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

“不管怎樣,”王二道:“在下都會起兵造反,這鳥世道,再也活不下去了。就算一兩人活下去,家裡的人也得餓死,狗官盤剝,恨的人牙齒癢癢,不想別的,只爲殺官也要反。”

趙立德微笑着一點頭,說道:“很好……王二你就算我和記軍情司的外圍,你起兵之後我們會給你進一步的指示,你的部下不聽話,我們也要幫你解決……”

趙立德語氣突然加快,並且帶着殺氣,衆人感覺不對,種光道剛想把腳收回來,屋中氣氛大變,四個軍情人員突然快步向前,四人都各出一雙手,將王二等四人狠狠按在椅子之內。這時從室外又進來兩人,各拿一根軟索,兩人向趙立德看一眼,見趙立德點頭,就把軟索放在種光道的脖頸間。

種光道此前毫無防備,他們在室外還放着二十多人,都帶着兵器,完全沒有料到和記的人敢在室內動手,他兩眼圓眼,拼命掙扎,但被一雙巨手死死按着,拼力掙扎也動彈不得,這時絞索放到其脖間,動手的人也是軍情司的行動人員,做慣了這樣的事,轉了幾圈就勒緊了絞索,很快種光道就呼吸不得,將死的恐懼和窒息令他無比恐懼,兩眼圓睜,幾乎要瞪落眼珠,轉眼功夫其臉上就憋的通紅,他身子拼力扭動,兩腿不斷的在地上蹬踩,椅子在地面上晃動着,發出吱吱響聲,種光道發出悶哼聲,出氣不暢,似在呻吟求饒,又似在哭泣,轉眼之間,其已經淚流滿面。

趙立德悠然看着,王二等人也在掙扎,各人都是嚇的魂飛魄散,只是不管怎樣,他們都無法掙脫,跟着趙立德過來的都是軍情司的好手,成年累月的打熬力氣和進行刺殺工作,眼前的事他們已經不知道做過多少次,知道怎麼拿住人的關節,怎麼發力,怎麼制止人的扭動,王二等人雖不是安份人,但論力氣未必比得上邊軍將士中的精銳,更不能和大戶人家專門的護衛相比,更不要說和蒙古人比較力氣,而軍情人員對付上述的這些人也是行有餘力,他們雖然掙扎,但根本毫無用處。

王二隻覺腦海中一片空白,看着拼命掙扎的種光道發呆。

種種過往如走馬燈般的晃動起來,就象是皮影戲。這時王二纔想起來,自己在此之前只是一個普通人,是和記點燃了他心中的慾望,他的不甘和憋屈,他的憤怒和不滿,還有與之相稱的野心……如果沒有和記,王二也會造反,但那是天啓七年七月間的事,那時候人們已經徹底絕望,春荒過去,夏收卻還是絕望,官府又在催逼夏稅,大量的人丁逃亡,大戶人家把賦稅轉嫁到普通的百姓身上,壓迫更重,很多交不上賦稅的人被衙役幫閒逮到縣城,毆打之後枷號示衆可謂慘不堪言。

加上疫病流行,人皆思亂,王二那時候倡義首亂,相隨者瞬間過千人。

而此前的王二從未想過這樣的事,他連落草爲寇的經歷也沒有,哪能說造反就造反。倒是和記的人先找到他,慢慢接觸,道出其心中不滿和怨恨,王二自己過的艱難,家族中人有不少病餓而死的,這漢子心中的不滿如野草般滋生蔓長……

不料和記除了幫助他之外,還有今日此舉,令王二感覺無比的惶恐和害怕……此時他纔想起軍情司的各種傳言來,自己也是奇怪,種光道怎麼敢如此大膽,看來是和記的人一直和顏悅色,種光道感覺對方有求而來,不妨漫天要價,給和記就地還錢,只是和記卻沒有這等耐心,直接就掀翻了桌子。

種光道的舌頭都伸了出來,慢慢一張臉都變成紫黑色,王二兩手顫抖,已經無力掙扎,其餘二人想摸刀也是想起來進門就被收了兵器,這時悔之晚矣。

“王二你要做大事,需知要立定腳根。”趙立德見慣了這等事,他自己親自下令弄死的人沒有過百也有好幾十,做這樣的事已經習慣了……他對王二溫語而言,似乎眼前沒有掙扎的垂死之人,而是密室會談,足可交心:“不要叫手下的人挾制你,要知道令行禁止爲帶兵的第一要緊之事。你是我們和記布的子,這一點你要牢記,不要忘了根本。我們能扶你,也能拿下你。平日裡你要威福自用,行事要有章法,要聽手下人的意見,關鍵之時,大事要自己拿定主張。遇到和記交辦的事,則要以和記之事爲先……這些你一定要記得清楚明白,否則再出事,我可就保不住你了。”

王二額頭冷汗淋漓,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

這時他纔想起來,外間的人有不少是和記替他找的,連兵器也是和記發的,各人聯絡地方豪傑,陰謀起事,這些費用開銷也是和記給的。所謂豪傑名士,不過如此。和記能扶他,當然也就能滅他,眼前的種光道就是一個警告,這廝忘了根本,所以丟了性命。

王二一念及此,醒悟道:“小人真的明白了,自此之後,一定聽從和記的命令,叫如何,便如何!”

屋中原本多道陰冷的目光看着王二,猶如看着一個手無寸鐵的小童,聽到王二這樣的回答,趙立德微微一笑,衆人也都是收回了目光。

這時種光道已經被勒死,衆人聞到一股惡臭,卻是種光道臨死前大小便一起失禁,屋中臭不可聞。

趙立德站起身來,淡淡的道:“這裡呆不得了,王二,你們幾個出去,帶部曲繼續潛藏,時間一到,我們會運兵器過來給你們,由你們拿去起義攻城!”

