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六節

東漢洛陽的皇宮分爲南、北兩宮。南宮的北門與北宮的南門兩闕相對。兩宮相距一里,其間以三條有屋頂覆蓋的複道連接。

大漢朝的中央機構和政治中樞,都在北宮。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詔令擴建北宮及諸官府,到永平八年(公元65年)完工。北宮事變之後,中官們爲了防止孝仁皇太后操持國柄,把太后奉養在南宮嘉德殿內,號爲永樂宮。

天子今天的心情不錯,看到李弘之後,他頗爲關心地問起李弘的起居情況,問他可有什麼要求。李弘哪裡敢說什麼要求,連連點頭說好。天子滿意地看了他一眼,說道:“子民,要殺你的人很多,在洛陽城裡,比你膽子大的人更多,所以你不要四處走動,就在漳月臺待着。”

李弘心想京城還有這麼大膽的人,敢在天子腳下殺人?他本來還想抽空去看看劉虞,拜訪一下皇甫嵩,另外和袁紹聯絡一下,讓他帶着自己和一幫部下逛逛京城。但現在看來是不行了,陛下根本就不允許。

“太后聽了你的傳奇故事,想見見你,還有朕的兩個孩子,已經吵嚷了許長時間,都說要看看傳說中的英雄,所以,今天我們不談公事,到太后的永樂宮去。”天子看看誠惶誠恐的李弘,笑道,“子民,你帶了禮物嗎?”

李弘傻了。

“臣……”李弘非常尷尬,他沒有想到天子在這個時候提到禮物的事,不過想想也正常,自己千里迢迢地回到京城,專程去看太后,當然要帶點禮物了,只不過早上小黃門蹇碩催得緊,而李瑋又沉浸在失去心上人的痛苦裡,失魂落魄的,哪裡還有心思關心這個事。

李弘面紅耳赤地躬身說道:“臣一時疏忽……”

天子親暱地拍拍他的後背,說道:“朕就知道你沒有準備。來……來……”他拉着李弘走到案几邊上,指着擺在案几上的兩個錦盒說道,“子民,你打開看看……”

盒內是兩個小巧玲瓏而又非常古樸的牛角號。

“這是烏丸人當年朝貢的禮物。”天子順手拉起一個,放在嘴邊吹了一下,說道,“聽說你的風雲鐵騎軍就是用這種牛角號傳遞軍令,是嗎?”

李弘點點頭,說道:“陛下,這號是用上等的端牛角做的,聲音可以傳得很遠。”

“朕送給你,你再把它們送給朕的兩個孩子。朕如果送給他們,他們隨手就扔了,肯定不覺得珍貴,但要是你送給他們,那就不一樣了。小孩子,都喜歡大英雄,尤其我那個女兒,喜歡舞劍,志向也大,她對朕說,她將來要馳騁疆場,保家衛國……”天子喜滋滋地嘆道,“她要是個男孩,那該多好……”

天子驀然想到什麼,心裡一動,臉顯痛苦之色。

天子的細心和恩寵,讓李弘感動得無以復加,他俯身就要跪拜,被天子伸手拉住了。天子望着手上的牛角號,沉默了半晌,緩緩說道:“

“朕的女兒很像她的母親。”

李弘聽李瑋向他介紹過王美人,知道王美人是天子最寵愛的妃子。據說王美人姿色出衆,性情溫順,她不但聰慧伶俐,通情達理,而且精通琴賦,能書會計,可惜死得很慘。天子失去她之後,黯然神傷,作《追德賦》和《令儀頌》以做祭奠。

李弘看到天子神情惆悵,想是睹物思人,挑起了他對王美人的思戀之情。李弘對天子更是好感大增。

“子民,你知道孩子們爲什麼格外喜歡你嗎?”

