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鳳瘦馬。

斷腸人,在河邊。

徐大綏惆悵的帶着二十萬兩銀子同千石糧食自己保重去了,他知道這大明是真的指望不上,要不然不會連太監都替賊人來當說客。

高歧鳳的話,他是聽進去的。

多個朋友多條路這話不假,大明真要亡,未必就不能學李棲鳳和胡尚友他們投順。

聽高歧鳳語氣,他徐大綏要是帶兵過去肯定要比李、胡二人強,因爲那兩人是被打的丟盔棄甲屬於投降;他過去則屬反正,又是帶兵投靠,性質和李胡不同待遇就不同。

只是,對方開出的防禦使價碼尚不能讓徐大綏動心,他是損失了兩千多士卒,可手底下還有七八千人,就憑這些兵馬徐大綏認爲與其投個李自成冊封的淮揚節度使,莫不如等一等,學昔日同僚董學禮一樣直接向李自成的大順中央投降,那樣就算混不上節度使總也能坐鎮一方,和那個姓陸的平分秋色。

只是,他現在去哪呢?

淮安沒法去了,人不能不守信,這要壞了規矩就是自個斷自個的後路;老窩臨淮地區又叫劉良佐個王八蛋攪得一塌糊塗,花馬劉手下有兩三萬人,自個打不過他,去了也受窩囊氣。去鳳陽的話,弄不好馬士英要追究譁營擅撤之罪,因此徐大綏思來想去索性奔了距此不遠的天長。

這是打着走一步是一步的算盤,李自成都打到京師了,再鐵了心跟大順爲敵,不是茅廁裡點燈——找死麼。

可惜,徐大綏不知道李自成新任的淮揚通會劉暴身上就有冊封他爲節度使的詔書,要知道的話肯定就地改編大順軍了。

........

最先發現臨淮兵異動的就是距離他們最近的金聲桓部,臨淮兵炸營突然金部險些受到波及,要不是金聲桓急令關閉營門,大小將領全部現身約束整頓部卒,恐怕也要跟着譁變。

等到金聲桓好不容易約束所部兵馬,再縱馬來探臨淮兵營時,營中除了百多個毫不知情且嚇的魂都沒了的夫子,哪還有什麼臨淮兵。

萬餘人馬就這麼散了個乾乾淨淨,金聲桓目瞪口呆,也顧不得弄清到底怎麼回事,趕緊派人將這個情況告知駐紮在淮安東、南二面的黃得功和朱紀,卻是沒告訴同他一塊圍西門的淮安總兵張鵬翼。

原因是二人結了樑子。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是張鵬翼部下有士兵是沐陽人,聽說金手下的參將何鳴駿把沐陽給屠了,那幫沐陽兵哪受得了,一窩蜂炸了起來操傢伙就要跟何鳴駿拼命。

結果顯然可見,這些幾個月前還是平民的沐陽兵根本不是金部的對手,近千人被殺。

張鵬翼自知打不過金聲桓只能吃了這啞巴虧,此後卻是金攻城他不攻,他攻城金不攻,雙方根本不肯協作,互相都想着對方倒黴,私底下小動作也是不斷,安東路振飛讓推官金澎過來協調幾次都沒用。

半個月前,從徐州南下的順軍猛攻宿州,宿州幾度告急,金聲桓想帶兵回援,卻擔心張鵬翼會趁他離開襲擊他留下的兵馬,只得叫中軍宋奎光帶2000兵回援宿州,自己留在淮安。

說是圍困賊人,倒不如說是提防張鵬翼。

這段時間,雙方還爲軍糧的事大打出手,雖然沒鬧大,但矛盾基本屬於不可調和。

要不是順軍猛攻他的後背,金部糧草全靠安東調度支應,金聲桓只怕早就領兵衝了張鵬翼。這次他故意不向張鵬翼通報臨淮兵炸營潰散,便是想讓張鵬翼吃個悶虧,或者說他想借刀殺人。

金聲桓認爲城內賊人發現臨淮兵炸營之後,肯定會趁機派兵偷襲城外明軍。他這邊嚴陣以待吃不了虧,毫不知情的張鵬翼則要吃大虧,真要叫賊人沖垮就與他金聲桓沒關係,安東部院無話可說。

結果卻讓金聲桓失望,不是張鵬翼知道了臨淮兵炸營提前做了準備,而是城中的賊人根本沒膽量出城偷襲。

.......

