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

“王爺在府沒有?”

“午後進宮去了。”

曹化淳下馬時問一個守着府門的王府太監,得到對方肯定的回答之後也鬆了口氣。

他知道信王的脾氣,交代自己辦事就一定想早點知道結果和得到回報,要是信王已經回府自己還沒有回來,必定會引起信王的不滿。

由於時間差不很多,曹化淳決定就在王府正門口等着。

“小皮猴兒。”守門的太監叫着一個小宦官,笑道:“又是娘娘派你出去?”

“是。”小宦官拎着個小包,笑着躬身道:“娘娘派我送到周太爺府上去。”

守門太監和曹化淳相視一笑,信王妃果然還真是把孃家看的很重,進府這幾個月,隔一陣就派個小宦官帶着一些東西送回去。

不外乎是信王賞的一些滋補品,還多半是天啓賞給信王,或是張皇后賞下來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銀耳和燕窩很難獲得,也沒有辦法用人工或工業化的手段來獲取,所以相當的昂貴。信王妃很少拿古董玉器一類的東西給孃家,一般都是滋補品或綢緞料子之類,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體己銀子拿出來給自己的父親貼補家用。

信王倒也是知道,並無不悅,還私下裡同信王妃說起此事,將來總要想辦法替丈人多弄一些莊園,使周家世代鐘鳴鼎食纔好。

說起這些事時,少年夫妻二人都很平淡和正常,在此時想富貴傳家,衣食無憂,多謀田產莊園是相當正常的事,就象幾百年後的夫妻討論哪裡的學區房更好一樣,都算是時代的常態。

信王妃周氏不會覺得叫丈夫替自己父親謀私不對,信王也不覺得叫妻子的外家過的好一些有什麼錯。

這麼龐大的帝國,供養天家和天家的親屬完全是正常與合理的,最少在信王等人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如此。

“去吧,不要誤了差事。”曹化淳也只是隨口一問,信王小夫妻倆感情很好,年輕,才貌相當,信王對妻子相當的滿意,這麼一點東西拿出去,算不得什麼。

周氏當然不是什麼名門千金大家閨秀,但大明皇家除了開國時諸皇子娶勳貴之女外,打仁宣之後就一直是和平民百姓聯姻,最多不會超過六品武職和七品文職,所以信王對周氏的家世也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再怎麼高貴的血脈,怎麼能和朱氏皇族相比?

倒是一旁的管事太監小聲嘀咕道:“周太爺聽說與和記來往甚密啊。”

曹化淳眼皮跳了跳,他當然也知道這事,周奎與和記的關係相當密切,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周家與和記住斜對面,周鐵口的卦攤就在和記對面,這關係不密切纔是相當奇怪的事情吧。

曹化淳做了一個手式,對另外幾人道:“這事最好不要和王爺說。”

信王夫妻感情很好,俗話說疏不間親,就象外臣很難離間君主和太監們的關係,他們這些閹人也很難在皇帝和后妃間做什麼手腳。

后妃的枕頭風一吹,上頭一怒,當場打死幾個宦官算什麼?

這是後宮的生態圈,太監比外臣可信,后妃又比太監重要的多,就算現在的客氏老太,也遠比諸多太監要被信任的多,魏忠賢能擊敗王安,成爲後宮最有權勢的太監,主要依靠的就是客氏,可以說,沒有客氏就沒有今天的魏忠賢。

一個客氏老太都這樣,太監們又怎麼敢和后妃鬥?

衆人對曹化淳的話都是會意,信王的脾氣,要是知道自己岳父與和記往來密切,準定會很不舒服,關鍵是現在還沒有什麼辦法解決和記,又不能因爲此事叫周氏傷心,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這些在信王身邊伺候的人。

天黑之前,衆人聽到喝道的“吃吃”聲響,都是精神一振,知道是信王從宮裡回來了。

自天啓六年之後,信王入宮的次數明顯增多了不少,天啓皇帝身體欠佳之後,更是加大了對皇弟的培養力度。

但這種加大力度的栽培用心良苦,只是收效相當不佳。

信王的這年齡,正是逆反期最厲害的時候,如果天啓是雄才大略的帝王,說不定信王會加以崇拜,對皇帝兄長的話能聽的進去。

可是大明外憂內困,天啓也不過勉力支撐,這使得少年心氣的信王對兄長着實有幾分瞧不起,如果信王沒有機會繼承大統,少年王爺倒也不會心態失衡,但皇兄遲遲沒有皇子,信王十幾歲了還在京師這樣的地方,心態早就扭曲變化。

信王視大明爲自己的責任,對兄長百般挑剔,對自己則抱以厚望。

幾十個穿淺黃袍子的宦官出現在人們眼簾,兩側是一些騎馬的錦衣衛官在護衛,信王的儀衛在京師也是相當的排場,大學士加在一起也比不過。

如果皇帝有皇子,信王早就會被文官們上書攆出京師去之國了,但皇帝遲遲無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投注在信王身上,視其爲未來的國君,不僅沒有人提起叫信王之國的話,在各種待遇排場上,也是越來越高擡信王幾分。