李弘搖搖頭。

天子把手上的牛角號緩緩放回錦盒,負手踱步,走到那幅畫有李弘肖像的畫布前,這幅畫的背景就是當時翼城城下血肉模糊的戰場。

“朕的女兒叫劉蕭,那是因爲她母親喜歡吹瀟,喜歡蕭聲的滄桑和悲涼。”天子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朕的愛妃是冀州趙國人,她母親的外祖父趙苞曾經是遼西太守。趙苞英勇善戰,名震邊陲。”

“熹平六年(公元178年),趙苞派人到家鄉接母親和妻子到遼西,途經柳城境內時被鮮卑兵劫持。鮮卑人聽說趙苞是孝子,就把趙苞的母親和妻子做了人質,攻打陽樂城。趙苞率步騎兩萬餘人出城迎戰。鮮卑人願意以他的母親和妻子做爲換取郡城的條件。”

“趙苞見母親被綁在陣前,心如刀紋,他悲憤地對母親說,‘娘!我沒出息,本來想當官掙點俸祿孝敬您,想不到給您老人家惹了禍。我現在是國家的官員,守土有責,不能只顧母子私情而壞了忠義,丟棄了國土。爲了保衛國家,我萬死不辭!’趙苞的母親聽了兒子的話,大聲激勵道:‘兒啊,人各有命,生死由天,何得相顧,以虧忠義!’趙苞聽後,立即揮軍進攻,奮力激戰。戰場上頓時刀劍翻飛,箭如雨下,橫屍遍野,鮮卑人大敗而逃,趙苞的母親和妻子都被鮮卑人殺死在戰場上。”

趙苞殯斂母親和妻子後,悲慟萬分,他說,‘吃俸祿的官員如果因爲私利而逃避職守不算忠,犧牲母親而保全忠義節操不算孝。在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母親爲我而死,我感到非常慚愧,我還有什麼面目活在這個世上!’”

“趙苞嘔血而死。”

天子眼含淚花,仰首長嘆:“子民啊,如果朕的愛妃還活着,她會報答你啊,你在北疆數戰鮮卑,斬首數萬級,也算是給趙家報了仇。兩個孩子爲此而感激你,也是人之常情啊。”

李弘在北疆當然聽說過趙苞的威名了。趙苞是冀州甘陵國人,他哥哥就是中常侍趙忠,天下人皆知。王美人之所以能夠得入掖廷估計和趙忠有極大的關係。那趙忠爲什麼沒有保護王美人呢?王美人的祖父王苞曾經任職五官中郎將,其全家因爲王美人的事而被中官們誣陷重罪全體格殺,趙忠爲什麼不出面說情呢?難道爲了一己之私利可以拋棄親情和人倫嗎?李弘覺得很悲哀,這趙忠還是人嗎?難道他母親和弟弟不理睬他,把他當作有辱家門的孽子,他就可以肆意報復嗎?

李弘暗暗嘆了一口氣。忠誠。天子還是擔心自己的忠誠,天子並沒有因爲自己的誓言而相信自己,天子說這番話的意思太明顯了,他是在告誡自己,而不是向自己解釋公主和小皇子喜歡自己的原因。

李弘慌忙跪下,大聲說道:“陛下,臣當銘記陛下今日之言,以趙大人爲楷模,奮勇殺敵,誓死效忠陛下。”

天子落寞地一笑,說道:“好,好。你久居邊塞,不諳朝政,哪知這其中的艱險。你和將士們浴血疆場,悟徹生死,朕在這重重深宮裡,又何嘗不是……”

他轉臉望着李弘,淡淡地說道:“想活下來,不容易啊。”

李弘心神劇震,不知道天子所言何意,難道他在暗示自己受奸閹所脅?王美人被皇后暗中派人毒殺,但事後皇后竟然沒有受到任何懲處。難道天子有不得以的苦衷?

董寵。李弘忽然想到了太后的兄弟董寵。董寵被中官們藉口行賄抓到北寺獄不明不白的活活打死,也沒聽說哪一個中官因此而受到了天子的責罰。如此說來,天子皇權旁落,難道是真的?

