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疆域

夏的疆域。先夏時期主要是西域九州之戎,包括巴蜀、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及內蒙部分地區。建立夏王朝以後,擁有了四海之內的土地。

夏人爲炎、黃兩大部落融合後共同的後裔,起源於西羌,先夏有多種稱號,如西羌、西夏、九州之戎、共國等;大禹治水後,又有土方、朔方、馭方、九州、九有、禹跡、禹甸、禹域等稱號。炎帝后裔與共工氏聯姻爲炎帝共工氏,夏鯀就是共工氏後裔,所以說“共工與鯀禹,源出隴山地區,而興於黃河中游”。

至於“土方”文獻上也多有記載,《詩·商頌·長髮》雲:“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楚辭·天問》說:“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方”,可見這個“土方”與夏的關係密不可分。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說:“餘意‘土方’當即卜辭中所常見之敵國名‘土方’,……朔、馭、土古音均在魚部,則所謂土方當即朔方、馭方,知此,則所謂土方即是夏民族,夏字古音亦在魚部,夏、土、朔、馭一也。是則‘禹敷下土方’當爲禹受上帝之命下降於土方之國(即後之華夏、禹跡、禹甸、禹域),以敷治洪水。”此外在《山海經》和殷墟甲骨文中也都多次出現“土方”的記載,可見夏王朝滅國後,商人一直稱呼夏人爲土方。

夏王朝疆域遠比商王朝大得多,因爲夏代除了擁有虞舜原來的四海之內地域外,原來西羌的整個九州之戎也都屬於夏的領地。九州之戎不等於九州,它是西羌各部落的總稱,所指也並非是九個部落,而是多個。夏代的“九”常常用爲虛數,是多的意思,九州之戎也就是衆多西戎部落。它和傳說中大禹治水後創建的九州是兩碼事。

關於“禹定九州”和夏初的“四海”,歷來一直是衆說紛紜。

《尚書·大禹謨》記載:“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於四海。”《尚書·禹貢》有“九州攸同,……四海會同”的記載,《尚書·益稷》也說:“禹曰:‘……予決九川,距四海’”,《大戴禮記·五帝德》說得更加明確:“(禹)巡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爲神主,爲民父母;左準繩,右規矩;履四時,據四海;平九州,戴九天,明耳目,治天下。舉皋陶與益,以贊其身,舉干戈以徵不享、不庭、無道之民;四海之內,舟車所至,莫不賓服。”

這說明在夏代以前就已經有了“四海”“九州”之說,唐、虞時代的地域範圍就在四海之內,所以夏王朝的中原地域自然也是四海之內。

那麼古代的“四海”“九州”到底都在何處?只有明確四海和九州的位置,我們才能搞清楚夏代的疆域。

我們先來看看“四海”。

古之東海。有人說今山東半島以東的黃海就是東海,並不全對,準確地說今黃海和渤海都屬於古東海,因爲當時的四海除了東海以外,其餘三海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大海,而是湖泊,也就是古代所說的大澤。堯舜禹時代海洋水位普遍高漲,今黃海與渤海基本上形成一體,所以統統被古人稱作東海。

古之北海。有人認爲北海就是今天的渤海,也有說是今河北滄州和天津市一帶(古代爲大海),還有說古北海就是今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按照文獻記載和古代地理考證,三種說法都不正確。因爲堯舜禹時代的海內之地包括今陝甘寧和晉冀魯豫大部,天津、河北和山東的部分低窪地帶都被海水吞沒,屬於東海。古人的地理方位很明確,不可能把連成一片的海洋即稱東海又稱北海,更何況當時山東境內低窪處皆爲海域,山東半島已經被海洋分割成衆多小島,成了東夷羣島,居住在山東境內的東夷人有許多部落被迫西遷於西部高地。至於說古北海就是今貝加爾湖可能性就更小,因爲堯舜禹時代海內之地尚未達到貝加爾湖。

北海就是位於河套以北內蒙古包頭市以西的土默川盆地,四千多年以前這裡和鄂爾多斯盆地一樣也是一片汪洋。鄂爾多斯盆地古稱西北海,在雨水充足的季節,北海和西北海的水域幾乎連在一起,一望無際,波濤洶涌,可與真正的大海相媲美。大禹治水疏通孟門(今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西北23公里處)鑿開龍門(今山西河津市西北與陝西韓城市北部黃河峽谷中)以後,不僅排空了西北海,使其成爲今日的鄂爾多斯盆地;同時北海水也逐漸枯乾,形成了今天的土默川盆地。大禹治水之前,我們今天所見的黃河還沒有形成,當時的北海和西北海水位較高,今流經內蒙、寧夏、甘肅的黃河上游之水不是北流,而是南流,稱作北赤水。因西北海和北海幾乎相連,古人有時把西北海直接呼爲北海。

