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

“本侯自歸德千里急行,便是要證明心亭所言。”

和有本事的人說話,就是省事的很,孟喬芳一眼就能看出如今阿濟格部清軍面臨的困境,讓陸四對仍用他爲陝西總督的決定感到滿意。

“千里急行?歸德?”

孟喬芳一驚,視線一下落在地圖之上的河南歸德府,失聲道:“難道淮侯真是從歸德千里急行入陝?”

“不如此,怎麼能讓這阿濟格動彈不得!他阿濟格用兵如此迅速,竟敢孤軍攆着大順御營不放,真當我中國無人了嗎!”

陸四冷冷一笑,“成也速,敗也速,成敗皆速,本侯倒要看看這位滿洲的英親王還怎麼在河南圍下去!”

孟喬芳雙目微斂,他既已歸降,不管情願與否,都當助大順滅亡大清。

爾今局面,河南殘破,阿濟格大軍糧草供應全賴西安,如今西安被淮侯所佔,商洛糧道更是截斷,阿濟格想要全身而退只有兩個選擇,一在知道糧道被斷後立即從新野抽身退出南陽府北入河南府境,再入懷慶歸北直保定或山西。

二是孤注一擲集中重兵猛攻商洛,打回西安。

第一個選擇等於放棄前番好不容易贏來大好局面,第二個選擇則是還能保全西北之地。

但以阿濟格部嚴重缺糧的現實情況來看,這位英親王多半不會選第二條路,因爲商洛山區不利大軍展開,一旦攻堅不利,清軍主力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無糧可食,最後分崩離析的局面。

阿濟格所率大軍要是崩潰,滿清不崩也要自崩,說不定那蒙古八旗、漢軍八旗都要起來殺真滿洲以求自贖了。

所以,阿濟格多半選第一條路,必要時候拋棄部分漢軍降兵,還是能在元氣未傷的情況下退回懷慶一線,確保北直和山西的。

只是...

孟喬芳心中一動,如果阿濟格率清軍主力退到懷慶一線,這北方的局面恐怕立時就要變天。

因爲,滿洲席捲天下的大勢,不在了!

沒有了大勢,原先叛降滿洲的那幫明朝官吏又當如何作想?

人心動搖的情況下,不過區區數十萬人口,十幾萬可戰之兵的滿洲怎麼可能征服中國。

西北之地,他滿洲人肯定是再也不要想了。

似是看出孟喬芳在想什麼,陸四道:“正如本侯先前所言,滿洲一敗其族人少,二敗用兵太速,顧頭不顧尾,三敗根基太薄。不論阿濟格是否撤兵,這滿洲的根基都動搖了。”

說完,右手食指輕點遼東,“至少,這關外已經變天。”

心中也是可惜,那第七鎮李化鯨部實是雜牌部隊,響馬土匪居多,讓他們去關外燒殺搶掠可以,讓他們真正經營如前世東北野戰軍一般打下一番局面卻是不行。

不過再怎麼樣,這支烏合之衆也是攪得關外不寧,牽制了部分清軍。將來滅亡滿清後,一公二侯三伯的封賞,陸四是絕不吝嗇的。

至於阿濟格,無解。

殺了李自成,沒能殺李自成,他都無以爲繼。

陰暗心思中,陸四甚至希望他那老丈人能逃出生天跑去荊襄,因爲這會讓阿濟格越追越遠,到時將伏牛山區一堵,滿清的三分之二大軍就要被隔絕在南方了。

“如今局面改觀,本侯光復西安,於這陝甘之地卻要心亭多費心纔好,只要心亭肯用心助我,何愁那滿洲人不亡。”

陸四現在急需孟喬芳幫他招撫平定陝西地方及駐防綠營,至於其先前所說使人再次勸降唐通、白廣恩之輩,陸四認爲可以。這幫牆頭草行跡惡劣,但因同是明朝降將原因倒也抱團,且擁兵數萬,以陸四現在光復西安的這幾千人肯定是不可能對他們動武的,當下也只有安撫。

畢竟,與滿洲的大矛盾肯定要高於對這幫牆頭草的小矛盾。

“只要唐通、姜瓖等人不助滿洲人打我,即便不聽號令,也可容之,其地盤也皆可由他們領之。”

說完,陸四又補了一句,“或與他們直言,井水不犯河水。”