“給太后的禮物朕已經替你準備好了。”

李弘還在胡思亂想,天子走到他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時候不早了,走吧。”

李弘慌慌張張的從地上爬起來,懵懵懂懂地跟在天子後邊出了門。

=======================

太后容貌美麗,雍容華貴,神態溫和,很難看出她已經四十多歲了。太后對李弘很熱情,說說笑笑,也沒有什麼架子,和藹慈祥,她問了許多冀州的事。李弘在冀州待的時間不長,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乾瞪眼答不上來,他本來就很緊張,幾個問題沒有答出來,他更加緊張了,顯得非常的侷促不安。太后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讓眼前的小夥子難堪了。

“李大人在北疆被人稱作豹子,這個名字很彪悍,也很有氣勢,在我們的印象中李大人應該是一個殺氣騰騰,長着一臉虯鬚的大漢。”太后笑道,“沒想到李大人剛剛成人,臉上連根鬍子都沒有,更不要說什麼殺氣騰騰了,你看上去很穩重,也很憨厚,倒看不出什麼地方象傳說中的豹子。”

李弘不好意思地回道:“太后誇獎了。臣這個稱呼是鮮卑名字,當年臣跟在鮮卑人的大帥慕容風后面,這名字就是他取的。”

太后恍然,笑道:“李大人倒是很坦率。你失去了記憶之後,流落到鮮卑有幾年?”

李弘緊張的心情漸漸地鬆弛下來。他想了一下,說道:“從我有記憶開始算起,大概在鮮卑待了大半年。後來我就一路殺回盧龍塞了。”

“聽說李大人把過去的事情都忘記了,那你現在可想起來了一點?”

“沒有。”李弘搖頭苦笑道,“我一直在努力想,但什麼都想不起來。”

“這麼說,李大人既記不得自己的父母,也忘記了自己的家鄉。”太后同情地看着他,關切地問道,“那你想自己的父母親嗎?”

李弘心裡一酸,連連點頭。

太后輕聲問道:“李大人做夢時,可曾夢到過你的父母?大家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許……”

李弘茫然地搖搖頭,傷感地說道:“臣很想他們,很想……”

太后聞言,情不自禁地哀嘆道:“可憐,可憐的孩子……”

天子安慰道:“子民,你運氣很好,吉人天相,你一定會找到自己的父母,也能回到自己的故土,你不要着急,這事也急不來。”

天子坐在一邊,懷裡抱着小董侯,長平公主劉蕭偎依在他的身邊。兩個小孩見到李弘後,神情都很興奮,兩雙崇拜的眼睛自始至終就沒有離開過他。

“李大人武功好,又會打仗,學識也不凡,肯定出身士族大戶人家,否則,你憑什麼打了那麼多勝仗?打勝仗是要真本事的,不是任意一個庶族寒門的子弟就能做到的,那些庶族寒門出身的孩子,因爲家裡窮,許多人連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去讀書習武了。你看看本朝,凡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哪一個不是門閥世族出身?”太后看到李弘面色黯淡,也出言勸慰道,“聽你說話的口音,很象我們冀州人。李大人應該抽空到冀州去走走,查訪查訪,或許就能找到你的父母,你的親人。李大人爲什麼不去試一試呢?”

wWW .TтkΛ n .℃ O

李弘想自己的父母,想自己的親人,想自己的故土,他從準備離開慕容風回到大漢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這種強烈的思戀,但長久以來,無休無止的戰爭讓他無暇顧及,他只能把這種思戀和渴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這一刻,孝仁皇太后的寥寥數語卻象一隻溫柔而無形的手,緩緩地掀開了他塵封數年的心靈,思鄉戀母之情就象*一般不可遏制地衝擊着李弘。

李弘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翻身跪倒在地,嘶啞着聲音說道:“請太后和陛下成全……”

天子衝着李弘揮揮手,示意他坐回席上去。天子笑道:“你不要性急嘛。二月,朕要和太后回河間國老家祭祖,你就隨朕一道去一趟冀州,一路上可以順便查訪一下自己的身世。”

“多謝陛下。”李弘驚喜地大聲說道。

=======================

皇甫嵩帶着禮物趕到了朱儁府上。

朱儁字公偉,揚州會稽郡上虞人。幼年喪父,靠母販絲爲生。年少時輕財好義,解人急難,並以孝聞名。初爲縣書佐,後任會稽主簿。太守徐圭推薦爲孝廉,升任蘭陵縣令。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爲交州刺吏,以平息叛亂有功,封爲都亭侯,後又任諫議大夫。黃巾起義時,朝中公卿認爲他有才略,推薦他領軍出戰。他被天子任命爲右中郎將,持節,與左中郎將皇甫蒿鎮壓穎州、汝南、陳國等地的黃巾軍。大破黃巾軍後,他因功被進封爲西鄉侯,升任爲鎮賊中郎將。不久他率部繼續圍攻南陽,先後剿殺趙弘、韓忠、孫夏等黃巾軍,被天子遷升爲爲右車騎將軍。凱旋迴師後,任光祿大夫,增邑五千,更封錢塘侯。今年年底,天子更換遷升了一批官僚,光祿大夫朱儁遷升將作大匠。將作大匠是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諸卿之一。

