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週

洪承疇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比眼前這兩人早兩科,按當時的習慣理應稱一聲老前輩。從年齡和資歷來說,也是洪承疇要老的多。

畢竟相比剛至而立之年的盧象升,洪承疇的仕途可是要艱難的多了。

“但願如此……”

支持有限,盧象升卻也不是輕言放棄的人,口吻雖淡,卻也是透着說不出的從容自信。

王繼廉很是佩服,但還是感覺這個同年將來的前途未卜。

大明中樞的人也不是對未來全無考慮,很多人吃驚於和記在草原上做出來的驚人成就,但心裡又總是隱隱覺得和記與萬曆三大徵的楊應龍和哱拜沒有大的區別……很多人不願也不敢相信,和記真的有威脅到大明安危的實力。

所慮者就是初起兵時,邊境必定會有一批倒黴的官員將領,或死於和記之手,或是失地被大明朝廷逮捕,熊廷弼的下場,不可不慎。

現在這年頭,幹什麼疆臣?真的不如在京師安穩度日,緩慢上升,就算將來真的改天換地,京官一投降,照樣還是當官,何必這麼執着?

這些話都是誅心之語,以兩人的關係王繼廉是不會說出口來的,兩人的談話也因此變得泛泛而不得要領,又消磨了一刻鐘的時間,王繼廉起身笑道:“可是在年兄這裡耽擱太久了,弟要告辭了。”

盧象升不是喜歡敷衍和客套的人,當下道:“那年兄慢走,等下次返京,我們再見面細聊。”

王繼廉呵呵幾聲,心道下一次誰還來見你?

這一次也是上頭有大佬指示,看看王繼廉能不能用同年之誼打動盧象升,看看遼餉之外再加徵練餉,畢竟和記出現之後,朝廷應對上來說還算從容,可是威脅相當的大,不練出十萬精兵來恐怕皇帝心中難安。

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機會,如果抓住了會使大批人賺的盆滿鉢滿,可惜不僅皇帝否決,很多派往地方的官員也反對再次加徵。

從大部份人的反應來看,此時加徵的時機看來確實未到,王繼廉當然就不會再來拜訪,他和盧象升氣味不投,兩人不說相當冷淡,也是毫無親近感可言。

主客二人離開房間,穿過宜興會所的夾牆往前院,過了二門王繼廉就道:“年兄留步,不必再送了。”

大明官場自有一套規矩,盧象升是三品地方大員,與四品京官地位相當,王繼廉不過六品,沒有同年的關係最多送出門也就足夠了,有同年的關係,送到二門也就差不多了。

盧象升也不堅持,說道:“日後還要多請教。”

兩人互相拱手而揖,這時從會館大門外進來一個官員,急步而行,見到盧、王二人便叫着道:“你們還在這裡揖讓什麼,出大事了也不知道?”

“你還是這急腳貓的脾氣……”同是南方人,也同是天啓二年的進士,盧象升與文安之的交情就相當的好了。當下笑罵道:“好歹也是翰林檢討,怎麼還一點兒不改往日的這脾性。”

文安之的科名遠比盧象升要排名靠前,文字漂亮,詩詞歌賦都很來得,一筆好散文爲時人傳頌,論在文壇的地位可比盧象升要強的多。

現在雖然只是七品官,但翰林升官的途徑和普通官員不同,先爲庶吉士,然後授檢討,接下來熬資歷,等到轉任開坊,就是升官的金光大道。

翰林混的再差,最少也是四品京堂,一般來說,到侍郎或是入閣都有相當大的可能,論前途來說,盧象升的頂點是總督和六部,而文安之的頂點則是內閣。

文安之若時平時定和盧象升嘻笑幾句,此時卻是一臉緊張,接連擺手道:“兵部那邊剛有塘報過來,整個京城都轟動了,你們還不知道?”

盧象升道:“剛剛和王年兄談事情,一直沒有出門……出了何事?”

王繼廉也道:“適才從部裡出來還沒有什麼大事,這麼點時間就出事了,汝止兄切莫大言欺人。”

“幼玄兄你們總信吧,他也接到消息,寫了手書給我,邀我一同去議事。”

“啊!”盧象升很高興的道:“這一次返京一心想拜會幼玄兄,想着他平時著述太忙,不好去打擾,這一次倒是有機會了。”

所謂“幼玄兄”也是天啓二年進士中的最佼佼者黃道周,文名已經著於天下,被人譽爲儒家學宗。

這可不是輕易能得的稱號。

在整個大明都是以讀書人最爲貴重,從童生到秀才,再到舉人和進士,這是一條完美的鏈條,可能也有不通過科舉而名聞天下者,但到底不多。如王陽明,李贄,都是在體制之內又建立了自己的學問,前七子,後七子,沒有功名者也是極少。

簡單來說,沒有功名就無法令人真正的心悅臣服。

每隔三年,就是幾百個佼佼者從幾十萬讀書人中嶄露頭角。其都是最頂尖的讀書人,除了少數僥倖的是死背書和剿襲文字穿鑿附會得中,一般的進士都會有真材實學。經史子集詩詞歌賦都無不精通。

此事可是不分黨派只看學問的,東林黨和復社中有相當多的才子,這就不必多提了。就算閹黨之中的官員也是一樣有真材實學。

比如後來的內閣閣老王鐸,一筆字相當令人讚歎敬服,明末三大書法家,倪元潞,王鐸,還有一個就是黃道周。

而閹黨阮大鉞的戲曲編劇能力,也在明末是翹楚人物。

能在這些人尖子裡再成爲挑頭出尖的人物,那得有多大的才學,對儒學又得有多精通的造詣?

