樣過完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乞討一輩子,最後也是死無葬身之地。舉起戰刀,和這人世間從來不知道公平的天地做生死搏鬥,最後也是死。死,也要轟轟烈烈地死。所以他拿起了戰刀,跟隨張角走遍了天下。他就是張角身後一個揹簍子的藥童。

他感覺到大地在震顫,感覺到太陽在抖動,感覺到天空在旋轉。

他縱聲狂呼起來:“蒼天……已死……”

*一般的馬蹄聲打破了平原上的寧靜,也驚醒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左校。黃巾軍的斥候們象驚弓之鳥一般,從大軍的後方,從七八個不同的方向,狂奔而來。左校剛剛得到釋放輕鬆愜意的心,猛然之間劇烈地跳動起來。大事,出了大事,這麼多斥候同時跑回來,一定出了大事。

左校身材不高但強壯有力,一雙滄桑的黑臉上佈滿了密密的細小皺紋,短鬚似針,一雙憂鬱的眼睛裡似乎有說不完的悲哀。他默默地站在平原上,默默地望着疾馳而來的士兵,突然感覺到地面是真的在震動,而不是自己的幻覺。

他渾身打了一個激靈,猛地吼了一嗓子:“擊鼓,準備迎敵。”

猛烈而激昂的戰鼓聲沖天而起,響徹了空曠的平原,迴盪在空蕩蕩的天地之間。

“左帥,左帥,敵人的騎兵,敵人的騎兵……”最先到達的斥候渾身汗透,上氣不接下氣,吞吞吐吐。

左校面色如常,沉聲問道:“多少人?”

“數不清,數不清……”

“左帥,敵人的騎兵突然從我們的背後殺了過來……”其他的斥候陸續趕到,一個個面如土色,緊張地都喘不過氣來。

“多少人?誰的旗幟?”左校不動聲色,平靜地問道。

“太多了,一眼望不到頭,大約有上萬人,絕大部分都是胡人,光着腦殼。”

“是豹子。我看到了黑豹戰旗。”

“距離我們只有三裡,只有三里路了。”

斥候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左校的心突然就沉了下去,一股涼意直衝腦門。豹子?昨天大帥送來的消息還說豹子軍在小房山附近,怎麼一夜之間他們橫跨三百多裡,跑到了督亢亭?難道用飛嗎?

“你看清楚了?”左校嚴肅地問道。

幾個斥候一紅袖添香小說網頭,大聲說道:“左帥,我們的確看清楚了,是豹子的騎兵。”

左校的心隨着地面越來越強烈的震動幾乎要跳出心臟。騎兵,我們終於要和騎兵對決了。名聞天下的豹子本身就是一團血腥,一把戰刀,一個傳奇。和這樣的人對決,未嘗不是一件人生的快事。

左校臉上顯出一絲笑意。戰,直至戰死。

“傳令,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準備應戰。

“三軍立即密集佈陣,梯次防禦,縱深越長越好。”

“後軍的長矛兵,盾牌兵立即集結到前軍列陣,弓箭兵緊隨其後。”

“把所有車輛都推到最前面去,組成車陣。”

戰鼓聲一陣密似一陣,從大軍的各個角落裡不停地響起,此起彼伏。各色戰旗在空中飛舞,五彩繽紛,讓人眼花繚亂。傳令兵就象暴雨來臨前田野上的飛燕一般,在大軍擺下的陣勢裡進進出出,忙忙碌碌。

左校連續下達命令,一道接一道的命令。

此刻他心如止水,再也不泛波瀾。他一直望着大平原上的天際之間,期盼着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遠處的地平線就是藍色和黑色的分界線,涇渭分明。

下午的風稍稍有些大,寒意十足,旌旗飄揚之間發出巨大的啪啪聲。黃色的長巾不時被風吹到臉上,柔和而溫暖,這讓左校想起了張角,想起了張角的微笑,想起了他溫和的聲音。他的心顫慄起來。

張角的死,間接導致了黃巾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基本上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內,瞬間分崩離析了,失敗了。他生前想創造一片人間樂土的夢想隨着他的死去成了南柯一夢。千千萬萬的百姓,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張角身上的百姓,突然之間再次失去了所有的希望,重新跌回到無邊的黑暗和苦難裡。

左校擡起頭來,望着藍色的天空,望着無盡的蒼穹,眼睛裡充滿了絕望。

爲什麼?爲什麼蒼天如此不公?天下這麼多的百姓在受苦受難,他爲什麼視而不見?天下的惡人那麼多,他爲什麼還要保護他們,繼續殘害可憐的百姓?他爲什麼還要奪去天下蒼生唯一的希望?

轟鳴聲漸漸可聞,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巨大。

左校突然猛踢馬腹,沿着大軍的前沿陣地飛奔起來。

他高舉黃色天字大旗,縱聲狂呼:“蒼天……已死……”

黃巾士兵們同聲呼應,“黃天當立……”

聲音霎時間響徹平原,響徹天空,傳去很遠很遠。

隨之所有的士兵都竭力高呼起來:“蒼天已死……”

聲震雲霄。

天地之間突然衝出一杆大旗,一杆黑色的漢字大旗。它就象幽靈一般,破天而出。

接着火紅色的大旗衝了出來,接着密密麻麻的騎兵戰士涌了出來。

“擂鼓……應戰……”

左校用盡全身力氣揮舞着黃巾戰旗,策馬狂奔,嘴裡不停的高聲叫喊着。

黃巾官兵們在主帥的連番鼓動之下,在戰鼓的激勵之下,一個個熱血沸騰,士氣如虹,視死如歸。

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六節東漢末年各少數族的風俗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
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六節東漢末年各少數族的風俗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六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三節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作者錢穆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六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六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