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九節

十一月上,長安。

驃騎大將軍趙雲急召光祿勳卿張、大司農卿田豫、司隸校尉張遼到麒麟殿議事。

尚書令田疇把天子的聖旨低聲誦讀了一遍,“現在的情況很明顯,大將軍命若懸絲危在旦夕,京師暗藏危機,陛下根本不敢回長安,而他在中原又無法得到州郡和軍隊的支持,南下征伐因此嚴重受阻。無奈之下,陛下只好建行臺,打算把皇權控制在自己手上,繼而提高自己的威信,統都中原州郡和軍隊……”田疇看看衆人,把聖旨放到了案几上,“這事看起來順理成章,但仔細想一想卻玄機重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朝廷分裂之禍。”

“天子在中原建行臺,朝廷中樞隨即遷到天子大營,此刻天子行臺和三公府、九卿諸府之間的協調,則由留在長安的驃騎大將軍和尚書檯居中處理,這樣天子可以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指揮大軍攻打叛逆,而長安朝廷則可以全力給大軍籌措糧草輜重。但問題是,天子不僅僅想打仗,他還想利用這個機會甩開長安朝廷,直接指揮中原州郡和軍隊,以便有足夠的實力應對因爲大將軍病逝後引發的一系列震盪。也就是說,建行臺的真正目的是獨攬權柄,這嚴重損害了晉陽和長安的利益。”

“長公主成爲大將軍夫人後,實際上執掌了大漢權柄,她還政於小天子,讓小天子親政,純屬無奈之舉。因爲她必須要代替大將軍鎮制西北兩疆和大漠,她分身乏術,只能這麼做。現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長公主是大漢實際上的掌控者,只有等到天下平定了,社稷富強了,大漢可以威臨四海,小天子和朝廷可以超越長公主鎮制西北兩疆和大漠了,長公主手中的權柄纔會自然而然交還給小天子。那時就算她不交也不行,實力代表一切。當小天子的實力超越了長公主,危機也就出現了,而維持大漢穩定的唯一辦法就是長公主徹底還政於小天子。”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管大將軍是否病逝,晉陽都將成爲大漢另一個權力中樞。”

“晉陽有一個權力中樞,中原有天子行臺,長安有朝廷,大漢的權柄一分爲三。”田疇無奈長嘆,“誰能想到,隨着大將軍的倒下,中興大業竟然遭此重創,天下局勢竟然變得岌岌可危……時也,命也……”

“迫於眼前的形勢,小天子南下征伐立威勢在必行,這是穩定局勢的最好辦法,只要小天子能在南陽戰場上打一場勝仗,扭轉目前的被動局面,將來事情就好辦了。然而,我們對局勢的估計太樂觀了。大將軍的病危導致州郡和軍隊人心惶惶,現在就算小天子想打一場勝仗都變得難於登天了。”

“賈詡和傅乾等大臣隨即奏請天子在中原建行臺,這個辦法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但關鍵是,賈詡和傅乾等大臣的真正目的不是解決一時的問題,而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

“天子行臺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阻力,它不會退讓,因爲它代表了大漢皇權,代表了大漢的威儀,所以它極有可能演變成一個臨時朝廷,繼而演變成頗有規模的小朝廷,這是可以預見到的事實,這是晉陽和長安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事情。晉陽不願意讓朝廷分裂,更不願意看到一個小朝廷和自己針鋒相對。長安不願意失去權柄,更不願意看到天子身邊的一幫大臣獲得最大利益,長安會轉而支持晉陽,和晉陽攜手對抗天子行臺。小天子和天子行臺的命運可想而知,其結果是小天子的威信倍受打擊,這和我們扶持擁戴小天子,讓小天子承擔大漢中興大業的思路根本是背道而馳。”

“賈詡、傅乾等人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告訴小天子,南下征服的最終目標是飲馬黃河,是打過長江,他們試圖利用平定天下這面大旗贏得晉陽的支持。長公主當然希望小天子能率軍平定天下,這樣既能建下顯赫功勳,又能穩定社稷富強大漢,繼而又有實力鎮制西北兩疆和大漠,自己也可以儘快把權柄徹底還給小天子,因此長公主肯定會支持這種策略。”

