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

“知道了。”孫敬亭笑道:“你有天可汗名義之後,做這些事順手多了。不然封王封公的,我們哪有名義喲。”

“名。”張瀚也笑道:“華夏最重這個,有名有實相當要緊。我如果不是天可汗,只能維持舊稱,不好改制。現在好了,我可以分郡,賜爵,朝廷都不好說什麼。我是用蒙古人共主汗的名義來做這事,所謂的王公侯伯也只是蒙古人改了臺吉的名號而已。朝廷肯定會有所警惕,不過當我宣佈退隱的消息傳揚開,人們會同情我被迫退隱,叫文宣司做一些工作,把這事宣傳的廣一些,在北方的士大夫和百姓眼裡,我就會從一個野心勃勃的人變成一個受了委屈的功臣,要叫他們多宣揚一些我心情淡泊自甘退隱,編一些小故事,從我小時候就開始。你回青城之後,親自部署吧,和張永安,吳伯與他們開會研究。”

“文瀾你現在真的是個政客了。”

“這話可不是誇獎。”

“提到有名有實。”孫敬亭道:“地方和中樞你都有打算了吧?”

“當然,當然。”張瀚道:“分郡就是一次試驗。郡太守總攬一切,名稱無所謂,叫知府太守都可以,隨大家喜歡。不管叫知府還是太守,這一次名實相符,任職某郡的就是專制一方,當然主要是民政這一塊,軍務上是郡都尉,還有郡財務官,郡稅務官,郡治安官。我們就不要盡復古稱了,有些名字看起來一目瞭然,能叫百姓明白的官府纔是好的官府。”

“你這是把宋人收回來的地方權力,又還給地方了。”孫敬亭有些不安的道:“真的不擔心會尾大不掉嗎?”

“各司都有上級直抵中樞啊。”張瀚道:“算是雙重製,地方財務受郡守的管理,但也要向上層的財務司報告,直抵中樞的財務總司。如果與守則和規矩相悖,地方財務可以提請上層介入,如果是胡搞瞎鬧,上層財務或是治安又或是軍令司都可以中止地方郡守的做法,然後提前中樞最高的權力的那位裁決。”

“如果郡守貪污枉法,或是庸懦不堪任呢?你擔心士紳和宗族干涉地方政務,有一個強力的郡守會解決這個麻煩。但帶來的就是地方上政務人員的增多,郡守的權力過大,我還是有所擔心。”

“不必太擔心。軍務上郡都尉只負責地方防禦,治安官負責警察,各有上層和法度可依。如果高層的部門和地方郡守出現矛盾,最終就還得最高層來解決這種麻煩。軍務上來說,分地方駐守,其實也就是輜兵和戰兵兩種,戰兵不受地方節制,郡守和郡都尉能節制的只是輜兵。我相信隨着以後戰兵更專業化,並且完全用中央財政供給,將領也不受地方管轄,能掌握戰兵的郡守是不可能出現,並且想造反或自立的可能性也幾乎爲零。至於司法上有獨立的法官,不僅有郡法官,將來分縣還有縣法官,大區法官,法官不受郡守節制,司法是完全獨立的,只受上層審覈,司法部門將來會分爲好幾個,分爲立法,判決,日常治安管理等幾個方面,這樣地方官員會受到律法的制約,不要小瞧這個,這很重要。”

張瀚的設想是將來有專門的聽取民意和權衡考量的立法部門,完全由法學專家任職,不太需要專業官僚。

然後有專門的法官來執行法律,地方日常的治安則受地方官員的管理,但也要依據制定的法律。

從政務角度來說,強勢的地方官和充足的部門加上專業的人員,在治理上絕對比現在大明派去一個讀了三十年四書五經的新科進士要管用的多。所要考慮的就是地方官會不會尾大不掉,畢竟現在的交通和通行條件達不到二十世紀的水平,而現在的西方也是用郡守制度,事實證明也是被貴族所把持,會帶來相當多的腐敗和瓜分利益導致收益不入中樞的問題和麻煩。

而中國太大,張瀚儘可能會考慮到各方面的平衡,真正實施起來肯定會有反覆,需要不斷的調整和適應實際的情況。

“分郡之後早期還好辦。”孫敬亭道:“我擔心的是人口多了之後的郡縣,如果官吏盡出當地,會不會培養出新的士紳家族出來瓜分利益。”

“輿論的掌控很重要。”張瀚道:“一是法度,二是行政架構,三是教育,四是文宣。”

孫敬亭兩眼放光,兩手一合,讚道:“真是切中要點。以法度約束諸司,包括郡守。再用層級分明和職權劃分清楚的部門架構來確定責任,包括定期的考覈就是杜絕地方積弊的好辦法。三是加強教育,如果一個縣識字的人超過一半,士紳用輿論和生員的形象來把持要挾官府的土壤就不存在了。吏員一定要招考,就象是文瀾所說的,各部門用人第一要專精,第二要考覈,不僅入門要考,隔一段時間就得複覈,並且要考覈日常的業績。要把地方和中央的各司弄的如流水一樣,流水不腐嘛。”

