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

馬三寶部損失很大,在邳州投降時其部有2600餘人,現在卻只剩1000出頭。

詹世勳、楊文啓二部明軍潰敗後,馬部剩下的降兵就自覺的清理戰場。他們先是搜尋活着的傷員,將淮軍連同他們自己的傷員擡出置於空地,由淮軍那邊的隨軍郎中給這些傷員上止血金創藥臨時包紮,天亮之後再擡上馬車送往後方邳州進一步治療。

明軍的傷員則隨意的擡到一處,任由他們在那哀呼慘叫。不過莫聽這幫明軍傷員叫的慘,但叫的越大聲越說明他們死不了,叫不出來的反而離死不遠。

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傷勢都是由刀矛造成,被刀砍的還好些,只要當場沒死的多半就是皮肉撕裂傷,及時止血包紮能活一半,最多也就是斷胳膊斷腿。

被長矛刺中的多數活不了,因爲矛頭刺的太深,九成胸腹部中矛的人內臟都會損壞,以現在的醫療條件根本救不了。

降兵們也是見得多了,所以在擡傷員時發現是矛傷且傷勢在肚腹部的,多半會直接補刀,無論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莫看這樣做很殘忍,實際對於受傷的卻是最好的“人道主義”。與其生不如死在那痛苦等侯死亡,感受生命的消逝,不如一刀了斷解脫的好。

傷員擡完便是搬屍,每具屍體都被這幫降兵挨個摸過,銀子銅錢包括值錢的東西都會被摸走。

不過淮軍這邊,降兵們不敢。

大家好 我們公衆 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 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 年末最後一次福利 請大家抓住機會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淮軍也無須降兵們去搜,戰前哨官會吩咐下面的什長將手下人身上的財物、重要物品統一上繳保管。

如果不幸陣亡,財物就會由活下來的人平均瓜分,其它重要物品則會專門寄回家屬,並實額發放撫卹。

士兵帶在身上的財物其實不多,淮軍大部分士卒都是淮揚本地人,在領取餉銀和賞賜後,他們總會將錢寄給自己的家人,身上只留一小部分。

淮揚以外的士卒,幾乎一半都沒有家,有家也在很遠的地方。沒有親人牽掛的他們餉銀大多花在了女人和吃喝上。不是這幫人沒心沒肺,而是他們真的不知道家人現在是否還活着,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

陣亡將士撫卹這一塊,在陸四的親自安排下,淮軍可以說是做到了這個時代最好。

老營那邊就有專門的撫卹機構,由陸四的大哥陸文亮負責,除了足額發放撫卹,在土地、子女、居住這一塊,也有對應的措施。

陸四當初在淮安城外亂葬崗就曾對淮軍說過,只要淮軍還在,陣亡犧牲將士的子子孫孫永受淮軍庇護。

這個庇護實際就是陸四給予追隨者的一個特權,用他前世的話講,這個特權就是使追隨者的後代在出生之後和普通百姓孩子就不在一條起跑線。

看起來,很不公平。

但,很公平。

因爲,這是人家父輩拿命換來的。

將心彼心,如果陸四拿腦袋替別人賣命,卻無法使自己的後人從中獲益,恐怕陸四也要反他孃的。

封妻廕子自古就是中國人最正的價值觀,沒有之一。

不能封妻廕子,也要讓家人過得好,這是最起碼的。

賣命必須有回報。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信仰。

陸四想要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他就必須尊重這個時代的信仰,並一絲不苟的去執行,去保障。

中國人骨子裡就是要爲兒孫謀福,誰也不願意兒孫再吃他所經歷的苦。

努力,拼命,爲兒孫謀福,沒有錯。

陸四不做違揹人性的事,他也知道這麼做不過不過是讓歷史重新來一次輪迴。

但顯然,現在考慮的不是這個。

兒孫自有兒孫福。

三百年必有王者出。

陸四,做好自己的就行。

每一個淮軍,無論是軍官還是普通士兵,都有一枚腰牌。軍官是鐵牌,士兵是木牌,上面只記錄三樣東西,姓名,籍貫,年齡。

徐和尚腳下放着四個大麻袋,裡面裝滿了腰牌。

第二旅傷亡很大,直接陣亡九百餘人,傷五百多,其中軍官17人,標統孫四負傷。

這麼大的傷亡,換句話說第二旅殘了,就算補充新兵,至少三個月,這個主力旅都得“閒置”。

陸四給出全力救治傷兵的指示,並讓陳不平就傷兵退役轉任縣鄉同淮安府尹鄭標、揚州府尹鄭元勳對接。

重度殘疾的則要在後方修建幾座專門的榮軍所,家人願意照顧的撥專款,家人若不願接收或不便照顧的則在榮軍所安置,根據傷員功績和職務享受超一檔待遇。

如正兵,享鄉公所專員待遇;如哨官,享三班待遇;如隊官,享縣令待遇。

快寅時,淮軍大規模搜山結束,前後一共抓獲了1300多明軍,繳獲戰馬1600餘匹,斃敵1300餘。

從傷亡數據來看,明淮雙方差不多一比一。

但從戰鬥性質來看,無疑是淮軍的一次大勝,毫無花頭的大勝。

柏永馥騎兵集團的覆沒爲淮軍全殲劉澤清集團創造了一個極有力的戰場條件。

可惜的是,到目前爲止沒有抓到柏永馥,不過陸四相信這傢伙肯定沒跑出雲龍山,所以命令第一鎮的第一旅立即封堵雲龍山北端,讓孫武進率旗牌隊封堵雲龍山南端,趙忠義的騎兵旅則分成數支天亮之後繼續搜索。

其餘各部暫時休整,竈鍋埋飯,天亮之後再向徐州進軍。

吩咐完這些沒多久,一個好消息傳來,劉澤清的侄女婿詹世勳被擒獲。

擒獲詹世勳的是其手下兩個親兵,這讓一直想要抓大魚的營官曹彥虎十分鬱悶。

因爲詹世勳如果是被曹彥虎的部下直接抓獲,那功勞肯定要算在他這營官頭上。可現在詹世勳是被自己手下綁住送來,雖說也記功,但卻大打折扣。

陸四一聽前頭捉了詹世勳當然高興,讓趕緊將詹世勳送過來準備問問劉澤清大營情況,沒想這個詹世勳見到他後竟說只要淮軍不殺他,他願意爲淮軍招降。

當然不是招降劉澤清,而是招降劉手下的將領。

詹世勳說了兩個人名,一個叫張國柱,一個叫張士儀。

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
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丟山東人的臉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順軍的反攻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五百五十四章 殺他個回馬槍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滿洲,不可冒犯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六百零七章 刀林 老將 榮譽第五百四十五章 總督需要體面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六百五十五章 國庫 皇室 女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三百四十三章 去去去,鳥的監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四十七章 造反還有搶先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大壽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六百五十三章 宮內廳 寇娘娘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四十五章 以陸四爲首的造反集團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侯爺不可糊塗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二百零四章外甥李延宗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韃子 孫秦檜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進商洛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的好阿瑪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順完了,大清也完了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九百二十八章 人民的意願第九百四十七章 荊襄會戰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殺咧,殺咧,殺咧!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動不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六百七十三章 陸親開道,閒人勿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