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

種下希望的種子後,陸四在諸將、親兵的簇擁下翻身上了白馬,啓程前往北京“趕考”。

這一刻,大順監國闖王的內心無疑是澎湃的,也是豪邁的,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必將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他陸文宗的帶領下,華夏民族也必將重新站起來,高舉旗幟,開創屬於這個民族的再次輝煌!

胯下白馬原先的主人正是多爾袞,據說這匹千里馬是科爾沁人進獻給大清攝政王的,不過現在卻成了大順闖王的座騎。

騎在多爾袞曾經騎過的千里馬背上,意氣風發的陸四勒繮縱馬,向着百里外的北京城疾馳而去。

所到之處,莫不是萬歲的歡呼。

隨陸四前往北京的並非西路軍全部,而是高一功的第一軍、賀珍的第三軍,胡茂楨部騎兵,及若干漢軍、綠營降兵,連同黃昭部總兵力不到五萬人,當年李自成東征的本部兵馬卻有六萬。

這不是陸四狂妄自大,而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李自成東征時關外有滿洲虎視眈眈,爾今,滿洲已成過去,世間只有強順,再無東奴!

且大順在北京周圍的兵馬多達十數萬,除山東戰區的第一鎮、第二鎮兩個主力外,還有高傑的第六鎮、徐和尚的第八鎮,洪寶的炮鎮,以及陸四外甥李延宗從關外引來的第七鎮部分人馬,反正歸降的耿仲明部,不計裹挾的百姓,總兵力就多達十萬人。

加上陸四帶去的這五萬兵馬,大順在北京一帶就有十五萬軍隊,雖然戰鬥力可能不及當年多爾袞帶入關的八旗兵,但兵力卻是完全不差的。

如今北方能對大順構成威脅的存在幾乎可以說是零,關外雖有部分清軍殘餘據守盛京、遼陽,但關外同樣也有第七鎮在牽制這些清軍。

滿清的盟友漠南蒙古又被漠北喀爾喀部攻擊,根本不可能騰出手各部落舉族入關拯救已經實質滅亡的滿洲。

山西方面滿清任命的巡撫吳惟華已向大順投誠,願以太原城及其所能控制的地盤換取大順的接納,而山西境內其餘反清人馬雖衆,但都是烏合之衆,只有佔據大同自號大將軍的姜驤部稍微引人側目,可這位出了名的牆頭草將軍是不是願以所部三四萬人,對抗再次攻佔北京的十幾萬大順軍,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針對姜驤部的勸降已由陝西總督孟喬芳着手實施,太原城一旦易幟,大同方面肯定會做出明智選擇。

倘若姜驤冥頑不靈,陸四自當率軍親征解決這個山西最大的隱患,從而確保將正在西北之地席捲的大西軍扼制在黃河以西。

西軍出川時張獻忠號稱二十萬,然實際可戰之兵最多八萬人,即便其在西北收編收降大量清軍綠營及各地土匪,形成同大順爭奪北方的勢頭,可張獻忠真的想渡過黃河東征同大順再決雌雄,恐怕也不是他八大王想幹就能幹的。

首先,張獻忠得解決西邊糧食問題。

而糧食同樣也是陸四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北京一帶大順軍雲集十數萬人,每天吃喝消耗的糧草那可是嚇人的很,僅靠淮揚地區北輸及當地不多的糧食肯定維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入京之後陸四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建大順的中央政權、地方政權,恢復民生,安定百姓,讓已經殘破不堪的北方重新煥發生機,從而能夠爲大順政權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其次就是要着手“開源”。

“開源”有買與搶兩個手段。

從時間效力上講,搶無疑比買來得更快,所以怎麼搶,搶誰就成了當務之急。

搶的對象基本達成共識,一是南明朱家,二是漠南蒙古。

準確說是南明朱家的大米,漠南蒙古的牛羊。

那麼,陸四進京後,大順“對外”就要形成三個集團方向。

第一,是負責對南明朱家的集團;

第二,是負責防禦大西軍的集團;

第三,是出塞掃蕩漠南蒙古的集團。

主次關係上,陸四定下南明先,蒙古次,大西再次的順序。

在這個方案下,劉體純第二軍並新編忠貞營即刻趕至河南參與對清阿濟格集團的圍堵。

第二軍所轄的是第十一鎮辛思忠部、第十二鎮趙忠義部,兩鎮一支是原順軍西路軍的精銳,一支是以從山東西進的原淮軍旗牌、重甲擴充改編而來,戰鬥力較高。昨日攻堅之戰,兩鎮合計殲敵三千餘,傷亡一千餘。

第二軍提督劉體純接到的軍令是參與“圍堵”而不是“封堵”,表明圍殲清軍多爾袞集團後,大順的戰略態勢已經完全鋪開,整體形成了對清軍阿濟格集團的絕對優勢,所以現在就要加強局部對阿濟格集團的優勢,不僅要讓阿濟格不得北返,更要將其圍堵在南陽、荊襄地區。

只要河南兵團能夠阻住阿濟格北進,隨着滿洲“中央”覆滅消息的傳出,阿濟格集團很有可能會分崩離析,根本不必軍事解決。

爲此,劉體純攜帶了多爾袞首級。

這顆首級將是大順給阿濟格的大禮。

顧君恩分析阿濟格有兩個選擇。

首先排除阿濟格降順的可能,因爲隨着對多爾袞集團及北京滿洲中央的剿滅,阿濟格再傻也不可能把腦袋伸出讓大順砍。

那麼,在知道北方敗訊後,阿濟格要麼回師荊襄,據湖廣自立,要麼就是降明。

顧君恩認爲阿濟格據湖廣自立爲下策,因爲他麾下滿蒙漢八旗集團雖然兵馬衆多,但實際已是孤軍,處於大順同明朝勢力範圍中間,兩家都不可能容忍一支喪家之犬繼續盤臥中間。

而且,阿濟格麾下的漢軍如吳三桂、如尚可喜等都不可能再跟阿濟格一條道走到黑,很有可能清軍會發生一場內訌。

所以,顧君恩覺得阿濟格如果降明的話,倒不失爲上策,因爲南方明朝軍事實力很差,有一支滿洲人的精銳爲他們所用,明朝能笑得眼淚掉出來。

陸四覺得阿濟格那小子說不定還真能降明,不過要看阿濟格降哪個明瞭。他要是降南都的明,那可就是真瞎了眼。

不管阿濟格是自立還是降明,陸四首先要做的就是確保阿濟格再也回不了家。

因此,他將戰鬥力最高的第二軍派往河南,另外新降的滿蒙八旗忠貞營也一同調到河南戰場。

出發之前,忠貞營主帥原蒙八旗固山額真永安接到命令,立即統計所部滿蒙將士家眷名單。

忠貞營副將、原滿洲正白旗佐領圖勒慎將帶一支人馬前往北京,他們的動作要快,遲了的話就救不了人。

.......

北京城,所有的滿洲兵及其家眷都已從城中出來,順軍統帥陸廣遠卻沒有進城,而是繼續留在廣渠門外。

左潘安好奇大侄子怎麼不進城,正準備去問問,副帥鄭思華拉住他,低聲道:“少都督進城,名不正言不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二章 造反三要素第五百六十七章 順治以來第一稀罕事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一百零八章 奮勇殺敵者,千秋萬代!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公真是我的伯溫啊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二百零四章搶劫又叫捐輸(謝盟主無淚懶蟲小)第七百三十一章 八大王的真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二百三十二章 取我大刀來!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九百五十三章 我史督師也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三百二十五章 鷹視狼顧,國家大禍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一百五十九章 菩薩爹爹有鬼了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