古之西海。有人說古之西海是內蒙的居延海,居延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北部,漢代稱“居延澤”,後也稱“西海”,唐代以來一直稱“居延海”。但是在堯舜禹時代,居延澤水域不是很大,似乎也並沒有稱作海。也有人說古西海是山東的鉅野澤(即宋代的梁山泊,今山東鉅野縣,水泊已堙沒,僅存東平湖),這種說法似乎也站不住腳。因爲堯舜禹時代山東大部分低窪地段皆爲水域,先夏族民主要活動於陝甘和晉南豫北,不可能把東夷境內的鉅野澤稱爲西海,這是方位上的常識性錯誤。

《山海經·海內西經》載:“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西南流注南海,厭火東。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古黃河上游稱赤水,遠古崑崙就是現在的祁連山。這裡說的很明確,赤水發源於遠古崑崙山的東南,向東北流,然後又向西南流,在厭火國境內注入南海。這裡的“河水”指的不是黃河,而是遠古時代一條著名的大河,它發源於遠古崑崙的東北角,先向北再向西南,流進渤海。渤海就是西海,也就是現在的青海湖。河水流出渤海,繼而隨着地勢西流,然後向南,再向東,流經大禹治水的積石山,匯入赤水(黃河古道),流入南海。洋水和黑水發源於遠古崑崙的西北,向東流,又向東北流,然後南流,在羽民國以南注入西北海。由此我們可知,古西海就是現在的青海湖,西漢時稱西海、仙海、鮮水海、渤海、卑禾羌海,到北魏時纔始稱青海,到清代加了個“湖”字,成爲現在的青海湖。

古之南海。有人認爲古南海在今珠江三角洲,也有人認爲在今江蘇連雲港以東的海州灣一帶就是古南海。兩種說法似乎都不正確。遠古時代的南海當在今湘鄂之地,當時湘、鄂之間還沒有長江,只有被衆多水域連結在一起的兩大澤泊——雲夢澤和彭蠡澤。雲夢澤包括今洞庭湖在內的廣大水域,地跨長江兩岸,方圓八百里;彭蠡澤是由一條水道連通了今長江以南的鄱陽湖和長江以北的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和武昌湖在內的諸多湖泊羣。在雲夢澤和彭蠡澤之間則散播着多條大河,這就是九江。當時的雲夢澤和彭蠡澤相連,方圓一千多裡,被華夏人稱作南海。蚩尤族被黃帝族戰敗後,一部分族人逃於南海之濱居住下來,稱作三苗。堯、舜統治時期都曾派兵征討過三苗,一直沒能降服。直到禹徵三苗,苦戰三年纔將其擊敗,三苗殘部被迫遷於三危(今甘肅九泉敦煌市東南)。

搞清楚了“四海”,下面再來說說“九州”。

古代把四海之內的地區稱爲九州,也就是中國。“九”在古代常常用來作虛數,意爲很多,並非指固定的的九個。“九州之戎”指的就是西夏衆多高地上居住的西戎人。“禹開龍門”之前,西部高原存在着許多水域,水域之間形成了衆多宜居的島嶼,稱之爲“州”,《說文》解釋:“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繞其旁,從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但是古書記載的“九州”已經不是“九州之戎”,而是大禹治水以後劃定的中國區域。《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帝乃令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所以後來九州就叫禹跡、禹之堵等等,《淮南子·修務訓》記載說:“(禹)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國。”這個“定千八百國”與“定九州”是一碼事,只是說法不同而已。由此可知,大禹治水以後的“九州”已經是固定的九個區域,並非虛指。整個夏王朝的疆域就是由九州組成,故夏王朝時的中國又稱爲“九州”。

至於禹定九州是否真實,史學界一直有爭議。有人認爲《史記·夏本紀》和《尚書·禹貢》爲史實,“九州”就是大禹創立的。也有人說“九州”是戰國時代的產物。史學家顧頡剛就說過:“春秋時有九州說,我們已不否認。但我們敢說:那時人只有這一個虛浮的觀念而已,決沒有九個州的具體的地位和名稱,九個州的具體的地位和名稱乃是戰國時人的建設。”他列舉了《尚書·禹貢》、《逸周書·職方》、《爾雅·釋地》、《呂氏春秋·有始覽》、《說苑·辨物》等書中的五種關於“九州”的不同說法,認定,“禹定九州”說法不可信。但也有許多學者不同意他的看法。在沒有定論的情況下,我們仍採信《尚書·禹貢》的說法,以此確定夏王朝的疆域。