淮安城內,郭老四對他的鄰居、淮軍“盟主”餘淮書很是失望。

當日桃花塢立淮軍時,餘淮書因去聯絡揚州籍河工便將所帶一營交於郭老四統領,因此郭老四算是餘淮書的親信。這一點從他和秦五等人進入淮安城後便不太聽從陸四調遣就能看出。

只是,和王二先生、秦五等人支持餘淮書同安東直接談招安不同,郭老四打一開始就是反對北路軍獨自同官府談招安的。認爲即便要談招安,也得等南路軍的兄弟拿下揚州再說,那樣淮軍有淮揚兩座大城作爲籌碼,官府肯定要給出更多的好處才行。

可是急於要爲淮軍洗白,也爲自己洗白的餘淮書卻怕耽擱得久了,淮安會遭到明軍的大舉圍困,那時再談招安對淮軍不利,因此執意派人去安東。

北路軍的大部分首領都是短視之人,否則他們也不會留在淮安,所以一聽餘先生要爲他們向官府爭取收編當官兵,上下皆是欣喜若狂,哪有什麼反對意見。

眼見大夥都樂於招安,郭老四孤掌難鳴,便退了一步說派人去安東跟什麼部院談招安可以,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大意就是要做兩手準備,一邊談招安,一邊卻要做最壞的打算。城防該加固的要加固,人馬該操練的要操練,並堅決執行陸四兄弟走時交待的“堅壁清野”方針,確保官兵在淮安附近得不到任何糧草補給。如此,大傢伙在淮安城呆得也能心安。

餘淮書固是相信安東部院一定會爲河工主持公道,但也不可能真迂腐到不做最壞打算,因此對郭老四提出的加固城防,整訓人馬的做法還是支持的。但對“堅壁清野”卻是極力反對,說那樣做的話不僅會讓官府誤認他們真是反賊,也會讓淮安附近的百姓對淮軍生出敵意。

“陸四兄弟不是說過,淮安人不殺淮安人,既然如此,我們怎麼能去燒百姓的房子,搶他們的糧食?”

餘淮書是拿陸四的“矛”戳陸四的“盾”。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
第八百章 李定國歸順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鞭所指,便是大順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九百九十六章 合和店會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四子的戾氣越來越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陸四什麼意思?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二十章 殺人者,陸文宗第七百七十一章 一統天下勢已成第八百一十三章 監國歸京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清沒有懼敵的親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支兵不錯!第一百零六章 誰敢橫刀!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晚降者皆戮第七百二十八章 俺也有王者之象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八百一十四章 老農當宰相第三百三十四章 赤身陸文宗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八十二章 二王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九百五十一章 順承郡王兵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把油菜花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不能太狂第六百零四章 可怕的尼堪第四百四十九章 生同牀,死同穴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八百零一章 康王武安伯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英殿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六百七十二章 闖王會善待太后母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六百六十三章 王爺,上策是降明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二百章 爲國家死,雖死無憾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四百三十八章 都督,要哪個?第四百七十章 漢奸不漢奸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殺人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兒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四十四章 我他孃的就是陸文宗!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三桂之心,天地可昭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軍是陸文宗的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思三思再三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易步爲騎第三百二十八章 打破辮子兵不可敵的神話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五百二十一章 斷賊之勢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太爺,您老要當太上皇咧!第二百二十七章 淮陰侯第一百零三章 揚州三將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零九章 大順忠貞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安光復 天下長樂第一百六十章 陸家子,爲天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