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祝枝山粉墨登場

“哦,沒……沒什麼……就是這名字好熟悉。”況且有些茫然,表情似笑又似哭。

他兀自在腦中思索着:祝枝山,這人我應該知道的啊,而且好像跟自己有莫大的關係。可是,爲什麼忘了?又爲什麼猛然聽到這名字,自己會頭痛欲裂?

“小弟在京城也薄有虛名,不想況兄弟都知道了,慚愧、慚愧。”祝雲祗不免得意地說。

“噗。”

石榴剛喝進嘴裡的一口香茶全噴了出來,好在她及時低頭,都噴在地上。她強力忍住笑,卻憋得肚子發疼,半晌纔回復如常。

其餘人也都勉強忍住笑,只有陳慕沙一人毫無所動。

“你要是再敢這樣逗我,下次我全噴你臉上。”石榴悄聲對況且惡狠狠地說。

她還以爲況且適才的痛苦狀是裝出來的,爲的就是引出祝雲祗那句話,好逗大家開心。別說他,連周文賓等人也都認爲況且有意爲之。

只有陳慕沙察言觀色,方知況且全無此意,他的痛苦是真的,不是裝出來的,原因爲何,自然只有況且自己知道。

其實況且自己也不知道,至少不甚了了。

“祝兄十五歲上曾做過一篇西京賦,委實深得一些宿儒讚賞,由此出了名氣,這還是我上次去京城時的事。”周文賓忙打圓場。

“雲祗的書法也還是不錯的。”陳慕沙也誇獎了一句。

“比況且的如何?”文傑問了一句。

“這個……各有千秋吧。”陳慕沙答道。

“況兄弟也喜好書法?改日咱們好好切磋切磋。”祝雲祗語氣輕鬆,似乎胸有成竹。

“要切磋書法,還是找徵明兄、伯虎兄吧,小弟甘拜下風。”況且推託一句,腦子裡還在努力運轉搜尋。

直覺告訴況且,此事關聯甚大,絕不可以輕易放過,所以對大家說的話入耳卻不入心,只是本能地做出反應。

“你又想什麼鬼點子哪,別耍怪了。”石榴在下面用腳尖輕輕踢他一下。

“沒想什麼,真的。”況且悄聲答道。

一時間實在想不起來,他只好不再去想,也不想多和祝雲祗搭訕,免得又鬧出什麼意外,畢竟在老師面前,還是以莊重肅穆爲要。

於是,況且悄悄轉換了話題:“對了,征塵兄,徵明兄的園林也快建好吧,你猜猜看,我是先見到他還是先見到園林?”

“你還說呢,我跟徵明一起來的,去了你家裡,結果不巧,說是練大人把你請去了,本來要一起來這裡見你的,半路又被伯虎兄抓走了。你覺得見他難,他也是一樣。”文征塵笑着說道。

“我和徵明兄的緣分竟然如此之淺?”況且驚訝道。

“是真的,我剛纔和他們一起來的。”周文賓作證道。

陳慕沙也好奇起來,問道:“那個園子究竟是伯虎設計,還是徵明設計?”

“應名是伯虎兄,其實活都是徵明乾的。不過伯虎兄也說了,他決不掠人之美,這園子的設計就是徵明,他只是跟着喝酒玩耍。”周文賓又笑着說。

“我看也是,徵明務實,伯虎還是有些飄。”陳慕沙評道。

“伯虎兄只是喜歡在紙上畫畫,他畫出的樣子簡直就是畫中上品,可是根本無法照樣建起來。”文征塵笑道。

“可不,他畫的那些侍女圖也美極了,可是這世上你找不出一個侍女像他畫上畫的那樣。”石榴也參與進來。

況且努力回憶着唐伯虎的侍女圖,果然有這個毛病,或者說是他個人一大特色,或許他畫的一切只能存在於他的想象中,而不是實際生活中。所以他才無法畫出一張能夠照樣建造的設計圖來。

