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

“皇爺還是要小心身子。”魏忠賢一臉關切的道:“打造水法怕是要到海子邊上,皇爺也要小心,落水了不是耍的。”

“吾身邊哪天沒有百十人侍奉,還能叫吾落了水不成?”天啓不以爲然,不過也知道魏忠賢是一番忠愛之心,他又笑了笑,說道:“吾會多加小心的。”

魏忠賢眼中隱隱有憂色,入夏以來,皇帝幾乎飲食不進,每天就吃一些水果和小點心度日,最多喝一些米粥,皇帝原本就是偏瘦弱的體格,這一夏天下來更是瘦的嚇人,襯托的兩眼發亮,臉頰都快瘦沒有了……

皇帝二十來歲的人,身體已經感覺相當的瘦弱了,相較而言,信王卻如參天巨樹,孜孜生長着,思之令人心酸和膽寒。

不論如何,魏忠賢希望皇帝保重身體的心思可是一點也不摻水,大明的制度和漢唐不同,雖說是以太監出頭假借皇權和文官們相爭相鬥,但太監們的權力是完全建築在皇權之上的,自己沒有僚屬,更沒有武力,不象漢唐時的宦官可以廢立或毒殺天子,唐時的宦官更是完全掌握了神策軍,這支朝廷養的最強的禁軍不聽皇帝的命令,軍令只出於宦官中尉之手,大明的御馬監太監雖然管四衛軍,但也只是普通的管理者,就象太監出爲監軍一樣,看似威風,一道詔旨一下就只能聽命召回,不敢有半點延誤。

魏忠賢現在的權力再大,在宮中的根基並不深厚,皇帝在,他的權力便在,皇帝不在,那就是前途渺茫……

天啓微笑道:“廠臣過來是有事情要說吧?”

“是,有幾件事要奏報……”

“唔,你說。”

天啓歇夠了,又開始運斧如飛的打造起自己心目中的殿閣模型,不過這並不影響魏忠賢在他身邊述說近期發生的重大政事。

得知遼西諸將都在巡邊戒備時,天啓微微點頭,輕聲道:“孫師傅不管怎樣還都是以國事爲重的,沒有撂挑子。”

魏忠賢陪笑道:“誰也不敢懷疑孫先生的品行,朝官上奏說事,也是因遼西太過靡費,而十餘萬將士數年來未得一戰的原故。”

“這個吾也知道。”天啓道:“不過近來既無人攻孫先生,過一兩個月再說吧。”

天啓道:“還有何事?”

“還有南京鑄幣案事,濟南蝗災事,延安六月大風雪之事……”

天啓嘆聲氣,手上動作雖然沒有停住,但也放慢了很多,皇帝想了一會,吩咐道:“濟南和延安聽說都要人相食了,趕緊賑濟,國用不管如何不足,賑災之事是不能馬虎的,倘有官員從中中飽,要重重的辦,不要估息,賑災不力的,也要重處。”

“是,”魏忠賢聲音響亮的道:“請皇爺放心,這些事內閣已經在着手進行了。”

“鑄幣案事,可以追查,不過不要株連太廣。”天啓看了魏忠賢一眼,說道:“月前曾經追論萬曆年間三次京察事,將李三才和趙、南星等人黜落,將曾經京察黜落之人重新起用,動靜已經太大,不宜再多紛擾。”

魏忠賢心頭一緊,看來果然被徐大化說中了,皇帝允許自己橫掃朝中東林,但對江南一脈和地方上的東林黨並不贊同窮追猛打和趕盡殺絕。

用一黨,存一黨,大明皇室的家傳絕學,看來皇帝的帝王心術相當合格了。

這些事主要還是看天賦,天賦好的皇帝兩三年時間就掌握好了分寸,疑人要用,用而仍疑,身爲帝王者,哪怕是對身邊最信任的心腹仍然要保留三分,不可能將全部信任放在魏忠賢一個人身上,而打壓東林是因爲當初擁立之功,東林黨無法與他黨並存,打壓的平衡之道被破壞了,皇帝不得不下辣手把東林趕下去,用三黨之士和魏忠賢來執政,不過,並不代表皇帝無限制的信任,魏忠賢仍然要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皇帝沒有點明什麼,但如果魏忠賢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也走不到如今的這種地位。

“還有件事,”魏忠賢想起來什麼似的,語氣隨意的向皇帝道:“有人建議召回方閣老,皇爺覺得如何?”

“哦,爲何要召方先生回來?”

“現在政務有些紛亂,人心也亂,方先生原本是三黨領袖,一言九鼎,爲相執政多年,威望非普通閣臣可比。如果他回來了,宵小之輩無能爲力,諸臣也能齊心用在朝事政務上,施行政務較少滯礙……”

天啓聽了笑笑,說道:“方先生聽說在湖州過的很舒服,每天吃些小菜,飲一小壺黃酒,執杖而登山,有人來訪,方先生幾乎都是避而不見,只見些鄉親農民,說些田間地頭的事,你想,他這樣還願意回朝爲官嗎?”

皇帝的消息倒還靈通!

魏忠賢一邊在心裡打着小鼓,一邊做最後努力道:“可是方先生這樣的大才,不出來爲首輔實在是太可惜了。”

“廠臣啊,你的秉性到底還是純良的底子。”

天啓沒有第一時間回話,而是看着魏忠賢打量了一番,然後微笑着做出這樣的評價。

魏忠賢滿頭霧水,有些不解的道:“皇爺這是什麼意思?”

