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

左良玉是不足慮,只要永昌皇帝御駕到湖北,那左良玉八成就要如從前一般狼狽逃竄。

可是怎麼拖住後面緊咬不放的韃子?

要是任由韃子就這麼在後面緊隨,便是趕走左良玉於局面也是無補。

隨李自成撤離西安的順軍連同家眷是有十多萬人,可能戰之兵不過三四萬人。前番一片石及在京畿左近的兩場大戰順軍精銳損失太大,御營親軍三堵牆消耗怠盡。

山西境內的順軍由於投降的明軍及士紳作亂,也損失了幾萬人,加上撤離西安導致軍心士氣嚴重低迷,莫說劉宗敏留下墊後,就是李自成親自墊後,恐怕還是難逃一敗。

接連的敗仗實際上已經讓順軍產生了“恐滿症”,就是李自成自己也是如此,否則不會在尚有優勢的情形下先棄太原,再於潼關未分勝負時倉促棄關,最後連都城西安都給棄了的。

昨天李自成同宋獻策商量最壞情況時,宋獻策給了三策。

上策當然是據襄陽抵禦清軍,如此對河南、山東屬大順兵馬還能指揮得動,並且可以在李過、高一功兵馬趕到後再組織一次反攻。

宋獻策認爲大順雖接連兵敗,但底子猶在,御營這邊有十萬兵馬,李、高那裡有五萬兵馬,河南連同荊襄也有十萬人馬,且千里外的山東還有屬大順的淮軍數萬人馬,故而若能集中這些兵馬還是能夠取得對滿洲人的優勢的。

也不必畢其功於一役,只要一場勝利,就能扭轉如今大順的頹勢。

中策是襄陽不能守的話,就將荊襄兵馬帶上順江東征南京,取江南之地在手,休生養息個幾年再與滿洲人一較高下。

下策是入蜀。

入蜀不但意味着大順同大西徹底決裂,也意味着大順恐怕再難逐鹿天下。

李自成當然不願意入蜀,他希望的是奪蜀,但他實是被清軍打怕了,對立足襄陽信心不足,因此倒是有意東征南都。

但不管是選哪策,前提都是要將後面的清軍擋住。

否則大順做任何決策,都不過是替滿洲人做了嫁衣。

“我們在河南境內還有王體中的三萬人,定南侯董學禮同河南節度呂弼周怎麼也能湊出兩萬人,不如叫他們整兵再戰。”

磁侯劉芳亮這話說的都沒多少底氣,王體中是順軍老兄弟,可那呂弼周同董學禮都是明朝降官降將,現在大順失勢,這二人是不是還願意給大順賣命,誰都沒底。

再說皇帝死守西安,河南將士用命,還有個盼頭,如今皇帝連都城都棄了,自個都在逃跑途中,又憑什麼叫人家去當這拖阻清軍的炮灰。

“洛陽有平南伯劉忠的萬餘兵,另外呂弼周說淮陰侯有一支兵馬在開封一帶,陛下可以下詔由呂弼周統一節制這幾路兵馬,不求他們能夠擊敗清軍,但能保住河南、南陽二府即可。”

宋獻策制定的撤離方案須經商州入河南府經南陽至荊襄,所以河南府同南陽府是絕不能有失的。

“王體中在懷慶打的不錯,殺了那個清軍任命的懷慶總兵金玉和,其部也是白旺的老底子,叫他頂一下應當沒有問題。”

王體中從前是跟袁宗第的,所以袁宗第比較瞭解這個老部下。王體中手下的將領王得仁還是袁宗第的鄰居。

李自成也不確定他現在是否還能指揮得動董學禮同呂弼周,不過有王體中在河南,董、呂二人就是有異心怕是也不敢輕舉妄動,便叫牛金星先擬旨派人發去。

風雪停後,李自成立命全軍啓程,生怕走得遲了再叫清軍追上。

大軍先是到了鄧州,後面追擊的清軍不知什麼原因暫停了追擊,使得順軍可以喘一口氣。

只是鄧州殘破,根本無法提供順軍需要的糧草,於是兩天後李自成又率部往商南方向行進。

路上曾有百姓攔道問永昌皇帝何時回來,李自成掩面不答。

至花園口時,河南節度使呂弼周卻是帶人來迎,這位原明朝的河南副使對李自成真的是忠心耿耿。

除了給御營將士帶來了一些糧草外,呂弼周也給軍心士氣極度低迷的大順軍帶來一個好消息——大順的淮陰侯在山東兩蹶名王,取得了殲敵上萬的大捷!

“自陛下東征以來,山東一役爲我大順罕見之大捷,滿洲親王豪格、恭順王孔有德被淮陰侯陣斬,傳首四方,凡我大順軍民聞之,無不鼓舞...”

呂弼周在知道山東大捷時,向來不喝酒的他可是喜的拉着幕僚連飲了幾杯,如今時隔一個多月說起此戰仍是眉飛色舞。

只是因爲河南戰局反覆的原因,呂弼周尚不知淮陰侯已經派人攜其奏疏尋找“中央”,稱淮軍即將全線反攻,請皇帝陛下及早部署。

“那淮揚子如此能戰?”

汝侯劉宗敏驚詫萬分,他在山海關領數萬精兵都不能撼動滿洲八旗半步,這個去年初方投大順的淮軍竟然能殲敵近萬,實是叫人難以想象。

“天不絕我大順!”

