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忍不住了,就打

“愛卿這是做什麼,國家的事,大小臣子皆可參議,大臣有道理便依大臣,小臣有道理便依小臣,爲何要逼朕?”

弘光可不傻,真要依了這幫大臣的,回頭那個孫武進就能把他弄死。就算姓孫的不弄他,江北那個姓陸的也要弄他。

“陛下這又是說的什麼話,大臣若無道理,豈能爲大臣?國家之大事若不依仗大臣,要大臣何用!”

高弘圖是萬曆三十八年的進士,資歷甚老。

其於天啓初年曾上書請求任用鄒元標、趙南星等東林黨人。不過後來其上書推薦屬吏時卻被時任吏部尚書的趙南星檢舉過失不用,高與東林黨人結下樑子,稱病回鄉。

天啓四年的時候,東林、齊、楚、宣、浙數黨互相詆誹,時爲司禮秉筆的魏忠賢急於根除黨爭,便召高弘圖出來擔任原職。進京之後的高大力攻擊趙南星,卻對魏忠賢所用的崔呈秀等人語刺,惹得魏忠賢不快,原擬其爲順天巡按不用,讓其閒住。

崇禎即位後,擬用高弘圖,其卻稱病不任。崇禎十五年,清軍攻打膠州,高曾出資數十萬兩守城,其家鉅富。也因出資助守之功,崇禎再次啓用閒置十餘年的高弘圖,先拜爲南京兵部右侍郎,再遷戶部尚書。

潞王登基後,高同禮部尚書王鐸一起入閣視事。

嚴格來說,高弘圖並非東林黨人,因爲他曾攻擊過趙南星。但他又是東林黨人,至少在外人眼裡,高與東林黨人關係甚密,東林有事都與其相商,江南士林更將其同史可法、姜曰廣並稱“南中三賢相”。

到底是不是東林黨人,於此間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高弘圖的資歷夠老,老到膽敢上前拽住天子質問。

東林諸公目睹此景,都是精神大振。

首輔史可法卻覺不妥,有心上前替皇帝解圍,兵部侍郎呂大器卻拉了他一把,低言道:“公勿動,公曾言以齊桓之伯也,聽管仲則治;聽易牙、開方則亂。今吾輩之所立者,豈其不惟是聽,而又何患焉?”

此話是當初是擁潞還是擁唐時,史可法自己與人說的,大意是潞王膽小懦弱,是個庸主,但正因是庸主才適合大臣擺佈。

如今這局面,不正是需要大臣擺佈麼。

若現在不擺佈,由得小臣喧譁,讓這幫無知之人擅議國家大事,他們這幫大臣以後如何還能主持國政。

“今日不壓小臣,黨爭之禍再起。”

東林黨人、吏部尚書張慎言也有意借這大朝會徹底壓制小臣,尤其是那幫北來順逆。

這幫北來順逆最近跳的太歡,同那京營統制孫武進來往密切,用屁股想也知道這幫失節之人慾依附武夫謀取權勢。

被衆大臣這麼一說,史可法又躊躇起來,遲遲拿不定主意。

那邊孫武進一看好傢伙,皇帝都叫白麪褂子拽起來了,急得就要上前“救駕”。

吏部考功司主事夏允彝卻悄悄拽住他,附耳道:“孫公不可輕動,以免落話柄。”

這個夏允彝孫武進本來是不認識的,但是都督陸四給他的密信中要其在弘光朝爲幾社成員謀取官職,其中就有這個夏允彝。而且都督更在信中流露出對夏允彝之子夏完淳的喜歡,說他日有機會要收爲義子。

都督的指示大於天!

孫武進趕緊辦理,於是在都督的紅顏知己寇白門女俠的穿針引線下見了幾社成員數次。

其中印象較深刻就是這個夏允彝同陳子龍,最後孫給陳子龍謀了兵科給事中一職,爲夏允彝謀了吏部考功司主事一職,二人官職雖低,權力卻大。

說起來,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暫,“真官“只作過福建長樂縣令,大約五年,後來因母喪丁憂。

北京淪陷後,夏允彝立即從家鄉啓程來到南都拜謁主政重臣史可法,欲商議恢復大計,可史可法對於只做過縣令的夏允彝並不重視,使夏纔不獲展,只能悶悶不樂還鄉。

未想,朝中卻有內侍前來相召,皇帝親自接見,並錄爲吏部考功司主事,這使得夏允彝對他的“伯樂”、京營統制孫武進將軍感激不盡。

而在對待北方滿洲人的態度上,幾社中人的態度完全一致——那就是必須抗清!

