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國天子,菩薩也!

香河縣。

上萬名兩白旗被俘的滿洲男女老少被勒令挨城牆坐下,相互之間不準說話,不準擡頭,更不準走動。

每到飯點,就有被選出來擔任伕役的原漢人阿哈,挑着一桶桶的飯食到城牆挨個分發。

除了暫時沒有自由外,這些被俘的滿洲人相較幾天前的逃亡生活,已經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至少,他們一天能夠吃上兩頓熱食,也不用再在荒郊野外顛沛流離,晚上也能兩三個人發一條被子,不必被凍得半死。

京中傳來行營諭令,對被俘滿洲不問男女皆要確保其生命安全,各部不得私藏,更不得私分女眷,凡繳獲的財貨也一律加以收繳。

將士分賞待戰後由行營統一敘賞,在此之前有敢私吞、私藏、私分者,重則殺頭,輕則奪籍充役。

但與此同時,行營又令必須對被俘的滿洲兵丁進行相應的甄別。

首先是甄別出前明崇禎十七年以前入過關的,對這些滿洲兵丁,不管是青壯還是年老者,都將會被處死。

因爲北京方面認爲這些滿洲兵丁入關之後於中國犯下了極其嚴重的戰爭罪行,前後五次入關除被滿洲兵丁擄掠出關的數百萬漢人外,更有比這數量多得多的漢人被清軍野蠻殺害。

如此罪行,豈有不懲治之道理?

況,被俘非主動投誠,乃抗拒被捕,罪加一等,不加以懲治,豈非讓人笑中國無人!

行營諭令監國闖王明文:“今後內外六夷,敢執兵仗入中國者,滅其族,亡其種,毀其史,斷其根。”

至於崇禎十七年以前並沒有入關,或者於此後入關者,則不被追究戰爭罪行,但根據其在八旗從軍經歷,或罰爲苦役,或罰爲莊奴,或編入軍前聽用。

最好的莫過於釋爲自由民,但這部分滿洲人數量應當不會太多,畢竟滿洲除女人外全民皆兵。

又因滿洲十二歲以上男子皆隨軍征戰,故北京方面給出的年齡界限也是十二歲。

即十二歲以上都要受甄別並給予相應懲治,十二歲以下則可以被赦免。

除甄別滿洲普通將校軍士外,對被俘的愛新覺羅子弟也要重點清查,確保每一個紅帶子、黃帶子都不會漏網,爾後視其經歷進行相對應的處置。

在香河負責對兩白旗俘虜進行甄別的是耿仲明之子耿繼茂,及耿仲明的部將徐紹宗。

耿繼茂對甄別工作十分重視,幾乎從頭到尾都在親自監察,因爲他的父親耿仲明前天剛剛被監國闖王行諭訓斥,原因是耿部私藏了一百多滿洲兵隱瞞不報被人告發。

當初耿仲明之所以決定棄清歸順,給了多爾袞大軍後背嚴重一擊,原因同樣也是因爲他在軍中私藏了滿洲人勒令必須爲奴的漢族逃人。

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就是借耿仲明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舉旗反叛。

再者,這位前滿洲懷順王骨子裡對滿洲是不滿的,而對同爲漢人的大順,耿仲明還是敬服的。

於是,爲了將功贖罪,耿仲明這才特意讓其子耿繼茂負責對兩白旗的甄別,並要求千萬不能出錯。

另外,他軍中私藏的一百多滿洲兵也被他下令斬殺,首級都已快馬送京。

並向監國闖王上書自述錯誤,言辭懇切。

從上午開始,耿繼茂同徐紹宗已經甄別了近兩個時辰。

“汪善、覺羅、胡什布、他立、蘭柱、常壽...”

