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呂國重臣們的府邸大門處,多了一批呂駱的使者。
代表呂國伯侯呂駱的使者們,一邊敲打着門面,一邊傳達呂駱的命令。
“今有朝堂大事,伯侯斥命吾請上吏往宮舍一行。”
原本就在呂國重臣們府邸外街上的呂國人民,聽到呂駱的使者的話,好奇地圍在了一旁,議論紛紛。
“哇!聽說伯侯的使者,已經傳遍了整個都邑。”
“不知道生了何事,如此陣仗。”
“吾等這些老少婦孺,不可議論國政事,保持家中事,纔是正理。”
看到幾個年輕一些的婦人,在議論呂國管吏之間的事情,一位老嫗見此,上而勸道:“不然,家婦而外禪其國政事,小心汝之夫與邦國管治之,可就大禍臨頭。”
老嫗的一番話,令那些議論呂國政事的女婦,面色煞白。
原因無他,之前呂國平亂,可是沒少殺那些罪臣的無德女婦。
念想及此,一衆女婦閉上了自己嘴,匆匆離開了聚攏的地方。
而後,過了沒多久,呂國重臣們的府上家臣,不約而同地打開了府門,迎接來自呂駱派遣的使者。
“既是伯侯使者,府上主君有命,下吏開門迎接,怠慢之處,還請海涵。”
呂駱的使者當中,有少、中、壯、老,不同齡者。
於是乎,呂國重臣們府上家臣的一番話,卻是導致了不同的景象出現。
有的使者,歲數和迎接他的人相同,便揖讓道:“汝吾同歲,不必客氣,更相似者,同爲呂邦之民,何必生分。”
有的使者,比迎接他的人少(年輕),反倒是拱手作揖行禮,謝其相迎。
歲數比之略高的使者,則笑臉相迎,然後尾隨而入。
至於,歲老的使者,那迎接的某個呂國重臣府上的家臣,恭恭敬敬地迎候。
這一幕幕,毫無徵兆地出現在了呂邑內外的官吏府邸之外,使得形成了整個呂國,唯獨呂國都城特有的奇特景象——呂駱使者登門,重臣們的家臣紛紛相迎,引得往來的呂國人民胡思亂想。
一名不過十多歲的年輕人,看到這些,朝自己那已經有白髮銀髯的父親詢問道:“父,伯侯召集官吏們,是不是出大事了?”
“嗯……”其父想到了一路走來,看到呂駱使者敲打了數個官吏的門面,應了一聲,想了想,嘆然說道:“且此事非同一般。不然,也不會遍地如此。想來,是歷代伯侯以來,最爲緊要之事吧!”
“我看,族人汝說的十六八九,概是。”不等其子繼續言語,旁邊一名呂氏族人,言辭鑿鑿地答道。
緣何這樣,很簡單,剛纔說話的呂氏族人,乃是經歷了呂國之亂的那些老呂氏族人,與新歸附的河洛三族同其他不知那件事不同,他可是深深知道,呂國平亂,也沒有這樣,召集全部呂國臣子。
可見,接下來的事情,不言而喻,自是重大。
稍後,一些呂氏族人,仍在議論,可是少有人捕捉到了呂國都邑的這般變化,所以也就沒有什麼驚人之論出現,更沒有更多的人接着議論。
很快,便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一刻時辰之後,在街上呂氏族人的議論之中,呂駱使者,隨着那些呂國大臣們的家臣,進入其府邸。
呂國都邑某位重臣的會見賓客的堂舍之中,只見呂駱使者與其並在其中。
呂駱使者朝着那人拱手作揖行禮道:“上吏,伯侯有命,着其當即進宮舍,有緊要大事相商。”
“喔……”
那名重臣撫了撫自己的銀白鬚髯,託長聲音地應道。
然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又過了頃刻,想不明白的呂駱麾下重臣,連忙拉住欲要離開的使者,道:“敢問使者,不知生了何事,需要老朽入宮舍。”
“伯侯並未言明,故爾下吏也不知其中緣由。”
“原是如此,倒是老夫耽擱使者矣。”那名呂國大臣聞言,歉疚地說道:“得罪,得罪。”
“上吏如此,無罪,無罪。”呂駱派來的使者,知道呂駱對於侮辱重臣的處罰如何,因而絲毫不敢得罪剛纔拉住自己的大臣,微笑地解釋道。
像此大臣的行爲舉止,雖然其餘呂國重臣並未如此,但也相差不多,都想知道呂駱想做什麼,所以都曾詢問呂駱派遣而來的使者。
不過,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不敢阻攔呂駱使者的離去。
另外,借一百個膽子,使者們,也不敢透露一忽一釐的,有關呂駱召集他們的消息。
因爲呂駱並非前幾任呂國伯侯,可以糊弄。
在現在的呂氏族人看來,呂駱可謂是呂國自呂伯夷立國以來,最爲英睿賢明,能力最衆的伯侯,豈是好相與的。
倏爾,呂駱的使者們,覺得將相應的消息已經帶到,便徑直地出了諸呂國重臣的府邸,順着呂邑宮舍返回。
當呂駱的使者離開之後,呂駱麾下的重臣們,紛紛注意了一番各自衣着之後,便離開了家門,前往呂駱所在的呂國都城呂邑明堂。
過了半個時辰,呂駱看到所有大臣,都已在自己所在的明堂列座。
既然衆人已入座,我不妨讓他們猜一猜,這次召集他們所爲何事,也好讓他們有個心思準備。
於是乎,呂駱朗聲說道:“諸位賢臣,可知吾今日召集爾等,是何意啊!”
