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

茅元儀的文才其實相當出衆,在孫承宗身邊也是繪聲繪色的記錄了很多東西,比如柳河之敗的細節,還有和王在晉互噴的記錄,後人都在茅元儀的記錄裡看到經過和細節。但根據多方推導,茅元儀的細節裡有很多不盡不實的地方,和周文鬱一樣,兩人都記錄了相當多的大事,成爲後世研究晚明史的重要資料來源。

不過也正和史家公認的一樣,茅元儀的筆記多少還只是曲筆,周文鬱的記錄就幾乎有很多是純粹的胡說八道,簡直就是搞小說創作了。

“閣部大人放心……”茅元儀苦等數日,一直沒有發覺李蕃或是徐大化等人猛攻孫承宗的奏摺,只有幾個低等御史不痛不癢的上了數疏,也是攻馬世龍爲主,對孫承宗並不太窮追猛打,這種奏疏不疼不癢的,很容易就能敷衍的過去。

而朝中最轟動的事情就是一羣御史攻李蕃的很多不法之事,同一時間就有五六個御史發動,接着有給事中和其餘的御史跟上,流派也相當複雜,有無黨派的純粹清流,也有閹黨內部人員參與,李蕃現在纔是亂蜂蟄頭,根本沒空來針對孫承宗,徐大化等人是李蕃盟友,在這樣的大風潮之下當然是挺身而出,與攻訐李蕃的羣體展開了筆戰,雙方你來我往,打的不可開交,在這種風潮之下,柳河之敗果然是被忽略了,有幾個御史雲淡風輕的替孫承宗開脫,邊帥浪擲輕動的小敗,數百人的損失,似乎不必就爲此更換經略,孫閣部經營有功,虜騎不敢輕犯就是明證,這般情形下,當然不能隨意更換遼東經略,以免給敵人有可乘之機。

這種論調其實很有市場,孫承宗原本就是清流領袖,在朝根基深厚,名聲佳形象好,如果不是受了東林黨跨臺的連累,壓根也不會有人妄想和他搶遼東經略,特別是去年新任的吏部尚書崔景榮,以天官之尊力挺,這也使很多人在觀望,不肯藉此風潮出頭彈劾,種種原因相加,柳河之敗後想象中的羣起而攻的局面居然沒有發生!

“這可真是意外……”孫承宗聽說之後,也是拿着最近數日的邸抄研看,他在朝中的經驗可是比茅元儀深厚的多,當下看過之後便笑道:“這場大熱鬧是有心人故意爲之,這幫挑頭起事的御史都是事先聯絡好的,分批而攻,打的都是李蕃的短板,諸多不法事,特別是以魏忠賢幹孫橫行不法諸事都是事實,所以弄的李蕃極爲狼狽,倉促之下只能先請辭,然後上疏自辯,又因爲事實俱在,條條自辯很難,所以需要有盟好出來打太平拳拉偏架,這一通亂,果然是把咱們這邊給拋諸腦後了。”

孫承宗又感嘆道:“又有天官崔老前輩出手相助……他老人家也是冒了奇險啊。”

茅元儀也一臉敬佩的道:“這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所有人只當崔天官已經老邁不堪,上任之後不會有什麼獻替,更不會違逆魏閹的意思,怎料天官老大人真是老而彌辣,連續多次令魏閹下不來臺了。”

崔景榮是萬曆十一年的進士,這個資歷真是嚇死人,比劉國縉這個所謂的老前輩還要早好幾科。

萬曆十一年時張居正還剛死不久,申時行等國朝名臣在位,在這個時候崔景榮已經入朝爲官了,當時萬曆皇帝還不到二十,還是奮發圖強沒有頹廢的青年帝王,沒準在萬曆徒步往天壇祈雨的隊伍中,當時的新科進士崔景榮也在其中。

歷經幾乎整個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光,加上光宗和當今皇帝,不折不扣的三朝元老,科名中的老前輩,已經六十多歲,而且身體向來不佳,也不喜歡與人爭鬥,不是那種喜歡鬥天鬥地鬥空氣的清流脾氣。

把趙、南星從吏部天官任上攆開之後,魏忠賢也是經驗不足,掌握內閣還得掌握吏部,然後才能推廣自己的施政,順利掌握中樞大權,這一條他卻不太清楚,攆走東林大佬之後卻舉薦了崔景榮這老頭子上任,一則是塗脂抹粉,借用元老的名聲壓一下自己輿論上的不利,另一條就是看中崔老頭子年老體衰,料想不會有硬骨頭和臭脾氣。

豈料崔景榮上任之後就採取了堅決不與閹黨合作的強硬態度,魏忠賢送房子,不收,在皇帝駕臨太學講學時,魏忠賢要先去聽講,被崔景榮拒絕,田爾耕等人私下謁見,景榮皆杜門不見……

種種舉措,無不氣的魏忠賢半死,在近期攻孫承宗的風潮中,崔景榮是以吏部天官之尊堅決站在孫承宗一邊,這是一個相當強力的盟友,而其實論說起來,崔景榮不是東林,和孫承宗也沒有私交,完全是出於公心的做法,令得孫承宗也是相當的佩服。

