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

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同淮安城的這些幾乎沒有踏過省的民夫們相比,身爲知縣的羅吉英知道得顯然更多。

陸四“收留”了羅吉英,他不需要什麼牛金星、宋獻策,但他確實需要一些會寫字的。

一支軍隊,可不能都是文盲。

不說錢糧分派,物資調運,就說臨戰記功,總得有人拿筆給記一下。總不能你發黑豆,他發紅豆,作爲戰功證明吧。繳獲了多少錢財,也得有人算賬吧。

離了讀書人,事情還真不好辦。

無意中得知這個羅吉英竟是廣東人時,陸四有些驚訝,因爲這位羅知縣說話並不帶任何粵語成份,一口地道的官話。

明朝官話就是淮揚方言,在明朝的行政版圖內,鳳陽雖然有中都,有總督,但也屬於淮揚片區。

淮左,淮右。

此事說明不管哪朝哪代,想要當官,官方語言都得標準。

“且跟着我,打下揚州城後,你是去是留,自便。無事便在船上呆着,有事我會使人叫你。”

陸四可不信知縣老爺從他身上看出了王霸之氣,暫時也沒有同舊官僚“合流”的意思,因此絲毫沒有禮賢下士,表現出“我志在天下”的某種沒來由的豪氣,讓人知縣爲他這淮揚大賊效犬馬之勞的念頭。

就是你先幹,不幹了說一聲,滾蛋。

簡單,直接。

羅吉英點了點頭,並沒有在內心深處感受到某種失望。

他就是不想死在淮安城中,他很清楚官軍真的四面來圍淮軍這支賊寇,破城之後又真如北方那般行事,那他這個知縣就定死無疑。

殺人滅口。

他是孤身一人來淮安上任的,其妻兒仍在廣東老家,任職還不滿一年,尚未有時間在這淮安城納個小妾,因此倒也是說走就走,沒有任何牽絆。

明朝任官有一原則,就是本省人不得任本省官,因此淮揚地區的主官全是外省調來。

在運河碼頭,陸四叫來了那些願意隨他南下打揚州的河工首領們,讓各家出100人隨他行動,其餘人都上船跟漕隊走。

陸四給這些首領挑人的條件是能吃苦,不叫累,敢拼命。

“陸兄弟是看不起我們嗎?大夥能跟你來,便是敢豁出去的,真要是怕死,我們又何必跟着你?”

射陽湖蘇六覺得陸四這是看不起他們,表示他手下700人個個都符合條件,選都不用選。

其他人也有同感。

“你瞎叫乎什麼?陸兄弟讓咱們挑人肯定有用意,大夥既然願意跟陸兄弟走,就聽他的,哪這麼多廢話!...你是頭領還是陸兄弟是頭領?”

花襖男左潘安很是不滿蘇六對陸四權威的“質疑”,哼了一聲便從人羣中擠出去,不一會就帶着自己手下那100人過來了。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大兄弟,我這邊好了!”

說話間,左潘安朝蘇六鼻孔上天的哼了一聲,顯是說看見沒,這纔是服從命令該有的樣子。

蘇六沒敢說話,不是怕陸四,而是左潘安的樣子讓他渾身不得勁。

“我不是看不起大夥,只是兵貴神速,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寶應...”陸四解釋了一下,大意就是急行軍速下寶應的意思。耽擱越久,揚州那邊準備就越足。

衆人聽他這麼一說,立時明白過來,當下也不需多解釋,一個個都去挑了人來。連同首領在內,一共是800人,看着都是精壯的漢子。

陸四讓沒挑中的都上船跟漕隊走,又讓孫武進將制好的繃帶發給這些人,並教他們怎麼扎繃帶。

漕隊那邊在謝金生的主持下已經開始出發,一艘艘滿載糧食的漕船上坐滿了人,使得船幫子都快和水面平齊了。

中間有三條船上沒有坐人,糧袋也只有其它船上的一半,但上面卻各放了一門黑洞洞的大炮。

十幾個投降的福建兵臂上套有“炮隊”袖章,在新一營淮軍士卒的監視下,目無表情望着岸上正在打繃帶的“泥腿子”們。

程霖的風字營和廣遠的新二營都沒有上船,已經在隊官的組織下沿着河堤列好隊。

陸四這邊等800人弄好繃帶後,便準備下令出發,這時那個花襖男又一次問出讓他頭疼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左,什麼是右。

