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

再次不落小子、三葉學坊橋大學士的打賞!

……

看到朝鮮朝廷的態度,朱由校現在已經在考慮修通從成都府到緬撾省的馳道了,只有交通便利了,纔能有效地統治緬撾省,南征東籲王朝。

“下次北伐,朕要求朝鮮國也派出軍隊參與,同時朝鮮國派出的軍隊,朕依然會按帝國軍人的餉銀標準提供餉銀,戰死者同樣享受帝國的撫卹,帝國也會統一支付銀元給你們。”朱由校說道。

“謝陛下隆恩!”以前朝鮮出兵都是義務出兵的,這次不但提供俸祿還有撫卹讓朝鮮人好感倍增。朱由校此舉就是希望朝鮮能派出更多的軍隊參戰。

“不知陛下準備何時北伐?需要多少兵馬?”李倧問道。

“北伐時間並不確定,兵馬當然是越多越好,但絕不可濫竽充數,朕會再送一批武器給你們,你們一定要勤家操練。”朱由校說道。收了李倧這麼多禮物,朱由校決定將遼東淘汰下來的火器全部送給朝鮮。

“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李倧說道。

“如此甚好。”朱由校滿意地說道。這次北伐後金讓朱由校最心疼的不是金錢,而是人員的損失,這使得朱由校意識有必要借用他人的力量,減少自己的人員犧牲。

……

1631年,天啓十一年,朱由校在朝鮮渡過了新元。

正月初三,朱由校便從仁川起航前往上海。朱由校離開之時,將李倧送來的宮女以及所有的東西全部都帶走了。

“朕在景福宮住得非常滿意,在海上有諸多的不便,朕決定將景福宮的物品帶走,方便在海上使用。”朱由校臨走時對李倧微笑着說道。

李倧剛開始對朱由校的這個決定還非常的高興,朱由校能喜歡朝鮮的物品讓他感到非常榮幸。待李倧送完朱由校之後,回到景福宮之時才發現景福宮像被洗劫了一樣,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朱由校拿走了。

李倧原本打算等朱由校回大明之後,搬到景福宮來住的,他也想沾沾朱由校的龍氣,但看現在景福宮的慘狀,他只得又無奈地回到了昌德宮。

回大明的路上,一路都是順風順水的,初八便到達了上海。

經過幾年的時間,上海從一個小縣已經發展成了帝國最大的港口城市。爲了迎接朱由校的到來,上海港暫時嚴禁其他船隻在上海港靠岸。雖然朱由校沒有機會見證海上的繁華,但朱由校有機會見識到了這個時代上海的繁華。

朱由校巡幸過大明的許多的城市,上海絕對是他去過的城市中最爲繁華的一個城市,朱由校甚至感覺與京師也不相上下。

朱由校沒有另外修建行宮,而是住到江南富商江演的府中。現在江演極力參與大明的海貿,他不但參與了張國紀的商隊,而且還組建了一支自己的商隊,現在江演已經是江南一帶最有名的商人之一,他在上海的府邸,也是當地最有名的園林建築——谷陽園。

園林佈局以一泓池水爲中心,環池三面皆爲曲廊亭榭,園內古木蔥籠,亭臺密佈,朱由校也甚是喜歡這樣的江南園林建築。

在到達上海的第二天,朱由校就接見了江南一地的官員。

“松江府的發展讓朕非常的滿意,可見當年的開埠政策是正確的,接下來朕會允許帝國之內所有的海港城市開埠。”朱由微笑着校說道。

“陛下聖明!”衆官員一起高呼道。朱由校挾大勝後金的餘威,使得他的決定現在無人敢反對。

“朕決定從明年起順天府,應天府,松江府三府由中央的直接管轄,屬於中央的直轄府,與各承宣布政使司平級,三府的知府均爲從二品,用銀印。”朱由校說道。

對於這個朱由校的決定,衆官員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順天府、應天府兩府知府原本都是正三品,用銀印,這就只提了一級還好說,但是松江府知府原本可只有正四品,這一下行政級別可就提了三級。

“應天府從南直劃出來之後,南直應該如何處理?”來宗道問道。內閣七名成員有三名此刻也已經趕到了上海。

“南直可以分爲江蘇承宣布政使司以及安徽承宣布政使司。”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臣以爲江蘇藩司的治所可設在蘇州,安徽藩司的治所可設在鳳陽。”周應秋贊成道。

“臣附議。”此時立刻就有人贊成道。

……

朱由校的這個決定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至此南直這個全帝國的最大省被一分爲四。

шωш▲ttκan▲℃ O

“楊漣在此事上極有經驗,朕會讓督察院來協助處理此事的。”朱由校接着說道。

聽到朱由校的這個決定,在場的許多官員都倒吸了一口冷氣,楊漣現在在官場上有“屠夫”的惡名,犯在他手上的官員已經是數以百計了,凡是他去的地方肯定都會引起官場的地震。

朱由校的這句話,讓接下來的聊天就有點沉悶了。

“職方郎中李繼貞上疏延綏一帶連年災荒,請求賑災。”郭允厚說道。

“此事不是由內閣負責的嗎?”朱由校疑惑地問道。

“爲了支持北伐後金,國庫這兩年的積蓄已經耗空,賑災之事迫在眉睫,臣請陛下動用彩票局的儲備金以及公益金進行賑災。”郭允厚說道。

“彩票局的儲備金不能動,如果萬一兌現不了勢必讓彩票失去公信力,公益金之事可以召小小前來商議,待會朕帶你去找小小商議此事。”朱由校說道。

“如此甚好。”郭允厚點頭說道。

“帝國去年國庫收入達到多少銀元?”朱由校問道。

“具體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預計可以達到三千五百萬兩銀元,但可以肯定沒有任何盈餘,而且就今年來說,一定是會入不敷出的,光是北伐後金前後共計花費近五百萬兩銀元。”郭允厚說道。

“五百萬兩能擊敗後金也是值得的。”朱由校說道。朱由校在遼東說的三百萬兩,和郭允厚說的五百萬兩是沒有區別的,朱由校的數據是直接花費,而郭允厚說的數據包括了戰前和戰後所有的開支。

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第十一章 證據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九章 上朝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洲國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十一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迎戰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
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兩百九十章 吉林烏拉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步兵方陣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第十一章 證據第兩百一十七章 殿試第五十章 悍不畏死(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四十一章 試槍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九章 上朝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八十九章 松江府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八十六章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洲國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十一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兩百五十六章 王府拍賣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三百二十一章 第六條新政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迎戰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國銀行一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春季攻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聯姻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兩百五十七章 情況突變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一百二十章 搶購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國報(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