“有了長公主的支持,長安的大臣們只能俯首聽命,但朝廷現在的財賦無法支撐這種持續的大規模的南下作戰,長安無奈之下,只能做出一個選擇,斷然放棄對西北兩疆和大漠的錢糧賑濟,大量削減對西北兩疆和大漠軍費的撥付,把所有的錢糧和軍資都集中到南方戰場上。”

“晉陽當然不會答應。長公主留在晉陽,就是爲了穩定西北兩疆和大漠,如果沒有西北兩疆和大漠的穩定,大漢根本不可能實現中興。如此一來,長安就把最尖銳的矛盾丟給了長公主和小天子。小天子不會放棄南下征伐,這是他建立功勳,拿回權柄,執掌大漢的唯一機會,就算他想暫時放棄,賈詡、傅乾等一幫行臺文武大臣也不會答應。他們絕不會讓晉陽佔據上風損害天子威儀,更不會屈服於長安的脅迫,他們會極力慫恿小天子堅持下去,甚至不惜以分裂朝廷,以摧毀社稷來威脅晉陽和長安,逼迫晉陽和長安向天子低頭。”

“長安隨即成了晉陽和行臺的攻擊對象,長公主也罷,小天子也罷,爲了化解雙方的尖銳矛盾,都會把目標轉向長安朝廷。這時一部分堅持穩守西北兩疆和大漠的大臣會堅決擁戴長公主,而一部分堅持先平定天下的大臣會堅決擁戴小天子,長安朝廷隨即分裂。”

“誰會支持長公主?最堅定的支持者是丞相,因爲朝廷已經把鉅額債務轉爲邊郡土地的三十年租種權。如果朝廷放棄堅守西北兩疆和大漠,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的鉅額財富就化爲烏有了,這些人不會答應。他們會轉而支持小天子,以錢糧支持小天子南下征伐爲條件,逼迫小天子修改律令。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這條律令被廢除了,朝廷其他的新制也會接二連三地遭到打擊,後果不言而喻。”

“朝廷分裂了,新政在激烈的權力鬥爭中搖搖欲墜,西北兩疆和大漠的形勢愈發惡劣,南下征伐也變得困難重重前景黯淡。這時只要胡族部落叛亂,或者南方戰場再遭遇一場敗仗,社稷必然大亂。”

“我們該怎麼辦?”田疇指了指案几上的聖旨,“子龍代理國事以來,朝政一直由我們幾個商議處理,但今天這件事太難了,我們必須儘快想出個對策,以便穩住長安啊。”

“晉陽會不會答應?”張突然問道。

“肯定會答應。”趙雲說道,“剛纔子泰說了,如果拋開長安,建天子行臺對小天子逐步控制權柄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這是聖旨。也就是說,小天子已經在陳留籌建行臺,很快便要直接指揮州郡和軍隊了。而中原各州郡和軍中將領因爲能直接受益,會毫不猶豫地支持小天子。”張遼低聲輕嘆,“如果南陽再度戰敗,黃河以南的州郡和關洛就很危險了。”

“你是說……”張臉色微變,“南陽慘敗的事有可能再度發生?”

“晉陽、長安、中原行臺,大漢權柄一分爲三,大家互相猜忌和打擊,都想控制權柄,這種局面繼續下去會有什麼結果?”田豫搖頭苦笑,“大將軍倒下了,大漢失去了支撐,傾覆之禍就在眼前啊。你們想想,我們現在對未來局勢都沒有信心,更不要說朝中那些三心兩意的人了。如果我估計的不錯,會有更多人秘密聯繫襄陽,腳踩兩條船,一旦大漢分崩離析,他們就能從中得利了。”

屋內霎時安靜下來,衆人面面相覷,惴惴不安。

“長安的穩定本來就是暫時的,是爲了讓朝廷贏得時間調整部署,以避免因爲大將軍病逝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混亂。”趙雲說道,“如今長公主已經到了晉陽,大司馬到了西疆,西北兩疆和大漠已經基本可以控制。小天子也已到了中原,關洛一帶的軍隊和中原的軍隊正在趕往南陽戰場,中原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從目前形勢看,長安暫時穩定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現在長安即使亂了,對大局的影響也不大。只是我萬萬沒有想到,賈詡和傅乾等大臣竟然想出了這麼個主意……”趙雲笑得比哭還難看,“現在長安想不亂也不行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把這場危機對社稷的損害降到最低。”

