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一搏

其餘的小貝勒貝子們一時半會的不說話,過了一會之後,阿巴泰道:“大汗諭令奴才清點旗丁,蒙古左右翼並漢軍人數,現女真八旗有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旗丁六萬零三百六十七人,其中披甲人爲兩萬七千四百一十五人,餘者爲旗丁,披甲人中有葛布什賢一千六百人,白擺牙喇三千一百五十六人,蒙古左右翼,大汗令我將新附蒙古也算上,共有披甲人五千六百九十三人。漢軍,計有兩萬一千八百四十二人,其中披甲人不足三千,多半爲無甲跟役。全部將士共計九萬一千九百零二人,披甲人三萬六千。”

阿巴泰奉命辦這個差事也是忙祿了一個多月,還着幾十個筆帖式一起忙活,各旗清算不停才最終獲得了準數。

這也是皇太極給了他足夠的權力,否則各旗旗主根本不會理會他。

清查女真八旗相當順利,對蒙古左右翼的清查也很簡單,最難的還是清理漢軍。

在十餘年後的崇德年間,皇太極把漢軍從兩個旗擴編爲四個旗,再擴編成漢軍八旗,漢軍八旗一成立就有三萬五六千人的規模,加上三順王的部隊,漢軍人數有五萬人左右,漢軍的人數已經接近整個女真八旗的丁口數,可以說,清能獲得天下,漢奸部隊佔了絕定性的作用。蒙古八旗在十年之後也就只有一萬多人,人數相當有限,而且阿巴泰把全部蒙古人都算成披甲也是一種變相的拔高,蒙古人只有少量的鐵甲,微不足道,還有一些綿甲和皮甲,幾千蒙古兵倒都是在壯年,這也是阿巴泰把他們算成披甲的最大理由。

漢軍則已經被打亂分散,相當一部份是成了女真各戶下的包衣,還有一些是各旗公用的包衣,也有一些漢軍還保留着自由人的身份,主要都是依託在各大投降的漢軍將領的旗下。

兩萬多漢軍已經是相當稀少的數量,要等十年之後皇太極才把漢軍隊伍擴充近一倍,現在爲時尚早,各旗還是把漢軍當苦力來用,這是努爾哈赤後期政策的延續。

皇太極此時還沒有把漢軍集結起來,也沒有成立“烏真超哈”,現在女真貴族對任用漢軍仍然有猶豫和爭執,皇太極的權威不足,他也沒有辦法做出更多的選擇。

“近期要大造衝車撞車。”皇太極對衆人道:“各旗不要吝惜人力,除了攻城兵器,還要將各旗下的糧食,馬匹,車輛,全部徵調隨行出征。此次如果出戰,就要拼盡全力,不得遼西全境,不駐守兵馬,絕不回返!”

皇太極看向代善幾人,阿敏低着頭不出聲,上次朝鮮的事阿敏被衆人攻的厲害,現在已經在議政會議上沒有發言權。

莽古爾泰一向支持皇太極,但最近和代善走的越來越近,可能是發覺皇太極的權力越來越大,已經轉投代善,希望和代善形成一個牢固的聯盟,攜手對抗老八。

在這樣的大事上,皇太極是不可能一個人專斷,現在他也只能等待代善的決斷。

在歷史上女真人第一次徵明時,由於要繞道遼西,穿破薊鎮,深入大明腹地,這樣的軍事行動相當冒險,在半途中代善和莽古爾泰一起召開貴族會議表示反對,然後是皇太極說服了衆人繼續前行。

如果明軍表現稍好一些,能使女真人損失更慘重一些,皇太極的權威都會受到嚴重的削弱,整個歷史的進程都會發生變化。

現在所有人都沉靜下來,大汗已經有決斷,就看大貝勒們怎麼說了。

嶽託的神色相當焦急,他也是旗主,但他不是大貝勒,女真人的大貝勒只有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還有阿敏。

