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奔走

到總督衙門時,王汝槐在側門下轎入內,同時派僕從去遞手本求見。

過了一刻鐘功夫,裡頭出來一個總督的幕友,遠遠拱手笑道:“不知道巡按大人有何要緊的事?馮公貪杯多喝了一些酒,現在已經歇息了。大人如果有話,可以令在下轉達,如果真的十分要緊的大事,那隻能將馮公推醒再說。”

王汝槐看看日頭,知道這個幕友純粹在放屁。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就喝醉了睡下了,明顯是推托之詞。

不過他對這個幕友也擺不起架子,總督和巡撫身邊的幕僚都是親信,而且都有功名,將來放出去就是舉薦爲官,不可以視爲下人僕役的,甚至幕友清貴,與主家分庭抗禮,主人須以師友之道待之,比起治下的官員還要更尊重幾分。

眼前這個幕友是舉人出身,並沒有選擇繼續考進士或大挑爲官,而是跟着總督到大同上任,圖一個邊功舉薦,將來少不得給他一個知縣名位,是以不僅不能以盛氣欺這幕友,反而要加幾分客氣……對武將,是不妨欺凌一下,對同爲文官的同僚,過於盛氣凌人,會引起輿論不滿,影響自己風評……

“既然如此,請上覆總督大人。”王汝槐道:“大事在即,請總督大人千萬留心。”

總督幕僚神色鄭重,身爲總督的心腹,他當然也知道所謂的大事到底是什麼事情,而如果真的發動,結果殊難預料,很可能弄到邊釁大開,和記大軍壓境,乃至破關而入……上次薊鎮的事已經傳揚開來了,朝廷針對和記的舉措無功而返,半途而廢,只能引爲笑談。不要說北方這樣,南方據說也有官員想查封商行,禁止和記車馬出入,禁止和記海船入江口,結果根本無人附議,情形比北方還要尷尬幾分,這種消息反饋回來,只會令人更加的氣沮而已……

現在如果真的發動,和記不可能再虛陳大兵於邊鎮,定然會真的大起兵戈,薊鎮頂不住,難道大同就頂的住?

雖然洪承疇和盧象升等人在不停的練兵,並且不斷的充實防禦,但朝廷錢糧有限,以這個幕僚私下與馮嘉會談起時討論的結果,朝廷要復振大同,不僅要調任大量的精明強幹的官員,對武將也得大換血,並且培養武將讀書明禮,知忠義,懂禮節,曉歷史,這樣方能與官員配合練成強兵。同時需要每年最少二百萬兩折色和二百萬石以上的糧食,這樣才能練出強兵十萬。

再加上要鑄炮和製造戰車,火銃,一年三百萬怕纔夠用。

加上榆林,甘肅,陝西,山西,宣府,這麼多軍鎮,一年三千萬兩才能維持百萬大軍的戰鬥力……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清季開國之後因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將明朝的士紳階層力量打的粉碎,國家用度比明季增長了很多。到康熙年間歲入超過三千萬兩白銀,這個收入是相當可觀的,而清廷不過養兵八十萬,二十多萬京營八旗和駐防八旗,加上少量的蒙古,和當年歸附的漢軍組成的綠營有五十餘萬,八十萬軍隊的開銷佔了清廷每年財政收入的八成左右,每年花銷在兩千萬以上,其中又以八旗獨佔大頭,綠營只是少數。

清朝的武備也是逐漸廢馳,從康熙年間八旗兵就不復當年之勇,可是由於重金養兵,其武備是在緩慢的下降之中,清乾隆中,仍以大軍開赴新疆,平定準部和回部叛亂,乾隆的十大武功有一多半是湊數,有幾個是打腫臉充胖子,但平定新疆之亂,絕對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戰功了。

數萬清軍以滿蒙兵爲主,萬里征途遠赴新疆,甚至以察哈爾各部丁口連家屬一直移駐新疆,數百年後還有察哈爾部蒙古人形成的自治縣,也是爲了維護西域疆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至於盡屠準部十餘萬人,也是使西域徹底穩定下來,回部也在屢次反叛後被徵平,其重金養兵,畢竟還是有效果的。

而大明帳面上的兵力數字是清廷的幾倍,以武備來說,則敗壞不堪,主要的原因還是受限於財政,以明初的財務體系來應對明末的複雜情況,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馮嘉會和他的幕僚倒不覺得以陽和到張家口的駐守會拿不下張瀚,他們擔心的是拿下張瀚之後的事情。

朝廷一直在整兵備戰,但有識之士無不認爲朝廷的準備還差的遠……按馮嘉會等人的看法,先把財稅收入從一年千萬不到漲到三千萬兩一年再說……不過就算真的有三千萬一年,以現在文恬武嬉的狀態,這銀子是否有用,也是難說的很。

由於信心不足,自然是對動手擒拿或斬殺張瀚之事敬謝不敏……馮嘉會根本不想沾邊。他已經是老邁之人,名聲也不壞,被魏閹逐出京城,在總督之位上等若養老而已。這般事情,不做不行,做出來風評大惡,盧象升是心憂國事,一心報國不計自己的譭譽清名,而主持其事的崔呈秀和霍維華之流,則多半是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勢,爲朝廷除一大害,便是赤裸裸的邀功之舉。而洪承疇則是趕鴨子上架,迫於無奈而已。