因爲易地相處,孫承宗不得不承認,自己沒有這種決心和魄力……

“有崔公正面相抗,有一羣御史攻李蕃,又有徐大化等人助陣……”孫承宗捋須微笑:“果然他們現在顧不得遼西這邊,但這事也真是巧,我仔細推敲,卻是不明白到底是哪一方在着手下棋落子。”

原本東林一黨可以很輕鬆的下這種棋來解圍,不過朝中東林一脈的重臣被掃除一空,剩下一些魚蝦蟹成不了事,這一次的宋師襄等人只有兩人曾有東林背景,其餘要麼無黨要麼是閹黨,怎麼也不象是東林黨人在後頭推波助瀾。

“會不會是遼西這邊的人?”茅元儀道:“我聽說劉老前輩也在這事裡出過力。”

孫承宗仔細想了一會兒,搖頭道:“不會是遼西這邊,他們和朝中勾連也沒有辦法完成這樣的大事,其實力尚且不足。況且,沒有老夫壓制,他們會過的更舒服,未必就真心想老夫留下來。”

“總而言之,”茅元儀微笑道:“咱們是所謂的亂中取勝吧?只要安穩過了柳河這一關,底下最少一兩個月內不會再有反覆,而兩三月後是秋冬之時,防秋過冬最爲要緊,朝廷絕不會在這個時候陣前易帥,半年之內,閣部大人可安穩在經略任上,如果在這期間遼西諸將打一兩個勝仗,閣部大人的地位便是穩了。”

“唉……”孫承宗發出一聲意義不明的喟嘆,象是滿意,也象是不滿意。

……

紛紛攘攘的朝爭持續了近半個月,戰火一直不停,並且漸呈白熱化的狀態。

很多御史加入戰團之中,御史無黨派的畢竟還是多,不過不少人看不慣李蕃的肆意張狂,這一次頗有痛打落水狗的快樂,因此不要好處自主加入戰團的頗是不少。

李蕃那邊得到了閹黨的大力支持,跳出來支持李蕃的重臣也是越來越多,但國朝有大小相制的傳統,並非重臣多的一方就一定能夠獲勝。

其間孫承宗又上一疏請辭,然而吏部尚書崔景榮糾集了不少人表示支持,天啓皇帝原本就對恩師有些愧疚,也保留着相當的信任,既然反孫的勢力不是很強,皇帝當然照例慰留,並沒有允許孫承宗辭職的請求。

魏忠賢毫無疑問是最窩火的一個了,自己的部下弄到狗咬狗一嘴毛,外患未平內亂即起,此時他亦顧不得攆孫一事,遼東經略雖然要緊,畢竟還不能和吏部天官比,崔景榮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只能現在捏着鼻子再趕下去,近期之內,趕走吏部尚書就是頭等大事,然而在逐崔之前,還是要把內亂給平息下去。

“混帳東西,都是別人眼紅你,與你爲敵,爲什麼他們不找別人,專門找你?”正手加反手,魏忠賢親自動手,展現了當年喇虎李進忠的脾氣和風範,將李蕃抽的豬頭也似,鼻子和嘴角都打的鮮血橫流。

李蕃當然不敢有任何表示,只是唯唯諾諾的認着錯。

“滾!”急切之下,魏忠賢也沒有辦法保持着刻意雄渾的嗓門了,嗓音頗爲尖利,頓足令李蕃趕緊滾蛋。

李蕃哭喪着臉走到外間,正好田爾耕過來,李蕃在原地跪了一跪,說道:“廠公大怒,下官受責並沒有什麼,只是想來想去窩囊的很,下官好歹是廠公的義孫,那幫人就這麼欺侮,豈不也是欺到廠公頭上了?還請老大人替下官說項一二,好歹給些體面。”

田爾耕搖頭一笑,笑罵道:“還不是你李大人平時太不會做人,不然彈劾你的人也可有不少依附廠公的人?這事我有數了,你已經上疏請罪了吧?在家裡老實呆着,不要上竄下跳的惹人厭了。”

魏忠賢已經聽到田爾耕說話聲響,待田爾耕進來便道:“李蕃是不是對你哭訴了?”

田爾耕跪下一禮,起身笑道:“廠公還是稍稍給他留些體面纔是,不然的話人人都以爲廠公的幹孫子也能隨意欺負了。”

魏忠賢面色陰沉的道:“這話說的是,我是想一心好好操勞國事,替皇上分憂的,並不純粹以門戶之見待人。不過有人要成心找事,我又有什麼辦法?查清楚沒有,到底是誰在背後搗鬼?”

------------------------------

今天大封,更三章。

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三百章 農家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十八章 殺人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
第五十九章 鐵場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七百零四章 箭雨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傳承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二百一十三章 風雨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六十八章 軍官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百四十三章 雄心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發條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放棄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黑衣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六十八章 報仇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四百四十章 不甘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妥協第三百章 農家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第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細雨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八十八章 開始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車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 如一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貪婪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九百九十五章 過河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偉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血管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八百一十一章 雞鳴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三百八十章 田契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託付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八百二十七 章 開銷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諉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十八章 殺人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銃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七百五十六章 銃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逗弄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