這四人掌握着極大的權力,衆多的牛錄,更關鍵的是擁有極高的聲望。

女真人此時還有部落聯盟的遺風,在重大問題上需要有威望的高層共同做出決斷。這種事不是光有牛錄和實力就能辦到,不然的話多鐸和阿濟格三兄弟也能成大貝勒了。

代善一直沉吟不語,他並不是有意拿捏,而是真的沒有辦法一下子痛下決心。

老八明顯就是要搏這麼一注了,和記,大明繞不過去,後金這邊也一樣繞不過去。廣寧,十三山,義州衛,這是橫切在後金身上的一刀,徹底切斷了和科爾沁諸部的聯絡,也切斷了女真人向外擴張的最後一條道路。

在長白山脈的北端,和記的兵力也越來越強,諸多的小部落都選擇了跟着和記離開,與後金的敵意越來越深。

在太子河南,和記也有駐軍,並且表現出了相當強勁的戰鬥力。

和記一旦得天下,四面八方的張網過來,後金困守在遼東一地,連跑都沒地方跑。

現在皇太極想借着明國議和後遼西空虛的當口,孤注一擲,舉族全力入侵遼西,迅速攻佔遼西和山海關,藉着明軍留下的大炮,幾十萬丁口,遼西的物資,把全遼打造成一個整體。如果力量能上一臺階,或是藉着和記主力與明軍作戰的當口,再把十三山和廣寧解決,恢復與科爾沁的聯絡,後金就還有相當的機會自立成功。

就算解決不了,遼西徹底爲後金所有,還能解決身後的東江麻煩,加上朝鮮也被征服,後金的戰略態勢大爲改善,國力也會提高,進可以窺探和記商團軍與明軍的戰鬥過程,看看是否還有機會介入,退可以固守山海關和錦州一線,遼東則固守太子河,遼陽,北方固守瀋陽,這樣纔有最大可能保住眼下的基業。

當然皇太極內心深處肯定是希望能搏一把,否則的話就算佔有全遼,一旦商團軍擊敗明軍,整合之後再殺過來,憑着遼東遼西也根本不能與之抗衡。

這也是代善猶豫的地方,他感覺女真還是勢弱,披甲人尚不足三萬,如果能湊起二十萬戰兵還有機會介入關內戰事,從中尋找機會,最不濟也得有十五萬戰兵,現在看起來全部身家就不到九萬人,還得去掉一些無甲的旗丁和老弱,漢軍和蒙古加起來的兵力看似可觀,戰鬥力相當存疑,估計還不夠三千白甲一個衝鋒就跨下來了。

“二哥。”皇太極沉聲道:“現在不能猶豫了,進可死,退亦死,不如進而搏擊,求得一線生機。”

代善有些迷茫的道:“你的意思是介入明國與和記的戰事,將水攪渾?”

“我們只有這最後的機會,放棄了就是等死。”

“那好吧。”代善也站起身來,莽古爾泰和阿敏也站起來,代善沉聲道:“父汗在起兵時也曾經猶豫再三,你們年輕不知道,我卻知道他在居處長吁短嘆整主作不眠,這種壓力非爾等後生小輩可以瞭解。要知道我們進攻撫順關前,也是如今天這樣只有六萬旗丁,而當日我們的鎧甲和兵器更少,披甲不過兩萬人,其中還有大量只是劣甲短兵,明國遼鎮的戰兵數量就比我們全族的男丁還多,況且老汗多次去過明國京師,深知其地大物博人口重多,我們有六萬人,明國有億萬男子,光是九邊和京師的戰兵就有百萬……招惹這樣的敵手,老汗豈能不心驚膽戰,十分戒懼?可是又如何了?撫順關不戰而下,接着我們伏擊殺死了當時的遼鎮總兵,殺死明軍兩萬人。再下清河堡,又殺了一萬餘人。接下來薩爾滸,明軍伏屍十幾萬人,總兵和經略俱戰死了,我八旗就此佔有瀋陽和遼陽。再下來廣寧,遼西,我諸申總是能以少勝多,老汗當年說,這豈不是天命在吾?”