“揚州的鹽商可是最喜歡伯虎兄的侍女圖了。”一直沒說話的沈博來了興趣,眼神中頗有狎暱之意。

江南鹽政的最高機構是由朝廷派駐的巡鹽都御史,衙門設在揚州,是故大鹽商也都聚集在此。

中國帝制時期,一直實行最嚴格的鹽業專賣制度,朝廷從中抽取重稅,成爲每年國庫的最大一筆收入,其次爲茶。隨後纔是其他賦稅收入。

唐朝黃巢就是私鹽販子,同時期的農民軍首領王仙芝、尚君長也都是比較大的私鹽販子,後來結成幫派,成爲鹽幫。他們開始不過出抗拒朝廷綦高的鹽稅,其後逐漸席捲全國,斷送了大唐王朝的大半條性命。

鹽稅之於國家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明朝控制鹽業不亞於唐朝,只是大的鹽販子都從良了,從朝廷手裡拿到鹽的配額,稱爲鹽引,一引代表多少斤鹽,可以名正言順的販鹽,而且能賺取鉅額利潤。

所以,明朝有的是日進斗金的私鹽販子,卻沒有抗拒朝廷官府的鹽幫。

明清兩代,最有錢的商人要數鹽商,管理鹽商的官員巡鹽都御史,自然油水最大,其次是治河都御史,因治理黃河、淮河工程巨大,朝廷也無法一一稽查覈實銀錢出入,官員貪腐也就成爲必然。

話說《紅樓夢》裡林黛玉的父親就是巡鹽都御史,有的紅學家認爲賈府吞掉了林黛玉家的鉅額財產,又想法折磨死了林黛玉,從邏輯上推斷是完全成立的,只是曹雪芹沒有明着這樣寫。

提到鹽商,座上人都不說話,也是鹽商在世人心目中形象太差,就跟《威尼斯商人》裡的猶太商人差不多,暴發戶,無品位,豪奢自恣不通禮法。

不要說陳慕沙、文征塵這等人家瞧不起鹽商,就連同爲商人的周家對鹽商也是呲之以鼻,羞與爲伍。

沈博之所以提到鹽商,是因爲他家裡祖傳字畫多,每每經濟拮据,就高價出售給鹽商,和他們打過一些交道。

鹽商們也知道自己的缺陷,是以不惜重金四處購求名人字畫、古玩、宋版書來附庸風雅,結果文人們即便賺了他們的錢,也還是不買賬。

明清兩代,雖然同樣推崇科舉,但明代文人地位高,底氣足,很驕傲,他們是國家的管理者,是真正的主人翁。清代則不然。

乾隆帝曾以蔑視的口吻對禮部尚書紀曉嵐說:“朕蓄養汝輩不過俳優畜之。”這是啥意思?竟然把堂堂管理天下禮教的尚書,比作宮裡豢養的小丑聲伎。

放在明朝,就是最強勢的太祖、成祖也不敢說這話,其後的皇帝誰要是敢“如此無禮”,文臣必會集體造反,朝廷的運轉不癱瘓纔怪呢。

乾隆視文臣如俳優,話音剛落,打臉的太平天國來了,該武將神勇了吧,結果還不是跟文官一樣,逃的逃,降的降,全無一人爲朝廷賣命。短短數月,太平天國勢如破竹,席捲整個江南。若無洪楊內訌事件,清廷的小命兒可真是危在旦夕了。

好在有個曾國藩,此人也算個大文人吧,赤膊上陣了,率領一羣文人組建團練,歷經苦戰,總算僥天之倖,剿除了太平天國。

要說曾國藩,當時若想奪取帝位,也不是不可能,但他覺得目標已經完成,湘淮系的文人們,不但就此奪回了主人翁的地位,而且割據省份,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朝廷也就順坡下驢,認了。

這就是清朝不去好好學習明朝付出的代價!

此後的清廷學乖了,在湘淮及其他幾派文臣之間玩平衡戰略,玩得還算巧妙,才得以苟延殘喘。

滿人中只有肅順是明白人,他不斷告誡自己的同族:文人是惹不得的,筆桿子比刀把子厲害多了!

明代就沒有這樣的奇觀。明王朝二百七十年曆史,沒有一例武官謀反事件,直至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也沒有文臣投降事件,更沒有一例宦官典兵事件。

後人卻只聽見明朝皇上經常打文臣板子,必定會想,這樣的王朝制度多麼腐朽黑暗啊。那是誤讀,明朝制度不是落後、黑暗,而是太超前了。

明朝全面建立文官制御武將、管理國家的制度,沒有刑部同意,皇上不能給人定罪,沒有兵部同意,皇上不能發兵打仗,沒有內閣同意,皇上不能發詔施政。

聽上去怎麼有點像大西洋彼岸的那個國家?是的,很像美國,真的差不多,後人討論的什麼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等,其實在大明朝已經實現。

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明朝實施這一制度比美國早了六百年!

