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

秋雨不停的落下打在人身上,油布製成的雨衣上發出涮涮的聲響,人們不停的搬擡着新到天津港口的貨物,將那幾艘大船上的貨物陸續搬空。

船身原本的位置逐漸變淺,沾滿了青苔痕跡的船身擡高了不少。

雨幕涮涮之中,天津港口的棧橋也在煙雨迷濛之中,更多的貨物囤積在港口棧橋處,用油布搭着遮雨。

鄭紹來指着雨幕中大片的貨物堆放區,嘴裡呵出一口白氣來,搓了搓手,說道:“這一片全是鐵器,用來壓艙,我們運過來的壓艙貨物是糖,這一來一去,鐵器到日本,白糖到北方,都是暴利……”

在場的幾個人都是點頭,這一次臺灣北上又來了一批人,第一波人是李平之帶隊,這個青年官員奉命回軍司述職,得看高層的意思,是把他放回臺灣當行軍司常威的副手,還是調到中樞另有任用。

再過來就是何斌帶隊,兩支隊伍共計有近三百人,都是臺灣那邊的中層軍官和官吏,也有一些技術人員,是兩邊的技術交流結束了,有的是回研究所,有的是技術返回原本的工場,他們有的在臺灣一年多,最少也半年以上的時間,現在還是有不少輪值人員留在臺灣那邊,正常的人員交流,基本上都是從陸路抵天津,然後臺灣那邊北上也是抵達天津港口,人員和貨物在天津分流。

這裡的情形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和記的船隻幾乎每天都會抵港,幾乎都是大明這邊沒有的大船。

在三四年前,和記的船隻以新平堡號爲最大,現在這種小船基本上也就是跑跑福建那邊,運福建的人員和物資抵臺,往日本的航線和往南洋航線,還有抵皮島和天津,登萊,南京的船隻,最少也是天成衛號一般的級別了。

何斌等人坐的船是大同左衛號,這是一艘船身流線型相當漂亮的縱帆船。

在上次對荷蘭海戰的時候這船還在船廠裡沒有建成,打完了近兩個月時間才下水,第二次航行就是運送貨物和人員到天津這邊。

船身狹長而有四道桅杆,多面風帆,行走在海上時比福船要快上一倍還多,平均的速度都抵得上福船的最高速。

這一次不僅是有人員交流,也是攜帶着大量的貨物和重要的東西,原本上次交流時就帶了不少過來,這一次何斌帶的更多,兩次相加,數字已經相當駭人。

說天津這邊瞞不了人也是相當明顯的事,登萊那邊,和記的船隻以少量裝卸貨物爲主,人員交流幾乎不從那邊走。

登萊是朝廷和東江交流物資和人員的基地,軍事上的作用相當的大。

天津這邊則要遠一層,不是那麼犯忌。

而且天津的巡撫從李邦華換成了武之望,這也是和記樂見其成的事情。

和武之望在榆林打過交道,雙方都知道根底,武之望不會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打算和想法,也不象那些清流官員那樣眼裡容不得沙子。

雙方可以繼續友好和坦率的交流……也就是和記給銀子,武之望給便利。

駐港口這邊還只是一個巡檢和駐軍千總,當然是和記早就買通了的。

“這就是臺灣那邊的榨糖?”天津這邊港口也有高層過來主持,韓通專門從皮島過來趕過來,眼巴巴的在雨幕裡看着大同左衛號發呆。

韓通乘坐的是新平堡號一系列的商船之一,已經造成好幾年,比起普通的商船要大不少,但相對於眼前的大同左衛號就相形見絀,遜色許多。

大同左衛號是正經的縱帆船,船身狹長而桅杆衆多,從遠處觀行駛時猶如海上的一道剪影,縱帆破浪之時,令人有心曠神怡之感。

不僅是老邁的福船不能比,就是其餘的西式風帆大船也完全不能與縱帆船相比。

這應該還是幾十年上百年後才大量使用的帆船,也是因爲和記的出現才提早出現在海上,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也開始仿製,不過他們已經落後很多,待他們能成規模使用縱帆船時,和記應該已經把整個南洋海面控制在手中了。

“就是甘蔗榨糖。”何斌對韓通這個老資格的副司官也相當的客氣,對方跟着張瀚時自己等人還在海上當羣盜,根本沒有出身可言,就算現在臺灣那邊發展的不錯,彼此之間反而也是要加倍的客氣。

臺灣孤懸海外,雖然軍司不停的派人過去還是有些不妥,有鑑於此,常威和張續文等人商議決定,主動提出要將臺灣這邊的文武將吏對北方進行定期的交流,由重臣顯吏帶隊定期往北方,或是半年,或是一年兩年,任滿之後再回臺灣。

這樣的交流好處是相當明顯的,軍司方面對臺灣那邊的官吏將士會更熟悉,不再會有隱隱的排斥感,而臺灣這邊北上的人員,也會對和記總部更有向心力,更願意把整個和記當成一家人,而不是臺灣和北方的割裂。

如果時間久了人員沒有交流,心裡隱隱的反感和抗拒是不可避免會發生,儘管現在還沒有發現什麼苗頭,這些事也是及早進行的好,總比到發現時再處置要好的多。

韓通叫人打開一袋麻包,伸手挖出糖來,看了一看,說道:“顆粒有些粗,顏色紅黑,這是紅糖?”

