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

孫承宗在遼西的威權來自東林,熊的遭遇來自楚黨的沒落,後人以爲是熊廷弼爲人的問題,其實並不然,就算換一個性格更好的遼東經略,被攻擊彈劾也是必然之事,這便是黨爭害國。

熊廷弼的遭遇並不遠,由不得袁崇煥不加以警惕和小心。

最好的應對,當然還是立不世之功,何謂不世之功,當然是能以一已之力,平定遼事。

平定遼事,說來簡單,誰敢說能做到?

前後數經略折戟沉沙,死掉了十幾個總兵,近三百武官,將士折損二十萬。

平遼之功,誰不想要,又有誰敢言自己有這般本事?

聽了周文鬱的分析,袁崇煥也覺口中苦澀,搖頭苦笑道:“我只能但求盡力去做,但想做出何種成就,亦不敢言。”

“所以只有另闢蹊徑。”周文鬱咬着牙道:“老大人可曾想過,議和之事?”

“議和?”袁崇煥一徵,搖頭道:“胡鬧,渾說。”

袁崇煥從座椅中站起,笑着對周文鬱道:“你到底還是讀書少了,我大明向來是不和親,不議和,不割地,又以天子守國門,當初英宗皇帝被太師也先所俘,結果羣臣擁立景皇帝,仍然抵抗,也先只能無奈退走。當年之事以後,提倡議和或是遷都南逃的名聲都是臭不可聞,此後誰還敢再提這事?秦檜等人的銅像,現在可還是在西湖邊上嶽王廟前跪着呢。我袁某不指望流芳百世,可也不能做這般蠢事啊。”

袁崇煥說到最後,已經有些疾顏厲色了。

周文鬱現在出的這個主意,確實是步臭棋,簡直臭不可聞。

“當年是當年。”周文鬱索性跪下,頓首道:“國家初立,政治拙樸,朝野一心,雖然京營兵和公侯伯不少隨英宗皇帝出征,失陷於敵,但京中還有數萬營兵,關鍵之處在於政治清明,兵備完善,財賦足夠使用,數月時間,於少保就調集了二十萬邊軍和班操軍,足以卻敵。否則也先怎會那麼輕易的退走,又將英宗皇帝給放了回來。現在我大明朝政不修,士風墮壞,特別是邊軍戰力遠不及前,且將領各懷私心,已經有難制之勢。而最要緊的是國力遠不如當年,財賦漸漸難以支撐國用,屢加遼餉賦稅,民間負擔已經太深,又有天災頻降,老大人,卑職恐怕禍不止及外,尚會由內而發哩。”

袁崇煥面沉如水,已經知道眼前這個旗牌官所說的都是事實。

現在的情形當然是不能和國初時相比了,不管是朝堂的政爭,財政的吃力,軍隊的腐化墮落,都完全不能和英宗年間相比。

現在除了九邊外也有班操軍,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能用來修修昌平的陵寢或是京師的城牆,當工匠用可以,用來打仗還是算了。

而且人數也太少了,大明國初到成化之前,國家還是能調度百萬以上的衛所軍,到了現在,恐怕十幾二十萬都很爲難,而且毫無戰力了。

九邊倒是職業募兵,但困於糧餉不足,各鎮在萬曆年間重新檢點過軍人和戰馬,都比嘉靖年間大爲縮水,戰力嚴重不足,幾千裡邊關,幾乎處處都是漏洞。

遼東這裡則是一個大坑,已經使大明快耗盡了國力,還完全看不到有解決的希望和曙光。

“老大人。”周文鬱見袁崇煥意動,當下又急急道:“況且東虜也和也先不同,也先是北虜衛拉特部,並非那成吉思汗之後裔,所以只能稱太師,不能爲汗,也未曾統一各部,其內部還是一團散沙。又從草原南下,並無城池人民,所以根基薄弱,所以強則一時,衰則再難復起。而東虜不同,其從老憨立國之前就是傳承百年的部落,有土地人民,且早就開始耕作,征戰三十年完全一統女真,撫順關外千里之土早就爲其所有。現又有遼東和遼南遼中各地,漢民百萬供其驅使,加上八旗數萬,足有十萬難以抵敵的強軍。這樣的敵人,非也先可比,其野心也遠大過也先。朝中有識之士,當皆知老奴所想,是殺進關內,盡奪黃河之北土地,其野心勃勃,我大明又無有能與其可戰之師,是以朝中早就驚懼,王在晉當初爲本兵,尚有盡撤關外之土的想法,其中贊同其所想的人頗多,我看皇上也未必不是這般想的,只是孫閣部堅持要守,又逐漸復土成功,使棄土之說漸無人提。然則,以實際而論,大明的關外之土地人民,其實是守不住了。而兵禍連結,財用困難,已經漸到難以支持的地步。如果老大人敢爲天下先,首先將議和之事做出來,就算清議上有些攻訐,然而朝中大佬,包括皇上在內,恐怕內心還是以支持爲多。一時清譽損耗和所得實利相比,究竟還是利大於弊的!”

