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故地

和裕升的這一套體系,也算是能稍許扼止住上位者的權力慾,使之不隨意做出錯誤決斷的最佳的體制了,當然如果張瀚改變心意的話,稍微示意幾次,自然就會有大批的人放棄現在的體系,也可能會有幾個掛冠求去的,比如李慎明或是孔敏行,但絕不會影響到大局。

眼前的這局面也不僅僅是張瀚的威望過高造成的,衆人不太明白這一次大規模聚集的用意,有很多揣測,場面上自然也有有些拘謹。

“今日召集大夥前來,自然是有要緊的事宣佈。”既然場面如此,張瀚也就不試圖緩和氣氛了,他看着衆人,沉聲道:“自萬曆四十五年和裕升開始在我之手發展,迄今不到六年時間,而我們做的怎樣,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了。”

這一次衆人倒是真的笑起來了。

和裕升發展的怎樣,倒是真的不必多說。

眼下各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很清楚的說明了一切。

張瀚沒有停頓太久,直接又道:“現在我們掌控的地方,已經有前唐時大半個單于都護府的地方,下一步軍司的考慮就是一直往西打,先奪取青城和板升地,將那裡的漢人和耕地直接化爲咱們所用,這樣在短期內,我們的力量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至於那裡的白蓮教徒的問題,我們也並不在意,現在草原上喇嘛教盛行,不少教徒直接改信了,而且他們反的是大明朝廷,我們又不是大明。奪得青城和板升地後,再往西去打鄂爾多斯等套寇各部,直到奪取延綏各鎮北邊的所有河套區域,然後再揮兵北上,控制漠北三部,這樣的話,我們除了單于都護府的地盤,可能在三年到五年內,再控制前唐安北都護府的大半地方。”

在場的人,除了軍人和軍司中人外,只有馬超人等少數人能明白張瀚話語中的意思。

這年頭的讀書人,如果一心上進,除了應考的經義外是很少揣摩別的學問,那些所謂的名士,比如江南復社的那些才子,其才學確實傲人,不少名士有詩才,能寫詞,作曲,也能寫劇本,雜學上可以兼顧農學,兵學,也能熟知歷史掌故,不過這樣的人就很難中舉或是中進士了。只有少數逆天的人,能在雜學上有所成就,並且考中進士再入朝爲官。

很多學術過人的都是終生研究學問,而且多半是兩種情形,一種是已經中了進士,公餘閒暇開始研究雜學,另一種就是不想爲官,也沒有考中進士,但衣食無憂,有秀才或舉人的身份,爲了在士林中獲得尊重,也是開始自己研究各種雜學。

至於經義八股,很少有人會終生研究了。

馬超人和孫敬亭,李慎明這一類的讀書人就是第二種,他們不想爲官,當然也就有精力用在雜學上頭,雖然水平不怎麼樣,但唐時六大都護府是怎麼回事他們還是知道的。

等明白的人稍加解釋之後,在場的人多半也是爲張瀚的話所震動,這是何等的豪氣和決心,簡直令人有一種不敢置

信的感覺。

唐時的單于都護府不大,就是現在張瀚搶佔的地方再往東幾百裡就差不多了,不過北安都護府就太大了,等於是後世蒙古國全境還要大些,然後再加上內蒙和新疆的部分地方,一個安北都護府的面積已經等於現在近半個大明的國土,如果加上單于都護府……

馬超人看張瀚沒有直接說下去,忍不住問道:“張大人,那麼北庭都護府故地呢?”

張瀚笑了一下,說道:“馬兄怎麼不連安西都護府一塊問了?”

馬超人笑了起來,說道:“當然也是想問,只是感覺太不可思議。”

其實在說話之前,馬超人就看看四周,感覺到今天所在的場合是真實的情境,而不是自己的妄想,這才定下心神來說話。

如果不是身處草原,而且土默特和漠北三部加上喀喇沁還有套部都十分虛弱,恐怕張瀚的話說出來只能引發洪堂大笑。

幾十年前的蒙古還能以四十萬控弦之士南下,攻克州府,圍困京師,馬超人幼年時就聽聞京師被圍之事,當時的大人臉上都有憂慮之色,如果被俺答汗攻克京師,恐怕黃河以北將不復爲大明所有,山西等九邊重鎮當然也只能放棄。

這種擔心和受辱的感覺一直留在幼年馬超人的心頭,直到現在都叫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

和馬超人有相同感受的人也是很多,所有人臉上的表情都是十分複雜,有振奮,也有惶恐和害怕。

以大明朝廷的力量也就是設九邊重鎮和修築長城,配套防禦體系,百萬邊軍枕戈以待,加上墩、臺、堡、長城和無數城池,也就是使得北邊的狼羣不能輕易而下而已,而此時和裕升不僅深處草原,在土默特的腹地撕下一大塊血肉來,還想更進一步,打下更多更大的地盤,這是何等叫人難以想象的雄心壯志!

