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現

傍晚時分,一支奇怪的軍隊同時進入了蒙古人和明軍的視線之內。

先是少量的哨騎,因爲東北方向是崇山峻嶺和邊牆,只有翻越沙漠才能抵達土默特地方,所以火落赤等蒙古首領並沒有在那邊派出哨騎,明軍當然也不會派出哨騎,現在守城還嫌吃力,蒙古人正在起勁的造攻城器械,城中雖然不能說是人心惶惶,但也十分緊張。

這種情形下,雙方在看到這支軍隊的同時,都是格外的緊張。

在哨騎涌入向前之後,大量的灰袍步兵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相隔大約五六里路,呈縱隊狀的灰袍軍人們開始列成一個個的小型橫列方陣。

五十多人是一個小型陣,三個小陣成一個橫隊大陣,然後一百多人的陣一個接一個的錯落有致的排列起來,中間是長矛手,前面和左右兩側都是拿火銃的士兵,還有一百多人的橫陣全部由火銃手組成。

在長槍手和火銃手們的前方是刀牌手,人數不多,由一個個的五十來人的最小的陣列組成。

一千人左右組成了一個大型方陣,槍矛如林,陣列森嚴整齊。

一隊隊輔兵模樣的開始在陣中穿行,很明顯的他們帶着大量的鎧甲,最前列的戰兵開始穿戴起鐵甲來。

接着又是一個方陣,再一個方陣,組成了三個大型方陣後,三個方陣呈“品”字形狀,等方陣全部排完之後,刀牌戰兵已經穿上了鐵鱗甲或是扎甲,火銃手們也披上了鎖甲,長槍手則是扎甲或鎖甲的混合。

整支三千多人的隊伍立刻是銀光閃耀!

穿着紅袍在城頭激勵士氣的張九德震驚道:“這是我大明的禁軍嗎?”

城下的蒙古人也明顯有類似的疑問,他們十分緊張的開始收攏隊列,號角聲不斷的響起來,想來是調集城南的那些士兵趕緊回到北城和東城這一類的戰場上來。

麻承恩搖頭道:“軍門大人又不是未在京城呆過,禁軍哪有這般氣勢,禁軍亦不是人人束甲,多半也是綿甲,只有少量鎖甲。”

鎖甲的技術是明朝中晚期才成型,後來開始批量裝備禁軍,但由於明朝國力的衰退,禁軍也沒有太多裝備鎖甲,到萬曆之後,禁軍估計連三萬在役的也沒有,其中大半還是老弱,御馬監的四衛營倒是能拉出幾千戰兵,但具甲裝束也比眼前這三千人差遠了。

陳洪範的嘴巴張的老大,口水在半空連成了線,一直滴落下來。

武之望等人也是一臉震驚,這支從未見過,聞所未聞的軍隊,一下子涮新了所有人的認知。

張獻忠等邊軍將士都是目瞪口呆!

這時轟隆隆的鼓聲響起,城下的軍隊全軍束甲完畢,開始踩着整齊的鼓點慢慢向前移動。

三千多人好象是一個人一樣,步伐整齊,橫陣和大方陣向前移動時,幾乎沒有半點兒變化。

張九德這時動容道:“本官相信這不是禁軍了,禁軍絕擺不出這樣的陣式來!”

張九德又十分詫異的道:“相隔千里,他們是怎麼得到消息,又是怎麼行軍過來的?”

一個老將讚道:“應當是穿過沙漠來的,了不起!”

麻承恩不理這些驚奇的話或是讚揚,只盯着城外的方陣,他道:“再等等,應該還有輔兵擺出車陣。”

麻承恩和張瀚無數次討論過軍制和方陣的問題,他在此之前壓根不相信什麼方陣,張瀚說起來時麻承恩總是哈哈一笑。

在大明的將領們看來,什麼陣式都不如騎兵陣勢管用,不管是中央突破還是兩翼包抄,還是象蒙古人那樣拉瓦射箭,總之決勝主要看騎兵,步兵用的好的只有一個戚帥,那也是有車營火器配合,另外就是戚家軍主要打的是倭寇,在北方也是以防禦爲主,要不然戚帥不如當初的遼東李帥呢,李成樑可是撈了一個寧遠伯的爵位在身上,在整個萬曆年間,武將封爵的也就是李帥一人而已。

直到現在這個方陣呈現在麻承恩的眼前,看佈陣排列的經過,麻承恩才發覺,張瀚曾經的設想,已經成了眼前的事實。

果然不出麻承恩所料,接着是兩翼有大量的輔兵出現,他們扛着火銃或是拿着長槍,將一百多輛大車橫列起來,排成了一個很大的車營,車輛中間放了插牌,車廂一邊明顯是鑲鐵,露出射孔,幾千輜兵在車營的配合下在其後列陣,也是長槍兵與火銃手混雜的陣列,只是他們比起戰兵來,動作要稍微生疏一些。

“九千多人。”城頭上一個武將看了看,算出了大致的數目。

“北虜可是有十萬人。”武之望道:“我看他們先立營防守的好。”

張九德轉向麻承恩等人,十分嚴肅的道:“不論城外兵馬是何來路,看樣子總是與北虜爲敵的,諸將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與這部份人馬前後夾擊北虜,本城由危轉安,就看此役了。”

副將王威道:“看他們的陣列擺的很象樣子,鎧甲兵器也很精良,就算打起來不怎樣,好歹也能吸引北虜的注意,我等率內丁突入虜陣死戰,以期一戰破虜。”

