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 保險

“咱們和裕升已經正式推出保險業務,此前帳局是替衆人收帶轉遞銀兩,比如在濟南府存一百兩,到京師交納費用之後,憑銀票又取一百兩,這帳局已經行了五年餘,諸位可曾聽過有一起未曾兌換的例子?前兩個月,有人造出謠言說我和裕升銀本不足,導致京師各處都有擠兌風潮,從京師到張家口堡,再到大同,東至永平府,山海關,寧遠,再到保定,真定,入河南府開封,再於臨清,濟南,各處地方均有擠兌之事,結果旬月下來,我們兌出去八十多萬兩銀子……”

這時傳來嗡嗡的議論聲,多半都是對這個掌櫃的話表示讚賞……事情確實是明擺着的,事實比口頭宣揚要有力的多,在場的富紳商人多半也是參與過擠兌的,結果有多少兌多少,和裕升每日的銀子都無比充足。

後來消息傳開來,京師各處南到山東和開封,到處都有擠兌風潮,幾十個府縣到處都在搶兌,和裕升每日大開帳局之門,從早到晚一直不停的給人兌換,結果整月時間兌出去八十餘萬兩白銀,帳局可謂爲之一空,到最後人們才漸漸明白,定然是無端謠言害人,而所有人也是感慨驚歎……和裕升到底有多少家底啊,這麼短的時間八十多萬全數兌光,要說帳局時刻存着八十萬,那是絕無可能的事,大家都是商人,將本求利,不可能放着銀子不用,但用銀的同時又能時刻拿出八十萬兩救急……縱然是朝廷,在嘉靖年間一年收入尚且不到二百萬現銀,就算萬曆年間,一年收入也就三百萬,而到了萬曆末期和天啓年間,加徵田賦商稅以供遼餉,朝廷收入才達到七百萬以上的規模,而此時一個商家,轉手之間就是能拿出八十萬兩存銀,可見其財力之富,恐怕不在朝廷之下。

到八月之後,到處都有這種傳言,汪文言設這個局的時候,只是想小小的給和裕升添一下堵,倒未必想借由此時能真的弄倒和裕升,但他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事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是替和裕升大大的揚了次名,到八月之後,和裕升帳局存銀有了一個井噴般的爆發,據田季堂估算,年尾進貨儲貨的高峰期時,帳局儲銀可達百萬以上。

張瀚自當初設這個帳局,用意就是拿來當成中國銀行業的開端,可惜開局十分不順,這時候畢竟是隆萬開海之後不久,商品經濟雖然發達,但匯兌業連萌芽也不算,不能提唐宋時的飛票飛錢故例,相隔已久,已經沒有人記得。大明此時連錢莊也沒有,當然更不必提山西人藉着皇商身份弄出來的行之全國的票號,自然也沒有什麼銀票,所謂錢莊,只是兌換銅錢的所在,還有銀鋪,那是把碎銀熔成整銀,或是拿整銀兌換碎銀或是銅錢的地方。時人對金融業毫無概念,帳局一開始十分艱難,後來是和裕升把帳局和騾馬行的物流業,還有鏢行捆綁在一起,這才把帳局生意在大同宣府一帶推開來,等到了京師等地又是花了好幾年時間經營,一年加起來,在十幾個府州和幾十個縣,存銀不過七八十萬,這規模,相對比京師等處的貿易規模,簡直連個零頭也不到,要是在江南,那就更加搞笑了,幾個富戶士紳買船出海,最少也得十來萬的本錢,和裕升的帳局生意,在江南也就是一條街的士紳富戶就可以弄的出來了。

好在經過擠兌一役,這名頭倒是真立起來了,樂觀一些的估計,明年帳局如果能收進二百萬銀子,在北方貿易額度裡也算不小了,那時軍司掌握的現銀要多些,騰挪起來就方便許多……這也是隆萬大開海了,要是在國初洪武年間,全天下的金銀都叫蒙古人收羅的差不多了,連朱元璋手頭都沒有幾兩銀子,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又叫永樂折騰出去不少……還好現在隆萬開海,民間的儲銀量比起國初不知道漲了多少,商品經濟的流動性也增加了,不然的話還真是貧瘠之地,就算張瀚比陶朱公還厲害,恐怕也沒法在那時候的大明做成現在這般規模的生意買賣了。

“此番的保險業務,和帳局生意相似,但其實並不相同。近年來,流民和匪盜漸多,不少商家遭遇損失,縱是沒有匪盜,還有喇虎,小偷,胥吏,衙差幫閒,稅關稅吏,鄉間大戶,豪紳並浮滑鄉民,一路下來,真是艱難困苦,可謂一路險阻。有鑑於此,我們和裕升便推出保險業務,不論是否由我們的騾馬行運貨,只要驗過貨值,投保過後,不論是何等原因,是稅關敲詐,胥吏和大戶盤剝,遭遇土匪強盜,喇虎小偷,或是水患,火災,不論何等原因,只要貨物損失,我和裕升便可替諸位保值,照價給付賠償……”

史從斌聽到這裡,心念一動,立刻對堂弟史從德道:“玄扈,你現在即刻去城中幾家大布行,將前幾日我看過還沒有定下來的貨物,統統與我定下來。”

“然而他們要價太高啊……”

“少廢話!”史從斌怒道:“照我的吩咐去做事便可,哪有這麼多的囉嗦!”

