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野心

鄭芝豹聽了鄭彩的話,一時意動,當下神色儼然的道:“大兄現在是主力艦的艦長,二兄應該執掌陸戰營,你我兄弟合力,未必不能做更大的事業。張大人現在危險,可以到島上,常政事官可以當家管政務,我們閩人管水師,搶下更多的地盤,咱們就都……”

“住口。”鄭芝虎冷臉喝斥,說道:“何斌和甘輝他們就在不遠,還有李平之也在,你們說這些話,他們會怎麼想。”

鄭彩不屑的道:“何老三手無縛雞之力,不能上船也不能帶兵,廢物一個。李平之叫他幹買賣行,他能掌水師?就算張續文,也就是和山蠻子打交道行,我看別的才具也是平常。常政事官,行事果決狠辣,看事準行動快,我有些服他……”

鄭彩確實是眼高於頂的人,鄭家下一代子弟中的佼佼者,喜讀書,好大言,懂行伍之事,能帶兵。不過才具來說,也就是中人之姿,是鄭家沒有特別出色能上岸打仗的人才把他顯了出來。

就算現在大吹牛皮的時候,對常威也是心存畏忌,並沒有敢說什麼不敬的話。

其實臺灣行軍司裡,除了常威,帶兵的李守信,蔣奎和盧大富等人,行政上張續文李平之何斌等人,俱都是一時之選。鄭彩的話,不過是青年人的狂妄之語,連他自己也知道當不得真。

鄭芝豹小聲道:“鄭彩說的有些過了,不過我感覺我們閩人還是應該往上走一走,不能只推何老三一個人。別的人,楊家兄弟,老施,老郭,他們幾個也不是沒有怨言……”

所謂的十八芝已經在歷史上消失了,但鄭氏兄弟幾個,楊六楊七,還有施大宣郭懷一何斌都在和記之內,李國助在平戶掌管李旦的殘餘海上勢力,與和記配合相當默契,包括李旦的遺產都交給了臺灣行軍司,關鍵時刻幫了大忙,現在還不算張瀚的部下,兩人換過帖子,算是結義兄弟,將來李國助在和記體系內的地位也不會低。

所謂錐子放在布袋裡,遲早都會透出鋒芒。十八芝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多半在和記。這些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物確實都有獨特之處,何斌的識大勢和謹慎精明,甘輝的帶兵能力,鄭芝龍的語言能力和察顏觀色,鄭家兄弟的海上能力,其餘的衆人都已經在臺灣和記水師的主力艦上,俄羅斯人的艦長遲早會退下來,而北方的和記中人現在夠格當艦長的並不多,和記有意在廣東和浙江地區引進海上人才,但在數年之內,肯定還是這些閩人在艦上擔任高職者爲多。

福建人也相當容易抱團,幾百年後的清季和民國,水師和海軍幾乎都被福建人掌握。現在閩人在和記內多半在艦上擔任要職,彼此間聲氣相連,臺灣那邊不管陸軍怎麼強,決勝點肯定就是在海上。這也使得福建人在臺灣行軍司裡佔據更高的職位,擁有更強的勢力版圖。

野心就是隨着實力的增長而增長,這是不可避免之事。

常威等人就是以南北交流的方式,使這些閩人開開眼界,增長見聞,在北方效力一段時間之後再回海上,能感受到陸海強悍實力的不同,同時更深入的熔入和記之內。

但由於北方的時局變化,反叫使鄭彩等頭一回到北方的人,更莫名的自傲起來。

他們倒未必要背離和記,僅憑駐在島上的第四團就能叫所有人打消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不過想要更大的權力,更高的位置,這纔是他們的真實想法。

“前方有騎兵來接我們……”鄭彩這時也看到了遠方的騎兵隊伍,他笑着道:“應該是和第四團的騎兵差不多?”

“應該會強一些。”鄭芝虎有些心煩意亂的道:“第四團因爲是駐在島上,並沒有象樣的騎兵編制。”

幾個心懷異志的傢伙一起點了點頭,臉上卻都是不以爲然的表情。

第四團組建時間早,而且當時並沒有騎兵編制,最少是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隊伍。和記北上之初,只有少量的騎兵,只會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當初打土默特人,硬是靠土木工程,用大量密集的火路墩和軍臺把土默特人鎖住了,又利用蒙古人的驕狂心理逼迫他們會戰,結果打下來蒙古人碰了一鼻子灰,這才知曉厲害,但到那時已經晚了,先機盡失,到和記主力推進到青城南側時,和記已經擁有了槍騎兵團,幾路絞殺,將土默特人徹底降服。

打那之後,和記纔開始大規模的編練騎兵,這種變化不僅這些福建人不知道,就算第四團的李守信等人也沒有趕上騎兵化的浪潮。

只有火器化,火炮與步兵協同,然後編練海上作戰人員,臺灣那邊一直是這樣的變化着,對騎兵,他們實在是陌生的很。

身後的關門還在不遠處,燈火儼然,前方也是有打着火把的騎兵隊伍,人數似乎不多,應該是不到二百人。

鄭彩和鄭芝豹等人都彼此使個眼色,似乎有些會意。

他們現在對和記在北方的基業都有些懷疑,如果和記真的有十萬大軍,爲什麼被朝廷這麼壓制也不敢反抗?

草原上是不是真的一統,也是值得存疑。

就眼下的事來說,他們被困在薊鎮各地十餘天,後來纔好不容易在古北口這裡打開一條通道,由此出關。

若是和記真的有那麼龐大的勢力,爲什麼坐視這樣的情形發生而不還擊?

若是張大人就此被困新平堡,以後的和記到底是誰當家?

是北方的和記軍司,是孫敬亭還是常威?