“對。”張九德讚道:“此役過後,我會向總督大人替各位請功。”

麻承恩還是盯着城外的陣列看,又過了一小會兒之後,他指着城外道:“炮隊來了。”

衆人先還不怎麼明白他的意思,火炮城上就有,有十幾門小樣佛郎機,一百五十斤左右重,打出的炮子能到三四百步左右,殺傷力還不錯,比盞口炮和虎蹲炮強一些,但比起將軍炮要差點,遠不及大樣佛郎機,不過大樣佛郎機鑄造困難,耗銅很多,工部並沒有造多少,只有京師和薊鎮,遼鎮有一些,說起這個就能看出西北軍鎮和東部軍鎮的差距,遼東光是遼陽城一城就有一千多門各樣佛郎機,一直到遼陽失陷都在城頭上,延綏這裡,加起來也沒有三十門火炮,人比人,氣死人。

等看到品字型陣車陣前兩翼偏前方向的炮隊時,延綏城頭又是一陣呆滯。

有兩個輪子推着火炮,每門炮有七八個人跟着,然後好象是有馬拉着車跟在火炮後頭……衆人關注的是火炮的細節,炮管比紅夷大炮短些,但比普通的大明火炮長,火炮的兩個輪子很大,高出炮身不少,火炮似乎並不太重,七八個兵推着飛跑,大車跟在後頭……

“二十四門炮。”看了半天,炮兵們跟着步隊繼續向前,似乎還沒有停下修築炮兵陣地的打算,有人終於把火炮的數字給算清楚了。

“這等炮,似乎比紅夷大炮小,但比大將軍,二將軍炮的炮管要粗很多。”

“沒有炮架,就架在輪子上打放?”

“這倒是方便啊,可以用於野戰,方便的多。”

“末將三十年前曾經追隨老麻總爺去打倭寇,王師多用大將軍和二將軍炮,每炮重一千五百斤到兩千餘斤,推運困難,先攻平壤時立功不小,其後便很難發揮作用,朝鮮多山多水,炮隊轉運困難,若是眼前這些火炮,那就方便許多,恐怕死傷也要小很多。”

說話的是一個年紀六旬的老將,年輕時應該是追隨麻承恩的叔父麻貴去征伐過日本人,參加過平定壬辰倭亂的援朝之役,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早期十分犀利,後來碧蹄館之役後,李如鬆傷心家將內丁的損失,不再願再赴朝鮮戰場,朝廷因此派了東李西麻的麻貴去朝鮮戰場,西北秦軍將士,也因此有不少人隨麻貴奔赴戰場,多次擊敗日軍主力,越過漢江,將日軍壓在朝鮮的沿海地方。

明軍表現最好的地方,一是騎兵,第二便是炮兵,這都是日軍欠缺的地方,失敗在所難免。

蒙古人顯然也發覺了炮隊的存在,隊伍中一陣騷動,大股的騎兵來回奔馳着。

“看來北虜是要先擊跨這支援兵了。”張九德轉向麻承恩,說道:“麻總兵,這是和裕升的兵吧?”

“軍門大人慧眼,”麻承恩道:“確實是和裕升的兵馬。”

“唉。”張九德道:“從行軍,列陣,炮隊出現,車營,無不是精中求精,這軍隊,是拿銀子堆出來的,除了傳聞中富可敵國的和裕升,本官想不到還有哪個軍鎮能有這樣的一支強兵出現在榆林城下。”

張九德目光變得十分凝重,他又道:“看來和裕升的實力遠超出衆人想象。”

陳洪範和王威,武之望等人,俱是面色凝重,陳洪範心中還有僥倖心理,他希望這支軍隊不要如表面上的那樣強大。

榆林總兵的位子,陳洪範也覬覦很久了,以他的資歷也夠格當總兵,如果這一次抓住麻承恩的痛腳,就算是“西麻”在西北一帶有強大的潛實力,麻承恩仍然得讓位,到時候陳洪範的機會就來了。

這時候,數裡之外的荒野上,傳來了陣陣號角嗚咽,陳洪範精神一振,說道:“看來北虜要衝陣了。”

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四十章 馬車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五十四 私刑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器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
第八百四十章 私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二十七 糧荒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流第六十六章 割頭第一千二十六 過去第四百六十七章 借力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稅額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四百二十章 評價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道消息第五百三十二章 糧儲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死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一千三十七章 討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帶走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勢均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閣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三十五章 人質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貢土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倡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復仇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三百七十八章 放賑第九百零一章 橫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騎戰第一千二十三章 無谷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九百六十七章 清流第四百二十五章 列隊第六百二十五章 捕鳥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一百二十二章 比試第一章 穿越者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船第四百二十七章 朋友第八百五十五章 廣場第三百零三章 攤派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覺悟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四百一十六 不快第一千三百八十九 傳檄第九百二十二章 僵持第七百二十五章 木城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敗報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七百零二章 故地第七百三十二章 宣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串聯第一千六百章 城上第六十七章 責打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百九十六 套索第九百九十七章 立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少君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水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寧遠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晨曦第九百七十章 和記第四十章 馬車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二百七十二 接任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悲涼第六十二章 遇襲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情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尊親 (今天更五章)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覆掌第五百零九章 彈指第六百四十三章 皮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貨物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翻滾第五十四 私刑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器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屋裡的溫柔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