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

“重八,這是咋回事?”

一個黝黑魁梧的大漢晃着腦袋,對朱重八道:“你不是說咱們過來吃香的,喝辣的……怎麼要給你朱家當奴婢?你是要找家丁啊?”

面對質問,老朱的臉也發紅了,不用問,這一定是張希孟搞的鬼。

朱重八氣哼哼過來,正好看到了馬氏,他把眼睛一瞪,“你怎麼不管管?不嫌丟人啊!”以現在的身份,這一點不算力量的力量,就這麼高高在上的折騰,朱重八覺得自己很快就會垮臺,或許活不過明天。

馬氏也輕嘆了口氣,“你別跟我吼,這都是小先生安排的,你讓人家做主來的。”

朱重八氣得翻白眼,他邁着大步,衝了進去,直接殺到了張希孟的書房……等他進來,發現張希孟正在奮筆疾書,旁邊堆了不老少的文稿。

朱重八頓了一下,原來張希孟也不輕鬆,他壓下了火氣,到了張希孟旁邊,低聲道:“先生很忙?”

張希孟放下筆,起身笑道:“主公招攬英雄歸來,大業可期啊!”

朱重八沒接話,而是拉過來一張椅子,坐在了張希孟的對面,就跟他說道:“咱回家了,把那一百匹綢緞,給德高望重的分了,還有那位讓咱去皇覺寺求生的汪老夫人,咱給了她三十匹綢緞,當初賜給咱一塊墳地的劉繼祖,咱也給了他三十匹綢緞,還給了十塊金餅。”

元朝逼着百姓使用寶鈔,金銀可不是尋常人能使用的,劉繼祖雖然算個地主,也沒啥存貨。

拿了老朱的厚贈,那是喜出望外,立刻設酒款待,把十里八鄉的親朋都招呼過來。

可算是出息了一個人物,老朱在席前也講了如何守城,如何殺敵,繳獲了多少東西,什麼金銀成堆,糧食如山。

總而言之一句話,他朱重八發達了,衣錦還鄉,鄉親們想要升官發財,就跟咱走!

不得不說,他這一招還真管用。

尤其是在這個世道,很難活得下去,想要投軍,又沒有那個膽子。

此時朱重八跳出來了,大傢伙自然願意追隨。

就這樣,朱重八帶回來二百多人,還有許多人說回家安頓之後,就來投靠。

朱重八也跟大傢伙說了不少,一起創業,榮華富貴,反正就是畫大餅唄!

只是朱重八沒想到,剛回來就是一棒子。

“咱跟大傢伙說的是同享榮華富貴,可現在成了吃咱的飯,給咱當僕人,咱養不起這些人啊!”

張希孟不慌不忙,他太清楚發生什麼事了。

朱重八的那些老鄉,哪怕在立國之後,也有那麼多桀驁不馴,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的,現在就更不用說了。

都是十里八鄉的,誰不知道誰啊!

大傢伙一起光着屁股下河,上樹掏鳥蛋,憑啥讓咱給你磕頭下跪?

張希孟願意磕頭,那是因爲老朱救過他的命,其次纔是朱重八未來會成爲皇帝。

就算是眼下的朱重八,也覺得自己承受不起,老臉通紅,所以才很憤怒來找張希孟。

“主公,你說的有理,不過我這裡有另外一番道理。主公請想,濠州羣雄,爲什麼會分崩離析?郭大帥又怎麼落了孤立無援的下場?”

朱重八一怔,他當然清楚,這裡面有郭子興的問題,但是從一開始,就早有預兆。郭子興跟孫德崖等五人聯合起來,打進了濠州之後,都稱爲大帥。

每人都有一羣弟兄,說白了,郭子興就是個盟主,而任何聯盟,不管是討伐董卓的酸棗盟,還是對付魔教的五嶽盟,內鬥都是不可避免的,從歷史到武俠,從現實到幻想,都遵守這一條法則,畢竟世上沒有牢不可破的聯盟……

朱重八低着頭,思緒重重,光是拉攏一羣弟兄那是山大王,不是打天下。

張希孟繼續道:“主公,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尤其是起兵造反,打地盤爭天下,這麼大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核心,沒有一個說了算的,我怕咱們也會落一個郭大帥的下場啊!”

這話絕對是語重心長,直擊要害。朱重八渾身一震,也不得不承認,張希孟講得有道理,只是現在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咱,咱沒有那個地位啊!”

