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

前明袁崇煥守寧遠時曾以棉被內置火藥點燃扔至城下殺敵,謂之“萬人敵”,此法對攻入城門洞的敵軍殺傷最大,因爲着火棉被燃燒之後會產生大量濃煙,致使門洞中的敵軍被活活薰(嗆)死,便是能夠跑出也是雙眼短時間內無法睜開視物,如此便容易被城中守軍射殺。

前年淮揚河工暴亂之時,有叛軍李士元部趁亂裹挾河工攻打淮安城,守城明軍便以此“萬人敵”成功遏制叛軍破城。

不過真正的“萬人敵”卻不是這種簡單的棉被火藥,而是在天啓七年出現的一種用泥製成的火器,其周圍留有小孔的空心圓球,晾乾後裝填火藥,並摻入有毒物質,整體以木框固定,很大。

敵軍攻城時,點燃引信,拋到城下,火焰會四面噴射,並不斷旋轉,燒灼敵軍,故而明軍稱其爲萬人敵,或叫燒夷彈。

一開始,城下的清軍多半以爲城上扔的是那種他們曾見識過的“萬人敵”,因爲看上去都是用棉被製成,但很快清軍便意識順賊扔下的絕不是萬人敵,而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厲害火器。

這火器,會爆炸!

有些“棉包”落在城下時引信還在燃燒,一些清軍看的明白,那玩意根本不是棉被,而是絲綢!

是一塊一尺見方大小,外面皆是絲綢包裹的東西。

這東西,清軍因爲沒見過叫不上名字,順軍則稱之爲“闖王包”。

因爲,此物正是由大順監國闖王陸文宗親手製成並試驗而成的。

雖然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及硬件設施,陸四根本沒辦法實現軍事科技的跨越性發展,但多多少少還是曉得一些製作簡單、取材方便的大殺器。

比如炸藥包。

絲綢包裹火藥的密閉性及爆炸後威力更強的小知識,陸四當然也掌握。

於是,爲了加強防禦能力以及攻擊能力,陸四特意抽了一下午時間叫侄孫陸義良去保定藩庫搬來兩卷絲綢,又從馬科部要來幾十斤藥子,開始試驗炸藥包。

可當天的試驗全部失敗,原因是這個時代的火藥是黑火藥,即便壓的很實,但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卻跟陸四想象的炸藥包差距甚遠。

根本都不用想別的,必須解決黑火藥爆炸性能不足的問題。

可陸四是知“粗”不知“精”,好比他知道馬克沁機槍,但要他製造出來,還不如給他一刀。

於是,不懂的陸四便開始翻書,想從書中尋找答案。

明末中國的火器技術並不落後於西方各國,很多製造方法甚至領先,只要肯用心找,總有答案可尋。

陸四首先翻的是《天工開物》,這是和《三國演義》一樣每天必壓在他枕頭下的寶書。這本書的作者已經被他的侄子陸廣遠派人從江西綁到揚州去了。

然而《天工開物》上樣樣都有,就是沒有提高火藥威力的法子。

正鬱悶着,陸四想到了他曾經給侄兒廣遠帶去的《武備志》,於是忙要侄孫陸義良去找此書。

翻了大半個保定城後,終於在一家滿門被殺的前明武舉家中找到了這本書。

翻開一頁頁的搜索,果然有發現。

這本書上說有一種火藥製成的辦法,即“制火藥,每料用硝五斤,黃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黃、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藥三斤,用好燒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內,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黃米大,或綠豆大,須入人手心然之不覺熱,方可。”

書中所說的法子讓陸四的腦海中一下映入四個字——“顆粒火藥”。

當時就拍了自家腦袋一巴掌,暗罵怎麼把這法子給忘了呢!

粉末狀火藥同顆粒狀火藥威力的區別在哪,兩世爲人的陸四當然瞭解,他自己沒時間鑽研,便叫侄孫陸義良埋頭研究起來。

最終,在武備志及對火藥製造比較精通的祖可法及軍中幾十個火藥匠人的幫助下,陸義良花了兩天時間製成了一批顆粒火藥。

再之後將這些曬得均勻如米粒大小的火藥裝入絲綢製成的藥包,壓實之後留一細孔塞入導火用的火繩,於保定南門外的河邊試驗。

結果,爆炸威力驚呆衆人。

陸義良的耳膜被震得幾天都聽不清四爺爺講的什麼話。

祖可法同那幫匠人也當場叫震得站不住,一個身材瘦弱的更是被震得連退幾步。

不過因爲馬科部的藥子不多緣故,最終只製成了85包,祖可法特請闖王賜名,陸四大手一揮:“我看就叫陸家包。”

爲什麼叫陸家包,因爲是他陸四想到的。

祖可法他們覺得不妥,最後諸將達成一致意見,此物必須叫“闖王包”,以顯闖王威名。

叫陸家包還是叫闖王包,陸四都沒有意見,只要這炸藥包能讓多爾袞清醒意識到他大順監國闖王的厲害就行。

因爲少,便寶貝,闖王包可以說是陸四的壓箱底,不到關鍵時候不使出來。

原本陸四也不打算現在就用,火炮專打滿洲人,這炸藥包就得專炸兩白旗。

是謂區別對待,爭取大多數。

可再一想,多爾袞那裡恐怕已經斷糧,強攻不下這位大清攝政王不可能再傻不愣登的繼續把真滿洲往不可能取勝的保定城下塞,其多半會立即撒丫子跑人趕回北京。

那麼,這闖王包就得用了。

陸四要在精神與肉體上都要重創清軍,讓他們如同前明軍隊一樣聞闖色變。

遠處多爾袞他們聽到的爆炸聲好像連綿不絕,實際陸四隻讓往城下丟了20個。

第一顆藥包是陸義良親自甩出城的,之所以是甩,乃因爲這藥包還有一根長長的繩子,以便投擲距離更遠。

陸義良的目標是那幫穿鐵甲的滿洲兵。

藥包在半空中飛出近二十丈,爾後在快落地時就發出“轟”的一聲,巨響中首當其衝的十幾個鑲紅旗的鐵頭子耳朵瞬間失聰,就是十幾丈外的其他清軍,也個個都如耳朵被鐵錘狠狠敲了下刺痛萬分,耳畔也滿是尖鳴嗡聲,讓人頭痛欲裂。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章 大名陸文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九百九十四章 坐地起價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七百四十章 萬歲沒了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三百二十一章 剃髮者,形同造反!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清平南王陸文宗第五百七十六章 阿濟格北返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九十一章 加價,加價,加價!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兵多保重第八百二十一章 孝兒接老爹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遊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六百六十五章 貝勒就值十兩銀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九百四十八章 王殺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六百六十七章 東果老格格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五百九十一章 老爺我還是要回來的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四十七章 世間再無洪亨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二百五十四章 殺我者無罪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望長安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心,都督家的龍氣接上了第六十五章 破局之法,唯攻揚州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襲孔有德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