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論功行賞 大塊吃肉

當初方大猷勸降耿仲明時,曾給其總兵、郡王、親王三條路。

也就是耿仲明按兵不動,大順滅清之後可爲總兵;佔據良鄉封堵多爾袞後路糧道可爲郡王;揮師攻破北京可爲親王。

從耿仲明實際表現來看(一部據良鄉,一部北上),獲封親王肯定是不夠的,因爲北京城並不是耿仲明拿下的,以耿部自身實力也不可能攻破北京。

但一個郡王卻是夠格的,因爲要不是耿仲明於多爾袞的背後來了這麼一下,陸四指揮的西路軍也不可能將多爾袞集團拖死在保定於良鄉之間的涿縣,繼而取得戰役勝利。

何況,耿仲明在滿清那邊就是懷順王,到了大順這邊縱是不再上一個臺階,保留原來的郡王待遇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陸四卻沒有履行諾言,不僅沒給耿仲明封王,甚至連國公都不給,只是封其爲侯——定義侯。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隨着大順的節節升高,陸四有必要增加大順爵位和官職的含金量。

從前滿清入關時,吏部問多爾袞如何安置前明降官,多爾袞手一揮說一律加一級任用。

原因是滿清人少,以小族臨大國,必須重用降官漢奸,否則何以立足?

怎麼才能讓降官喜出望外,感激涕零爲大清效命?

加官晉爵唄。

如今大順強勢,中國三分天下實力最大者,陸四卻不能學多爾袞只要來降的就一律加一級任用,反而傳諭政務院及吏政府那邊,今後不管明、西還是蒙古來降來歸者,非大功者不得加官,也一律降兩級任用。

如此做法,看上去好像大順有點拒人千里之外,但實際上卻能讓大順的官職變得更加正式,更加誘人。

因爲,大順最強。

當官的都是聰明人,他們會知道如何選擇。

大順這邊表現的越強勢,越正規,那些降官纔會趨之如騖。

給耿仲明一個侯爵,已經是難得了。

耿仲明只要不傻,看看十二位侯爵名單,就當知道自己能爲侯爵已是隆武皇帝隆恩浩蕩,對他刮目相看。

不然,以他懷順藩的實力,莫說侯爵了,連伯爵都不夠格。

四大國公、十二大侯爵以外,獲封伯爵的有賀珍、黃昭、郭嘯天、孫國富(草堰孫四)、麻天水(大團麻三)、楊祥、洪寶、李化鯨、李成棟、胡茂楨、李來亨、柏永馥、沈廷揚、程思華、代善、濟爾哈朗、郭登先、白鳴鶴等。

連同辛思忠、黨守素、牛萬才、藺養成、馬科、劉忠等人,計隆武朝共封伯爵二十四人。

伯爵“成份”上,農民起義出身的佔了三分之二,餘下三分之一是前明降將。

這二十四人中有兩位滿洲代表,即歸義伯代善、順義伯濟爾哈朗。

給這二位封伯,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以便能夠和平解決瀋陽、遼陽殘餘清軍,及分裂阿濟格麾下的滿洲八旗兵。

代善、濟爾哈朗已經分別給關外和阿濟格那邊寫信,希望他們能夠歸降大順。

關外那邊留守的是奴爾哈赤三子阿拜和多爾袞的親信何洛會,代善和濟爾哈朗的勸降應該會起作用,因爲如果阿拜同何洛會堅持抵抗,他們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城玉碎。

阿濟格那邊,孫武進遞來的消息說這位英親王同史可法接上了頭,陸四還挺欣賞阿濟格這麼果斷,所以傳諭阿濟格要效忠的大明弘光天子,務必要給英親王一個忠王封號。

拉來阿濟格是不用想了,拉一些滿蒙八旗兵過來是絕對有可能的。忠貞營這個榜樣在那,八旗的家眷也都在順軍手中,那些阿瑪、阿牟其們怎麼選,心中都有杆稱。

對吳三桂,因爲陳圓圓的緣故,陸四沒衝冠一怒把吳家給滅了門,現在也是按程序派人去勸降吳三桂。

平西王肯不肯來降,陸四無所謂。

尚可喜那邊,陸四卻是真的火了,已經傳諭將尚部家眷遷往臨清,並要人給尚可喜最後遞一次話——不降就殺人。

另外這次封的四大國公之外還有一位公爵,即歸順安樂公陸福臨,這位公爺又被稱爲國姓爺。

因爲就在前天,陸四剛剛頒諭賜福臨爲陸姓。

一是表示大順隆武天子對過去滿洲小國主的寬仁,二是名義上陸四現在就是福臨他爹。

因爲福臨他娘不久前在永壽宮受了大順龍恩。

後爹也是爹。

都跟娘過來當拖油瓶了,改繼父的姓不是很正常麼。

陸四他二伯家的陸小華子不就是這樣姓的陸。

而愛新覺羅及其它滿洲姓氏今後一律更改漢姓,有違者視爲謀逆。

“今則滿洲雖滅,但華夏尚不能成爲完全統一之國家,南有朱明,西有張西,北有蒙古,故大順成立之始便當致力於國家統一。統一之國家則不再有民族之分,蓋各族皆同化於我漢族,如此國民方可齊心建設世上最強大之國家。”

降官宋權奉命出使漠南蒙古在武英殿辭行前,陸四對他如此說道,這番話源頭出處是前世那位至死都在極力推翻五族共和說的國父。

大順的爵位體系基本照搬前明,即親王、郡王、國公、侯爵、伯爵五等。

此次封爵並無文臣,全部爲軍功封爵。

也可以理解爲陸四開始兌現自己的承諾——論功行賞,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同明朝一樣,陸四規定大順的爵位也分世襲與不世襲兩種。世與不世,以軍功大小而定,均給誥券。

即將封授的爵位暫以國公、侯爵爲世襲,伯爵一律不世襲,待視封爵之人今後作爲再行議定。

這是功臣封爵,宗親外戚這一塊,如前明封給宗室的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及奉國將軍等爵暫不授予,即使要封也得等統一江南以後。

按禮法,其實有兩人他是必須要封爵的,且至少得是郡王,這兩人就是陸四的大伯陸有才同二伯陸有富。

對此,陸四倒是可以封,但二位伯父同他爹弄出兩百多人進京的大場面,着實讓陸四哭笑不得,因此便想先壓下這兩位伯父的郡王爵位,要不然那兩位搖身一變成了王爺,恐怕給陸親要官的勁頭更足。

..........

作者注:1919年孫中山《三民主義》:“我國人自漢族推覆滿清政權、脫離異族羈厄之後,則以民族主義已達目的矣。更有無知妄作者,於革命成功之後,創爲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說。”

1921年3月6日,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本部特設駐粵辦事處的演說》:“自光復之後,就有世襲的官僚,頑固的舊黨,復辟的宗社黨,湊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

相關史料記載,五族共和一說初見滿洲大臣載澤和端方等《條陳化滿漢畛域辦法八條折》,後恆鈞、烏澤聲、穆都哩、裕端等滿洲留日學生鼓吹五族共和,以保滿洲。再內蒙古喀拉沁旗巴達爾胡倡導創辦《蒙文大同報》,宣揚“五族共和”。

此說於孫先生無關,孫先生一直抨擊此說,有感興趣者自行搜索。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一百四十二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二百八十章 豪格北撤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先取山東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四百八十章 想要北歸先得有糧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國無虜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司,給弟兄們留點種子吧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九百四十五章 但願宇內平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六百一十七章 兩宮東行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富貴只能搏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一百二十二章 打回老家去!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八十六章 下揚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