嚴格來說,朱重八還是郭子興手下的九夫長。

當然了,他可以自稱大帥,甚至是自稱王爺,皇帝……愛叫什麼叫什麼,可問題是有多少人能承認你?

“主公,我以爲這也不是問題。就算郭大帥給主公一個高高的官職,讓主公招兵買馬,也不過是藉助郭大帥的聲望,並不是主公自己的。依我之見,主公該爭取所有人的擁戴,讓大傢伙真心支持主公,到了那時候,什麼官職地位,也就無關緊要了。”

朱重八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道理是這樣,可,可咱要怎麼做?”

總算到了關鍵的地方,張希孟笑呵呵將一摞文稿遞給了朱重八,正是他撰寫的授田方略。

有關土地的事情,張希孟跟賈魯說過兩次,把老頭嚇得不輕。

但是這兩次談得還都是大方向的原則,具體怎麼落實,還沒有談。但是這一次的授田方略,就詳細太多了。

真正涉及到了落實這一塊。

首先來說,任何法令都要簡明直接,公平合理,方便執行……那些複雜無比的,鬼都不知道怎麼操作的,幾乎就是鼓勵大傢伙鑽法律的漏洞。

同樣的,如果不能區別對待,一刀切下去,那也是不能落地的。

均田均田,雖然講究平均,但是不可能全國耕田每人都一樣多,那是不現實的。

所以這個平均,限定在自然村的範疇。

這和後世的土地政策,也是相同的。

“在一個村子之內,土地平均分配給所有人,在這些土地當中,定一個口糧田的線……比如說臨淮鎮,這裡的土地畝產一石五到兩石,一個人一年口糧五石,就需要分三畝口糧田……村子所有人,都首先均分三畝田。這是不用納稅的份額。在三畝田之外,餘下來的土地,再進行平分,如果每個人還能得到兩畝,餘糧就是三到四石,根據每年的畝產,按照一成徵稅,如果餘糧超過十石,就徵收兩成,十石以上,按照三成徵稅!”

“如果村子裡有些地主大戶,他們確實沒有爲非作歹,土地來源也算清白,那就需要在保證全村都分到口糧田之後,按照四成五徵收田賦!”

張希孟給朱重八解釋他的方略,老朱耐心聽着,當他講到這裡,老朱似乎有所領悟。

“先生,如果大戶還保留許多土地,他們就必須按照四成五來繳納田賦。可若是他們把田交出來,豈不是能少了許多田賦?”

張希孟一笑,“主公聖明,我們首先要保證普通的農戶可以生存,其次對那些一般的富戶要壓制,卻也要給一條活路,然後才能集中力量,消滅那些罪大惡極的豪強,給元廷當走狗的鷹犬奴才!”

朱重八盯着方略,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突然長長出了口氣,眼睛之中,多了自信的光彩。

張希孟的這套方略算是複雜嗎?

其實也不算複雜,元代的田賦也要區分官田,民田,按照土地的等級,還要分成上田、中田、下田。又因爲有權貴寺廟,豪強富戶,種種減免逃稅,把稅制弄得混亂無比,往往吃虧的都是可憐巴巴的佃農。

這一點朱重八最清楚了,他們家從太爺爺開始,就租田度日,結果被沉重負擔逼得到處跑,最初在沛縣,隨後遷居句容,後來又遷居泗州。到了朱重八父親這一輩,才住在鳳陽,結果一場災下來,再也跑不動了,只能家破人亡。

張希孟這套授田方略,最亮眼的地方,一個是口糧田的設計,給所有百姓託了一個底兒,不會有流民了。

其次田越多,餘糧越多,繳納的田賦就越高,這樣一來,就抑制了兼併的衝動,阻止了富戶欺壓窮苦百姓。

“主公,若是能按照此法,先讓臨淮的百姓分到田,安居樂業。豈不是吃上了朱家的米,用上了朱家的錢?”

朱重八渾身一震,如夢方醒。他抓起方略,死死捏在手裡,邁步就往外面走……來的時候,朱重八心虛惶恐,出去的時候,信心充沛。

“張先生,你跟咱過來,給他們好好講講!”朱重八的聲音渾厚洪亮。

張希孟連忙答應,說起來這就要面對淮西勳貴了,還挺緊張的。

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
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