“沒錯。”何斌點頭道:“你再看看邊上那袋。”

韓通再打開一袋去看,見袋中全是細密的白糖,不覺笑道:“這糖纔好。”

“好是好,榨起來工序很多。”何斌道:“我們榨紅黑糖的辦法是跟日本人學的。說來也怪,日本人榨糖的技術不錯,但本身並不產糖。後來有人說,是日本人從宋時就在中國買入原料,粗榨之法,就是因爲其得來不易,所以技術上反而精益求精。”

“倭人可憐。”韓通不負責任的道:“他們那裡真是貧瘠之地啊,不過銀子到底是多,叫我們賺的盆滿鉢滿。”

一旁的衆人都笑起來,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叫人愉快的話題。

何斌也笑了笑,說道:“去年我們出產的糖有七千擔,打敗荷蘭人後我們把他們的甘蔗田都搶到手了,然後大規模擴大規模,在福建和日本請了不少種植方面的高手,還有榨糖的師傅,從二月後種甘蔗,九月收割,這是頭一批製成的,是節前的糖。到年後,纔是真正大規模榨糖的開始。”

韓通道:“這樣說,明年更多?”

“明年預計可達一萬擔以上,具體多少,現在還真算不出來。得看甘蔗儲量,人手調派,還有天氣,還有用的機器足不足……”

“一萬擔還是不夠啊。”韓勇是貿易司的人,對這些事相當清楚,他皺眉道:“咱們和記還想打開北方的白糖市場,光是北方,一年十萬擔也不嫌多。南方所需要的就更多了。南人嗜甜嘛,還要繼續賣給倭國,還要打開南洋和印度那邊的市場,俄羅斯人也要……”

何斌擺手笑道:“一口吃不成胖子,現在我也巴不得一年出一萬萬擔,要得有那麼多甘蔗田和人手才行啊。”

臺灣行軍司是公家出資興建煮糖器具,養役使牛馬,方可形成大規模官營事業,而人力來源就用鄰近駐軍,第四團的戰兵並不參與,而駐島的輜兵已經過萬,除了駐紮輜兵用來守備屯堡,警惕土著之外,其餘輜兵輪班進駐糖場,工作一個月一輪值。

何斌深知榨糖之苦。

粗糖還好,白砂糖則相當的費工費事,需要大量的壯年勞力配合相當的器械纔可以榨出白糖出來。

每當榨糖時,那些輜兵也均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的體能訓練,然而每當在作坊中做工的時候,均是汗下如雨,疲憊不堪。

這也是輜兵輪值最多一個月的原因所在,榨糖期相當漫長,除非是將輜兵直接轉爲糖工,否則沒有哪個輜兵願意一直在糖坊裡一直做下去。

而就算器械和糖工均是充足,也是要受制於甘蔗的產量。

臺灣的製糖法要比天工開物記錄的辦法更先進一些,工藝也是相當的複雜,多次壓榨和多次提取,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怪不得臺灣那邊需我們提供大量牛馬。”韓通等人肅容而揖,韓通道:“不是當面這麼交談,我等也不能明白此物確實來之不易。”

“按正常來說,”何斌道:“十幾頭牛加十幾個糖工,一天能出幾千斤粗糖,白糖極少。現在我們爲了搶佔市場,必須將產量提上來。明年要出三百萬斤糖,而且要在兩到三個月壓榨出來,三年之後可能過千萬斤,我們需要的牛和人當然極多。”

“價格來說,我們已經極具優勢。”韓通道:“老實說,有時候根本不是錢的事。百姓買不起,就算殷實小康人家也不是常買糖。畢竟太過昂貴不說,市面上還經常斷貨。北人要糖,主要還是製成點心,南人用糖,聽說還用來燒菜。要我說,不要管對外貿易的事,就是把咱大明南北的糖業給弄下來,其利也是非同小可了。”

糖要是暢開供給,按大明的人口和平均的消耗量,一年賣個幾十萬擔幾千萬斤跟玩兒似的。鄭氏主持臺灣時一年都有幾千萬斤的產量,光是日本的消耗量就是一年幾百萬斤的進口。要不說日本國小卻並不窮,最少在德川幕府的早期是相當的財大氣粗。石見銀山等銀礦支持了日本大名近二百年舒服的日子,民間因爲不再戰亂也比較好過,糖一類的奢侈品也不光是貴族和富人階層纔買,不然的話一年幾百萬斤的購入量,那些富人得天天把糖當飯吃也消耗不光。

如果按韓通的說法,把大明南北的糖類供給搶個七七八八,臺灣一年幾千萬斤也未必夠賣的,何況還有日本和諸多的貿易國,還有俄羅斯人對白糖也很有興趣,老毛子多的是蜂蜜,可不代表他們對白糖沒有興趣。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八十章 常寧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百七十章 南北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豁達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決心第七百九十九章 閣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八十章 常寧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筆第二百零六章 點醒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百零二 勇者勝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四百八十七章 六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一百七十章 南北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陣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六百六十一章 槍術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老狗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二十八章 出門押貨第九百七十三章 回報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八百零二章 歡騰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如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農兵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變化第一千九十七章 走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賞第四百一十七 瘋狂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三十九章 獎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四百九十四章 順風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豁達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一百零九章 忙碌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早晨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九百四十九 求懇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口令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詢問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華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哥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六百八十三章 鴨子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三百五十七章 補課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一醉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第一千九十九章 軟弱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決心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八百七十四章 十寨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山坡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