宋獻策亦是激動,淮軍于山東取得連殺清廷兩王之大捷,清廷必要將其重兵調回以防淮軍趁勝北進,如此中央這邊壓力自是大輕,說不定那清軍停止追擊就是因爲東線的變故。

只要清軍不死命追着御營不放,宋獻策認爲大可不必去荊襄,御營直接駐在南陽便可。

袁宗第、劉芳亮等順軍大將也是欣喜不已,人人喜色溢於言表。就連不問軍務的高皇后在聽說山東大捷後,還特地派侄孫李來亨過來問皇爺李自成那個淮陰侯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李來亨是李自成侄子李過的養子,李自成沒有兒子,所以李過這個侄子實際上就是他的繼承人,而李過也是無子,因此養子李來亨倒成了大順的“皇太孫”。

不過順軍中另有一人同李過一樣也具有繼承大順的資格,那就是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

但高皇后不喜歡這個小叔子。

山東捷報讓軍心士氣極爲低迷的御營將士連同老營家眷都是高興,人人都說該是大順轉運的時候了,那滿洲韃子哪能真的竊居中國。卻是不知陛下何時部署反攻。

只李自成卻是面色仍就不展,諸將不明所以,牛金星猜測一二,私下對顧君恩道:“陛下連戰連敗,如今更是連都城都給棄了,那淮陰侯卻于山東大勝滿洲人,如此豈不是顯得陛下不如淮陰侯?”

顧君恩是大順吏政府侍郎,文諭院院長,封齊侯,眼下也是六政府爲數不多沒有逃跑的大順中央高官。

前年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新順政權後,顧主張先取陝西作基地,再略定三邊,經山西攻取北京,被李自成採納。

聽牛金星這麼一說,顧君恩想到從前舊事,不無擔憂道:“如今局面,可不能再演羅汝才、袁時中舊事,否則怕是大順真的要分崩離析了。”

“那倒不會,淮陰侯于山東自領一軍,如今又有滿洲大敵,陛下豈會胡亂猜疑,只是心中有些許不甘而矣。”

牛金星還是很瞭解李自成的,他清楚陛下那裡真的是不舒服而矣。

李自成當然不會因爲所封淮陰侯於戰場上取得他沒有取得的勝利,就心生猜忌。

短暫感慨之後,山東大捷還是讓永昌皇帝振作起來,覺得事情還大有可爲,至少北方歸屬還有待再戰。

宋獻策提議派使前往山東改授陸文宗的淮陰侯爲一字淮侯,以激勵陸文宗率淮軍北上,而御營暫不前往荊襄,先至南陽府休整。河南董學禮、呂弼周、王體中、劉忠等部統一由中央指揮。

李自成同意,當下由牛金星擬旨遣使赴山東,按道理除了冊封外中央還得給出犒勞。

只是因狼狽撤離西安,李自成的“中央”沒有什麼金銀可犒勞淮軍將士,且陸文宗自投大順以來從未得大順任何錢糧供應,完全是自力更生。因此光是派人去給個封號就叫人家全軍北上,李自成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地道。

正苦惱時,皇后高夫人於丈夫說,那淮侯年輕有爲,又不曾婚嫁,不妨由他這大順永昌皇帝賜婚。

“賜婚?”

李自成一怔。

高皇后笑道:“我意將翠微嫁於陸文宗,這淮侯成了你女婿,還有什麼事不好說的。”

“這...”

李自成猶豫半天,嘀咕一句:“不知翠微肯否。”

這個翠微便是李自成唯一的女兒李翠微,其生母究竟是誰,軍中也是困惑。

有說是李自成第一任妻子韓金兒所生。只是那個韓金兒後來因與蓋虎通姦被李自成所殺,所以李自成便將女兒交給了高夫人撫養,對外說高夫人是其生母。

因爲膝下就這麼一個女兒,李自成待女兒甚好,改元永昌時便封翠微爲公主。

而這個李翠微頗得其父性子,自幼習武曾手刃賊將高梧,更難得的是習武之外又通才學,是個不可多得的女才子。

去年李自成在西安登基時,李翠微便寫了一曲《正宮·山漁燈犯·元宵》的曲子。

“燈如晝,人如蟻,總爲賞元宵,妝點出錦天繡地,抵多少鬧嚷嚷笙歌喧沸,試問取今夕是何夕......愛殺你,果傾城婉麗,害相思,經今日久,甫得效于飛。”

女兒的這首曲子就是不通文墨的李自成看了都說好。

只是,事關女兒終生幸福,又是獨女,李自成縱是皇帝也要先問問女兒的意思。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念皆在朕心中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后進京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順隆武帝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三百零七章 衍聖公,什麼公!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贖漢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東出了個陸文宗第四百七十二章 龍,龍,龍!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十二章 有刀有銃了不起?第二百二十八章 眼前的敵人是僞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史上獨一份的拒降書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遼王、秦王(大明三傑)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走就打你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謝盟主無淚懶蟲)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三百一十二章 世間從無聖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寶座 價高者得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督還等什麼!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八百一十六章 四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七十九章 闖軍南下 赤子之情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恥之徒!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們纔是正規軍!第八百零三章 大明威武,京營威武第三百七十三章 以人命換勝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