這個問題讓陸四有些無語,他發現好像大多數人的確不知道什麼是左,什麼是右,包括他的淮軍。

陸四拿風字營試驗過,當他叫風字營都舉手時,所有人都將手舉了起來。但等他讓再舉左手時,卻是稀稀拉拉。

至於什麼向左轉,向右轉這些陸四以爲的常識,在這些人當中根本行不通,你轉你的,我轉我的,亂七八糟,把陸四先是看得火冒三丈,然後漸漸麻木,最後甚至有想跳運河的念頭。

如果說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左右常識,那軍隊是怎麼訓練的?

左右這個概念並非不存在,人有左右手,朝中有左右丞相,軍中有左右將軍。可以說,是個人都知道左右。然而,事實是淮軍之中大多數人就是不知道左右。

可笑的事實讓陸四意識到必須儘快着手製定淮軍訓練制度,起碼要教會這些農民們最基本的常識。

眼下,只能先湊和着。

淮安離寶應縣城有一百多里路,輕裝前進,按每日步行40裡左右速度,得兩天後。如果是坐船走更慢,最少得三天。

讓各家首領各挑100人行動,便是要急行軍,以最快速度殺到寶應城下。

淮揚兩座府城都沒什麼兵馬,下面縣城更是沒兵。

陸四老家鹽城縣就沒有駐軍,只有新興場和西溪場兩個巡檢司。因此只要淮軍能快速抵達寶應縣城,破城根本沒有問題。

隨着陸四一聲令下,淮軍行動了,急行軍這個概念陸四也只是草草說了下,他以爲衆人都知道怎麼做,哪想落實下去後卻成了一個“快”字。

結果便是包括風字營、新二營在內所有人都撒腳窩子往南邊跑,起初跑得很快,把運河上的漕隊一下甩得老遠,沒一會隊伍就奔出去十幾裡,可隨後隊伍漸漸的就開始拉稀了。

越走越慢,有的人跑不動索性就不跑,往河堤邊樹下一坐,累得上氣不喘下氣。

本來還前後緊連的隊伍也鬆散一塌糊塗,一些地段後面的人離前面的人怕有一里地。

這時候要是有支官軍殺出來,那就是真正的棍打七寸了。

陸四能說什麼,只能說無組織,無紀律,無訓練,以及他太無知。

任重而道遠。

要將淮軍打造成強軍,可不是僅憑前世軍訓的幾個印象就能做到的。

爲了防止隊伍再拉稀下去,陸四隻能下令在清江埔稍作休息,然後把營官和首領們召過來,告訴他們接下來正常行軍。前後距離絕對不能超過半里,隊官必須和其隊行動,哨官也必須和其哨行動。

不如此調整的話,三千來人能拖成十幾里長的隊伍。

清江埔被亂軍洗劫過,鎮子裡的居民不見蹤影。

望着可以後蘇州園林相媲美的一些大宅正在冒煙,陸四心中有所觸動,爾後卻是吩咐孫武進帶一隊人將鎮子裡沒有燒燬的建築,管他是民居還是大戶的園林,統統焚燬。

他必須這麼做,因爲清江埔是淮右官軍渡過運河直達淮安城的必經之地。

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
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韃子終於來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明平淮(四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第六百一十五章 修羅八里鋪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右太祖 淮左都督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二人俱封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常寧郡主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得不進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賊,我替天下人殺你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五百七十三章 入關容易出關難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九十一章 幹了?幹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自己的債,自己還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上皇的春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順兩親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奸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該死的尼堪!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國借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三百零九章 祖先當得漢奸,我當不得?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左、潞右、其餘中間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二百七十八章 騙吃騙喝的高傑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脣亡齒寒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部院,我們冤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七十八章 亂世唯殺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紅顏,多薄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外還有一個家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