康熙帝在研究前代歷史後說過一句名言:制度至於洪武、四經至於朱熹,盡善盡美,無以復加矣。於是,滿人全盤繼承了漢人的治國方略。

康熙帝后來親自去南京祭奠朱元璋,行三跪九叩大禮,口中稱臣,雖有做秀之嫌,但未必只是爲了安撫民衆,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也是他的真情實感。

由此可見,明朝文人的日子過得不錯。

“沈兄上個月纔去的揚州吧,可去了瘦西湖。”周文賓故意打趣道。

“去揚州不去瘦西湖,不等於白去嗎,當然去了。”沈博笑道。

“你們打住好不好,又不是隋唐時代,何必三句話不離揚州,現今的天堂可是蘇杭了。”石榴插了一句,她深怕再說下去,可能會有讓沈博難堪的事發生。

平日裡石榴雖然喜歡捉弄人,但今天不一樣,她畢竟是主人,不想在自己家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是啊,祝兄是京城人,給我們講講京城最近有何新聞,趣聞也好。”況且順勢轉移話題。

有一刻,祝雲祗覺得自己受了輕視,沒能成爲這次聚會的焦點,心裡正犯嘀咕,忽然聽到此話,頓時來了精神,想了想,果然講了幾件朝廷中最近發生的趣聞。

況且又說:“祝兄一直隨侍太嶽先生身邊,講兩件太嶽先生的事吧。”

陳慕沙聽罷點頭道:“甚好,我和太嶽也幾年沒見了,還是上次進京,匆匆一晤,未能詳談。”

祝雲祗當下真說了一件張居正的趣事。

話說當年嚴蕃柄國,父子兩人把持朝政,徐階等宰相也僅能自保。

皇上每年都給各親王府一筆鉅額賞賜,可是嚴嵩聽說裕王對他頗爲不敬,經常在王府裡大罵嚴氏父子,於是下令扣住這筆賞賜,竟然兩年沒有發給裕王府。

按說作爲皇太子,裕王完全有理由找皇上訴苦,可是嘉靖帝信了道士的話,說是二龍不宜相見,所以不但多年不跟兒子見面,連裕王的太子封號也始終沒有正式冊封。

裕王府乃是第一等親王府,每年莊田收入巨大,當然開銷也很大,漸漸入不敷出,居然鬧起窮來。裕王的兩個老師張居正和陳恪勤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找嚴世藩,因爲嚴嵩的事都是由他的兒子嚴世藩做主。

兩人找家酒樓,請嚴世藩吃酒,桌上就把這事說了,請嚴世藩把王府該得的賞賜撥發下來。

嚴世藩聽後,沉默須臾,然後就說:“聽說殿下對家父頗有微言,時常在王府詬厲家父,這卻是爲何?”

二人沒有想到嚴世藩居然敢當面發難,陳恪勤忠厚老實,一時語塞,張居正卻馬上出擊道:“絕無此事,殿下經常對我們說,嚴相輔佐聖上,日夜操勞,真乃真宰相也。”

嚴世藩自然不買賬,立馬把告密者的名字,以及裕王辱罵嚴嵩的內容、具體時間地點一一說出來,有鼻子有眼。

陳恪勤啞口無言,張居正卻是厲聲厲色,掀髯拍案道:“嚴公子是受小人誆騙,絕無此等事,嚴公子究竟是信我的話,還是信無恥小人的讕言。”

嚴世藩精明無比,一看陳恪勤臉上的神情,就知道自己得到的消息絲毫不差,卻又被張居正氣勢所懾,權衡半日,還是借坡下驢,認同張居正的話。第二天就把兩年的賞賜全部撥發給裕王府。

當時朝廷的戶部尚書被稱爲嚴府的文管家,兵部尚書被稱爲嚴府的武管家,吏部尚書則是嚴府的座上客。嚴嵩父子幾乎玩轉了明朝。

“這真是沒天理了,堂堂親王府還會鬧窮?”石榴聽了,驚奇地笑了。

“王府豈能像小戶人家,排場大,養的人也多。”陳慕沙也笑着說。不過裕王府鬧窮的事他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一般說來,郡王以下的皇族,什麼鎮國將軍、撫國將軍,鬧窮的屢見不鮮,邊緣疏族甚至連吃不上飯的都有。