爲了抗清,幾社是最先在江南提出“聯寇抗虜”綱領的,不過因爲他們人微言輕,加之朝政把持在東林黨人手中,這個呼聲就顯得不那麼高。

但現在,卻是幾社中人一施抱負的機會。

這個機會,也是他們的伯樂孫武進將軍爲他們謀劃來的。

夏允彝不讓孫武進動的原因是孫畢竟是個武將,文官們爭得再兇也不過是大臣小臣的爭執,他這個武將摻和進來性質就變了。

一衆勳臣更是明智,一個個在邊上看好戲,沒一個上前摻和的。

“地官這是要逼迫陛下嗎!”

陳子龍見戶部尚書竟然拽着皇帝,義憤之下從朝班中衝出欲解救陛下。

“順也好,西也好,都是中國之人。自東敵逆節,兵帑不解幾三十年,中國虛耗,實爲禍本,方有先帝、先後之殉國!”

陳子龍一針見血,若非遼東建奴作亂,國家豈會連年加徵,以致流民起事,有今日之大順、大西,有今日之滿洲趁中國內亂大舉入關。

夏允彝也上前喝言,認爲如今大明寓宅東南,國家事力難支兩敵,而東敵所謂會師殺賊,爲我報仇,實屬蓄謀難測。

“當務之急,乃是團結中國內外軍民,共擊韃虜!!”

復社大才子陳名夏聞言也道當先聯絡江北淮軍,授以公侯之爵使之脫離李自成,如此便可再復江淮。

並提出俟明年冬春之間,出全楚之甲以入武關,令川漢之將聯絡莊浪甘寧之義旅,以江淮之義師北伐中原,或攻其脅,或拊其背,使敵當其一面,而我當其三面,不特逆賊可以一舉蕩滅,而大功不全出於敵,則中國之威靈震而和好可久矣。

“一派胡言!你們是想讓先帝死不瞑目嗎!”大學士王鐸聽了這幫小臣的熱血之言,氣得鬍子都顫了。

“國家的事情自有重臣處置,你們若想處置,且先成重臣再說。”入閣理事的姜曰廣冷哼一聲,不屑的望着夏允彝、陳子龍等。

南來官員高鬥先氣道:“是我等不知國事艱難,還是重臣都叫滿洲人嚇怕了?”

這話聽起來就刺耳了,於是又是一片爭執。

那邊高大鬍子還拽着皇帝,惹得皇帝幾次朝孫武進看,眼神似是在說這朝會是你要朕召集的,現在亂成這樣,你可不能不管...至少得讓他們把朕鬆開吧。

“媽啦個逼的,給我打!”

“打死了,我賠銀子!”

孫武進忍不住了,火星直冒,拳頭一揮帶頭就朝高弘圖等重臣撲去。

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
第九百五十四章 道觀無人矣?!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追,自己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好太后第五百五十三章 入關!入關!入關!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皇帝,大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九十一章 平川(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七百二十一章 雪白,血紅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爺復都城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十七章 河工苦 豬頭肉(謝盟主趙世極)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路部院也!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一百二十三章 跟我幹,吃香喝辣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七十二章 造反沒有回頭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軍抗清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面重甲第八百二十二章 太公好身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四百一十六章 永昌皇帝賜婚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一百七十章 龍虎鬥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爲大明齊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攝政皇父陸太爺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五百七十二章 馮銓的苦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四百三十七章 235對三條A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八十三章 大旗到第七百六十章 窮途末日東西二府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金萬金,有數就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洲大敗,指日可待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九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滿蒙集團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萬順軍奉監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進遼陽城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五百九十六章 多爾袞謀反,滿洲共誅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七十一章 造反就是造反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