王二渾身還在顫抖,地上汗水淋漓,其餘二人也好不到哪去,三人一起跪下,應聲而答,此前的戒備警惕已經蕩然無存,這時衆人才隱隱明白,當家主事的人究竟是誰,自己等人,不過就是棋子罷了。

……

其後趙立德一直在路途中奔波,見王嘉胤,高迎祥,王左掛,王虎,王和尚,王大梁,韓朝宰……這些人都是各處有名的刺頭,所謂的豪傑之士,在鄉里原本就相當有名。趙立德一見就知道軍情司在此前的功夫沒有白下,這些人都是一時豪傑之士,象高迎祥,在年輕時曾以販馬爲業,這是和蒙古人打交道,並且要經常出塞的營生。膽氣,能力,情商,缺一不可。不僅要到北地販馬,還要和官府打交道,其騎射俱佳,擅長在馬上馳射,並且能用強弓勁箭,是安塞男兒中的佼佼者……這樣的人,雖然困頓於草野山澤,一旦有機會就會化蛟而起。其不僅有勇力,也有膽魄,更有人脈。

要知道販馬者都是成羣結隊,經常與各種豪傑好漢合作,長久下來,建立的交誼可託付生死。一旦高迎祥起兵而反,必定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擅長騎射的勇士,又因爲靠近邊塞,不僅有百姓加入其中,更會有不得志的邊軍入其營伍,短時間內,就會形成相當的戰鬥力。

事實也正是如此,高迎祥造反之後很快形成較高的戰鬥力,其部下以豪傑志士和邊軍爲主,號爲老營兵,裹挾大量的農民入其中,部隊很快形成戰鬥力,攻陝北諸城,流竄至山西,攻克大量州縣,後來明廷調集邊軍主力,高迎祥部在當時野戰尚不是明軍對手,但老營兵始終完好,因爲戰則以農軍迎前,戰局有力則老營騎兵出動,擴大戰果,不利則老營兵走,只要老營兵在,則其實他的實力不失,轉戰之時就又能嘯聚出幾萬人來。

以遼西鐵騎爲主的曹文詔就是高部爲主,各家義軍出主力圍住,數千遼西兵被農民軍圍殺,也是充份說明了農民軍的老營兵的戰鬥力……原本就是宣大榆林各鎮的邊軍出身,戰鬥力不強纔怪了。

只是這一類老營兵的人數較少,比如李自成接高迎祥位置之後,被明軍屢次擊敗,最慘一次數萬大軍落入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包圍之中,潼關一戰,大軍損失乾淨,明廷以爲李自成會一蹶不振,從此不可復起。

豈不知李自成逃走的一兩千人皆是老營兵,其實也就是他數萬大軍的基礎,在潛藏大別山脈,在革左五營的接濟下,李自成元氣未傷,後來抓住明軍佈防的空檔,躍馬河南,當時的河南災情比當初的陝西還重,數月間就又重新嘯聚五十萬人,一年之後就到了百萬之衆。而這百萬人只有幾千人堪稱精銳,後來打下洛陽,獲得大量財富,軍力上了一個檔次,然而其後三次圍攻開封不能克,說明這幾十萬人的戰鬥力委實堪憂。在與羅汝才合作之後,加上不停練兵,纔有了在第四次圍開封擊敗李啓睿傅宗龍和左良玉的實力,此戰過後,明軍十幾萬主力被正面擊敗,農民軍才一躍而起,收容敗兵,充實軍伍,李自成自此纔有了真正安身立命,並且窺視天下的本錢。

其後又與孫傳庭再戰,正面擊敗,李部百萬之衆,始有真正的成建制的精兵。

不過入北京太過倉促急切,京師只有六萬左右的精銳,還有一部份被劉芳亮帶在河南,一部份被白旺帶在襄陽一帶。

若三部集中在京師,二十萬能戰之兵,就算不能正面對抗十餘萬人舉族而出的滿清八旗,也不會弄到節節敗退,始終沒有還手之力。

後人見李自成敗於一片石,然後倉惶退出北京,一路慘敗,幾無立足之地,都以爲是將驕兵墮之故,其實李部入京不足一個月,能墮落成什麼樣?主要原因就是農民軍根底太薄,精兵太少,地盤不足,沒有充足的兵源補充,地方政治不行,沒有充裕的財力補充,所以一戰之後,精兵盡失,再想振作就相當困難。後來潼關一戰,精兵數量不足,連續敗逃士氣跌落谷底,因此還是守不住,再一路敗退到襄陽。

其實若李自成不死九宮山,憑他的堅韌事情仍有可爲之處,後來大西軍在張獻忠死後,由於孫可旺的政治能力高超,李定國的帶兵能力強悍,大西軍反而成爲抗清的主力,屢次在正面戰場擊敗清軍。

若李自成不死,大順軍餘部未必會被分裂和解散,其部幾十萬人漸漸恢復實力,清軍想輕鬆南下也是相當不易之事。

所以時也命也,縱橫一生多次被重兵包圍的梟雄都平安無事,最終卻在九宮山死在一羣佃農手裡,誰能想到,誰又敢想?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七百九十一章 磐石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六百七十八章 說服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舊居第三百三十章 逃走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四百零一章 礦場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買賣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不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六百三十章 小李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寒冬第七百三十一章 穿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驚奇第二百四十章 推演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八百七十七章 斫頭第九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怒潮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控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七百九十一章 磐石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響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五百零三章 關門第五百六十一章 京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第五百一十五章 結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艦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調防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九百六十三章 震邊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義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九十二章 韓老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九百二十五章 擠兌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零一章 探索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御史第三百四十五章 丈人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六百七十八章 說服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全勝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九百五十八章 地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