這事也不奇怪,劉備劉玄德還是中山靖王的嫡系子孫呢,不照樣窮得編草蓆,賣草鞋。曹操一發怒,就罵劉備是“織蓆販履小兒”。

明朝皇室人丁昌盛,由朱元璋一人而繁衍蔓延的皇族子孫,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一共是二十四萬多人,還不包括各公主郡主所生的外系子孫。

祝雲祗學識書法不知如何,講故事倒是一流水準,連況且都聽得入迷,他也是想多得到些張居正的信息,離目標更進一步。

“太嶽先生是有名的強項,據說嚴嵩父子當年還真的有些忌憚他。”沈博插話道。沈氏家族在朝廷中有人做官,時常傳回來一些消息。

“人無欲則剛,太嶽性剛而多欲,將來也未必是好事。”陳慕沙嘆息一聲。

諸人閒聊到傍晚,陳慕沙本想備飯招待這些學生,周文賓和文征塵都推託有事,況且出來一天了,也想早些回家。他心裡還有一個巨大的疙瘩需要精心來解開,是以也不想留下。

陳慕沙也不強留,讓況且先送這些人,然後讓家人在外宅給祝雲祗安排臥室書房,還有一應飯食等事。

“況兄弟,你何必回家?咱們兩個一起在老師家住豈不更好,也可以天天研討學問和書法。”