孟喬芳點了點頭,只是和年輕侯爺看法不同,他認爲唐通之輩在知道順軍重新奪回西安後肯定會對失了大勢的滿洲動搖,甚至會願意替大順重新攻打山西。

因爲,那幫人也想“贖罪”。

不過既然這位淮侯對唐通、姜瓖他們不抱多大“希望”,留給孟喬芳施展的機會就多了起來,真要能招得那幫降將,哪怕是其中一二人願意領軍替大順效勞,這功勞也是讓人刮目相看的。

陸四問孟喬芳可知年前從漢中南下的李過、高一功部下落。

孟喬芳說這支順軍西路軍現在多半已經入川。

“侯爺是想接引這支兵馬共同對付阿濟格,替陛下解圍?”孟喬芳說陛下二字的時候面色有些異樣,從前可是說慣了闖賊的。

陸四也不否認,明言他此次光復西安除了堵塞阿濟格的糧道外,就是爲了接引大順的這支西路軍。

孟喬芳微一沉吟,道:“若要接引這支兵馬,須先拿下漢中。”

“漢中?”

“漢中現爲降將賀珍等人所據...”

孟喬芳將賀珍等人降清並襲擊過大順西路軍的事情簡單說了。

陸四眉頭微皺。

孟喬芳見狀,卻道可以派人招降賀珍等人。並直言賀珍等順軍降將對滿洲並不忠心,堅持不肯剃髮,所以他這個陝西總督對賀珍等人早有猜忌,只因手頭無有兵馬可制才暫時容他們,並上奏清廷督令賀珍等人領軍入川攻打張獻忠,欲行一石二鳥之策。

陸四聽後眉頭頓舒,立時說道:“心亭可派人聯繫賀珍,告之西安光復,叫他們重新率部反正。”

想了想,搖搖頭,道:“還是本侯親自給賀珍他們寫一封信吧,只要他賀珍願意率部來歸,本侯可與他們於城外歃血盟誓,絕不追究前番叛降之罪,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陸四對賀珍還是有點印象的,這人先爲明將,降了李自成後成了順軍大將,後來又降滿清爲漢中總兵,可不久之後又反清,並稱李自成用過的“奉天倡義大將軍”號,以示繼承李自成的事業。於陝西抗清失利後轉戰多地,最後又與李過、高一功合兵,成了著名夔東十三家之一,並一直堅持到最後。

縱觀賀珍一生,雖有瑕疵,但不失爲一漢家英雄。

若能得賀珍來歸,便是憑添兩萬可用之兵,再能接引李過、高一功,陝西棋盤便全盤而活。

不想,那孟喬芳卻是一臉欲言又止的樣子。

陸四見狀,道:“本侯既用心亭,便是信任心亭,心亭心中但有所想,都可與本侯直言,勿要有什麼疑慮。”

“這...”

孟喬芳遲疑片刻,終道:“侯爺能代陛下?”

這位“留任”陝西總督的言外之意自是縱淮侯貴爲駙馬,怕也不能代李自成這位皇帝隨意赦免衆多降將的叛降之罪,所以賀珍他們憑什麼信你。

屋內靜了下來。

許久,方聽一年輕的聲音道:“陛下在,我爲半子。陛下不在,我爲萬歲。”

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七百二十九章 雄主焉能稱臣!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
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韃子?假韃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順不屠城,只屠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五百九十五章 攝政王要造反第六百四十五章 順太祖?順世宗?第四十八章 兩邊都不是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六百二十一章 英俊的尼堪第二百七十八章 孔有德不能走第二百零二章 陸爺真反賊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局面如何挽回?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順帝位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三百零一章 夫人得給咱面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賭品好,放手用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都不行第九百四十六章 四漢將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順監國的無情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六百一十八章 豫親王被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帶血的糧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闖賊,中國大旗也!第七百二十九章 雄主焉能稱臣!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九十八章 陸爺有令,都砍了第五百三十章 破北京,封親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敵要來了(謝盟主碧血劍)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二十章 悄悄的進寨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淮揚陸某,功在大順!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二百五十二章 淮軍頭上的刀第十章 最後的救贖第九百九十二章 史閣部又被擒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怕爲後起之秀所代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五百二十五章 多爾袞哪來的勇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驚詫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賊人在那裡!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三百零五章 滿洲大兵,仁義之師第四百二十章 人家說的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五十五章 下淮安 不封刀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七百五十一章 請典史出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爺英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十四章 漕運總督 巡撫淮揚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天下第一孝子也!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圍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強馬壯者,大順也!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的兵更強第一百零一章 那你有女兒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軍萬馬抓白袍第六百九十三章 四大國公 十二侯爺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要什麼給什麼第四百三十一章 喜迎中國大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敢殺我這盟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二百零五章不跟舅舅造反可惜了第一千章 湖廣平,天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