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

“不是魏公公。”宋禎漢也顯露出敬畏的神色,他壓低聲音,說道:“此事不宜在這樣的地方談,不過我可以透露一句,是參李蕃。”

“他啊?”宋師襄立刻道:“不管怎樣,這事我一定參加。”

“算我一個。”方有度道:“有銀子拿,還能給李蕃這事一點難堪,我要是不上,還配當言官御史?”

龐尚廉幾個原本還有些猶豫,李蕃畢竟是閹黨的核心人物,不過轉念一想,銀子和麪子都有,李蕃又不是魏公公本人,上幾個彈本還不至於被逮捕拿問,自己等人也算是歸附了閹黨,最多擺出一副大公無私的嘴臉出來也就是了。

“幹了。”龐尚廉摩拳擦掌的道:“言官不敢參人還有何用。”

宋禎漢哈哈大笑起來,與衆人約好了下午一起密談寫稿,這等事情他們是做熟了的,一起商量寫稿,劃分側重點,然後分別上奏,短時間內衆多御史一起彈劾某人,會造成暴風驟雨般的轟動效應。

眼看衆人紛紛離開,宋禎漢和方有度也是相視一笑,方有度道:“劉老前輩的銀子,總算可以落袋了。”

宋禎漢嘆道:“我輩御史號稱清流,不過要熬多年才能出頭,俸祿菲薄不足養家餬口,今日此舉,也是迫不得已啊。”

“哪裡迫不得已。”方有度道:“不管怎樣,攻李蕃我還是很高興的,這廝確實不顧同年之誼,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咱們今日此舉,必遭廠公忌恨。”宋禎漢思忖着道:“不過咱們擺明了就是拿銀子辦事,廠公反而不會怎麼較真,最多訓斥一通,真正要提防廠公怒火的是劉老前輩,那就不和我們相關了。我們嘛,最多說是品行卑污,從御史轉任……這樣也好,這御史也早就膩味了。”

“只要別貶斥遠荒就好。”

“那應該不會。”

兩人也是再三計較過所得與所失,還有最壞的結果。

以現在的這個局面,魏忠賢定然對御史不受控制的發難而暴怒,不過朝中政局不受掌控的地方還多,比如閹黨現在火力集中在對兵部尚書一職的爭奪上,這纔是第一要緊大事,另外閹黨要爭奪的地盤還很多,對幾個小御史造起來的風浪,最多也就是訓誡或是調職,不會弄出太大的動靜,影響更多深遠的佈局。而且這幾人也沒有替劉國縉保密的打算,自從被劉國縉委託此事之後,方有度和宋禎漢又眼饞銀子,又擔心後果,最終還是設計了今天上午的這一幕,以氣相激,以利相誘,拉了不少同年的御史一起幹,雖然銀子分薄了許多,不過要承擔的廠公怒火也分薄了不少。

“嘿嘿。”宋禎漢突然想起什麼好笑的事情一樣,對着方有度說道:“方年兄,你我這般行事,也算積攢下不菲的身家,又是清流出身,將來官職也不會太低。上頭罵我們是烏鴉,仔細想想也是,呱呱的叫着,於天空盤旋尋找機會,一旦找到機會就飛下來吃肉,一隻只都吃的膘肥體壯的……可見當烏鴉也不錯!”

京城之中烏鴉羣甚多,因爲宮室太廟等建築十分高大,平常也無人能上去,更沒有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鳥羣生存,所以各處都有大量的烏鴉羣,連皇宮裡也有,皇帝拿烏鴉來形容言官也有好幾十年了,最早似乎是從神宗開始,神宗被言官欺負的不輕,這麼形容來報復也是情理之中,不過宋禎漢坦承自己就是烏鴉,在言官中也算不要臉皮了。

方有度沒有說話,只是哈哈大笑起來。

……

柳河之敗果然是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上層的運作到御史層面的運作有一個時間差,不過所有人都在等着李蕃或是徐大化等人的彈劾奏摺,連遠在山海關的孫承宗都在等着,這幾人的奏摺一上,孫承宗就會繼續上疏認罪請辭,絕不戀棧不去,也不能給政敵可乘之機。

孫承宗已經是打定主意回高陽養老了,回朝不可能,好在自己身體尚算康健,不愁沒有機會等待時機,不過孫承宗自己也知道機會渺茫,別人還可以等十幾二十年天啓皇帝身體出現變化之時,而對孫承宗來說,首先他等不了那麼久的時間,另外一點就是如果天啓皇帝真的崩逝了而導致閹黨失勢,新帝也不會任用曾經天啓帝師的他,可以說,從遼東經略位置上退下去的那一刻起,所謂等待時機起復也就是一句空話和安慰自己的虛言罷了。

孫承宗本人還算豁達,畢竟做到了內閣大學士和遼東經略這樣的顯職,而且將破敗的遼西重新經略起來,有重建遼鎮和復土數百里之功,有震懾東虜數年間不敢西向之功,此生功業完全可以留待後人評說了。