祝雲祗在空蕩蕩的外宅中感到孤寂,誠心邀請況且。

“祝兄先好好歇上幾天,兄弟經常過來請教就是。”況且客氣地說。

況且說的並不是假話,他誠心要跟這位祝兄交往,不爲別的,以後想要混到張居正身邊,這個人也許就是一張通行證。

第四百四十三章 秋香一笑唐伯虎第三百四十四章 酒宴未開風暴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七十七章 呂郎中跪求拜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況且險招失身劫第三百三十六章 況公子設定遊戲第七百零八章 國子監揚眉吐氣第三百七十七章 蘇慶東小人作怪第五百五十一章 萬里急傳動真格第七百二十二章 拍賣行美女團第四百零六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五百四十五章 八擡大轎娶秋香第六百三十六章 丫環私語二老爺第五百七十一章 官軍劫殺護衛隊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國公單刀直入第五百零七章 邁進侯府當老爺第八十九章 妮兒製衣送情郎第三百七十章 況且獲准入南監第四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深謀遠慮第一百零八章 左小姐語出驚人第八十八章 人情練達即文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況且獲准辦義學第三百五十一章 文賓挽留衆才子第十四章 拜見老夫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再遇危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況公子得意忘形第三百九十章 秋香事急亂燒香第三百零一章 王府丫環出狂言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有貨賣與帝王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鉅額銀票祝大婚第四百二十章 左小姐不依不饒第五百七十四章 石榴私會左小姐第三百九十四章 豈止是萬種風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鹽幫弄巧反成拙第四百九十章 況且拜訪韋知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韋知府大擺筵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知府大人拜況且第七百四十六章 地獄圖騰空飛走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香有了主心骨第四百零七章 唐伯虎噩夢不祥第七百三十八章 滿城熱議韓子平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五十六章 東坡降臨點迷津第三百三十五章 周文傑長大成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位大人鬥心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拍賣行小試牛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苦思冥想作畫難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一百一十二章 左家父女鬧翻臉第一百三十章 況且上演絕殺戲第五十二章 神秘女子護況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況且正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況且連夜繪寶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唐府主人發神經第六百二十三章 況公子街頭傻樂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一百二十一章 況且再度遇險情第三百零三章 師兄弟相互取笑第一章 瞬移成功第一百零八章 左小姐語出驚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前世今生哪堪問第六百四十五章 紅粉知己吐真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石榴初見蕭妮兒第四百九十二章 況公子拒收大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侯爵夫人顯威武第二十章 挑戰況且第三十一章 兩小有猜見真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況且執意滅鄭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王爺惹怒石榴第六百四十一章 假藥成災窩裡反第七百一十八章 魔鬼溜走畫皮落第七百六十章 成立蘇學研究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地獄圖騰空飛走第六百六十四章 左羚住處遭查抄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六百四十五章 紅粉知己吐真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況公子押題鄉試第六百八十五章 鹽幫弄巧反成拙第七百三十七章 考驗意志的夜晚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況且未入龍興寺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況且再獲女兒情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夫人的心頭肉第五百三十四章 練大人提親下聘禮第三百五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妮兒泄露天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唐伯虎挑戰況且第五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懷疑況且第三十二章 密室慘案設懸念第四百九十八章 秋香吐血藏隱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況公子街頭傻樂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年鎖鎖住童貞第三百零八章 師生再議蘇東坡第三百六十八章 豪飲通宵夜未央第二百五十九章 衆人複議辦義學
第四百四十三章 秋香一笑唐伯虎第三百四十四章 酒宴未開風暴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況且再試金針術第七十七章 呂郎中跪求拜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況且險招失身劫第三百三十六章 況公子設定遊戲第七百零八章 國子監揚眉吐氣第三百七十七章 蘇慶東小人作怪第五百五十一章 萬里急傳動真格第七百二十二章 拍賣行美女團第四百零六章 秋香自願當模特第五百四十五章 八擡大轎娶秋香第六百三十六章 丫環私語二老爺第五百七十一章 官軍劫殺護衛隊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國公單刀直入第五百零七章 邁進侯府當老爺第八十九章 妮兒製衣送情郎第三百七十章 況且獲准入南監第四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深謀遠慮第一百零八章 左小姐語出驚人第八十八章 人情練達即文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況且獲准辦義學第三百五十一章 文賓挽留衆才子第十四章 拜見老夫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況公子再遇危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況公子得意忘形第三百九十章 秋香事急亂燒香第三百零一章 王府丫環出狂言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一百七十章 有貨賣與帝王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鉅額銀票祝大婚第四百二十章 左小姐不依不饒第五百七十四章 石榴私會左小姐第三百九十四章 豈止是萬種風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鹽幫弄巧反成拙第四百九十章 況且拜訪韋知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韋知府大擺筵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知府大人拜況且第七百四十六章 地獄圖騰空飛走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場惡戰倒計時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香有了主心骨第四百零七章 唐伯虎噩夢不祥第七百三十八章 滿城熱議韓子平第二十八章 老夫子的密室第五百一十一章 況公子大打出手第五十六章 東坡降臨點迷津第三百三十五章 周文傑長大成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位大人鬥心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拍賣行小試牛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苦思冥想作畫難第二百八十四章 蘇州府全城搜捕第一百一十二章 左家父女鬧翻臉第一百三十章 況且上演絕殺戲第五十二章 神秘女子護況且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山寺況且正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況且連夜繪寶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唐府主人發神經第六百二十三章 況公子街頭傻樂第六百六十九章 入住舊址如夢幻第一百二十一章 況且再度遇險情第三百零三章 師兄弟相互取笑第一章 瞬移成功第一百零八章 左小姐語出驚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前世今生哪堪問第六百四十五章 紅粉知己吐真情第二百二十六章 石榴初見蕭妮兒第四百九十二章 況公子拒收大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侯爵夫人顯威武第二十章 挑戰況且第三十一章 兩小有猜見真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況且執意滅鄭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王爺惹怒石榴第六百四十一章 假藥成災窩裡反第七百一十八章 魔鬼溜走畫皮落第七百六十章 成立蘇學研究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地獄圖騰空飛走第六百六十四章 左羚住處遭查抄第一百八十三章 吳中才子身是客第七百五十三章 海外勢力傳消息第六百四十五章 紅粉知己吐真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況公子押題鄉試第六百八十五章 鹽幫弄巧反成拙第七百三十七章 考驗意志的夜晚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除後患(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況且未入龍興寺第七百三十五章 文賓維護兄弟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況且再獲女兒情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夫人的心頭肉第五百三十四章 練大人提親下聘禮第三百五十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妮兒泄露天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唐伯虎挑戰況且第五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懷疑況且第三十二章 密室慘案設懸念第四百九十八章 秋香吐血藏隱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況公子街頭傻樂第三百八十九章 成年鎖鎖住童貞第三百零八章 師生再議蘇東坡第三百六十八章 豪飲通宵夜未央第二百五十九章 衆人複議辦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