張瀚感覺到衆人的心思,也並不奇感覺奇怪,事實上在和北虜全面開戰之前,看好和裕升的人真的不多,他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說道:“和北虜肯定還要打幾仗的,特別是青城和板升地我們志在必得,而且要直接掌控,套部的地方也是如此。不過,漠北三部,土默特殘部,喀喇沁地方,多半就是以兵力使其降服,逼他們和咱們做買賣,由咱們建堡,設立兵站,咱們這套辦法叫軍事存在,用商業手段掠其財富,幾十年後,北虜就不復爲威脅,可以真正被我們降伏,並且爲我們所用了。”

“怪不得……”

“原來是佔一些地盤,然後用唐時的羈縻之策。”

“我感覺比大唐的辦法要強,大唐是在各都護府要緊地方駐一些漢軍屯田,其餘地方多用異族將領和其兵馬,各都護府地盤說是大,真正掌控的也就是有唐軍的地方,比起張大人現在說的,似乎差點意思。”

“嗯,張大人也屯田,不過更要緊的還是通商,商人可以使往來不絕,人丁稠密,也使北虜受制於我,這確實才

是一了百了的妙招。”

衆人嗡嗡議論着,都是感覺張瀚的話令人十分振奮,如果所說的一切都能夠做到,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恢復這些唐時舊地也並非沒有可能,而疆域之大,已經比現今大明的本土要大的多,另外就是治下也可能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人口,哪怕稱帝,資格也夠了。

叫很多人暗中鬆一口氣的也是這個計劃,很多商會的人擔心的是解散商會之事,而也有相當一些人是害怕張瀚因爲與北虜戰事的順利和成功,突然宣佈起兵反明,這樣大家就不知道如何辦是好了。

論實力,在宣大地方張瀚無人能敵,然而一旦起兵就再無退路,朝廷可能會招安馬賊或是土匪,對張瀚這種擁有強大勢力又造反的人那肯定是除惡必盡,不把和裕升和與之相關的一切勢力連根拔起是不會停止的,衆人如果跟隨就是一起造反,失敗了誅三族,如果不跟隨,將來朝廷秋後算帳,也是絕討不了好,不管張瀚現在怎麼強勢,和裕升的實力怎麼強勁,怎麼打的北虜望風逃竄,但如果真的有人提“造反”這兩個字,相信在座的人九成以上心裡都是“咯噔”一聲,沒有人第一感覺會是興奮。

大明現在在遼東和西南均有戰事,北方這些年經常鬧災,但總體來說中樞運作正常,大半國土並無異常,而邊患在大明二百多年的歷史上是經常發生,不能因爲這些跡象就說大明有亡國之象,既然張瀚沒有造反的意思,而是矢志要收復漢唐故土,那麼在座的人振奮之餘,反而有更多的安心之感了。

至於張瀚要是真有本事全面恢復這些漢唐故地,其功就不在大明太祖之下,到時和大明儼然敵國,局面和境界又和今時今日完全不同,那時就算起兵,想來也算不得造反。

張瀚臉上是輕鬆的笑容,他也和身邊的幾個好友隨意閒聊了幾句,李慎明表示只在書上看過唐時都護府的記錄,知道北庭都護府有瀚海,伊吾等三軍,每軍一萬多人,駐紮在各處要地,控扼其餘的各方勢力,除了三個軍之外,還有伊州庭州等直屬的州,還有十幾個羈縻州,這些地方只看文字,有的大抵知道在哪裡,有的則是一團霧水。

李慎明笑道:“要打人家的主意,總不能連地方在哪兒也不知道。”

孫耀在一邊插話道:“好教李先生知道,咱們現在的地方,離北庭和安西最近的地方也有兩千裡以上的距離,若到這兩處的邊界地方,騎馬一天平均以六十里計,最少得兩個月以上的時間,現在談還是爲時尚早。”

李慎明輕笑一聲,說道:“說遠是遠,然而說快也快,參謀司最好也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孫耀笑道:“正是因爲做了一些工作,才知道幾百年前我漢家祖先的武功之強盛偉烈,先生若真要看地圖,一會散了會我會叫人送一份過去,反正已經拓印了不少。”

(本章完)

...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艦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一體第三百二十八章 開火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九百五十五章 重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軍士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一千八十一章 排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塘報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擊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營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擦肩第八百零四章 張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紅雲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機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落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四十六章 入城(今日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慘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奔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九百零三章 重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資第三百九十二章 異樣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護送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箭雨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三百零六章 背鍋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八百四十八章 副署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九百九十一章 官莊第七百六十九章 烈日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帖第九百四十一章 戰備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可汗第八章 納妾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對決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零三章 工匠們第二百五十章 歡喜第六百零九章 銀幣第五百八十章 計較第四百八十五章 銀蛇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一百六十八章 紅旗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汗流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九百一十章 撤回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滿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欺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誅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運氣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兩怕第八百七十八章 平安狀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慶賀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遠程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韜晦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艦第二百五十一章 治療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