黃道周的學識已經爲明人所接受,與自創一派的劉宗周一樣都是儒學大宗師,被人稱爲“二週”。

其學識,書法,繪畫都爲時人所認可稱頌,這是大明幾十萬讀書人中精英的精英。可能後世的人瞧不起儒學宗師,但在當時的體系下,大家讀一樣的書,學一樣的學問,有人就能成爲最頂尖的存在,如果中國不僅是儒學,他們也一樣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黃道周中進士時已經快四十,年歲在這幾個進士中是最長的一個,也是在家著書講學,成名之後才赴京考試中的進士,並且成爲翰林,而且已經是修撰,前途比文安之還要看好的多,很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就開坊轉官,進入翰林升官的快車道。

由於年齡和學識,還有名聲和官職都是天啓二年進士中的佼佼者,黃道周當之無愧的也成爲了這一科進士的領軍人物。

盧象升外放升官黃道周肯定不會出力,但會有很多人看中這一科的實力,會有人提前下注,黃道周在朝,盧象升在地方,兩人算是這一科中最出色的,未來也會是領軍人物,有人會提前買好,這並不奇怪。

“說來說去還沒有說發生何事?”盧象升看着文安之,笑着道:“你是不是要等到幼玄兄的府上再說?”

三人等着盧象升的下人牽馬過來,官員是不能在街道上步行的,除非換上便服,王繼廉是坐轎來的,文安之也是騎馬過來,等盧象升的馬牽過來,三人可以一起出發。

“看我這腦子。”文安之在自己腦門上輕輕拍了幾下,接着正色道:“據遼鎮和東江塘報,有人在八月二十那晚突襲老奴在湯池的駐地,東江說是他們派的人乾的,本來朝中的人都說不可能……”

“對,我看過那塘報。”盧象升不客氣的道:“毛帥向來喜歡大言,什麼奴騎驚惶踐踏死萬人的話也編造過,突襲殺死老奴,我是定然不信的。”

“原本我也不信。”文安之道:“不過遼西塘報過來了,建虜已經正式發喪,老奴在八月二十那天是死了。而且那日確實有東江兵夜襲,後來可能逃走了,奴騎從四面八方派出萬人之多追殺,已經有不少追入寬甸六堡區域,遼南那裡也派出大股騎兵進剿,水師那邊也有塘報過來……”

這確實是件大事,並且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對東虜的戰事,和朝廷總的戰略佈局!

盧象升見馬牽過來了,顧不得耽擱,立刻翻身上馬,說道:“現在不必急着說,一會定然有不少人在幼玄兄的府上,我們到那邊再說!”

王繼廉也不敢耽擱了,如果努爾哈赤真的是在明軍的偷襲下被殺,這就說明東虜沒有想象的那樣強大,很可能會出現什麼不可測的變化,今天在黃道周家會議的定然是一時英傑人物,自己原本不太夠格參加,正好適逢其會,當然要趕緊趕過去爲好。

盧象升和文安之一前一後的趕到,黃道周已經站在二門前迎客了。

黃道周四十來許的年齡,看起來精神相當的好,面容清癯,身形偏瘦而矮小,膚色稍黑,這也是福建籍貫官員的典型相貌和氣質。

當時的士大夫都知道保養身體,很少有人縱情於酒色,加上營養比百姓要強的多,當時士大夫的平均壽命可是要比百姓和勳貴宗室都強的多,一個大臣侍奉幾朝君王可不是什麼爲難的事。

“幼玄兄。”盧象升拜揖躬身,說道:“這一次準備一兩天就出京赴任,事情太急且多,所以未曾來拜會……”

----------

新的一個月,明天是新的一週,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金冠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六百章 營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二百九十四章 訂貨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儲糧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憤怒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一百三十六章 虐殺第四十七章 黃榜第八百九十七章 暴怒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一千一十章 高興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金冠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三百九十六章 船貨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傳播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二百四十五章 浮木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八百七十章 基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天數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八百八十八章 趨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漢商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第六百章 營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百一十七章 佩特林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五百六十九章 體系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債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傷逝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東第二百零二章 新槍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七百六十四章 一步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一十三章 態度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九百四十三章 炮轟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吉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二百九十四章 訂貨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天妒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