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

張瀚尚在書房之內,幾個負責日常公文遞送和管理傳遞的侍從官員等在室外。

現在政務委孫敬亭,外事由李慎明負責,農林耕牧是孔敏行,財政田季堂,軍務樑興,各人各有側重,孫敬亭總其責,自戰勝察哈爾部到於今已經有半年多時間,漠北到漠南俱在分郡,各地方開始建造郡治,於水草豐茂交通便利地方依路築城和興修屯堡,各處都是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姿態……雖然具體的政事張瀚並不加以過問,但事涉中樞和各郡的大事,政事堂每天都會有最新的公文呈上,有很多事仍然要張瀚首肯,並且加以批覆之後,纔會得以實施。

這也是應有之事,以後就算張瀚離世,相權貴重,替未來的天子總掌大權,協理陰陽,但從程序上來說,仍然是君主爲最高的權力者,國之軍政大事,仍需以天子名義實施。

趙立德等了半個時辰之後才獲准入內,進屋之後先施禮,張瀚批了半天的文書,正在揉動手腕,等趙立德行禮畢,便命他詳細說明此行經過。

處死種光道,懾服王二之事,張瀚並不在意。

對趙立德的性格和手腕張瀚都深知,知其能而用之,這是人主的最基本的素養。而趙立德若不能當機立斷,懾服王二,張瀚不會怪這個部下,反而會責怪自己沒有識人之能……這纔是大人物應有的政治素養。

王二懾服,起兵白水,趙立德有些謹慎的道:“還有不沾泥,王左掛,王嘉胤等人,若要起事,兩三月內都可以暴起。這已經是安排好的事了,若大人有意,不妨早實行之。不然的話,官兵一至,王二敗逃或被擒拿斬殺,那麼可能餘者皆不敢復起。”

張瀚略揉了揉手腕就巋然端坐,這也是他待屬下的禮節。

對李慎明等有朋友之交的部下,張瀚有略放形骸之時,對普通的部下,則始終威嚴之中帶有親和,親和之中又有端謹,是以部下愛戴兼復敬畏,這也是最基本的馭下之道——

想了想,張瀚搖頭道:“這事不必着急,我料朝廷這一次佈置舉措不會太過得力,王二等初起,又有我們暗助,又有地理之利,同仇敵愾之心,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朝廷不興十萬大軍難以兜剿如意,派兵少,怕有敗退之禍。是以,不必急,且看看再說。”

張瀚總以爲趙立德會再問,豈料這個部下只是點頭,卻無絲毫疑問。

張瀚奇道:“嘗聽人說立德你能言善辯,和上司說話也是言無不盡,怎麼到我這裡就澹然無語了?”

趙立德正色道:“凡大人佈置之事,雖然精到也可能掛一漏萬,會有失誤或不妥當的地方。但只要大人說猜想,預測,只要是這樣的事,則無有不中,從來不曾失策過。是以,屬下感覺不必再問了。”

說到這,趙立德也忍不住稍作試探,他沉吟片刻,坦然道:“大人似乎喜歡目下的這局面,各方僵持,表面上維持鎮定,然而如大鍋之下,烈火已經熊熊燃燒,變局隨時可能發生。但以屬下來看,如果再這麼維持下去,則朝廷氣運不減,可能十幾年內,也未必能尋得真正的契機。”

趙立德又道:“大人矚目的李鴻基,此人氣度寬廣,灑脫豪放,有人傑之氣象。更有性格堅韌,百折不回的氣度。若要攪動天下,當以此人爲最佳人選。”

張瀚微微一笑,擺手道:“李鴻基還是放着不動,是一步閒棋,可以指令軍情人員與吳把總,李鴻基再多打一些交道,但目前不要有更進一步的接觸,更不要暴露我們的圖謀。”

趙立德殊爲不解,但也知道張瀚必有所圖,他此時只恨自己才智不足,完全分析不出來張瀚的用意何在……

張瀚當然也不會加以解釋,李自成這一步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的。

其果真是性格堅忍不拔的性格,一旦起事,九死而不悔。不管是什麼手段,怎麼招撫或是威逼,都不會逼其改變初衷。這樣的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用的。如果歷史不出偏差,天啓皇帝會很快離世,崇禎在今年即位,明年改元,以崇禎的性格,能力,城府,瞬間就會使天下大亂。就算沒有崇禎二年皇太極引軍入關的事情,大明境內也會風雨飄搖,幾年之內可能就會迎來最終的契機。

……

“新平堡那邊先放一放。”天啓在乾清宮東暖閣覽奏之後,喟然長嘆,只能做如此的吩咐,魏忠賢等人凜然聽令,知道皇帝暫時下不了決心,只能再拖一拖了。

王二起義,殺害縣官之事很快就報到京城,同時三邊總督開始有所動作,打算派一個參將和一個遊擊,各領官兵從兩路兜剿,務必將這一股膽大包天的羣賊給剿滅掉。

此時還沒有人提起“撫”這個辦法,撫是迫不得已,要說帝國的統治者是皇帝和士大夫們,不管是皇帝或是士大夫,最爲敵視和最警惕的無非是“流賊”。

北有和記,東有東虜,都是難以解決的強敵。

內部再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則大明危矣。

這個認識在場的人均有,所有人都是面色凝重,閣中只有呼吸聲,這些戴着三山帽,持銅拂塵,穿大紅袍或蟒服的太監們也都是無計可施,緊張的情緒難以避免,只有在大殿一角擺放的銅自鳴鐘不爲外事所動,鐘擺不緊不慢的擺動着,發出嗒嗒的聲響。

“着督臣楊鶴要持重小心,用兵須謹慎些。地方上要小心在意,不可再有大股流民起事殺官的事,毋要小心,要小心,小心!”

