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

請淮侯監國,是顧君恩早在尚可喜那裡知道李自成被害就有的念頭,因爲不如此做,大順便是羣龍無首,淮侯也無法理制轄諸軍,從而整合順軍力量對付清軍。一旦荊襄清軍及時北返,於順也好,於淮也好,都是災難。

直接勸進稱帝,顧君恩是不爲的,這是下策。

稱了帝,是順帝還是淮帝?

不過問題在於不管是稱帝還是監國,帝之子侄兄弟皆可,卻無女婿監國繼位的道理。

哪怕當年柴榮以郭威夫人內侄登基,其也是改姓爲郭的。

讓淮侯現在改姓,未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孟喬芳也提出這個疑慮,早在西安歸降時,這位陝西總督就對“名份”問題比較重視,並一直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畢竟,當時李自成這位皇帝尚在,也因李自成纔是大順皇帝,賀珍他們才遲遲不敢安心率部來歸。

“倫序不夠。”

孟喬芳搖了搖頭,這事當真棘手。

“事緩從恆,事急從權;事緩則圓,事急則亂。”

顧君恩卻認爲不必在意倫序,眼下能夠繼承李自成帝位的弟弟李自敬同侄子李過皆在西路軍,而在高皇后身邊的義侯張鼐乃是義子,比淮侯這個女婿更無繼承資格。

“都督有光復西安之功,又爲陛下女婿,更擁強兵十萬,且奉迎皇后,當此國難當頭,人心驚惶之時,都督不監國,何人能監國?...都督也不必自謙,綿侯他們是支持都督的。”

讓陸四沒有想到的是,顧君恩竟然與綿侯袁宗第、右武毅將軍田虎討論過監國之事,在其利害陳述下,袁宗第同田虎對淮侯這位駙馬監國並沒有異議。

這二位對當下局面也是看得最透,知道如果不能讓大順將士重新團結在一有力人選麾下,大順必會隨着陛下身死而滅亡。

于山東斬首上萬滿洲,據有魯地、淮揚,又光復西安的駙馬爺無論是功績還是實力,都當爲順軍諸將之首。

亂世之中,唯有強人才能領導羣雄。

雖然淮侯這位駙馬監國可能會讓大順的江山姓陸,但總比大順就此亡了要好吧。

田虎更認爲大順將士們不是不能打,而是陛下連續的錯誤決定讓將士們欲打不能,不斷的撤退逃跑一點點的瓦解了大順官兵的戰鬥力,也瓦解了他們抵抗滿洲人的決心意志。

淮侯雖是外姓駙馬,但進取之心比之當年的陛下還甚,如此英雄才值得他們追隨。

“皇后那裡?”

孟喬芳擔心高皇后不同意,怕這位高皇后想着將帝位交給李自敬或李過,而不是女婿。

其實就算是監國,明眼人都能知道將來真的爲陛下復了大仇,這大順也不可能再姓李了。

大順乃丈夫一生心血,高皇后這個李家的主事人能捨得將丈夫的“遺產”全交給外姓女婿?

“皇后不喜李自敬。”

顧君恩直接道明當下能與淮侯爭奪“遺產”的就是亳侯李過,李自敬那裡過不了高皇后這一關,而李過雖是親侄,但向無名利之心,只要淮侯能善待之,堅持與滿洲鬥爭,其必俯首聽命,絕不可能擁兵自立。

高一功那邊,只要高皇后同意淮侯監國,他這做兄弟難道還能違了姐姐不成。

至於李過、高一功所部十萬將士更是不必擔心,他們現在缺衣少糧,也無根據之地,只要淮侯能接引他們至西安,於將士們而言就是救命大恩,又有爲皇帝復仇的大義號召,十萬將士當重爲虎狼。

陸四端坐,對顧君恩勸他監國是深以爲然的。

事情走到這一步,他陸文宗必須“上位”。

大順的監國對大清的攝政,是監國勝還是攝政贏,全看上天了。

可高皇后肯不肯交出“遺產”,陸四也不確定,他不可能武力逼宮。真要強行從高皇后那裡索來李自成的玉璽,囚禁這位大順皇后,“假皇后號令諸侯”,李過、高一功那裡肯定會與他淮侯反目。即便不反目,西路軍這十萬人馬對他淮侯監國的命令也未必肯從。

所以,必須由高皇后出面主持大局,將大順的權力以禮法形式轉給女婿。

顧君恩說此事由他去向高皇后陳述利害,並稱高皇后乃女中豪傑,不是一般婦人,對局面如何決擇當有清楚意識。

孟喬芳說最好公主殿下也能前往勸說,這位高皇后雖不是公主殿下生母,但於禮制就是嫡母,現陛下不在,論親近,女兒與嫡母要勝過侄兒與嬸嬸。

陸四點頭同意,顧君恩是李自成的三大謀士之一,又是如今大順政權僅存的高官,說其是文官之首都能當之,由其若出面勸說高皇后,於禮於制都叫人挑不出毛病。

至於自家那位妻子是否肯打親情牌,幫丈夫“謀奪”孃家產業,陸四倒是不太確定。

畢竟這種事對於李家女兒而言,還是有些難以決奪的。

“事不宜遲,我馬上去見皇后,”

顧君恩必須早點將淮侯監國之事做成,要不然賀珍那裡一直拖下去,李過和高一功那十萬將士就沒法到西安。

沒有兵馬,拿什麼去堵荊襄的清軍。

陸四猶豫了下,起身朝顧君恩作輯一拜:“有勞先生了。”

“非爲都督,實爲國家。”

顧君恩言罷,便欲前往高皇后暫居之處,此時陸義良卻來報,說是義侯要見淮侯。

“義侯?”

顧君恩同孟喬芳彼此對視一眼,不知這位李自成的義子深夜前來所爲何事。

陸四朝侄孫道:“快請義侯!”

“侯爺,下官是不是避一避?”孟喬芳擔心他和顧君恩在這裡同淮侯議事,於義侯眼中有“密謀”之意,要叫高皇后知道怕是不妥。

“不必。”

陸四覺得讓張鼐看到顧君恩同孟喬芳在他這裡也是好事,起碼能讓這位義侯知道眼下大順文武心之所向。

張鼐很快過來,他不認識孟喬芳,但見顧君恩在,不由怔了一下,但旋即拱手對自己名義上的妹夫淮侯道:“阿孃要你過去。”

聞言,不待陸四開口,顧君恩已是緊張問道:“義侯,皇后召淮侯是?”

“阿孃說咱大順現在不能沒個當家的,淮侯是家裡人,有些事情得跟淮侯交待。”

張鼐說完,目光有些複雜的看着陸四,“阿孃說你替咱大順收復了西安城,得封王。”

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
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十二章 淮安保衛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女中豪傑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請牢記你的使命!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清要同大明一樣不成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四百八十三章 第三代闖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三百五十一章 你家的蛋,都碎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五百五十章 舅舅說的就是真理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五十章 淮字能滅清!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五十一章 幹淮安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六百零八章 狗奴才太精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朝要用新人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過岳父還打不過女婿?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四百五十九章 退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陸四天王以慫奪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五十八章 河南府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順妃第六百八十章 你們說說,我爹怎麼安排?第九十四章 侄死叔再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六百三十八章 招搖撞騙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淮海戰役第七百零七章 順西第一次交鋒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三百四十一章 光着膀子拎大刀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三百零四章 淮軍第六鎮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破滄州,不封刀第二百八十八章 都督,萬歲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和我家白門有一腿?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零二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四百六十章 以侯封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攝政王是否有愧!第九十章 進揚州,過大年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一百三十章 殺出個黎明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