在這樣的儀衛開道之下,少量的路人已經早就閃避在一旁,天氣炎熱,信王坐的是通風極好的涼轎,王承恩等幾個信王最信任的王府宦官站在轎子兩側。

其後又是數十個護衛跟隨,在過百人的簇擁下,信王大轎一路擡到王府中門,上了臺階繞過儀門,到了二門附近才把轎子放下。

府門內外稍許混亂,很快也就平靜了下來。

十六歲的信王已經長成了相當健壯的青年模樣。

個頭不高不矮,皮膚很白,眼睛大而有神,鼻樑高挺,五官搭配的合理而協調。歷代皇帝未必會在意皇后的家世和長相,但一般生下皇子的可未必是皇后。

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都是由時爲太子的光宗皇帝與身邊的選侍所生,那都是挑選出來的頂尖的美人,不需要講德才,由於是側室,所以以相貌爲佳。

歷代都是如此,皇室的基因當然不差,在十幾歲的少年時還沒有被養尊處優酒色無度的生活摧毀掉身體和相貌,信王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俊美的美少年,英容挺拔,令人一看就產生不小的好感。

比起兄長天啓皇帝,信王最大的優勢還在於身體健康。

並不是民間的那種青年男子的壯實,信王還是有些偏瘦弱的,但在合理的健康的範圍之內。他的手也是纖細白皙,這也正常,這是一個連洗臉水都不會自己打的最頂級的貴族。

相比起乃兄天啓,信王只是一個正常的健康的貴族男子的樣子,精神體力都處於少年往青年過度時期,讓人想起松樹,茁壯挺拔。

信王的缺陷就是過於年輕,不過天啓皇帝怎麼也還能熬幾年的樣子,況且天啓即位時也只有十七歲,沒有幾年就掌握了大局,對信王朝臣們也寄予更大的期望,最少信王明顯的更有自制力,每天在王府學習讀書不綴,不管事情多忙都要讀書,對這樣的不是儲君的儲君,朝野上下都還算滿意。

天啓皇帝的身體不管如何,朝廷始終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儲君在。

不至於如宣德年間,年富力強的宣宗皇帝突然駕崩,說是生病,其實就是服用了有毒有丹藥暴斃而死。

當時的英宗皇帝才八歲,可想人心有多慌亂。

但大明還是挺了過來,並且沒有什麼大的混亂,到了神宗繼位時也是沖齡,內有李太后和馮保,外有張居正,國勢居然蒸蒸日上。

只有武宗崩逝時有過短暫的混亂期,當時的國家大政其實就是楊廷和一總掌之,包括迎立等諸事都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主導,但楊廷和代表的相權名不正言不順,十分的薄弱,世宗才十五歲,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帝王教育,但拿捏起朝廷最頂尖的那羣朝臣還是得心應手。因爲大明已經高度的集權,朝臣無所謂,首輔也無所謂,關鍵還是身居九重的皇帝是什麼樣的人。

信王對自己很有信心,同時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信王有信心,這就足夠了。

當信王下轎的時候,四周所有人都躬下身子,幾個得寵的有品級的太監站的最近,其餘穿淺黃或藍色袍服的宦官們站的稍遠一些。

信王穿着紅羅紗袍,繡四團龍,戴着紗制的翼善冠,天氣很熱,信王的鬢角明顯有汗跡,幾個持着大扇的宦官趕緊站在信王兩側,斜着揮動扇子,揮起縷縷清風。

“曹伴伴回來了?”

信王一眼就看到了躬身侍立的曹化淳,有些尖的下巴點了點,說道:“我要一碗酸梅湯飲子,涼的就好,不要冰鎮了。曹伴伴來。”

“是,王爺。”

曹化淳心中一陣慶幸,還好自己沒有偷懶跑去歇息,侍候眼前這位主子可真不是好乾的差事,需得時時刻刻的加以小心。

從二門入就是正殿所在,信王當然不會往正殿去。

也就是剛封王賜府時,信王有時候會到正殿坐坐,沒幾次也就無聊了。

碩大的銀安殿只有寶座和空蕩蕩的殿堂,也沒有羣臣環立,只有小貓兩三隻,議的事也無所謂,王府開銷用度自有長史和太監們負責,親王沒有之國以前是不會過問這些事的。其餘的軍國大事,當然也不能和這些人商議,後來每常見人說事,都是在正殿之後的信王寢殿一側的偏殿之中。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七章 決絕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七章 決絕第七百八十章 投效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零七章 密談第九百七十一章 眺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師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十一章 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六百四十二章 玉成第三百一十章 後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鴨羣第二百三十六章 放火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第一百零四章 獄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六百三十二章 學校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地利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六十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大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四百五十八章 潛伏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爾沁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七百九十章 變招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千一十一章 物資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輜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百八十三章 疲憊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