“臣斗膽猜測一二,不若臣有冒犯夫人之顏面,還請伯侯恕罪罪。”一名大臣站了起來,朝呂駱施了一禮,道。
“無妨,汝且說來。”
“臣以爲,伯侯如此而爲,想必是爲夫人腹中胎兒之事。”
那名大臣話音剛落,呂駱驚聞此說,心裡大怒。
難道吾這個伯侯,在他們眼裡,就是貪圖美色,浮於妻子的闇弱之君乎。
遂怒喝道:“汝好大的狗膽,竟敢諷刺於吾,言吾重妻子,而召集諸臣。”
“臣惶恐。”那名大臣,臉露恐怖之色。
眼看這個大臣,就要讓呂駱三言兩語懲治的時候,此刻爲呂駱之臣一歲,深知呂駱不過是氣話的觀津吳氏出身,論輩分還是呂駱這個呂伯侯的族父(堂叔父)的吳賀,指着那名大臣,突然出聲說道:“伯侯,此君方纔言明若要其猜,望其恕罪,難道吾子(您)忘了麼。”
呂駱一聽,怒火更大,但是看到是自家族父,才稍稍停住自己的憤慨,弱了幾分氣勢,道:“族父說的是,是姪兒失言,吾之罪也。”
呂駱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吳賀時常和呂國前一任伯侯還有其大父聚集一起,縱論呂國發生的事情,這樣一來,因爲懼怕,此事鬧大,傳到自家父和大父的耳中,不好收拾,纔會這樣。
另一個原因就是,呂駱不是一般人,他是一個穿越者,自然不同於其他的侯伯,真的殺掉一個大臣。
向吳賀認錯之後,呂駱朝着那名自己的臣子說道:“汝說得不對,然吾發怒亦錯。故,傳令百官曉諭,賞其地田隸臣妾,以贖吾錯。”
一衆呂國臣子,看到呂駱這麼賢明,有錯能改,那是賢君才能做到的啊!
因此,衆人高呼:“伯侯賢明,臣等甘願效死。”
呂駱一聽,頓時明白他們什麼意思,但是又不想這些臣子,以後真的這樣。
WWW◆ TTκan◆ ¢ ○
隨即說道:“列位賢臣,何得如此。吾可不想諸位爲我效忠至死,呂國大業,需要列位與我君臣同心,共創之。”
“唯。”一衆呂國大臣,拱手作揖行禮道:“敢不從命。”
見此,呂駱莞爾一笑,道:“經此一事,吾還是不讓列位猜了。吾且說了。”
“諾。”一衆呂國重臣,再次恭敬地答道。
“東方寒浞有窮氏率領東方歸附之諸侯、氏族一二千餘,怠棄天地人三正,巍巍五行,行西狩之事,已然征討下河邊諸侯、氏族數十,不數日便要到我呂國邊邑,故此,遙想前番與諸侯、氏族信,結盟而友其邦,正也。今日,召集諸位賢臣,其意,便是率領列位,昭告天下諸侯、氏族,會盟天下願來之諸侯、氏族,東阻東方之附逆,以正天地人三道,立我呂國大業。”
呂駱說完這些,連忙飲了一碗,擺在自己席地而坐,面前几案上的水。
之後,望着以吳賀、姒開,從后羿之處而來之四臣武羅等,以及呂國老臣、歸附的河洛三族之大族長聯結其他重臣,想聽聽他們的意思。
熟知,一衆呂國重臣,異口同聲道:“既是如此,臣等願意同諸賢,一起輔佐伯侯,征伐天下,建立我呂國之大業,若違此誓,天人共罪。”
呂國重臣們一番言辭激烈,呂駱聽了,心中高興不已,哈哈大笑之後,大聲說道:“諸位不負吾,吾與呂國不相負。”
“來,共飲此酒之。”說罷,呂駱提了一碗準備好的酒水,指了指衆人的几案上的酒水,愉悅道:“務必盡之。”
“唯。”呂國大臣們紛紛飲下酒水,摔了碗,道:“願耳。”
此時此刻,呂駱不用再掩飾自己的野心,興而說道:“傳令下去,召集大軍,東征寒浞夏后氏聯盟,待敗之,統一天下諸侯、氏族,立我呂國百千世之朝,天下混元於一。”
“諾。”驚聞呂駱的野心,呂國重臣們,亦是高興不已,隨後謹諾道。
在他們看來,他們終於等來了呂國一世明主,一位包藏統一九州六合的大雄主,豈會不願相隨,那是蠢囊纔會這般。
呂國明堂之會結束之後,呂駱回到了自己的後舍,換好了一身作戰戎服,早早在呂國校場,等着呂國的重臣們隨自己出徵。
另外,那些呂國軍士以及呂氏國人聞知呂駱的野心,無不歡欣鼓舞。
呂國大軍雲集在呂駱面前,準備誓死跟隨。
呂國上下臣民,紛紛將自己的糧食、畜物、貝幣、器械拿出一部分,送給呂駱及其麾下,願他們出征順利。
至於,來呂國做交易的大小商賈,紛紛離開呂國,前往自己的母國,號召國中上下,跟隨呂國東征,以期待將來之時,能夠獲得在新天下的一席之位。
之前前往呂國結盟的諸侯、氏族,多達七八千諸侯、氏族,但是不懼怕寒浞的,只有將近三千實力不強的諸侯、氏族,他們準備同呂國東阻寒浞。
另外五六千諸侯、氏族,覺得寒浞勢大,應該會繼續勝利,所以呂國會盟之後,他們回到國內之後,宣佈中立,團結一起,不與寒浞同流合污,也不願與呂國結盟共抗東方。
數日之後,願意出兵的二千九百多諸侯、氏族,各自派出了族中一半精銳,與呂國大軍,同樣組成了數萬人規模的聯軍,等候寒浞的聯軍。
而其餘的諸侯、氏族,雖然未捲入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但是也在觀望,看看天下如何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