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

雖說春暖野花開,但那也得日頭高照才舒服,陰雨濛濛的還是冷。

正月二十七,江邊下雨。

雨不大,卻叫縮在瓜洲渡的明軍苦不堪言,即便鄭鴻逵使人從海船上搬下大批帳篷供明軍野營,可那風吹雨淋的又在江邊,哪個能受得住。

不戰不走的局面已是持續五天,淮軍釋放的誠意越足,督師史可法寧死不渡的決心就越是足。

真正成了個死結,陸四這邊解不開,史可法的幕僚和鄭鴻逵他們也解不開。

明、淮雙方都可謂是一籌莫展。

上萬人去留存亡,盡都繫於一人之身!

活見鬼了的陸四隻能做最後的努力,他親自提筆給史可法寫去了一封信,信中不再是勸其南渡,而是直接勸降。信末更是恐嚇,稱史公若再執迷不悟,則大順王師必將刀劍相加,屆時史公欲南渡也不得也!

這是軟的不行來硬的了。

可陸四知道這封勸降信根本不會起到效果,因爲,對方是史可法。

但他又必須嘗試下,實是因爲他淮軍也沒法再在瓜洲跟史可法耗下去了。

四天前,曹元領馬隊西進尾隨小袁營餘部。兩天前,左潘安奉命率一營兵西去增援儀真。

現在陸四手頭可用兵馬四千餘,另有一千多降兵。兵力雖少了些,但對明軍仍是處於優勢,且作爲戰勝方的淮軍哪怕也受江雨影響,但無論是士氣還是鬥志都絕非包圍圈的明軍可比。

可是,不能再拖。

再拖下去,只怕淮軍這邊對他陸四也要怨聲載道了。

這次,史可法一反前幾日不見不回態度,竟是寫了一封名爲《復順賊陸文宗書》的回信。

信中,史可法以激烈語氣痛罵“以陸文宗爲首的淮揚造反集團”,要梟陸文宗等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

莫說投降了,就是談判的念頭都沒有。

寫完這封回信後,史可法也許意識到他現在的處境很不妙,賊首在勸降不得之後估計就會使兵來攻,於是又寫了兩封絕筆書。

一書是給其母太夫人的,一封留給幕僚應廷吉。

前書未有激烈言辭,只說兒在淮揚爲國平賊,請太夫人勿用擔心云云。

後書,更像是遺書及對一生的總結,大致內容是說他史可法一生金戈鐵馬,誓死報效朝廷,與賊不共戴天...今於瓜洲一不能勝,二不能戰,便當於此地殉國以報陛下知遇之恩,更報恩師左公教誨之德。

“可法起家孤寒,用事十餘載,陛下從未識吾,然用吾爲陪京兵部,今若不竭忠死事,與國休慼,傷哉!”

留下兩封絕筆書後,史可法便不復與諸將、幕僚言,一襲蓑衣持寶劍,只要遊擊葉明水陪立,道:“賊若至,便以長刀加我脖頸,不可使吾落於賊手。”

又道:“吾死後,若有忠義之士,當葬吾於揚州梅花嶺上,北望。”

陸四這邊收到史可法回信後,知道他的良苦用心是斷難被史可法接受了,於是,咬牙便要下令總攻。

沒辦法,哪怕史可法死在瓜洲,南明換人主持大局,他也不能不打。

這時,那揚州進士鄭元勳卻給出了個主意,仍是勸降,但不是勸降史可法,而是勸降被困於渡口的明軍。

.........

實際上,淮明兩軍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對峙,兩軍陣前更是沒有什麼壕溝塹壕,就是明軍弄了些江邊蘆葦堆在渡口前方,然後又從船上弄了些木柵、拒木什麼的隨意部署了下。

雨是凌晨就下的,不大,卻一直沒停。

“防線”後的明軍披了蓑衣三五成羣的在風雨中坐着,一個個現在也是說不出的滋味來。

要說被困,江上就有海船可以接他們走。

要說不是被困,被人家困在渡口戰不得,走不得,算怎麼回事?

幾天下來,史公聲望再高,明軍上下也難免怨聲載道,就連軍官們也私下抱怨督師史公過於迂腐,拿將士性命不當一回事。更有言辭激烈的說史公不過是爲他一己之名聲,根本不在意官兵死活。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這也是還有吃喝,要是連吃喝都斷了,鬼知道這幫明軍中會不會有人冒出將史公綁了“獻賊”的想法。

儘管有蓑衣,可那細雨還是可着勁往脖子裡竄,各處明軍都是苦不堪言,彼此團在那說的最多的就是抱怨。

“行了,都少說幾句吧,沒見史公也在風雨中坐着嗎?”把總曹彥虎制止了部下們發牢騷,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嘆了一聲。

聽了這話,衆人也是沉默。

如果不是那位督師和大家一樣也是隻披蓑衣,不上海船,在這風雨中挨凍,怕人心早就散了。

突然,一個年輕的明軍將手中的火銃提了起來,拿出火摺子就開始吹。

旁邊人看了,不由罵道:“日嫩猴子,傻了巴雞的,你拿銃幹啥?這銃能打着?”

“賊人過來了!”

年輕人指着對面過來的幾個身影喊了一聲,仔細一瞧他那火銃藥室裡早浸了雨水,哪裡還能打着。

“過來就過來,礙你事了?還不把銃給我放下!”

曹彥虎撐起往蘆葦堆外瞧了眼,果然有幾個賊兵正在向他們所在摸來,但是對方手中並沒有拿兵器。

其他人也站了起來,但誰也沒拿武器,只是好奇的看着那幾個過來的賊兵。

一個年紀大些的兵還敲了那個傻不拉幾握着火銃的年輕人,罵了句:“你要是敢把銃放出來,我一刀劈了你!”

年輕的兵叫同伴這麼一說,嚇得把手中根本打不着的火銃往地上一扔。

過來的幾個賊兵看到探出腦袋朝他們張望的明軍,爲首的揮了揮手,也不說話直接帶人奔了過來,然後翻過蘆葦堆,絲毫不怕這些官兵會動手。

“哥幾個,抽菸不?”

爲首的賊兵年紀不小,一邊拍頭上的雨水,一邊從懷中摸出菸葉袋子。

“能整兩口。”

曹彥虎接過菸葉袋子捏了點往自己煙管裝了些,隨手跟人要了火摺子點上抽了起來。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其他人有抽菸的也都過來捏了,嘴裡還說着謝了,就這麼,過來的賊兵和官兵竟都蹲在那抽起煙來。

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七百二十九章 雄主焉能稱臣!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
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五十六章 寧死不降賊第七百四十七章 俺對不住大兄弟啊!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七百二十九章 雄主焉能稱臣!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本,挺有錢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三百七十章 線國安的困惑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明鎮北將軍許定國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下船,就打誰!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