“你打算怎麼安置顧先生和魏先生他們呢?”

宮中的人都知道天啓並不喜歡顧秉謙他們,不過既然用了,皇帝還是給這些閣臣應有的體面,口稱先生而不名。

魏忠賢道:“此數人都知道進退,如果方先生回來,他們會讓位的。”

天啓聞言笑而搖頭,魏忠賢也有些省悟過來,自己對事情想的太容易了一些。

在位的首輔讓位給更強勢的前輩首輔,這例子大明也不是沒有過,此前的首輔多半是丁憂回鄉,然後守制完了回朝仍爲首輔,方從哲的情況不同,他是以老疾辭官引退,如果違約還朝原本就有爭議,顧秉謙的首輔做的好好的,說叫其讓位他當然不敢不讓,不過要說沒有情緒反彈,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替你出主意的是徐大化吧?”天啓一邊運斧如飛,一邊笑道:“廠臣想想,三黨原本確實是以方先生馬首是瞻,不過方先生是那種只管朝政運轉而無暇顧及他事的純臣,向來籠絡黨人居中聯繫的首腦不是方先生,而是徐大化。現在三黨在朝執政,方先生回來,先傷了你的根基,然後徐大化居其中聯絡三黨之人,表面是遵從方先生,其實是他自己挾三黨之勢與廠臣你對抗,到時候,你怕是要孤掌難鳴了……”

魏忠賢大汗淋漓,整個人氣的發抖,幾乎要跳起來。

真是這些文人簡直太奸滑了,一個尋常建議,自己也感覺對鞏固權勢和對國事都好,所以興致頗高的跑來和皇帝說起,豈料這個看似替自己着想的建議居然暗藏玄機,其中蘊藏的東西實在是太過兇險了。

方從哲確實曾經是三黨的核心領袖,但方從哲身爲首輔,就象葉向高一樣,平時黨派裡的事情是不管也不問的,不要以爲各黨就是團結一致對外,其實內部紛爭也是很多,所以平時需要一個官位不高但威信較高,而且熱衷調結紛爭,精力旺盛,容易被各方接受的實質上的領袖。

不管是齊黨還是浙黨,或是楚黨,又或是東林,真正在平時掌事的不是那些大佬,而是中層甚至是低層的清流官員。

這些人才是各黨的核心和靈魂,高層並不過問底層的細節,就象阮大鉞謀都給事中,上層的大佬並沒有意見,但左光斗等人並沒有選擇阮大鉞,而是臨時換將,導致阮大鉞憤而投向了閹黨。

類似這樣的齷齪事情很多,徐大化就曾是浙黨中的掌事人,所有人都知道他掌握着真正的權力,方從哲是招牌幌子和領袖,真正做決斷的反而並不是方從哲,但方從哲代表的招牌作用還是不容忽視,如果真的把方從哲再推出來,三黨的凝聚力和現在就截然不同了,東林也被打跨了,三黨上位,又有方從哲這位威望極高的首輔當主心骨,徐大化負責日常的黨務,怎麼算都是沒有魏忠賢什麼事了。

到時候就算以天啓的立場來說,是信任歷經三朝政務經驗相當豐富的方從哲呢,還是信任大字不識幾個的魏忠賢?

如果事情真的到這種地步,魏忠賢就等於被駕空了,宮中層面方從哲肯定比他強,外朝來說文官們肯定更願意親近方從哲和徐大化,而他這個廠公平時估計說話也沒有人理會了,他魏某人總不能沒事就用廠衛抓人玩兒?

這些念頭,不過是瞬息間事,魏忠賢已經滿頭冷汗了。

“廠臣想清楚了吧?”天啓手中動作不停,口中笑着道:“遇事還是要多考慮一下,對那些看似爲自己考慮的建議,一定要多從幾個角度去想,否則的話一旦吾這裡沒有細想,聽了你的建言,日後就很尷尬了。”

魏忠賢大爲佩服的道:“皇爺真是天縱之才,不愧是天子。”

天啓笑道:“天子也是歷練出來的,吾剛即位時也是兩眼一抹黑,什麼事情也不懂得。叫人哄騙過不少次。”

魏忠賢趕緊道:“老奴絕不敢哄騙皇爺。”

“嗯,吾知廠臣忠心耿耿。”天啓道:“平常政務,吾皆委之廠臣處斷,與軍國大事一道,報與吾聽可也。”

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百零一章 狹道相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七十章 直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九章 開小市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
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冬夜第九百八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八十一章 車隊第九百九十四章 黑洞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面君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雲涌第四百零八章 流民第七十七章 山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百零一章 狹道相逢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異心第七十章 直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瘋狂第六百七十一章 猛獸第七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震撼第三百零二章 泄露第九章 開小市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居奇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水門第七百一十章 下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第一千七十二章 行獵第八百零八 賊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士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盟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八百八十二章 年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小車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九百八十六章 俯瞰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花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三十八章 鐵場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一百三十 血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主公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八百七十五章 趁夜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格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對陣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誠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流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八百二十五章 青綠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船尾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六十九章 請戰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一千零六章 自污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五百二十三章 積重第八百一十二章 掠奪第二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六百零八章 開銷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福肉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戰術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內外第七百五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 掛錶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一百一十三章 受傷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南牆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二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司禮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三十六章 沉重的思索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錢府第一千三百八十 威壓第一千三十八章 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