朱儁聞皇甫嵩大駕光臨,匆匆出迎。兩人寒暄一番之後,朱儁笑道:“義真,你來得真巧了。今天不上朝,大家不約而同都來了。我正準備派人到府上去請你。”

“都有哪幾個?”皇甫嵩一邊大步而入,一邊問道。

“太尉張溫張大人,大司農王瀚王大人,侍中楊彪楊大人,諫議大夫陶謙陶大人,大將軍府的長史趙歧趙大人,尚書盧植盧大人,還有……”朱儁又說了七八個同僚的名字。

皇甫嵩笑道:“這麼多人聚在你家裡,都在談什麼?是不是替你抱不平,白白賠了一個女兒啊?”

朱儁臉上的笑容頓時斂去。他嘆了一口氣,沒有做聲。

“公偉,司空大人一向和姦閹走得近。他能坐上三公的位置,全靠奸閹幫忙,如果不是奸閹幫他在陛下面前說話,他再有錢,陛下也不會把司空一職賣給他。”皇甫嵩低聲說道,“一旦奸閹一黨被我們清除,許相必定受到牽連,極有可能被誅九族。公偉啊,你這是把女兒往火坑裡送啊。我不明白,你爲什麼要答應這麼親事?”

朱儁嘆道:“義真,我可以不給許相的面子,但我不能不給皇后面子。這門親事,是皇后定的,大將軍親自來說媒的。”

皇甫嵩驚訝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這倒是頭一次聽你說,還有這回事?是許相拜託皇后的,還是大將軍自己主動提出來的?”

“大將軍說,是許相拜託皇后的。”

“許相……”皇甫嵩一邊唸叨着,一邊捋須沉吟道,“我看這是大將軍的主意,但大將軍爲什麼要撮合許氏門閥和你家結親呢?他想利用這門親事拉攏許相,討好許氏門閥?”

“我看不象。”朱儁說道,“許相是許氏門閥的家主,每次門閥議事他都參加,在某些事情上他和我們是一致的。雖然他和姦閹打得火熱,和我們貌合神離,但我們之間的關係一直處得不錯,至今還沒有發生矛盾和爭吵。我們之間尚且無事,大將軍好象更沒有必要去拉攏他了?”

“許相是京中第一易學大師,你看他整天忙着教課授徒,做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其實奸猾得象泥鰍,你看他和誰紅過臉?他和誰關係都好,但其實和誰關係都不好,他就和權勢好。”皇甫嵩不屑地說道,“許家人都研習《易經》,自詡知天文識地裡,知曉生前生後事,好象是我大漢朝的中樑砥柱一樣,其實他們家除了許劭許靖,還有幾個真才實料?他們家門生故吏多,大將軍如果能爭取過去,未必不是對奸閹的一個巨大打擊。”

朱儁苦笑道:“算了,不說了,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隨她去吧,何況她的命還是不錯的。”

“怎麼說?”皇甫嵩笑道,“那位占卜高手給筱嵐佔過卜了?”

“前幾年,大皇子史侯的養父史子助道長來我家和我談經論道,曾經看到筱嵐。史道長說,筱嵐命相富貴,將來的夫家不是三公九卿,就是將軍列侯,還恭喜了我一番。”

皇甫嵩仰天打了一個哈哈,笑道:“許相那個麻臉兒子將來能做三公九卿?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話,許艮不學無術,爲人奸猾,這種人也能做三公?我看他兩個兄弟還差不多,他就是敗家子。這個史子助,當真是越老越糊塗,滿嘴的胡說八道,佔的卜也是狗屁不通。”