“但南陽的仗馬上就要打了。”張說道,“子龍,你應該立即書奏陛下,請陛下放緩攻擊節奏,不要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到南陽戰場上,寧可分批投入,喪失一些攻擊機會,也不要急於求成,再遭敗績,免得全軍覆沒,拱手丟掉中原。”

“這些事我們不要插手。玉石、賈詡、傅幹、王凌諸位大人都在小天子身邊,我們想得到的,他們自然也會想到。”趙雲說道,“現在長安沒有軍隊,長公主和小天子也不在,不會有人叛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靜觀時局發展,竭盡全力先幫助小天子打贏這一仗。”

趙雲召集大臣們於未央宮前殿集議,宣佈了天子聖旨。朝堂上鴉雀無聲,沒有任何人說話,氣氛顯得非常怪異。

散朝之後,大臣們三三兩兩趕到尚書檯拜見趙雲,這些大臣都是趙雲新近徵拜入朝的官吏,出於對趙雲的感激和自身利益的關心,他們主動給趙雲分析形勢,獻計獻策。

王朗、華歆等人認爲,在目前這種狀況下,打南陽只能做做樣子,給小天子立威就可以了,解決危機的關鍵還是長安,還是緩和長安各方矛盾,合理調整各方既得利益,確保長安穩定。爲此,他們建議趙雲主動和張燕、楊鳳等黃巾系大臣改善關係,聯手壓制丞相,乘着小天子在中原建立行臺的機會,削弱丞相的權力,對新政中不合理的制度該改的改,該廢除的廢除。

董昭、劉翊等大臣的辦法更徹底。他們認爲長安的尚書檯現在就是一個空架子,有名無權,朝政其實還是被丞相李瑋牢牢控制着,他們建議趙雲直接修改官制,把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爲首的三公九卿制直接改爲以“太尉、司徒、司空”爲首的三公九卿制,改“丞相”爲“司徒”,把李瑋手上的權力攔腰砍掉一半,權重尚書檯。這種辦法既能得到晉陽的支持,也能得到天子行臺的支持,更能得到長安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的支持,而長安形勢也隨即穩住了,一舉多得。

趙雲虛心受教,感激不已,把他們一一送出未央宮。

半夜時分,趙雲離開皇宮回府,中途換車乘馬,悄悄趕到了丞相府。

“你今天和太尉大人談過了?”趙雲看到李瑋後,一句寒暄的話都沒有,首先問了一句。

“談過了。”李瑋笑道,“我還去看了棲之(楊鳳),他的傷勢正在恢復,開春後估計就能上戰場了。”

“子泰(田疇)呢?他還在這裡嗎?”

“走了。”李瑋一邊和趙雲走在迴廊上,一邊低聲笑道,“麴忠和徐陵一直在甄府等他,這些有錢人脾氣大,不能太怠慢。子泰看你遲遲不來,只好先走了。”

趙雲從懷裡拿出一份書信遞了過去,“這是彥才(傅幹)的書信,你看看。”

李瑋匆匆掃了一眼,然後問道:“可有晉陽的消息?”

“還是一樣,大將軍依舊很危險。”趙雲皺眉不展。

“襄楷、華陀、張機三位大師都在,還有十幾位名醫、方士,爲什麼就是不能治好?”李瑋氣得罵了起來,“不管我們怎麼幹,前提是大將軍必須活着,否則局勢肯定失控。”

趙雲停下腳步,神色凝重地望着李瑋,“太尉大人執意要走?”

“對,他要去晉陽,馬上就走。”

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千古之謎傳國玉璽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三節論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東漢末年軍職制度演變轉載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下)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7章 席捲猛如虎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
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六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千古之謎傳國玉璽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四節(下)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四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轉一些關於弩與元戎弩的資料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十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三節論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二節東漢末年軍職制度演變轉載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下)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七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八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20章 胡笳十八拍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八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五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7章 席捲猛如虎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