“是,是……三兄勿怒。”

史從德很少見史從斌這般失態,當下急急去了。

那邊和裕升的掌櫃已經開始替諸人解答疑難,待各人問了一氣之後,才又笑着道:“各位以爲很玄,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事情,其實簡單的很哪……比如北虜在側,現在風聲鶴唳局面甚爲緊張,如果有商行要運貨出城,或是有外來客商要帶貨離開京畿一帶,只要投保給我們,再於和裕升的騾馬行運貨出城,則抵達目的地之前的所有安全事宜都是由我們負責,一旦出現損失,哪怕是叫北虜搶了,我們和裕升也是照價賠付的……”

“哪有這般好事。”一個富商聽了半天,此時大搖其頭,說道:“自有信史以來,從未有商家這麼做,也從未有人做成過這樣的事情……掌櫃別惱,我沒有信不過和裕升的意思,然而,畢竟這事太虛幻了!”

“對,我也是這般想的。”

“總得過千兩乃至數千,上萬兩的貨物才值得一保吧?若一城保十餘家,數十城便是幾百家,一年來往貨物其價幾何?近來,地方上頗不太平,一年劫上幾十家,怕是和裕升要賠不勝賠,哪有這樣的道理啊。”

“誠然,就算和裕升能賠幾次,恐怕旁人也不忍心。就是我吧,幾千銀子的貨,叫賊人劫了固然心疼的緊,但若連累別的商家賠累我的損失,於心何忍呢?”

“對!自家遭難,不能叫別人賠補損失啊。”

有人不信,有人難信,也有人就算信也感覺事有不妥……

掌櫃聽了,笑着道:“信或不信,總之只要有人投保試試便知。另外,諸位不要有疑慮,我們既然請人投保,當然是收費的,既然賺錢,當然要照賠不誤。”

“怕是不妥呢。”還有有人搖頭道:“一賠就幾千上萬,能賺多少啊,我看和裕升的張東主在這件事情上考慮不周。”

衆人無不點頭,感覺張瀚這事做的太懸了……

掌櫃卻是笑而不語,其實和裕升內部原本也有疑慮,後來軍司召開了一次分司會議,很簡單的解釋了一下數學模型,於是衆人才明白,就算偶有賠付,只要投保的人多了,所賺仍然大大超出所得,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概率學的問題而已。

可惜大明此時,懂得這些的人實在太少,就算掌櫃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也有一些商人信任和裕升,相信和裕升的實力和做事的風格,然而還是躊躇不前,害怕會招致一個不好的名聲,確實,如果真的有什麼意外,叫別的商家賠付自己成千上萬兩的銀子,固然自己可以減免損失,但名聲上的損失還有良心上的不安,那可是花銀子也買不回來的。

可能後人不太相信,以大明當時,固然有叫人恨的願意生食其肉的親藩,勳貴,太監,也有惡毒狠心的胥吏,虎狼一樣的衙役,爲富不仁欺壓鄉民的官紳和富戶,更有強盜,喇虎無賴,杆子響馬,但斯文之氣猶在,道德約束之力極強,人們敬畏祖先,相信風水報應,爲富而仁,而且講究信義和做事的尺度,貪婪無厭不僅僅是爲引發不好的風評,還會直接影響到在商界的地位和實際的利益。

就算自己的心理上來說,也是頗多敬畏和忌憚,爲富不仁的人可能會得意於一時,但失道寡助,很少有真正在鄉里做事沒有顧忌的人家能長盛不衰的,比如有名的奸臣嚴嵩,其在家鄉分宜的名聲就很好,而扳倒了嚴嵩的徐階,在家鄉的名聲反而極差,因爲其教子無方,在家鄉強奪人田,多行不法,後來徐家被海瑞這個毫無顧忌的著名清官給盯上,弄到一團糟糕,徐階人活着,以退休首輔宰相的身份被逼到有家不能回,子孫流放遼東,可想而知,真的劣紳在家鄉是很難生存,更不要說得意一世了。

場面一時尷尬起來。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十章 會合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別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三百章 農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九章 開小市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十二章 繪畫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七百三十六章 過河第一百九十二章 歸來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十章 會合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六百零二章 琢磨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十五章 宰肥羊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疾第一千一百章 拿去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九百零四章 交換第八百一十四章 檢閱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將門第九百二十章 不足第八百六十九章 上岸第六百八十六章 遷移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長富第六百三十五章 破產第一百二十九章 友誼第一千九十二章 苛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鍛打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盛怒第七十九章 遠來第一千五十三 路線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頭第五百五十三章 耳光第一千七百一十 流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九十一章 留客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送別第七百九十三章 意志第三百九十章 談判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將來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三百章 智慧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巡第九百一十四章 氣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泥漿第三百章 農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波瀾第七百零七章 荒蕪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是你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二百六十二章 水力第九百四十八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七百零九章 離開(修正)第一千一百三十三 鐵騎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歸誠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七百四十五章 選擇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出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後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送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擁立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九百五十九章 磨刀第四百九十一章 進堡第五十七章 死局第九章 開小市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私掠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七百六十一章 白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爲難第十二章 繪畫第九百九十二章 清戶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珍珠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毀礦第九百三十九章 藩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