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

連都督並沒有立刻安排相親,而是在和皮軍商量之後,將一萬女兵以連爲單位下放到當地駐軍的營地實習半個月。

半個月之後,女兵再重新回來報道。直到女兵重新集結之後,連提督纔將此次招募女兵的真實意圖告知女兵。但女兵們在下去一趟之後,已經知道了此次招募女兵的真實意圖了。

“想必此次下放連隊之後,各位已經知道此次招募女兵的真實意圖了吧。”連都督毫不避諱地說。

聽到連都督的話,下面頓時議論紛紛,連都督的話已經證實了一切了。

“我來之前,皇后曾給我一封懿旨,如有不願意留下者,隨時可以返回,但願意留下者,就算不願意嫁人,餉銀也會照發,一切照舊。但如果有願意嫁人者,立刻可在冷洲獲得土地和房子……”連都督將張嫣的意思原原本本地給女兵們說了一遍。

……

連都督開完大會,又將隊長以上的官員全部召集起來再次開會。等連都督等人離開以後,女兵們都開始議論起來。

“香蘭,你準備怎麼辦?”

“我準備先留下,反正留下也不一定要嫁人,如果現在回去非被我爹打死不可,小玉,你呢?”

“我家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大,出來當兵,每月的餉銀足以養活我一家人,我也不回去了。”

“那好,我們一起留下。”香蘭高興地說。

“嗯。”小玉也高興地點點頭。

就在女兵們議論紛紛之時,連都督也在給女兵的軍官再次做動員,而動員的內容就是要軍官以身作則鼓勵女兵嫁給當地的駐軍。而且在這次之後,給女兵做思想工作成了最主要的工作。在這個單純的、皇權至上的時代,有些問題處理起來比想象中的要容易,一萬女兵暫時沒有一人表示要離開。

朱由校的舉措對帝國的邊疆穩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朱由校在後世看到過許多鬧分裂的情況,大多都是因民族信仰問題而引起的,這也是朱由校一直要大力移民的原因,更是他不惜花費近七百萬兩白銀來處理此事的原因。

“這次招募女兵師,戶部告訴朕,前後五年預計共需七百萬兩銀元。你們認爲朕爲何不惜七百萬的來做這個事?要知道七百萬兩銀元足夠帝國發動一場滅國之戰。”朱由校問三位皇子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朱慈炅搶先答道。

“對,正是這個道理,交趾一地的情況就證明了這句話是對的。近千年來,交趾一地反覆無常,就是因漢人始終只佔據了極小的一部分,才使得交趾數次脫離中原。”朱由校答道。

“七百萬兩銀元足以對莫臥兒國發動一場滅國之戰,但是滅國之後,如何維持長治久安纔是最大的問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便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最後的結果只會像前朝一樣,不過數十年的時間便四分五裂。”朱慈焾道。

“對,這也是我一直沒有越過西藏進入莫臥兒王國的原因。冷洲、西波爾、阿拉斯加等地,人丁稀薄,要做的只是移民,而不用考慮漢人佔比的問題,反而是中南半島等地移民問題比較複雜,這是朕一直默許大軍縱兵殺戮的原因。”

“另外對於莫臥兒王朝,朕可能是沒有機會對其用兵,至於未來如何處置,得等到你們自己來決定。但在和俄國人一戰之後,朕會裁軍,軍費開支太大,一直是帝國的負擔,朕要執行精兵的政策,將帝國的常備軍控制在一百萬以內,將節省出來軍費用於移民。”

“父皇,臣認爲六千萬兩的軍費開支並不算多,父皇曾言軍費開支在國庫收入的一成以內都屬於合理的範圍,如果父皇要裁軍,臣認爲不如讓準備裁撤的軍隊去邊疆屯田。”朱慈焾建議道。

到現在帝國每年的軍費開支在六千萬兩到八千萬兩之間,這對於帝國每年近十億兩的財政收入來說,並不算高,但帝國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才使得軍費開支一直被詬病。

“慈焾的建議很好,這個事情朕可以考慮。說到國庫收入,朕就不得不問一句,帝國每年近十億兩的財政收入相比以前來說,高了數十倍,而且帝國田賦卻是有史以來最低的水平,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帝國現在稅收都來源於商稅和工業稅,而以往帝國稅收都來源於田賦,重農抑商纔會出現這樣的窘況。”朱慈炅道。

“臣聽商人曾言,帝國所產絲綢運到巴達維亞,價格就翻了一倍,如果運到西洋,價格已經在五倍之上,這中間有鉅額的利潤都被商人所得,而百姓每年種田所得卻還不及萬分之一。”朱慈炫終於能說一句了。

“朕聽聞一衣帶水的東瀛,一年國庫收入也有一兩千萬兩,東瀛比起帝國,無論面積人口,還是工商業都不如帝國,如果換算下來,帝國一年國庫收入要達到十五億到二十億兩銀元纔是合理的範圍。以前說重農抑商,實際上商業的利潤都被官僚和商人們拿去了,朝廷連千分之一都沒拿到,帝國有難的時候,他們只顧自己,根本不會顧及朝廷的死活,所以工商業要發展,但是該收的稅絕不能少,朕在退位之前,會再次加稅,將稅收加到十稅一。”

“父皇在《經濟學》一書中假設過上十種稅種,爲何不去嘗試?”朱慈焾好奇地問道。

“你也知道是假設,就表明現在並不適合執行,這裡面牽涉到的東西太多,但總有一天會是適合執行的時候,在徵稅一事上絕不能操之過急,否則的話,無異於是殺雞取卵。”朱由校強調道。

……

二月,九州對幕府發動最後一戰。此戰九州調動了十萬大軍,由鄭成功爲統帥,鄭芝虎、鄭芝豹兩人爲副帥。而幕府這邊以保科正之爲統帥,酒井忠勝爲副帥領兵七萬。

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兩百七十六章 範慧妃的安排第兩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風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歷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薩克騎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兩百八十四章 炸城牆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二章 切磋姿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一百三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四百零七章 斬蝗神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
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兩百七十六章 範慧妃的安排第兩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風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子歷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薩克騎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兩百八十四章 炸城牆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四百八十八章 仁慈和殺戮第四百四十二章 關西七衛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二章 切磋姿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庫茲涅茨克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三百零四章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一百三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四十二章 奪取馬來城第四百零七章 斬蝗神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九十六章 木邦決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摩藩造反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