朱儁給他說中心事,心情越發沉重,低頭不語。

======================

長平公主雖然年僅八歲,卻是一個罕見的美人胚子,其膚若凝脂,明眸皓齒,非常漂亮,舉止優雅端莊,文文靜靜的,很惹人痛愛。小董侯很象他父親,小臉小鼻子小嘴,但沒有他父親所特有的細長脖子,也沒有眯成一條縫的小眼睛。董侯的眼睛很漂亮,亮晶晶的富有靈氣。

兩個小傢伙很喜歡李弘送給他們的禮物,愛不釋手。

太后笑着說道:“蕭兒啊,你不是說,如果李大人來了,你一定要問一件事嗎?現在李大人來了,你就問吧,我們也聽聽。”

劉蕭偎坐在天子的腿上,望着笑容滿面的李弘,小聲問道:“李大人,你真的搶了鮮卑大王的女人嗎?”

李弘一愣。天子摟着自己的女兒大笑起來。太后開心地笑罵道:“小孩子,不懂事,胡亂說話。”

“子民啊,你說說,這事朕也想知道真相。傳言都說你搶了鮮卑大王和連的女人,是真的嗎?”

李弘腦海中閃過風雪的絕世容顏,白衣白馬,藍色的大眼睛,金色的長髮,心中不禁一陣顫慄,他頓時感到呼吸困難,強烈的窒息感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他急促地吸了兩口氣,勉強壓下心中的痛苦,慘然笑道:“臣的確搶了和連的女人。”

“爲什麼要搶別人的女人?”小董侯好奇地問道,“搶人家的東西是不對的。”

劉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責斥道:“你懂什麼?一個小毛孩子,大人說話,不許插嘴。”

小董侯膽怯地看了一眼劉蕭,嘟着小嘴,不服氣地說道:“你是大人嗎?”

天子和太后哈哈大笑。天子低下頭,狠狠地親了小董侯一下。李弘也被兩個天真的小孩逗笑了,心中的痛楚逐漸隨着自己爽朗的笑聲漸漸淡去。

他解釋道:“那個女孩是臣的朋友。她不願意嫁給鮮卑大王。臣知道之後,當然要去把她搶回來了。臣不能讓一個朋友一輩子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她漂亮嗎?”劉蕭又問道。

李弘笑着點點頭,說道:“她漂亮。她有一雙藍色的眼睛,一頭金色的長髮,她喜歡穿白衣,騎着白色的寶馬。她非常漂亮。”

天子,太后,劉蕭,小董侯一臉的不相信,懷疑的目光齊齊盯着李弘。

“還有長着藍眼睛,金頭髮的人嗎?”小董侯愈發好奇,他小聲問道,“真的嗎?”

“真的。”李弘鄭重地說道,“真的。她是丁零人,她家在我們大漢以北的地方,很遠很遠的北方。”

“這個丁零族我知道。”天子說道,“母后,子民沒有說錯,那個地方距離我們大漢大概還有幾千里路,據說住在那裡的人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都生活在冰天雪地裡。也許那裡的人都是長着藍眼睛,金頭髮。”

“她現在在哪?你把她藏起來了嗎?”劉蕭興奮地問道,“我想看看她。”

李弘遲疑了一下,說道:“臣託了一個朋友,把她送到了扶餘國。她師父是扶餘國人。”

“她會武功嗎?”

“會。她學劍,和公主一樣。”

“真希望能看到她。”劉蕭憧憬着說道,“她叫什麼名字?”

“風雪。”

======================

“太尉大人說,京兆尹蓋大人來信了,說李弘很堅決地支持大皇子繼承皇統。”朱儁一邊陪着皇甫嵩緩緩而行,一邊說道,“但楊大人不以爲然,他認爲,昨天,今天,陛下連續兩次召見李弘,還帶他到永樂宮覲見太后,這說明陛下已經信任李弘了。爲什麼陛下會信任李弘?無非是李弘答應了陛下,願意幫助他廢嫡立庶了。”

皇甫嵩皺着眉頭,問道:“這麼說,他們還是想剷除禍亂的根源?”

朱儁搖搖頭,小聲說道:“義真,自從我們勸諫陛下早日冊立大皇子爲太子後,這京中的形勢就不正常了。”

“你說說。”皇甫嵩說道,“幾位大人剛纔都是怎麼議論的?”