由此可以確定夏王朝疆域:東至今山東半島中部,西至今青海湖以東,南至今湖南、湖北之間的長江流域,北至今內蒙河套地區以南。

第兩百九十四章 大敗蒲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忠貞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伐前第五十六章 食,駛?第十九章 有虞氏,寒浞問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翻山越嶺第兩百零六章 謁見(上)第八十一章 牧人建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威震天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歸國(終:膠着戰事)第兩百七十七章 蒲伯種禍根第兩百二十八章 等候第五十八章 得人第七十章 休整,至滑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驚詫之事,何也?第八十五章 齊見第三百零五章 驚聞大事,與親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溯回第兩百六十八章 校場點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君明臣賢第六十八章 會晤前的商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散第七章 顓頊之都:帝丘第八十三章 滑氏族長!你遲至了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謀劃第七十二章 滑氏族中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戰爭的前奏第三百一十九章 代夏之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被竊聽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驚詫之事,何也?第八十章 女艾、貊、牧人第兩百五十二章 平定叛亂與權力交接第六章 初入帝丘第七十三章 滑氏族中事2第兩百四十三章 歸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君明臣賢第四十三章 族人(終)第三百零一章 驚聞壞事第兩百三十九章 陰謀未遂第八十六章 見君第一百零七章 西河侯國第七章 顓頊之都:帝丘第一百八十三章 得知情形第一百五十八章 議戰第兩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一章 帝丘囚徒(上)第兩百二十一章 董侯夫人第九十六章 糾葛第兩百七十章 三方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滑氏族長的憂慮第兩百五十二章 平定叛亂與權力交接第兩百二十八章 等候第三百一十章 戰場上的故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見西河侯第九章 四賢第兩百三十一章 河洛三國之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埋伏第六十章 抵達(上)第一百零一章 滑氏族長的憂慮第一百九十九章 初見呂伯侯第五十六章 食,駛?第兩百七十七章 蒲伯種禍根第二十九章 北門之上的內亂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休憩第九十七章 離去第三百零二章 出使第兩百五十五章關於夏朝文字的引用轉載黃姓文化的資料第一百一十七章 動身第兩百零八章 宴食第七十九章 恢復原身的女艾第九十一章 尋豕第五章 離之夏臺第兩百六十章 熱鬧的屈國朝堂第兩百六十九章 新兵西進,蒲柳終見姒開第兩百二十七章 西行第二十四章 寒浞往事,二斟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河侯國人到來第兩百一十三章 聯袂內外第兩百六十二章 且回去休憩第四十二章 族人(下)第兩百四十六章 歸國(終:援兵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代夏之前第兩百二十八章 等候第三十九章 縱論第三百一十九章 代夏之前第一百九十八章 抵達呂邑第五十二章 河洛之事(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溯回第六十九章 前往滑丘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初見呂伯侯第十七章 茅廬之會,女艾初現第八十一章 牧人建策第兩百零九章 董國南邑第三十八章 釋疑第兩百一十四章 傳信
第兩百九十四章 大敗蒲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忠貞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伐前第五十六章 食,駛?第十九章 有虞氏,寒浞問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翻山越嶺第兩百零六章 謁見(上)第八十一章 牧人建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威震天下第兩百四十五章 歸國(終:膠着戰事)第兩百七十七章 蒲伯種禍根第兩百二十八章 等候第五十八章 得人第七十章 休整,至滑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驚詫之事,何也?第八十五章 齊見第三百零五章 驚聞大事,與親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溯回第兩百六十八章 校場點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君明臣賢第六十八章 會晤前的商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散第七章 顓頊之都:帝丘第八十三章 滑氏族長!你遲至了第九十九章 百戍藤的謀劃第七十二章 滑氏族中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戰爭的前奏第三百一十九章 代夏之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被竊聽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驚詫之事,何也?第八十章 女艾、貊、牧人第兩百五十二章 平定叛亂與權力交接第六章 初入帝丘第七十三章 滑氏族中事2第兩百四十三章 歸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君明臣賢第四十三章 族人(終)第三百零一章 驚聞壞事第兩百三十九章 陰謀未遂第八十六章 見君第一百零七章 西河侯國第七章 顓頊之都:帝丘第一百八十三章 得知情形第一百五十八章 議戰第兩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一章 帝丘囚徒(上)第兩百二十一章 董侯夫人第九十六章 糾葛第兩百七十章 三方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滑氏族長的憂慮第兩百五十二章 平定叛亂與權力交接第兩百二十八章 等候第三百一十章 戰場上的故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見西河侯第九章 四賢第兩百三十一章 河洛三國之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埋伏第六十章 抵達(上)第一百零一章 滑氏族長的憂慮第一百九十九章 初見呂伯侯第五十六章 食,駛?第兩百七十七章 蒲伯種禍根第二十九章 北門之上的內亂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休憩第九十七章 離去第三百零二章 出使第兩百五十五章關於夏朝文字的引用轉載黃姓文化的資料第一百一十七章 動身第兩百零八章 宴食第七十九章 恢復原身的女艾第九十一章 尋豕第五章 離之夏臺第兩百六十章 熱鬧的屈國朝堂第兩百六十九章 新兵西進,蒲柳終見姒開第兩百二十七章 西行第二十四章 寒浞往事,二斟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河侯國人到來第兩百一十三章 聯袂內外第兩百六十二章 且回去休憩第四十二章 族人(下)第兩百四十六章 歸國(終:援兵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代夏之前第兩百二十八章 等候第三十九章 縱論第三百一十九章 代夏之前第一百九十八章 抵達呂邑第五十二章 河洛之事(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溯回第六十九章 前往滑丘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初見呂伯侯第十七章 茅廬之會,女艾初現第八十一章 牧人建策第兩百零九章 董國南邑第三十八章 釋疑第兩百一十四章 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