天啓連續說了幾個小心,年輕的臉龐上泛起一股潮紅,人也忍不住咳喘起來。

殿中的太監們都忙亂起來,有人替皇帝捶背,有人趕緊去端茶水上來,天啓喝了一口之後,才十分疲憊的道:“爾等都去忙正事去吧,多事之秋,凡事要持重小心,不要再多生無謂事端。”

魏忠賢臉微微一紅,知道是皇帝對薊鎮之事猶有不滿。

虎頭蛇尾,思慮不周,京師薊鎮一帶騷然,被和記用火炮轟擊的關門上碎石崩雲,最終還得開關叫和記的車隊進出,這事簡直窩囊透了。

皇帝不滿在所難免,好在對付和記是朝廷的既定方針,魏忠賢的舉措也可以視爲一次試探,而且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後果,皇帝只是偶爾會敲打一下,並不會太在意。

但這事如同一根刺,肯定會深深紮在皇帝心裡,一旦再出錯漏,皇帝想起此事,多少會有壞事的可能。

魏忠賢心裡也深深後悔,並且將出主意的那幾個算是恨上了。

衆人倉皇而出,皇帝的身體經過去年夏秋時的保養已經好了許多,但過了一個寒冬,由於天啓是肺部的毛病,冬天空氣寒冷凜洌,室內又要生着炭火,對肺病病人相當不利,到春天時就又有明顯的症候。

二十出頭的青年人很難生出什麼絕症。在民間是體力透支,饑荒帶來的飢餓,或是疫病,傷寒,這些是要命的症候。

對貴人們來說,時疫傷寒一般找不到他們,死於飢餓帶來的營養不良當然更不可能。更多的貴人死於肺結核,在這個時代,這是沒有辦法醫治的絕症,只能緩解症候,哪怕是貴爲天子,也是無計可施。

魏忠賢懷着沉重的心事從乾清宮走出來,和記是最嚴重的威脅,表面上還算安份,在草原上不聲不響的也沒再鬧出什麼動靜來。衆人只知道和記在草原上分郡,把原本的那些部落打散了重新編組安置,設立郡縣來統治。

大明朝堂上的人也不蠢,和記編成郡縣,也沒有大的反彈,說明其在草原上的統治相當穩固。

出宮的時候,魏忠賢和信王在西華門道左相逢。

魏忠賢看到信王的時候,腦子裡就是亂七八糟的想着事情,待看到穿着大紅袍服,肩膀和胸口都以金絲繡龍,頭戴翼善冠的信王走到近前時候,魏忠賢才猛然驚醒過來。

眼見信王一臉焦急,神色不好的樣子,魏忠賢見禮之後問道:“王爺似有急事?”

“無事。”信王勉強笑了笑,一副神思不屬的模樣。

“無事奴婢就告退了。”

“好,魏公公且去忙。”信王很客氣,尖尖的下巴略點了點,送着魏忠賢離開。

信王其實有要緊大事,近日對張瀚動手的事,他不是主事人,但這事已經有不少人告訴他了,在入宮前,信王就希望能聽到好消息,張瀚這個首惡伏誅,和記大亂,大明最深層的威脅已經被解決。

但在入宮前,有人攔住信王大轎,將王二起義之事告訴了他。

現在信王知道對張瀚與和記的事必定要停一段時間了,他有些着急,但更多的是羞惱。上一次薊鎮之事,皇帝主要是責怪魏忠賢,但也很可能會怪罪到他頭上。

幾個謀主,還有出頭露面的人,都是在信王的居中協調下合力發動,魏忠賢都被矇在鼓裡。信王自己也不明白,怎麼一步步就走到這樣的地步。

如果這事敗露,他這個親王擅自干涉國政大事,並且捅出了大漏子,如果皇帝一怒之下,對他進行斥責,甚至令他之國,這個後果都是信王承擔不起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二百章 各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四章 漲月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
第三百一十六章 羣臣第二十三章 嫉妒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晃第二百章 各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察院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二百三十二章 戒備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動搖第五百八十九章 回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離開第三百六十七 預感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六百六十九章 攀山第八百五十四章 要完第六百二十四章 吹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快第八百一十章 營救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執念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行動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回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一百五十五章 葉赫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二百一十九章 婉拒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第八百四十六章 追擊第一千一十九章 求全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四百六十章 女牆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變招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一千六十二章 備貨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吃夢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清算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會面第三百三十三章 謀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零八章 暴力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峰迴第九百九十章 道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發第四百二十四章 後退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二百一十五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王師第一千三十九 大寫第四章 漲月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撥付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八百五十七章 銀色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三百七十九 子粒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籌劃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等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