袁崇煥面露沉思之色,眼前這事和替魏忠賢立生祠和交好閹黨是不同的,交好閹黨和立生祠帶來的弊端相當有限,和袁崇煥的身份地位還有在遼西的作用相比不值一提。然而如果以邊臣身邊操持議和之事,朝中並無此意的情況下可謂是擅作非爲之極,一旦暴露出來或是被朝中所知,御史給事中交相攻訐是肯定的事,朝中大佬和皇帝本人,到底是何心思現在也不能如周文鬱所說的這樣輕易的下判斷,究竟如何,恐怕要多方試探之後才能知道。

而一旦所想的不如預料的這樣,恐怕對袁崇煥的前途大有關礙了。

“此事我真的難以決斷。”袁崇煥苦笑道:“容我細細想過再說。”

“還有件事。”周文鬱倒也不失望,議和之說確實是他的殺手鐗,也是確定自己在袁崇煥身邊地位的一件大事,但也不光只是此事。

“廣寧的情況固然要等哨探,不過可以先派人前往草原,喀爾喀部星散,尚有巴林等諸多小部,更有察哈爾部還算兵強馬壯。就算老大人不操持議和之事,也可以再與林丹汗聯絡,當初王化貞答應的條件,老大人也可應允,此事朝中應不會有什麼人反對。”

當初王化貞答應給林丹汗的好處頗豐,一年好幾萬的銀兩,對蒙古部落來說不無小補,約定每年在廣寧團山交割,一旦女真來襲,則林丹汗率部民來助戰。

結果廣寧一戰,一直到打完也沒有見到林丹汗的蹤跡,當時引爲笑談,後來才知道林丹汗打的圍魏救趙的主意,率部圍攻科爾沁部,結果努兒哈赤派了莽古爾泰領五千人從鎮北堡急驅科爾沁救援,當時明軍已敗,林丹汗無心應戰,率部離去,女真兵馬不多,也沒有繼續追趕下去。

此事過後,明廷中還是有人覺得林丹汗可用。

不管怎樣,察哈爾部與女真人已經多次交戰,雙方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不可能再聯手與大明爲敵。

只要把林丹汗利用好,確實是一個有效的助力。

“此事可也。”袁崇煥道:“幾位贊畫先生也早就有此議,此事需派得力人去,我已經託了程本直先生了。”

程本直往察哈爾部去,正好也是袁崇煥拿來試探祖大壽是否聽話的由頭之一,一舉兩便,這事早就謀劃好了。

“是,”周文鬱並未感覺失望,他今日已經出了不小的風頭。當下畢恭畢敬的躬身抱拳,應道:“老大人運籌帷幄,無有不知,卑職孟浪了。”

“你凡事肯用心是好的。”袁崇煥走上前去,黑矮個子在紅袍襯托下反而有些高大,他撫了撫周文鬱的背,說道:“但事緩則圓,議和之事,不可太過操切。”

……

程本直數日之後奉命,準備起行前往察哈爾部,與林丹汗當面談判。

除了帶了相關的證明和一些錢財之外,程本直尚有一支二百餘人的騎兵隊伍跟隨,這並不是一般的騎兵,而是以祖家的內丁爲主,祖大壽不僅答應了派兵協助,還派出的是正經的內丁,並且由內丁遊擊養子祖可法親自率領,已經足見誠意。

數日之間,寧遠城中已經過來了很多大將,總兵左輔,總兵朱梅,均是寧遠一役之後保舉,原本就在城中,後被新任經略王之臣召到山海關,袁崇煥一聲令下,兩將已經奉命從山海關一帶趕赴前來。

程本直和傅於亮等幕僚分別去迎接各將,寧遠兩座城門和城中各處均是熱鬧不堪,打固守寧遠之後,這座小小的衛所軍城又是變得熱鬧不堪。

城中居民也較往日爲多,覺華破後,近來的軍需物資均在寧遠一帶放置,還有逃難百姓陸續返回,因爲收城復地還需慢慢着手,有不少流民百姓聚居在寧遠附近。

這些百姓也不是不想逃往關內等更安全的地方,奈何他們都是最普通的小民百姓,也知道跑到永平府一帶過活艱難,要仰人鼻息,每天帶着家人排隊領粥的日子並不好過。就算想賣兩膀子力氣,當地也一樣有窮苦百姓,也是要做小本買賣或是做些力夫活計養活家小,外來的人來的少些還能容納,來的多了,爭活計搶地盤鬥毆打架的事不知凡已,本地的官府和士紳肯定也是向着本地人,遼民都是過的悽慘無比,也就是勉強能活下來而已。

----------------

感謝赫爾辛基莫斯的打賞支持,多謝這陣子一直給我投月票,打賞,還有紅票的大夥兒們,每天打開網頁先看看票,這已經成了習慣,大家的支持一直看在眼裡,真的很感激。

另外突然有了雙倍月票,排名一下子掉了幾位,不年不節的咋又雙倍?沒辦法,今晚更三章,有誠意不?大家支持一下哈。

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震動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強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八百零六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一百五十六章 瀋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五十四 私刑第一章 穿越者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
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震動第八十五章 縣衙第五百九十三章 交易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一百七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七百七十七章 槍陣第四百七十六章 炊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強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張岱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五十五章 計較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八百零六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第一千九十五章 會合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代第九百三十五章 簡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四十四章 取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投槍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幫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洪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右翼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十章 小市內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白旗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千一十五章 誤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二百零四章 進度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南方第一千七百章 撲空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登島第一百五十六章 瀋陽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看望第四十二章 暗流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五十四 私刑第一章 穿越者第三百五十三章 銓選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心氣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一百六十五章 戰前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離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搶貨第七百四十一章 相識第七百四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超越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三百八十二章 使團第六百六十六章 破口第四十一章 挑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九百三十二章 銀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牧羣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百九十三章 約見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