隨着一個個人名的念出,城牆下的滿洲人羣中都會有男人瞬間變色,然後在恐懼之中被順軍從人羣之中拖出。

大多數被唸到名字的男人不敢反抗,因爲不反抗是他一個人受到懲罰,反抗的話卻會讓他的家人都受到牽連。

也有少數滿洲男人在那驚恐大叫,年紀小的拉着自己的額娘、太太在那哭喊他不要被帶出去,然而這樣做的後果除了本人被立即施以暴力外,便是連累他的親人也捱打。

耿繼茂說用妻離子散來形容這些雙手沾滿漢人鮮血的滿洲男人被帶出來的場景,很是恰當。

徐紹宗卻說差之千里。

“妻離子散是受害者,加害者豈能用此形容?同我們漢人受到的苦難相比,闖王對這些滿洲人實是太過仁義了,要說闖王可真是這些滿洲人的活菩薩。”

耿繼貌細想覺得不錯,就是他這個懷順王世子不也被那些紅帶子不當人看麼。今天這事要由他耿繼茂來處置,恐怕香河城下定要屍堆如山。

城牆下的滿洲人羣泣聲不絕,因爲所有人都知道這些男人一旦被帶走,就基本不可能再回來。

不止一個滿洲老婦在那閉目誦經,不知是爲兒孫的報應懺悔,還是乞求上天能夠讓兒孫轉世不再爲作惡多端的滿洲劊子手。

耿繼茂似乎對甄別這個工作很有興趣,看到那一個個雙手沾染漢人鮮血的滿洲人或是嚇得尿了褲子,或是兩腿發抖連走路都不能而被士兵直接拖走,他就覺得很痛快。

“還有多少人?”

耿繼茂扭頭問身邊的徐紹宗,後者因爲堅守良鄉成功配合監國闖王堵死多爾袞大軍返京通道,行營已經任命其爲炮鎮旅帥,命其三天後回京前往炮鎮報到。

據說,監國闖王準備以軍中現有火炮爲基礎成立兩個炮兵鎮,一支將派往河南戰場,一支則有可能調到山西。

徐紹宗看了眼手中的名冊,道:“還有兩三百人吧。”

耿繼茂問:“都是入過關的?”

徐紹宗點了點頭,這份名單可是這些滿洲兵互相檢舉並驗證的,可以說百分百準確。

“那抓緊些吧。”

耿繼茂示意手下動作快些,吃飯前把這差事結束掉,然後還要甄別被俘的漢人阿哈和漢民,北京那邊要求將被俘的漢軍工匠都要集中送到京城,其餘漢人和阿哈很有可能會被打散發往各地屯田安置。

剩下的兩三百滿洲人很快就被一一帶走,耿繼茂又叫人準備將婦孺分批送往北京。

第一批送到北京的是兩千人,除了一百多嬰幼兒,其餘多是年輕女子。在被勒令起身集中時,這些女人們都嚇壞了,她們以爲順軍會同對待男人一樣對待她們,因此幾乎是同一時間這些女人就開始哭喊起來。

耿繼茂聽得頭大,正要讓人告訴這些女人不必擔心,大順軍不會殺害她們時,有幾十騎快馬趕到。

馬上的騎士看到前面的順軍將那麼多的女人往城外趕時,爲首的嚇壞了,趕緊高聲喊叫起來:“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務實爲民陸闖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八章 挑動運河天下反?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九百五十六章 湖南救湖北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北將軍 楊皇后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太后英明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毛沒毛,拉出來瞧瞧第二百六十三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關東大兵要亡了第九百三十一章 大臣束手,小臣無策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風雲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下人不如陸闖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跟陸某幹,給你封親王第七百四十九章 監國御令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式皮球前進戰術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帝豪邁歌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四百零六章 西線大潰敗第七百三十章 欲稱天子,先滅大西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孝兒來接阿孃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孔家無道,佃農起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六百零五章 順,大大的順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形勢,順軍獨大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七十六章 我只要錢,不要命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督開會真犯困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六百四十二章 滿洲少壯派第四百六十三章 打進京師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七百零八章 最後的宗室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七百四十五章 大西皇后改嫁第四百九十九章 玉石皆焚第七百六十九章 奉順王,奉順王!第二百零一章撐下去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三百四十五章 攝政王的驚怒第十五章 我有虎臣 江淮無憂第五百八十八章 漢官,國之根基也第四十六章 淮軍的誕生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一百一十六章 打不死人的利器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七百五十八章 統統滅殺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二十三章 風起運河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基賀禮第七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五十七章 監國三大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爲將,不可爲帥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一百五十八章 請諸位共殺韃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劫孔救淮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咱想招降翻山鷂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想當皇帝?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開明鄭親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馮學士逼宮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七百三十二章 長安當爲大西新京第三百章 好一個雄偉的少年侯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想當皇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