馮嘉會則凡事不管,特別是對王汝槐這樣與京中交接溝連,負責兩邊溝通的人,平時能不見就不見,這一次王汝槐突然上門,風色不對,當然是斷然拒絕……

王汝槐又好笑又好氣,出得門來,見總督大門口站班的兵丁斜摟長槍,站的歪歪斜斜不成體統,守門的兵都這麼散漫,督標營兵是什麼德性可想而知。馮嘉許不理軍政事務,凡事幾乎都交給傅宗龍和洪承疇和盧象升等人去打理——

“這悖時的老東西……”王汝槐內心熱切,不料先吃了一顆軟釘子,當下有些恨恨然,在側門口拜辭幕僚之後,也是忍不住有失風度的往身後啐了一口。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覺冷笑。

馮嘉會擔心的無非就是背黑鍋,但如果真的打起來,馮嘉會守土有責,真的出了大事,他這個總督也跑不掉……

“走,去陽和道衙門。”在總督衙門這裡碰壁也是王汝槐預料之中的事,但此行是非來不可,馮嘉會可以躲,他王汝槐是怎麼也要來的。

兩個衙門相隔不遠,不過盧象升並不在衙門,他就在剛剛經過的大校場裡,王汝槐又只得繼續往那邊趕。

到了大校場,守門兵知道是巡按來了,跪下行禮,同時有人飛奔報信。

過一會兒,一個坐營官按着腰刀跑過來,躬身請王汝槐下了轎,將他往校場的官廳去引。

這時正好訓練的馬步軍都在休養,一些馬軍在給戰馬喂豆料,所有人都盤腿坐在地上休息,天氣很冷,背陰處還有很多積雪,不過所有的軍士都是汗流浹背的樣子,看樣子確實操練較爲辛苦。

王汝槐知道這樣的大操練是三天一次,而每日還有小型的操練,比這個輕鬆。

按太祖成法是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現在盧象升的操練比太祖成法還要更嚴格的多。這也是與和記商團軍學習之後,加上正視現實之後的結果,按商團軍的練法,每天都是超出這種程度的操練,按大明邊軍的待遇和伙食標準,就算軍伍不逃亡,恐怕幾個月練下來,將士們也疲憊不堪,連刀槍也要拿不住了。

遠方的伙房方向傳來飯菜香氣,王汝槐知道盧象升從不克扣飯食銀子,對部下官吏管束也很嚴格,將士們每天都有足夠的雜糧窩頭,還有鹹菜,隔十天能吃一次肉,這樣的待遇已經相當不錯,能叫不少農家子弟出身的將士滿意了。

多半的人穿着紅色鴛鴦戰襖,少數的將士穿着青色襖服,頭上戴折上巾,這是薊鎮那邊將士的打扮,也是逐漸傳到宣大這邊來了。

大半的將士手握鐵槍,這是最爲常見和低價的武器,少數將士則手持刀牌,長刀銳利耀眼,看起來鋒銳異常,不過王汝槐知道這是和記的出品,現在和記鐵器已經搶佔了整個北方市場,小規模的高爐和鐵器作坊由於不賺錢紛紛倒閉和轉做別的買賣,和記掌握的靈丘礦和遵化礦出產的鐵材佔了九成以上的市場,和記的鐵器也差不多是這個市場份額。不管是兵器還是家常用的鐵器,或是農田裡用的農具,多半都是和記出產,想買別的也無處去買。若是自己鑄造鍛打,鐵材也一樣是和記的,除非再自己去開礦。

而大明礦場允許私人開礦已經超過百年,官府也不能言而無信,除非是爆發戰事,朝廷強徵兩地鐵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北方鐵礦出產早就完蛋,在和記崛起之前是朝廷是多用閩鐵,還是嘉靖年間北方的鐵礦出產和鐵器就完全不夠使用,只能依賴南鐵北上,現在和記把市場佔下來,哪怕是盧象升練兵,也只能從和記手裡購買生鐵精鐵和兵器……

王汝槐卻覺得有些好笑,不禁在想:如果張文瀾知道是自己賣出去的兵器被人拿着來抓捕自己,甚至一刀臨頭,到時候不知道是何想法?

帶着這種愉快的想法,王汝槐步履輕快而從容,很快抵達官廳門外。

盧象升已經在門外等着,其穿着四品文官的補服,大紅官袍在北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着,顯得有些過於寬大……而盧象升本人也是過於黑瘦,整個人套在官袍裡已經有撐不住的感覺。

數月之前,盧象升還是風神俊郎面容白皙,身量適中氣質儒雅的南人士大夫的形象,纔在陽和幾個月已經宛若北地農人,變化之大,令人心生感慨。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九百章 後退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退卻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五十章 綁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章 各司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行糧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五百四十一 詔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憂慮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部門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九百章 後退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九百一十九章 穿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器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七十三章 靈丘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跳躍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四百零九章 蹊徑第二十七章 收糧第六百三十九章 牧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二十六章 騾馬行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銀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八十四章 礦工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三百七十三章 長槍第二百五十四章 關卡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飯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觀星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三百七十五章 背影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退卻第三百零四章 不疑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一千六十七章 雨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發泄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五十章 綁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理由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八百零三章 書房第二百章 各司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戰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七十八章 點化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八百一十六章 揖盜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