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河邊

王汝槐就沒有那麼多痛苦,對王汝槐來說,完成任務,調回京師就是他人生的全部意義,除此之外,這人不會想太多,這反而是一種幸福。

盧象升用厭惡的眼光看了一眼王汝槐,他把眼皮垂下去,嘆息道:“吾輩臣子,行事當然是要替天子分憂,皇上雖然有些急切,旨意也有些過份,但此事行事,大義上無虧。既然有旨意了,估計洪軍門也是在路上了,我們陽和也要準備好。第一,準備好相當多的乾糧,預備給大軍使用。第二,準備馬匹,車輛和夫子,和記打仗,特別重後勤,這一次雖然以獅博兔,還是要小心謹慎。第三,封閉城門和隔絕道路,任何人不得出,也不得入,待大軍準備完畢,出城趕路之後,繼續關閉城門,使內外隔絕。”

盧象升看向王汝槐,說道:“和記細作厲害,我們也是經歷過的,道長以爲如何?”

“就按建鬥兄所說這般行事吧。”王汝槐還是有些興奮的,他在這裡已經耽擱太久,完全得不償失,如果能順利拿下張瀚,順利回京,一切辛苦還是值得的,否則就真的成了京師官場的笑話。

想了一想,王汝槐又道:“明天洪軍門就該趕到了,我們這裡封閉城門,若是新平堡矇在鼓裡,一切就順利的多。”

“沒有這麼簡單。”盧象升說道:“試想和記的細作能遍及陽和,大同怎麼會沒有?那邊兵馬一動,諸堡戒備,傻子也知道會如何了。所以要派出密使,令新平堡的賴同心緊急關閉堡門,不得放任何人出入。同時令樺門堡諸多守備戒備,率部隔絕邊牆,最多一兩天功夫,張家口周參將也就趕到邊牆附近了。”

周遇吉的責任心強,能力比黃得功只強不弱,這一年多來練兵練的很不錯,而且張家口駐軍以馬軍爲主,三千多直屬部下有過半是馬兵,這樣可以進行更快速的機動,長途行軍,馬兵未必比步兵快多少,但一百多裡的距離,輕騎突襲,那可比步兵快的多了。

周遇吉那邊朝廷肯定也有諭旨,必定是先帶騎兵往赴新平堡外牆一帶佈防,以備張瀚等人偷逃出關。

張家口距離新平堡百五十里,輕騎趕路,兩天之內肯定部署完畢。

現在一切都已經齊備,只等着關門擒殺張瀚,這準備了一年多的大事,終於到了揭幕的時刻了。

盧象升對朝廷不分良莠一律誅殺的行爲簡直是憤怒,根本不以爲然,但他也認爲殺掉張瀚就是最好的辦法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從大同至新平堡二百里,至陽和一百四十里,兵貴神速,準備齊全的話大軍要三天時間可以到陽和,陽和到新平堡最多一天半時間,加起來不到五天的時間可以兵臨堡下。如果運作的好,保密措施做的好,可以突然殺至,使張瀚他們措手不及,以獲全功。

不過盧象升對此不是抱有太大的希望,大同那邊已經出動,雖然肯定有防範措施,但估計保密不了太久,陽和這裡一閉城,傻子也知道要做什麼了,現在的希望就是放在宣府那邊,張家口離新平堡也很近,輕騎突進,封鎖邊境,使張瀚不能輕裝出逃,他有妻有子,還有那麼多親人故舊,如果自己一個人孤身跑還有機會,如果想帶着這麼多人出關而走,以盧象升的想法,這實在也是辦不到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走,就不止是梟雄之流,簡直是如漢高祖般的人物,以盧象升的心思,他是絕不會願意看到大明出現這樣的人,還是希望張瀚就在新平堡中吧,早點了結此事,就是到時候自己的兩手染滿血污,不知道能去哪裡,才能將雙手的血污給洗淨?

怕是洗不淨了,自己這一生都要受到良知的譴責!

盧象升淡淡一笑,自己所行乃是爲國爲民,爲了千千萬萬普通的大明百姓。遼東之慘,人所皆聞,數百萬遼民死在努爾哈赤這種野心家的手上。一旦和記妄動刀兵,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爲了這千千萬萬的百姓,自己就算殺掉張瀚和其全部家人親友,又能如何呢?私德有虧,大德不虧!

“準備吧,擊鼓傳將,命將士準備隨時出發。”盧象升召來中軍和坐營官,吩咐軍營中先開始準備。

所有人都接了軍令,軍營中傳來轟隆隆的鼓聲,與此同時,陽和城和附近的一些軍堡軍臺火路墩都同時開始戒嚴,傍晚時盧象升派出一隊百餘人左右的馬兵,沿着官道搜索戒備,隔絕一切陽和往新平堡的道路,所有人都知道,這件大事一旦開始就沒有了回頭的道路,必須成功不容許失敗,盧象升已經下令,所有經過的不聽勸阻的人,不論軍民百姓還是士農工商,任何身份,哪怕是個舉人也能先拿捕下來,如果不聽軍令敢便試圖越境的,則可以格殺勿論!