在場的人無不點頭,明國腐敗無能,上下離心,老汗曾經勸降毛文龍,在書信裡就很清楚的說明國氣數已盡,看似龐然大物其實無能之至,而後金屢戰屢勝,就是天命在後金,非人力可以挽回……毛文龍當時沒有回覆,不過數次書信往還,最少毛文龍並沒有拒絕和努爾哈赤的通信。

當然,東江鎮偷襲,投毒,造謠,這些事還是沒有少幹,後來努爾哈赤終於失去了耐心,徹底與毛文龍斷絕了往來。

天命一說,從努爾哈赤的汗號也看的出來,皇太極叫天聰汗,努爾哈赤是天命汗,天命,如果認真考究,明末時期真有天命的話,也確實是站在了女真人的一邊。

可是現在女真差不多窮途末路了,四面俱敵,而且和記商團軍的戰鬥力非明軍能比,明軍是數量衆多,且有城防守禦,而商團軍則人數也遠在後金之上,裝備也比後金方面要強的多。當然皇太極等人的情報並不充份,多半還是建立在十三山一戰的基礎上的分析,就算這樣,冰山一角也足夠令皇太極等人心驚肉跳了。

正如皇太極所說,代善的意思也是相當明顯,當年的後金也是十分弱智,六萬丁口向億萬人口的大國挑戰,如果正常發展的話就如成化和萬曆年間的女真叛亂一樣,被明軍迅速蕩平,舉族皆亡。

事實卻是女真人佔據了遼東,並且殺害了幾十萬明軍和過百萬的遼東漢民。

“幹吧。”代善閉了下眼,接着又睜開,他對所有在場的人道:“集結每一個人,包括披甲人和旗丁,包括漢人和蒙古人,這一仗我們不衝過去打,在場的人都活不過三年開外。蒐羅每一粒糧,每一輛車,能喘氣的,能派上用場的都帶上,這一次我們比薩爾滸時還要危險的多。衝贏了,我們能成就大金的偉業,輸了,大家一起玩完。”

衆人皆是點頭,這種關頭,各旗都不能有保存實力的念頭,生死俱是要抱在一起。

幾個小貝勒貝子都是面色蒼白,只有多鐸不太懂事,從腰間抽出腰刀,一刀斬在面前的桌上,興奮的叫道:“殺漢狗!”

衆人見狀都是搖了搖頭,不過也是陸陸續續的跟着道:“小十五說的對,殺漢狗!”

==================

我新書《大魏王侯》今天上傳了,純架空背景,大家不必擔心,我還是會寫的很嚴謹很認真,但會注重故事性,換個題材,不設朝代,就是想加強一下自己講故事的本領,寫了這麼多年,也該自己設定背景,故事,人物,來當一個操控一切的上帝了。

不失衡,不意淫,不狗血,但還是要有衝突,要有上進,要有家庭,要金戈鐵馬,也要有脈脈溫情。

我會好好寫,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我,我會寫個好故事給大家看。

http://oldbook.zongheng.com/book/767371.html

收藏點推就看你們的了。

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八百零六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五章 好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十六章 擲還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七百章 行禮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四百七十八 變化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五十六章 入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十八章 殺人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
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備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開市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八百零六章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一千四十八章 海疆第六百五十二章 統帥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顧第一千四十一章 重甲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七百二十章 不平第六百六十四章 剃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河邊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十八章 殺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訪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財稅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頭第五章 好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評事第九百一十三章 挖坑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五十六章 邸抄第十六章 擲還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天譴第四十章 馬車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三百一十八章 先生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叔侄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新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五百九十七章 觀看第十九章 一路艱辛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英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密信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罪臣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章 何時第四百二十三章 尖哨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豬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七百章 行禮第一百一十九章 鼓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八百四十三章 開銷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四百七十八 變化第四百零四章 大喜第一千五十六章 入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士兵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南都第三百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四百二十六章 侮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出營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七百一十二章 所見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斷流第九百八十二章 歸路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千七十七章 釀酒第八百三十五章 景色第十八章 殺人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九百七十八章 中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部族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七十六章 主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鐵騎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拉開上架了,發篇感言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絕望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六百九十八章 農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