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

“駱指揮使,朕聽說吳縣東山有名大夫姓吳名有性,字又可,醫術甚是了得,你替朕將他請來。”朱由校吩咐道。

“諾。”

“葉閣老,以後賑災救災的事情由內閣全權負責,不必再上報,救災耽擱不得半刻。”朱由校接着說道。

“可賑災救災之事牽涉甚廣,如不經陛下裁決,恐難以執行。”葉向高回答。

“既然交由內閣全權負責,各部門各地衙門定當全力配合,如有不配合者,內閣可酌情處置。”朱由校嚴肅地說道。

“臣明白。”葉向高明白此舉無形中擴大了內閣的權力,朱由校看似在收權,又像是在放權,他也看不懂朱由校了。

“另外朕決定重新鑄造新幣,新幣會包括銀錢和銅錢兩種。不知各位卿家可有異議?”朱由校決定開始實行自己的第二步斂財計劃。

“臣附議。”顧秉謙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臣附議。”緊接着又有許多大臣站出來支持朱由校。

在場的大臣都不知道皇上鑄造新錢的目的,雖然鑄造銀錢是第一次,不過皇上要鑄造新錢怎麼說都是合理的。

“另外朕決定將內廷的銀作局和工部寶源局以及戶部的寶泉局合併,成立新的帝國制錢局,制錢局不歸於六部,暫由朕親自管理。”朱由校繼續說道。

“各地的寶泉局該當如何處置?”工部尚書陳長祚舉手問道。

“暫停製錢,等新錢出來試用之後,再做決定。”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諾。”

這時朱由校又想起了明朝歷史一位科學巨人——宋應星,這個人真的是個全才,正因爲有了他中國科學技術纔會在很多方面依然領先於世界。而此時他科舉再次失敗,已經回家準備再次參加科舉,只是現在的他對參加科舉已經沒有當初那麼狂熱了。

制錢局暫由這個科學巨人來管理是最好的,只有他才能完美實現朱由校製作新錢的目的。這雖然有大材小用之嫌,但現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駱思恭,你還要替朕找個人過來,此人姓宋名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人。朕跟你說的這兩個人無論如何也要替朕知道。找到之後,立刻派人護送到京師,朕在京師等着他們。”朱由校興奮地說道。

在場的官員都很奇怪朱由校怎麼會知道這些沒有一定點名氣的人,朱由校的舉動讓他們充滿了疑問。

……

參加完早朝,熊廷弼被朱由校單獨召見。

“熊愛卿,朕決定讓你出任新軍提督。”朱由校說道。

“臣領旨。”熊廷弼恭敬地說道。熊廷弼對這個任命是不情願的,他本是文職,現在出任軍職,在明朝,武將的地位是低於文官的。

“這支新軍取名爲御林軍第一軍,暫由一萬閹人和一萬五千招募的新兵以及滿桂招募五千騎兵爲主。”朱由校可不管熊廷弼怎麼想,他繼續說道。

“五千騎兵?”熊廷弼驚訝地問道。要知道後世聞名的關寧鐵騎也不過數千,現在要組建一支五千的騎兵聽着像是天書。

“對,這件事情朕會交給滿桂來負責,只是要五千騎兵成軍,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剩下的這兩萬五千人朕需要你將他們訓練成軍。朕這裡有些訓練的方法,你可以借鑑。”朱由校將後世在軍訓上用的方法抄給了熊廷弼。

“臣定不負陛下聖恩。”熊廷弼接過冊子說道。

“朕知道讓你從文官轉武官心中肯定有所不滿,但朕告訴你這支軍隊帶好了,他日你的地位絕不會下於內閣大學士。因爲朕明白要強軍,就必須提高軍人的地位。”朱由校信誓旦旦地說道。

“臣不敢,臣定當誓死效忠皇上。”朱由校的話,他現在不得不信,如果有日進入內閣,這是他一輩子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李永貞已去山東招募新兵,你也可以同去協助。”朱由校說道。

“諾,臣立刻啓程前往山東,協助李公公招募新軍。”熊廷弼說道。

等熊廷弼離開之後,朱由校問王禮乾道:“宮內的一萬閹人準備的怎麼樣了?”

“南海子本駐有上萬,臣以爲可以從中挑選出一萬武閹充作新軍。”王禮乾回答道。

“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辦。如果人手不足,可以從南直調人。”朱由校說道。

“諾。”

……

每次用過晚膳,妃嬪很快就會各自散去,靜等皇上上門。這次朱由校決定讓妃嬪一起陪同散步,增進了解。

聽到朱由校讓她們一起陪同散步,自然都是非常的高興,她們大部分除了每天吃飯能見到皇上之外,其餘的時間只能坐在宮中等皇上,可是朱由校自從寵幸了張嫣和範氏之後,這幾天似乎又沒動靜了。在場的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寵幸,如果能生有一兒半女的話,那地位自然會大大的提高。

朱由校猶如衆星拱月一般,被一羣美女圍着。陪着這麼多美女一起散步,朱由校心中難免有些洋洋得意,一眼看出環肥燕瘦,鶯鶯燕燕,讓朱由校覺得這TM的纔是人生的大贏家。

讓朱由校覺得可惜的是,明朝服飾太過保守,根本看不到所謂的大長腿。當然明朝的服飾相對於前面的朝代已經有很不同,尤其在內衣這塊開放了許多。

都說宋明兩代,受程朱理學的影響,社會風氣更加趨於保守,在這個方面,朱由校是有不同的觀點的,但從漢唐起女子內衣制式簡單地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布用得越來越少了。而在民間,關於描繪男女之事的書籍也越來越多,所謂的禁書大部分都出自明朝。

都說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其實不然,開放只是上層社會,而在民間依然非常保守。這跟大唐皇帝有胡人血統有很大的關係。再舉個例子,大唐爲什麼以胖爲美?朱由校個人覺得這就跟大唐皇帝胡人血統有很大的關係,胖的人絕對比瘦的人好生養,想想在草原上,吃飯都是個問題,瘦的人肯定要比胖的人容易餓死,那時候胡人自然喜歡胖一點的,這就很好理解的。

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兩百四十八章 女子學校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八十一章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兩百九十三章 軍大衣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異象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五十六章 經濟危機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兩百八十一章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兩百四十五章 發現細胞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三章 張嫣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難與固執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二章 親政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三百五十章 商品房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十一章 證據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
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兩百四十八章 女子學校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八十一章第兩百九十六章 生產過剩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兩百九十三章 軍大衣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兩百六十三章 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陰謀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生異象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市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五十六章 經濟危機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兩百八十一章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協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肆虐九州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兩百四十五章 發現細胞第兩百三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補給船第三章 張嫣第六十六章 宮中藏銀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難與固執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八十章 王賽兒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二章 親政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三百五十章 商品房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十一章 證據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三百零三章 大鬧復社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