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

南陽城,在僵侍了二十四天後,城內的滿蒙大兵發現城外的順軍不僅沒有退兵,反而源源不斷開來新的軍隊。

兩天後,城外順軍的營寨竟比之前足足多了一倍多。

顯然,至少數萬順軍有生力量趕到了南陽城,這讓南陽城變得岌岌可危。

然而這一切還沒有結束,因爲順軍正在修建更多的營寨,並且他們開始沿着南陽四城開挖壕溝,似乎想要將城中的滿蒙大兵圍死,不使一人走脫。

被吸血蟲病折磨的不成人樣的譚泰意識到這絕不是僅對南陽城的爭奪,而是順軍大舉南征。南陽不過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下一個目標必定是襄陽,直至遠方的南京城。

如果南陽得不到援軍,城中近萬滿蒙將士就再也無法替死難於北方的同胞報仇。

大清最後的種子也會在這遠離家鄉的異鄉滅亡怠盡。

南陽城裡的滿蒙大兵也被城外密密麻麻的順軍營寨嚇壞了,不少人都在猜測順軍還沒有發起總攻是在等侯火炮。而只要順軍發起總攻,南陽城是絕對守不住的。

很多將領找到病重中的譚泰,希望這位大清的一等公、明朝的河南總兵能夠立即放棄南陽城帶領他們突圍。

這麼做的結果有可能突圍成功,但代價卻是要丟棄城內那三千多染疫的士兵,同樣還會讓尾隨的順軍沒有任何阻擋的攻到襄陽。

一夜輾轉後,譚泰決意死守南陽城。

“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燕京丟了,遼東丟了,整個北方都丟了,難道我們八旗勇士真的要如狗一般在漢人的土地上繼續苟延殘喘嗎!”

“這裡,就是我譚泰的死地,這裡也是你們的死地!”

說話都痛苦的譚泰震住了想要突圍的愛鬆古和巴顏,這位同鰲拜一樣有着赫赫戰功的一等公在關鍵時候攏住了南陽城中的滿蒙大兵,告訴他們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也告訴他們英親王一定不會放棄他們。

一撥撥告急求援的快馬衝出了南陽城,可是前面五撥信使只成功跑出去了兩撥,其餘三撥都叫順軍給截住了。

而這三撥信使也沒能帶回援軍。

第六次去求援的都是譚泰的親兵,總共三人,都是身手了得。可是在衝出城後不久,一隊順軍騎兵就攆上了他們,一番交手,當場就叫順軍給殺了兩個,餘下一個卻是成功逃出,快馬加鞭往新野方向奔去。

城頭上,看到有一個信使成功突圍,滿蒙軍官都是鬆了口氣,不過很快就又氣悶起來。

甲喇額真塞愣額將刀鞘往城磚上一砸,憋屈的罵道:“幾天了,援軍早該來了,他們在哪裡!”

塞愣額邊上的遊擊巴顏聽了他這話,卻是顯得很平靜,道:“援軍什麼時候來,咱們做不了主,只能在這等着。你發再大的火,罵上天,這援軍就能被你罵來了?...消消火,還是琢磨着怎麼把城給守住吧。”

塞愣額聽了巴顏的話,心知他說的在理,悶頭不再吭聲。

“將軍來了!”

伴隨着腳步聲,譚泰被一衆親兵用擔架擡上了城頭。

幾天下來,這位大清的一等公眼眶變得更加凹陷,脖子卻變得更加腫大,棉被下的身子看上去也好像在水中泡了很多天的死屍。

艱難的睜開眼環顧了城頭上一衆滿蒙將校後,譚泰示意親兵將他擡到城垛邊扶他靠着垛口。

透過垛口,譚泰看到的是城外密密麻麻的連營,和那無數杆於風中飄動的旗幟,以及不時馳弋的順軍騎兵。

譚泰眼神有一點落寞,他想到當年隨太宗皇帝征戰錦州的一幕。

那時,大清的八旗將士也如這城外的順賊一般威風無比。

“大哥,不能坐以待斃,任由順賊把咱們圍死!”

譚泰的弟弟譚布也是滿洲悍將,當年清軍攻打錦州時,守將祖大壽以步兵出戰,譚泰衝堅力戰大敗明軍步兵,後再敗明軍騎兵,威震八旗。松山之戰時,明將曹變蛟悍勇衝擊太宗御旗,也是譚布領人誓死抵抗,這才讓太宗皇帝倖免於難。

一聽譚布想要出戰,巴顏頓時搖頭上前道:“賊兵是咱們的好幾倍,咱們又不是天兵天將,怎打得過?”

聽聞此言,譚布勃然大怒,衝巴顏怒道:“你是被漢人給嚇破膽了吧!”

“你!…”

巴顏火上心頭拉起衣服,指着那一個個傷口道:“我被漢人嚇破膽?你以爲我這身上的傷口,全是我自己拿刀捅的嗎!”

眼見着兩人就要吵起來,愛鬆古忙呵斥道:“胡鬧,在將軍面前吵什麼,是想被拖下去打軍棍嗎!”

譚布和巴顏聽了這話,都是不敢再吵。

譚泰有些微怒,城上這些將領都是當年南征北戰的滿洲勇士,可如今除了弟弟譚布還敢出城與賊兵一戰,其他人竟然都畏賊如虎,身上哪還有半點滿洲勇士的樣子。

這讓他很是失望,也很痛心。

將領是一支軍隊的骨幹核心,如果連將領都變得畏戰,這支軍隊還能打麼。

滿洲兒郎們不敢再戰,同順賊的仇恨還能去報嗎,大清還能東山再起嗎!

想到這兩年天翻地覆的變化,譚泰不禁在心中嘆了口氣,或許當年入關時鄭親王濟爾哈郎等人建議擄燕京財富退還遼東,坐觀漢人內亂的主張,未必就不對了。

如若當年八旗果斷從關內抽身,如今這關內同樣還是任由八旗勇士揉虐的踏馬之地!

哪怕九王不讓英王領大軍南下孤軍追擊李自成,這局面也不會像今天這般糟糕!

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九王同朝廷都已覆沒,還有什麼可悔可想的。

心中的憋悶讓譚泰呼吸有些急促,他不知道自己染的什麼病,但他知道他撐不了太久。

但他一定要撐住,撐到英王的援軍趕來,不然他對不住大清,對不住英王,對不住這城中的族人。

視線中,衆人腦後的辮子讓譚泰有些親切。

這是英王爲大夥極力爭來的、代表滿洲一族最後榮光的象徵。

頭可斷,辮絕不可剃!

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
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四初一,清軍十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入川 南北 女子封侯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三百六十三章 舅舅我要入主北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六百三十四章 李家皇后,朱家貴妃第五百零八章 高祖是誰,霸王又是誰!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西皇帝萬萬歲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七百一十二章 遼東總督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弟就不想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親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六百八十一章 監國乃繼統,非繼嗣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問太后一聲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一百八十章 成真龍的機率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五十章 順淮一家,共赴國難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三十一章 殺官兵 討公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六百一十章 陸四爺進京趕考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六百三十三章 追他們的贓第七百一十五章 炮擊沈陽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八百二十六章 歷代太祖,哪個不是如此!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六百一十一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八百二十章 天王首級第五百六十一章 陸四天王的三板斧第三百六十章 多爾袞害我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六百四十六章 闖王似好婦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命在我!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一十三章 冰與火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