閩人抱團之後,是不是理應獲得更大的權力版塊?

除了李平之和何斌等少數人之外,怕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算盤了。

“暮色漸深啊。”何斌對李平之道:“有人來接了,咱們今晚能不能趕到營區?”

“槍騎兵第二團就在我們西側不到四十里地。”李平之此前接過通報,說道:“今晚肯定擇地宿營,明天上午能趕到大軍駐營區。孫大人和軍司人員,駐軍高層將領都在那邊等我們。”

“如此就好。”何斌看看前方的衆人,小聲道:“再這樣下去,南北交流得變成南北對抗了。”

“無所謂的事。”李平之微笑道:“井底之蛙以爲天空就那麼大,你和它說再多也是無用,真的長長見識,就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也難得你有靜氣。”何斌突然憂心忡忡的道:“現在港口被封,聽說還要針對咱們的車馬行,封閉帳局和禁售保險,這一步步棋下的甚是險惡。看來朝廷是要趁張大人在新平堡的機會,一邊軟禁大人,一邊抽手對付和記。這樣的話,咱們北方基業的局面就真的是相當困難了。誠然,咱們佔了整個草原,可是草原的局面應該和兩年前的臺灣一樣,只出不進。要想草原早點兒起來,一年怕不得要投入數百萬兩之多。和記在北方的收入,大體來自鐵器,布匹,糧食,這些大宗貨物的壟斷和運輸都控制在和記商行手中。再加上帳局與車馬物流,保險業務,這樣纔有大宗的收入……”

李平之知道何斌沒有什麼別的想頭,純粹是爲了北方和記的基業擔憂,他心中未嘗不是沒有隱憂,這一路行來,確實看到了朝廷滿懷惡意。

這一次封港和關卡林立,看起來就是朝廷的一次試探,如果和記反應不當,接下來可能就是全面的封禁。

朝廷看來有這種信心,在和記關門的動盪之下,儘量保持住北方的穩定。

不過,以李平之看來還是太操切了。

“張大人必有安排,孫大人也不會任由朝廷胡來。”李平之是從新平堡學校畢業的,從少年時期就是滿耳朵關於張瀚的傳奇故事,在這種薰陶和氛圍中長大,對張瀚的崇拜和信任是烙在骨子裡的,可能在平時自己還不怎麼知道,在關鍵時刻,對張瀚的這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就會佔據絕對的上風,使得他始終保持着最基本的信心。

說了一句之後,李平之對何斌道:“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臺灣的力量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增加,南北交流,南方北上的人少,北方南下的人多。我們臺灣行軍司的實力在短期內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很有可能要再成立一個水師陸戰團,專門負責海上水戰和登陸戰,數年之內,很可能叫我們把旗幟插到呂宋島上,越是北方有事,我們在南邊就越要乾的好纔是。”

“這事我也聽說了。”何斌點頭,也有一種壯懷激烈的感覺。

臺灣現在是有第四團駐守,從臺北到臺南,地域廣闊,又要提防荷蘭人,還有一部份精銳被選入船上訓練跳幫戰,還有一部份兵力負責防患臺南山上的諸多結社的土蠻,兵力確實已經有些不足。

還好此前的軍令司不停的將精銳調入臺灣,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是精中選精。從天啓六年的夏天時開始,軍令司開始鼓勵軍官和士兵主動報名去臺灣,對駐臺人員的薪餉和功勞記錄都有優待,這就使報名者衆多,很多人都明白,未來一兩年內未必會爆發對大明的戰事,除了北上鑽密林獲取戰功之外,就是南下去海島,在海上爭取更多的戰功。

和記的體系已經超過了當初的暴秦。秦吏能奉公守法,和記的官吏更勝一籌,而秦軍將士能挾着首級衝鋒陷陣,聞戰則喜,和記將士又豈能差上一籌?

沒有仗打,當然可以自己主動求戰。

據何斌等人出發之前接到的最新消息,最近兩個月,在草原各部中報名的優秀軍官和士兵已經有三千人以上,這些人會陸續分批前往臺灣,等人員在一兩個月內到齊後,整編成新的團隊,名義就是用水師陸戰一團的名義,軍訓大綱也是軍訓司新編出來,以水戰跳幫和登陸戰的內容爲主,在海上漂泊,船上生活,需要面對的東西很多,但這支團隊訓練出來之後,加上原本的戰艦人員,和記在水面上的做戰力量會接近萬人,甚至可以編成兩個團,並且分駐各船。

連同艦隊人員,和記會成爲南洋海面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現在荷蘭人留在巴達維亞的駐軍和艦隊已經遠不是和記的對手了。

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十四章 跑?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四百章 異景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章 女刺客
第八百二十章 剃鬚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出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氣第一百二十章 繪第六百八十二章 節點(修正)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來血色第二百二十九 背鍋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言第四百四十七章 敢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解衣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佈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觀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行第十四章 跑?第二百六十七 沙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六百五十一章 小組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七百八十三章 隘口第一千六十三章 規模第四百章 異景第三百五十六章 失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一千五十一章 遺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一千八十三章 停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官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借糧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城門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第五百五十章 葬儀第七百四十八章 節點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逼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八百八十一章 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檢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傳授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六百九十五 肅清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二百八十章 鎖甲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親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過往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壓制第二百四十八章 自豪第六百六十七章 刺頸第六百零一章 船隊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九十八章 搶粥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六百五十八章 重逢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第三百零九章 威風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話第六百零五章 糧道第九百七十五章 北所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九百六十八章 除惡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爭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將始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處置第九百二十一章 鎮海第五百一十四章 配合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異心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動員第一千七十九章 舊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心事第四百八十二 漏洞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章 女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