這段時間孫承宗做的最多的就是督促前方將士嚴防死守,調動各鐵騎營和車營往錦州大淩河小淩河右屯各處,營兵入堡進城,各將率家丁精騎沿河巡哨防備,嚴防女真人趁虛而入,柳河之敗可能會給東虜信心大舉入侵,孫承宗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自己辛苦數年,如果在臨走之前遭遇一場慘敗,那真是一生令名功業盡毀,後世史書之上,自己的評價一定不比袁應泰和王化貞之輩強什麼。

在孫承宗的嚴令之下,遼西各將門也知道事態嚴重,紛紛行動起來,包括諸多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在內,各將多帶家丁與各要隘河口守備巡哨,經過一段時間的擾攘之後,並未發覺建虜有大舉動員的跡象,但諸將並不敢怠慢,事關他們的生死榮辱,自家安危,可不是柳河那樣的主動出擊,所以各處仍然守備的十分緊密,沒有絲毫懈怠。

同時孫承宗在考慮自己的接任人選,但粗粗一想就直接放棄了。

這幾年來,孫承宗先後保舉的薊遼總督或是遼東巡撫都是相當的失敗,有不切實際的,也有膽小如鼠之輩,連前線也不敢去的巡撫要之何用?孫承宗本人也是相當失望,連帶着對自己的眼光也是懷疑起來。

另外孫承宗也明白,如果皇帝同意自己離開,那麼繼任的人選當然也不會按自己的意思來了,否則何必要順閹黨之意同意自己的請辭?柳河只是小敗,說到底自己的去職還是一系列黨爭之後的餘波而已。

真正叫孫承宗上心安排的還是自己的幕僚們,他的幕僚很多,真正最有名的只有孫元化和茅元儀二人,而孫元化早就被安排在兵部爲官,不必他來擔心前程,其餘的幕僚也好辦,分別寫給薦書安排,或是厚給銀兩……孫承宗自己不撈錢,但手頭掌握的資源極多,給幕僚一個很好的出路也是人之常情,不必擔心御史說什麼,老孫頭在這事上還是很變通的,沒有那麼拘泥不化。

這陣子孫承宗沒有忙別的事情,安排好防備後其實大大小小的事情堆積如山,孫承宗壓根不理,每天都是躲在自己的書房裡奮筆疾書,一個個幕僚們分別都接到了薦書或是和記帳局的銀票,心思已經安定下來,別處都是亂哄哄的,經略衙門卻是相對安靜平穩,不得不說孫大學士還真是老江湖,就象是當初新來山海關,劈頭和王在晉幹起來,在寫奏疏陳明自己的見解得到皇帝支持之前,孫承宗也是任事不理……抓大放小,其中的道理很多人明白,但是能做到的人畢竟是少數。

“止生你來了。”看到茅元儀進入書房,孫承宗微笑着道:“你倒是真的沉的住氣,別的人一天往我這裡跑三四趟,你卻是三四天也不來一回。”

“晚生這陣子在關注朝中動向,每日看邸抄研究,所以並沒有來閣部大人這裡。”

孫承宗一擺手,說道:“還有什麼可研究的,無非是亂蜂蟄頭罷了。”

老實說孫承宗自己也不想看了,回想起當年自己氣勢洶洶跑到山海關來,和王在晉激辯一通,最終靠着帝師和大學士的身份趕走了王在晉,否決了對方重修關城盡棄關外之地的計劃,但這幾年下來,最短的短板就是沒有實戰的戰績,這一點爲朝中政敵和清流所攻,這一次柳河之戰就是自己主導的反撲,想用事實來打政敵們的臉,結果卻是慘敗收場,自己的臉都被打腫了,想來那些奏疏都是一窩蜂上來彈劾自己,其中不乏嘲諷辱罵,好歹自己是翰林出身堂堂帝師閣老,被人指着鼻子唾罵還沒有辦法還擊,甚至理不直氣不壯,孫承宗就算是豁達的性子也不是沒有底線,這些日子找事情做,實在也是不想看這些奏摺,自取其辱,憑白的生悶氣。

茅元儀道:“晚生此來,就是帶着最近數日朝官御史的奏疏……”

一聽茅元儀的話,孫承宗的臉色也不正常起來,他道:“止生你這是何苦呢,過幾日風潮平定一些,老夫會上奏請辭的,到時候你替我潤色一下好了。”

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返鄉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九百三十一章 算盡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三章 三個掌櫃
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聖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明天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激第八十九章 遼東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見親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銀彈第三百八十七章 論船第七百四十三章 徵用第二十五章 過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盛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圖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返鄉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疾衝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簽定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冰層第八百七十二章 守成第一百三二十章 衝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遭遇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換防第五百二十一章 激流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四百九十章 再衝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第七十二章 慶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二十九 漂流第九十章 出鐵水第八百六十三章 沓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移動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四百一十二 盟約第二十一章 跪祠堂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麻煩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二百六十五章 昧功第一千四百章 天命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掌旗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七百零一章 濟農第九百三十一章 算盡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積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三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前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高陽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運道【大章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同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暴烈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驕狂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議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三章 三個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