騎兵們衝出堡門,在佈滿綠草和豆苗的荒野和農田中游弋着,大半的人都被隔擋了回去,小半自恃身份的被抓捕了起來,官道直接被放了拒馬,任何人禁止通行。

還有騎兵赴白洋河一帶,驅走了在河上捕魚的魚夫,有一些在遠處放鴨子的人,因爲是在對岸,離的也遠,騎兵們沒有動手,只是隔空放了幾箭,將放鴨人遠遠的驅走了。

整個陽和一帶已經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盧象升等人儘可能的要隔絕大同往新平堡方向的道路,使消息不能傳遞,畢竟如果洪承疇走的慢的話,二百里路走五六天也很正常,大明官兵如果餓肚子開拔,一天撐死了走二十里,不過乾糧齊備,訓練有素,一天走五六十里也不是不可以,得看主將的決心和意志,將士們的體能,當然,最重要的是兜裡有沒有乾糧儲備。

……

盧象升下令陽和戒嚴,隔絕道路,並且諸堡戒備的當晚,其實也就隔了不到兩個時辰,當黃昏時的金色陽光照映在波光盪漾的白洋河的河水裡時,張瀚和兩個老頭正坐在白洋河邊垂釣,身邊有竹編的魚簍,十幾尾魚在內不停的撲騰着。

釣魚在開初時只是張瀚想起來的一個笑話,不過經過一年多的時光,他對釣魚越來越感興趣……釣魚確實是很不錯的愛好,風景好,眼和腦都能得到休息,無意和有意之間就有所收穫,當魚杆一震,魚浮一沉,然後手腕用力一抖,魚兒上勾被提出水面,這種樂趣確實也叫人相當的快樂。

張瀚在此之前確實相當的疲憊,一手一腳創立了和記,打下了這麼大的地盤,創立了這麼大的基業,事務浩繁,幾乎都是他一手操持,別人最多就是打個下手,所有的事都要他拿主意,定主張,甚至細節都是由他來定,一刻不得休息。

現在諸般制度雖然是草創,但都能運作自如,而且有了孫敬亭當助手,很多瑣碎的事情都是孫敬亭直接辦理了,軍政大事,仍在張瀚之手,但他已經可以有閒暇坐在白洋河畔發呆了。

這是一件好事,長時間的休息難得可貴,張瀚也明白,一旦他重回草原的時候,就是與大明全面開戰的時候,到時候軍政大事會成十倍百倍的增加,數年之內也不得休息。接下來就是經略各處要得到的地盤,與俄羅斯人,與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與荷蘭人,英國人,日本人,到處都是爭鬥,西域,外東北,俄羅斯人的地盤,烏拉爾山以東地方,還有南洋諸島,東南亞諸國,這些都算是可以在他有生之年就搶下來的大地盤。

華夏文明的內核是農耕民族,一時半會沒有辦法轉成海洋帝國,就算勉強轉了,恐怕也會有一段時間往後退縮的時期。

張瀚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打下足夠大的地盤,使帝國膨脹到一定的地步,就算有些保守和退縮也足夠了,幾百年後,華夏的版圖肯定比歷史上大的多,也強大的多……

文明的內核也要有所改變,打下大的版圖,統治諸多的異族,是要以華夏爲主體,獲得足夠多的資源和好處。

如果和大明學,和隋唐學,用中華的物資來討好異族,把朝貢制度當成賞賜制度,人家送一千兩的東西,回賜一萬兩,對異族比對自己本族人要好的多,爲什麼?就爲了人家幾句虛僞的誇讚和奉承?這不是他孃的冤孫冤大頭麼?

就是要把這些異族踩在腳下,獲取足夠多的好處,壓榨他們,叫他們心悅臣服的侍奉華夏,奉華夏爲主,自覺的學習華夏的文化,成爲華夏文明圈的一部份,而不是反過來叫華夏去接納他們,去容忍他們的落後文明。

張瀚一直覺得,人類在發展之後,很多事情矯枉過正了,在他的治下,絕不允許出現這種倒掛的情形,士大夫和軍人是對天下負有責任,所以他們能當官獲得權力,如果將來開議會,也是這些有人類和國家有貢獻的人可以獲得選取權和被選取權。醫生,農民,工匠,成年男子,心智正常,沒有犯罪的,也一樣有這種資格。婦人中有一定學歷,能證明自己心智不下男子的也可以,除此之外,那些有犯罪歷史的,對國家沒有貢獻的懦夫,只知道誇誇其談的文人,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或婦人,這些人憑什麼來用他們的選票影響國家的進程?民主而不是民粹!

如果打下大大的疆域還沒有改良文明內核,那麼張瀚在閉眼時肯定還是會不放心,會有遺憾。

如果將文明內核也重新打造過,一個進取的,充滿內聚力的和擴張性,溫和與暴烈並存,防守與開拓進取並不矛盾的嶄新民族出現在張瀚手中,這無疑是比打下幾十個國家還令張瀚驕傲和自豪。

一切都要水磨功夫,慢慢來,張瀚才二十來歲,不着急。

所以這一段時間的休息,對張瀚萬分重要,可能很快他就再也沒有這麼長時間的休息期了,真是難能可貴。

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五章 好人?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十章 小市內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發段感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十三章 犒賞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十二章 繪畫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章 小心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四百七十八 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
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六百九十二 求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五章 好人?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火光第五百二十二章 溺水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六十章 引導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八百八十三章 丁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八百五十章 機器第八百三十一章 痛罵第四百二十九章 膏藥第四十五章 圍店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八百八十六章 斷絕第八百六十六章 東門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騎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三人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七百八十二章 下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十章 小市內第九百八十一章 衝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發段感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族兄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炮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追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禮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觀察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七章 決絕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五百八十四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三百三十七章 解套第六百二十章 押運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十三章 犒賞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拒絕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襲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惡客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遊兵第十二章 繪畫第八百四十五章 意志第五百零四章 重將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四百三十一 信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三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六百二十一章 等候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章 小心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四百四十八章 開戰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五百零八章 論田第四百七十二章 辦法第四百七十八 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受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糜爛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六百一十四 跪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退步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