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

八大王言簡意賅,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你們罵老子是可以的,因爲的確是老子有錯在先,但你們罵過了,就不能再說老子我壞話了吧。那樣不地道的就不是老子,而是你們這幫小子。

至於順軍方面什麼拿錢糧、軍械換取大西退兵,不攻長安,張獻忠更是想都不想,甚至覺得這是傻子纔去考慮的事情。

道理很簡單,大西拿下了西安城,那城中的錢糧還不是立即改姓了張!

拿我老張家的東西換我老張拍屁股走人,世上哪有這渾賬道理?

要論心計,八大王把明朝耍得團團轉的時候,那陸家小子還不知在哪堆泥巴咧。

張國柱當然知道張獻忠不可能就此退兵,於是便將臨來西安前監國親手所寫的那封信取出。

此信表明大順此番議和是真心誠意,而非虛與委蛇。

“咦,陸家那小子倒知道稱朕一聲叔父咧,不錯不錯,尊卑有序,曉得些禮數。從他老丈人論起來,這聲叔父朕是受得坦當...”

張獻忠看過陸家小子的信後不無驚訝,因爲這小子真的是想向他求和,說什麼共同大敵未滅,順西便大動干戈,是什麼狗屁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兩家又是同根同源,倘因內訌而使明朝撿取便宜,對不起歷年死難將士云云...

不動聲色將信遞於一邊的義子劉文秀,張獻忠命人將張國柱先帶出去,說是議和之事茲事體大,他這個大西皇帝要和諸將好生商議。

待張國柱被帶下去後,後軍都督王自奇湊到劉文秀邊上共同看那陸家小子的信,之後不由“嘿”了一聲,道:“萬歲,看樣子西安城真虛的很,要不然也不會來向咱們求和。”

“當年朕打不過明軍,不也向明朝求了和麼,後來怎麼着,楊嗣昌那老兒不是被朕活活拖死了麼。”

張獻忠也嘿了一聲,看向義子陸文秀:“四小子,這陸家黃毛真要向朕稱臣,是饒他還是不饒他?”

劉文秀在大西軍四大王子中排第四,上面三位是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所以張獻忠平日就以“四小子”呼他。

“父皇,我以爲陸文宗不可能向我大西稱臣,這張國柱此來不過是爲了拖延時間,麻痹於我...”

劉文秀一針見血,大西現在是絕對不能同順軍議和的,因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順軍方面更不可能同大西議和,因爲他們剛剛佔領北京,殲滅了滿洲韃子,正是氣焰囂張不可一世之時,怎麼可能突然自降身價向大西稱臣呢。

所以,求和不過是個幌子,目的就是替可能正向西安趕來的順軍主力爭取時間。

張獻忠點了點頭,道:“這點鬼伎量朕玩得不比他陸家小子少,不過也好,他想糊弄朕,朕就陪他耍耍。”

如果武功縣已破,張獻忠才懶得陪順軍弄花樣,直接揮師打到西安就是。但現在有武功縣橫在往西安的必經之道上,而己方缺乏功城器械,三萬精銳騎兵就這麼被拖在小小武功縣,他就算對西安再是急火焚心,也得暫時壓壓性子等步軍主力上來。

當下便叫劉文秀替他同那張國柱裝模作樣談判,陸小子不是想以議和麻痹於他麼,這邊就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也把議和的架子拉出來,看雙方誰信誰。

劉文秀因聽黨孟安說陸文宗對張國柱十分重視,此人之前率領陸文宗的嫡系兵馬淮軍第五鎮在河南很有建樹,因此勸義父扣下張國柱,讓西安重新派人來談。

“弄這小家子氣做什麼?”

張獻忠哈哈一笑,不以爲然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老規矩,不能破。再者人家說的沒錯,咱西軍同他順軍都一個娘生的,就算打出屎來,也不至於連個使者都要殺,傳出去豈不顯得朕沒肚量嘛。”

這要是換了袁宗第、高一功、劉體純、李雙喜他們,張獻忠說不定真就給扣下了,因爲這幾個人同李過一樣都可以用作拉攏分裂陸順的棋子。但一個從前的明軍降將,便真有天大的本事,張獻忠也不放在眼裡。

見狀,劉文秀便也作罷,奉他父皇之命同王自奇去找張國柱,直接於對方道:“大順和大西同根同源不假,但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我大西已於成都建國改元,你家陸闖王若真願臣服我大西皇帝,可親來我大西御營...”

這個條件張國柱顯然沒法答應,一時面上有難色。

劉文秀退了一步,稱順軍若真想和大西重新結盟交好,便讓出西安,大西方面保證不再東進河南,與順軍以潼關爲界,東西各治。至於共同對付明朝,日後可以細談。

張國柱依舊面有難色,提出西安爲大順正式建國的西京,不能輕易讓給西軍,但可以承認已被西軍佔領的府縣爲西軍所有,另外可讓出延安、榆林等地,並向西軍提供糧草十萬石,銀三十萬。

“莫說這些虛的,延安、榆林等地我東府兵隨時可以攻取,你拿來做條件沒有道理...”

劉文秀也懶得和張國柱太多廢話,道:“你且回去同孟喬芳商量,我軍暫時先不動兵,不過最遲五日之後你方要給出正式答覆。”

張國柱答應下來,走時卻提出一個要求,便是請求西軍釋放被俘的興國公李過同鳳翔總兵白鳴鶴,以及西安總兵黨孟安。(西安方面此時不知黨孟安叛變)

劉文秀微哼一聲:“要放李過也可以,你們拿西安城來換。”

聞言,張國柱沉默,起身向劉、白二人抱拳行禮,離開西營。

隔日,西安方面派人快馬至西營,稱讓出西安城陝西總督孟喬芳和巡撫張國柱無法做主,須請示北京行營,請西軍再寬限幾日。待監國八百里加急批覆下來立時予以通告。

張獻忠渾不當回事,只叫劉文秀假意應付。又過一日,自鳳翔出發的西軍步軍主力終是趕至武功縣城。

未及休整,張獻忠就迫不及待下令攻打武功縣城。

與此同時,一支騎兵正於商洛山區疾奔,隊伍長達數十里,馬上騎士皆風塵僕僕,一人三馬,所有戰馬都是口中銜枚疾馳。

無論人馬,都不得歇。

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
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七百三十八章 父皇,你死的好慘!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西皇帝的下任人選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七百六十八章 動手之後不納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南保衛戰第四百一十章 山東戰區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濟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一章 大明要亡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五百六十九章 武英殿中稱皇帝第六百八十二章 聖武天王李自成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要對老夫做什麼?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零八章 奇襲北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有種的姑娘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斂財第五百零一章 死灰復燃的大順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六百章 天王不認賬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師會挨刀否?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四百零三章 你們要給我找個舅媽?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經考驗的逃跑將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二百八十七章 製造兩個明朝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三十七章 走投無路當流寇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一百六十四章 陸四的錯覺第二百七十四章 濟南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