“陛下在冀州尚有蟻賊餘孽活動,西涼叛亂尚未未平的情況下,突然提出要回河間國老家祭祖,不能不讓人深思啊。剛纔幾位大人說,他們懷疑陛下此次急不可耐地要回冀州,是爲廢嫡立庶鋪平道路,掃清障礙。”

“鋪平道路……掃清障礙……”皇甫嵩喃喃自語道,“這麼說,陛下要對大將軍下手了?陛下主動放棄了在光祿勳和衛尉這兩個重要職位安插自己的心腹,難道是爲了麻痹和引誘大將軍?”

皇甫嵩忽然停下,小聲問道:“這麼說,陛下把所有的賭注都押在了李弘身上?”

朱儁面色嚴峻地點點頭,說道:“你沒有看到李弘和他的手下都被陛下緊緊地控制在漳月臺,連門都不給出嗎?陛下是擔心李弘接觸了其他人之後,變了主意啊。”

“李弘在西涼的軍隊可有進入三輔的跡象?”皇甫嵩緊張地問道。

“目前沒有消息。”朱儁答道,“據趙大人說,大將軍府最近外鬆內緊,大將軍已經開始頻繁調動他這幾年悄悄蓄積的力量,大將軍準備反擊了。”

皇甫嵩負手望天,嘆道:“陛下在玩火啊。這把火不論怎麼燒,大漢都要被他玩完了。太尉大人和幾位大人商量之後,是決定和大將軍聯手鏟除奸閹,陪着陛下玩下去,還是準備撲滅陛下的這把火?”

朱儁面顯憂色,擔心地說道:“幾大門閥意見不一,官僚們意見也不一,還在吵呢?不過,願意和大將軍聯手除閹的意見佔了大多數,包括袁氏門閥在內的許多士族,都不願意看到我們這個吝嗇的陛下了。”

“楊家呢?楊彪楊大人是什麼意見?”

“楊大人和盧尚書認爲,由於這幾年大漢朝內憂外患嚴重,兵事不休,征戰連年,已經奄奄一息了,此時若爲了皇統之爭,再起戰禍,就猶如在傷痕累累的殘軀上再插上一刀,極有可能把整個大漢徹底葬送掉。爲了國家的興亡,社稷的安危,我們還是以化解矛盾,解決危機爲上上之策。過幾年,國家安定了,國庫充盈了,百姓安居了,我們再和陛下談皇統之事,也不遲嘛。”

“你說呢?義真。”朱儁問道。

皇甫嵩頷首說道:“這纔是上上之策啊。走,我們快點過去,這幾天一定要爭出個結論,否則過了年,事情就沒有挽回餘地了。”

=======================

議郎孫堅走進爭論得熱火朝天的書房,來到朱儁身邊,附耳悄悄說了幾句話。朱儁急忙站起來,對坐在身邊的太尉張溫和趙歧說了聲抱歉後,立即走出了書房。

“文臺,益謙在哪裡?”朱儁問道,“他哪來的消息?”

孫堅恭敬地說道:“老師,益謙說他親眼看見了仲淵,還和仲淵說了話。”

“這怎麼可能?不是說他在翼城大戰中陣亡了嗎?他怎麼還活着?”朱儁激動地說道,“文臺,你立即去漳月臺證實一下,在門外喊幾嗓子也行啊。”

“老師,你不要激動。”孫堅說道,“益謙今天早上又去了一趟,但漳月臺的護衛今天增加到了四百人,益謙說,門外三十步都不準站人,喊破了嗓子裡面都聽不到。他沒有辦法了,這纔過來找老師。”

“仲淵……”朱儁輕輕喊道,“這孩子不錯,有膽識,竟然跑到豹子的大軍去了,不錯。”他擡頭望着孫堅說道,“這事先不要說出去,尤其不要讓筱嵐知道。你立即想辦法到漳月臺去一趟,和仲淵見上一面,問問具體情況。還有,你告訴他,老師很想他,很想看看他。”

=======================

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經學與周禮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正視歷史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讖緯與白虎通義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
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八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t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八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三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三十一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下)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錢穆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經學與周禮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節正視歷史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三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讖緯與白虎通義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五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八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24章 猛將的傳承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五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