孫敬亭又道:“這整個體系弄出來,我有點明白了。文瀾你一直說要恢復漢唐相國制度,看來是真的。因爲中樞和地方的這些政務大事,最終要彙總到中樞的肯定不少。用大明的內閣制或是我們現在的政務會議制度都不行。內閣制名實不符,閣老沒有絕對的法理上的權威,不管是爲了有效的管理中樞還是協調和壓制地方,中樞的宰相制都不可避免了。就是不太明白,是秦漢的相國制,還是唐宋的中書門下制。我猜想不會恢復元的中書省制度,宰相權力太大,雖然肯定會如大明那樣兵權始終要掌握住,但畢竟也是相當大的隱患。”

張瀚先是哈哈一笑,接着就是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孫敬亭。

孫敬亭被他看的有些發毛,怒道:“文瀾,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就是奇怪。”張瀚笑道:“孝徵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未來宰相的唯一人選,居然一點兒避嫌的意思也沒有。”

“唯一人選?”孫敬亭震驚道:“和記的人才我記得沒有匱乏到如此地步吧。”

“當然只有你。”張瀚有些無奈的道:“李遵路?他在軍中的人脈不行。不過這不是關鍵,宰相管理的軍務只涉及到行政角度的管理,問題不大。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在我們還在創業時期,我需要的是一個任勞任怨,能承受每天最少十小時以上工作時間的宰相。李遵路他怎麼會受這種苦,有這時間他早回自己府邸裡聽曲看戲,要麼就喝酒賞美人,他不會幹這個苦活。倒是十幾二十年後,他也就不到六十,那時候如果他願意,我會請他出來幹一任宰相……順便說一下,宰相任期只能五年,最多兩任,這也要和大明的非翰林不入內閣一樣,形成鐵一般的規矩。”

孫敬亭道:“這是怕宰相專權太久,時間太長了尾大不掉吧?要是這樣,一任五年就差不多了吧。”

“不行。”張瀚搖頭道:“一任五年時間太短,如果想要有涮新朝政之事,光佈局宣傳做前期準備就得一兩年,我不希望以後的宰相太急功近利,凡事慢慢來可能會做壞,急着做的事,則多半會壞事。”

“那孔至之怎麼樣?”

“孔至之會是你之後的人選,不可能在你之前。”張瀚微微一笑,說道:“還有常威,李東學,莫宗通他們,都是二十年後的宰相人選,現在不行。這開創的十年必定十分辛苦,這一兩年我會比較少過問具體的事務,我要挑一個能任事,敢任事,又在操守和品格上信的過,能力上也信的過的人選當這個相國,除了孝徵兄你之外,你倒是給我挑一個合適的人選出來?”

孫敬亭苦笑道:“你這麼一說,竟是叫我無言以對了。”

“本來就是你最合適。”張瀚理所當然的道:“你不僅是相國的最佳人選,將來也會是貴族評議院的議長的最佳人選。這個暫時不急,二十年後再說,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就任我們的宰相……現在還不能給這個名義,給蒙古大汗臺吉們王公的名義不算太犯忌,大明也封了順義王。但是給你們這些人正經的官職,那就容易被大明那邊拿出來宣揚利用,太犯忌了。我看,暫時名義不變,你還是軍令司的司掌,同時是政事會議的最高政事官,自此之後,凡諸司事務,以前需政事會議會商決斷的事情,你自行決斷就可以了。”

“對了。”張瀚又道:“當然我們要走程序,一會受降臺上,我會當衆宣佈這個消息,算是大拜相。另外受降的流程由你來主持,我就享受勝利的快感就行了。”

張瀚又正色道:“宰相制度,我們討論過多次,決定就以唐之宰相制度的變化,中書和尚書合爲一省,決策和執行就不必分開了,以後諸司司官就是你正式的部下。你要決策,發佈命令,督促實行,然後覈查上報。侍從司不歸你管,軍法,內情,軍情諸司也不歸你管。將來要成立管軍的樞密院,與軍令司對立,軍令司就是兵部,掌徵兵,退伍安置,兵籍軍政等事務,樞密院掌具體的日常管理,派將出徵,獎懲處罰和訓練,這樣的話,宰相有政權無兵權。樞密掌兵而不能控制軍伍,宿衛護兵,現在的特勤人員改稱爲護兵,以後就是禁軍,不歸樞密也不歸政事堂管,還是歸侍衛司管。這樣,在行政上我們基本上就釐清了,你施政的界限和權力,我們大體也可以弄清楚,有小的方面可以再調整,不必着急。”

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發段感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豁達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離開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週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
第一百八十章 仰攻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九百五十四章 閒棋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動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盟主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寇第一千五十五章 迎接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發段感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士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豁達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二百八十四章 諸生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五百四十七章 爭吵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具裝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風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百零八章 家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九百三十七章 對峙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告別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二百零一章 官袍第二百九十八章 茶館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戶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發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傳播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八百四十四 三汗第八百二十九章 立九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離開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五十八章 出堡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二十八 冰水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動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擊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週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